材料力学六套期末试卷 有详细答桉解析_第1页
材料力学六套期末试卷 有详细答桉解析_第2页
材料力学六套期末试卷 有详细答桉解析_第3页
材料力学六套期末试卷 有详细答桉解析_第4页
材料力学六套期末试卷 有详细答桉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一)解答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一)解答 一、一、一、一、填空题(每小题填空题(每小题 5 5 5 5分,共分,共 10101010分)分) 1、如图,若弹簧在 Q 作用下的静位移,在Q 自由下落冲击 mm st 20= 时的最大动位移,则弹簧所受的最大冲击力 mm d 60= d P 为:3Q。 2、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用内直径为 d 的实心轴代替直径 d 的实心 轴,若要使轴的刚度不变(单位长度的扭转角相同) ,则实心轴的外径 D 。 d 4 2 二、二、二、二、选择题(每小题选择题(每小题 5 5 5 5分,共分,共 10101010分)分) 1、图示正方形截面杆承受弯扭组合变形,在进行强度计算时,其任一截面的危险点位 置有四种答案: (A)截面形心; (B)竖边中点 A 点; (C)横边中点 B;(D)横截面的角点 D 点。 正确答案是: C 2、若压杆在两个方向上的约束情况相同;且。那么该正压杆的合理截面应满 zy 足的条件有四种答案: (A)(A)(A)(A)。正确答案是:D ; zy II=; zy II; zy II yz = 三、三、三、三、计算题(共计算题(共 80808080分)分) 1、(15 分)图示拐轴受铅垂载荷 P 作用。试按第三强度理论确定 AB 轴的直径 d。已知: P=20KN,。 MPa160= 解:AB 梁受力如图: )(280014 . 0 20000NmMn= AB 梁内力如图: )(300015 . 0 20000 max NmM= 危险点在 A 截面的上下两点 由圆轴弯扭组合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 )(64)(0639 . 0 1016014 . 3 101 . 432 10160 32/ 28003000 3 6 3 6 3 22 22 mmmd dW MM n = = + = + M图 0.14P Mx图 2、图示矩形截面钢梁,A 端是固定铰支座,B端为弹簧支承。在该梁的中点 C 处受到的重 量为 P40N 的重物,自高度 h60mm 处自由落下冲击到梁上。已知弹簧刚度 K 25.32N/mm,钢的 E210GPa,求梁内最大冲击应力(不计梁的自重) 。 (15 分) 解: (1)求、。 st maxst 将重力 P 按静载方式沿铅垂方向加在梁中心 C处,点C 的挠度为、 静应力为, st maxst 惯性矩 )( 12 016 . 0 04 . 0 12 4 33 m bh I = 由挠度公式得, ) 2 ( 2 1 48 3 K P EI Pl st += 8 333 9 3 10365 . 1 12 )10(1040 1021048 8 . 040 = st mmm1001.0 1032.252 40 2 1 3 = + mmm1001.0= 根据弯曲应力公式得,其中,代入得, z st W M = max 4 Pl M= 6 2 bh Wz= maxst MPa bh Pl st 12 401 . 0 04 . 0 68 . 040 6 4 22 max = = (2)动荷因数 Kd 12 1 602 11 2 11= +=+= st d h (3)梁内最大冲击应力 MPa stdd 1441212 max = 3、 (10 分)图中的 1、2 杆材料相同,均为园截面压杆,若使两杆在大柔度时的临界应力相 等,试求两杆的直径之比 d1/d2,以及临界力之比。并指出哪根杆的稳定性较好。 21 )/()( crcr PP 解:由 2 2 2 2 1 2 EE cr = 即:; 2 22 2 1 11 1 i l i l = A P B 4/ 2 4/ 27 . 0 21 d l d l = 7 . 0 2 1 = d d 又:; 49 . 0 )( )( 2 2 2 1 2 1 21 11 2 1 = d d A A A A p p cr cr cr cr 4、 (15 分)等截面钢架如图所示,各杆段的抗弯刚度 EI 相同。试求钢架横截面上的最大弯 矩, 并说明发生在何处。 解:一次超静定问题,解除多余约束 B。作当基本静定系上只有外载荷 q 时,he 和 B点沿 X1 方向作用一单位力时,钢架各段的弯矩如图(忽略剪力和轴力的影响) 基本静定系。多余的约束反力为 X1。 由 0 1111 =+ p X 应用图乘法求系数: EI a aaa a aa EI 3 11 2 )()3 3 2 2 1 ( 1 = += EI qa aaqa EI p 3 2 2 1 )22 3 1 ( 1 4 2 1 = = 将计算结果代入方程:;得: 0 1111 =+ p X 0 22 4 1 3 = EI qa X EI a 因此解得: qaX 3 1 1 = 将计算结果代入方程:得: 0 1111 =+ P X Mq图 q a a a a 2qa2 图 M X1 ; 0 22 4 1 3 = EI qa X EI a 因此解得: qaX 3 1 1 = 如图:最大弯矩为在 AD 段的 A 截面无限右侧处。 2 qa 3 5 32 )2( 222 max qaqaaq M= 5、(15 分)一根在 A 端固定的园截面杆 AB 如图所示,图中的 a、b 及此杆的抗扭刚度 GIp 均为已知:杆在 B 端有一不计自重的刚性臂,在C 截面处有一固定指针。当杆未受载荷时, 刚性臂及指针均处于水平位置。如在刚性臂端部加一向下的载荷 P,同时在 D、E 处作用有 扭转力偶矩 TD和 TE,当刚性臂与指针仍保持水平时,试确定此时的 TD和 TE。 解:忽略弯曲影响,设轴的扭矩图如图示: DEDAEEDBE TTPbMTPbMPbM+=; 由;及; 0= CABC P GI Ml =; )()( 0 ;3; 2)( 0 P DE P E CA E PP E BC GI aTTPb GI aTPb PbT GI aPb GI aTPb + + = =+ = pbTD4= 6、(10 分)构件上的某点应力状态 如图所示。试求该点的主应力及最大 剪应力之值,并画出三向应力状态的 应力圆。 解:求主应力,如图画应力圆: );(86.532/)( );(30 );(72 . 7 35 );(72.7735 );(72.424015 31max 3 2 1 22 MPa MPa MPaR MPaR MPaR = = = =+= =+= MPa y 20= MPa x 50= MPa xy 40= MPa30 2 = TD TE Mn Pb-TE+TDPb Pb-TE A DCE B 30 单位(Mpa) 20 40 50 -7.7 -30 77.7 单位 MPa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二)解答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二)解答 一、一、填空题(共 15 分) 1、1、(5 分)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 E 210GPa;吕材的 弹性模量 E70GPa 2、 2、 (10 分)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 G,该杆的 ,最大单位长度扭转角。 man 3 1 16 D m max 4 1 32 GD m 二、二、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5 分)适用于: )1(2+=EG (A)各向同性材料; (B)各向异性材料; (C)各向同性材料和各向异性材料。 (D)正交各 向异性。 正确答案是A。 2、 (5 分)边长为 d 的正方形截面杆(1)和(2), 杆(1)是等截面,杆(2)为变截面,如图。两 杆受同样的冲击载荷作用。对于这两种情况的动 荷系数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有下列结 d k maxd 论: (A) ;)()(,)()( 2max1max21dddd kk 正确答案是A。 三、三、计算题(共 75 分) 1、(10 分)图示转动轴,已知两段轴的最大剪应力相等,求: (1)直径比; (2)扭 21/d d 转角比。 BCAB / 解:AC 轴的内力图: )(105);(103 55 NmMNmM BCAB =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 8434 . 0 5/3/ ; 16/ 10500 16/ 10300 3 21 3 2 3 3 1 3 max = = = dd ddW M n n 由 (1)(2) D1D2=1.2D1 500 300Nm MnKNm d1d2 ; 594 . 0 )( 2 1 32 32 ; 4 1 2 2 1 2 4 2 4 1 1 = d d M M M dG dG aM GI lM n n n n BC AB P n 2、 (15 分)直径为 d 的圆截面钢杆处于水平面内,AB 垂直与 CD,铅垂作用力 P12KN,P2 6KN,如图。已知 d7cm,材料。试用第三强度理论校核该杆的强度。 MPa110= 解:1.作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杆 AB的 A 截面的弯矩和扭矩都最大,截面 A 为危险截面,由内力图知:截面 A 上扭矩和 弯矩分别为 )(18003 . 0 2 NmPMn= )(30003 . 060006 . 02000NmMA=+= 2.强度计算 由圆轴弯扭组合变形的第三强度理论强度条件,有 32/07 . 0 18003000 3 22 22 3 + = + = W MM n r MPa 9 . 10310 02.1077 54.1119 6 = MPa 该构件满足强度条件。 110= 3、(15 分)用图乘法求图示刚架铰链 B 处左右两截面的相对转角。EI常数。略去轴 B 力及剪力对变形的影响。 解:各构件受力如图: 2/qayy BA =2/ 2 qa q AB YAYB M qa2/2 B q YB qa/2 2/ 2 qa M q 2/ 2 qa M 1/a A B 1 1/a M 2 2 1/a 1 M 1 11 600 3000 1800 M 图(Nm) 1800 Mx图(Nm) 分别作出原载荷和单位力的弯矩图 由图乘法: ) 4 3 1() 23 1 () 3 2 1() 22 1 () 2 1 () 83 2 ( 1 232 += qa a qa a qa a EI B )2(2) 2 2( 2 + qa a EI qa 3 14 3 = 4、 (5 分)图示结构中,当冲击物的重量增加一倍时,其它条件不变,梁上最大冲击应力重 量也增加一倍?为什么? 解:结论不正确。 由动载荷公式 和 jdd = st d h 2 11+= 又 有 :; zz st W Pa W M 2 max = 将上式子整理得: EI Pa EI aP j 648 )2( 33 = 3 12 11 2 11 Pa EIhh st d +=+= z stdd W Pa Pa EIh K 2 ) 12 11( 3 maxmax += 与 P 不成线性关系, 所以结 maxd 论不正确。 5、(20 分)AB 和 BD 材料相同,直径均为 d,且,BD 杆100,求当 BD 1/30/=dl P 杆达到临界状态时 P 的数值。 解:结构为一次静不定,对于细长杆件忽略压缩变形,分析 AB 杆弯曲变形时可以认为 B 点挠度为零。解除 B点约束用 X1代替; 由力法: 0 1111 =+ P X 确定系数 EI l EI l 3 8 3 )2( 33 11 = EI Pl llPll P 6 5 ) 3 2 ()( 2 1 3 1 =+= h X1 M 图 Pl 代入上式: 16 5 8 3 6 5 3 3 1 P l EI EI Pl X= 计算 BD 杆的柔度: 由 100120 4 4 64 4 2 = d l d d l i l 为大柔度杆,则 p 57600)( 22 2 2 1 Ed l EI X = 临界状态时: = 16 5 5 16 1 P XPcr 18000 23Ed 6、 (10 分)图示承受气体压力的薄壁圆筒,壁厚为 t,平均直径为 D,材料的弹性模量为 E, 泊松比已知。现测得 A 点沿 x 方向的线应变为,求筒内气体压力 p。 x 解 A 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 其中 t PD 2 1 = t PD 4 2 = 由广义虎克定律有 )21( 4 )( 1 122 = Et PD E x 所以 )21( 4 = D Et P x 1 2 1 2l M 图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三)解答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三)解答 四、一、填空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图示梁在突加载荷作用下,其最大弯矩4QL/9。 maxd M 2、简支梁 AC在 B 点与钢索 BD 连接,钢索张紧但无初始拉力。当温度降低后,为求 CT 钢索 中轴 力所 需的 变形 协调 方程 和补充 方程 分别 为:和 BBDBd fNlTl=)()( 。 EI lN EA Nl Tl 48 )2( 3 = 五、二、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10 分) 1、1、形截面铸铁梁受载如图,正应力强度分析,截面的放 置方式有四种: (A)(B)(C)(D) 正确方式是D。 2、如图所示直杆,其材料相同,截面和长度相同,支承方式不同,在轴向压力作用下,那 个柔度最大,哪个柔度最小?有四种答案:正确答案是B。 (A)大,小; a c (B)大,小; b d (C)大,小; b c (D)大,小; a b 六、三、证明题(15 分) 重物 Q 以初速自 H 处下落杆顶,证明动荷系数 st d g H K + += 2 2 11 证明: g v 2 2 = stst d H g v h K + += += ) 2 (2 11 2 11 2 H 即: stst d d g H K + += = 2 2 11 七、四、计算题(共 65 分) 1、(10 分)求图示梁的反力 RA。 解:由力法:得: 0 111 =+ pA R ( )= = = = l m R EI mll lm EI EI ll ll EI p A p 8 9 11 8 3 4 3 ) 2 1 ( 1 33 2 ) 2 1 ( 1 1 2 1 3 11 2、(15 分)矩形截面简支梁如图。测得在载荷 P 作用下,点 A 处纵向线应变。 4 101 = x 已知材料的 E200Gpa,试求 P 值。 解:梁的内力如图: A 点处正应力: I Pl I My16/02 . 0 = 忽略切应力影响,由虎克定律: E xx /101 4 = (KN) 7.2 1 . 002 . 0 1 12 06 . 0 04 . 0 10200 3 5 = =P 3、 (15 分)如图示砂轮传递的力偶矩 m20.5N.m,砂轮直径 D25cm,砂轮重量 Q=275N 磨削力 Py:Pz3:1。砂轮轴材料许用应力。 Mpa60= 用第四强度理论选择砂轮轴直径。 解:(1)外力分析。 轴受力如图,由扭转平衡有 m=20.5N.m,则 2 D Pz Pz= 41/0.25 =164(N) D M 2 Py= 3Pz= 492(N) 1643 EI B A X1 M M图 m M M图 l 1 4 3P Q M 16 3Pl P/4 (2)画内力图确定危险截面 由内力图知,截面 A 为危险截面。其上弯矩和扭矩分别为: 弯矩: MZA=28.21(Nm) )275492(13 . 0 MYA= 21.32(Nm) 13 . 0 164 )(36.35 22 NmMMM YAZAAMAX =+= 扭矩: Mx= 20.5(Nm) (3)强度计算 在圆轴弯扭组合变形下, 根据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有 + W MM x 22 75 . 0 22 75 . 0 x MM W + 6 223 1060 5 . 2075 . 0 36.35 32 14 . 3 + d 6 3 1060 57.39 32 14 . 3 d 取d=19mm. )(10887 . 1 106014 . 3 3257.39 2 3 6 md = 4、 (15分) 图示结构,1、2 两杆长度、 截面积相同,1 杆为圆截面, 2 杆为圆环截面()。 7 . 0 2 2 = d D l=1200mm,A900mm2,材料的 E200Gpa,P100,S61.4,临界应力经验公式 ,求两杆的临界应力及结构失稳时的载荷Pcr。 )(12. 1304MPa cr = 解: (1)研究 AB 2 21 P QQ= (2)计算Q1Cr mmd mmA d 9 . 33 14 . 3 9004 900 4 1 2 2 1 = = = KNA E Q d l Cr p 6 . 88900 6 . 141 10200 100 6 . 141 914.33 12001 2 92 2 2 1 1 1 = = = = (3)计算 Q2Cr y x z PZ NAZ NBy NBZ NAy m m Q Py A B Mx(Nm) My(Nm) Mz(Nm) 20.5 21.32 63.96 P Q1 Q2 AB mmD mmA DD 4 . 47 )7 . 01(14 . 3 9004 900)7 . 01( 4 )1( 4 2 22 2 22 2 2 = = = KNNAQ D i l cr ps 19010190900)8312 . 1 304()12 . 1 304( 100 4 . 61 83 7 . 0174 . 4 12004 1 4 12001 3 22 2 2 2 2 2 = = = + = + = (4)结构失稳载荷为: KNPcr 2 . 177Q2 1cr = 5、(10 分)作图示单元体所对应的应力圆,求y、yx值。 解: (1)作 a点(对应面 A); (2)作 b 点(对应面 B); (3)作线 af 与 ab 成 30夹角交轴于 c 点; (4)c 点为圆心、ac 为半径作圆(应力圆) ; (5)应力圆与 af 交点 d 对应面 D 的应力情况; MPatg y 4002)30173(200 0 =+= MPa xy 173= (MPa) (MPa) a(200,173) b(200,173) d c f 300 y xy (单位:Mpa) A B D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四)解答材料力学模拟试题(四)解答 八、八、一、一、填空题(填空题(3 3 3 3 道题,共道题,共15151515 分)分) 1.(5 分)表示交变应力情况的 5 个量值:m、a、r及max、min,其中只有2个 是独立的。 2.(5 分)图(2)是图(1)所示静不定梁的基本静定系,其力法正则方程为111+1p=0 则11的几何意义是 在静定基上单位力偶 X1单独作用在 A点时, 在A 点沿 X1方向的转角。 1p的几何意义是 在静定基上载荷 P 作用下,A 点沿 X1方向的转角。 3.(5 分)图示 B 端的支反力 RB=。 )( 2 3 l m 二、二、选择题(选择题(2 2 2 2 道题,共道题,共15151515 分)分) 1.(5 分)圆轴的应力公式=T/Ip是 ,“平面假设”起的作用有下列四种答案: (A)“平面假设”给出了横截面上内力与应力的关系; = A dAT (B)“平面假设”给出了圆轴扭转时的变形规律; (C)“平面假设”使物理方程得到简化; (D)“平面假设”是建立剪应力互等定理的基础。 正确答案是B。 2.(5 分)平面应力状态如图,设=45,求沿 n 方向的正应力和线应变。(E、分别表 示材料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有四种答案: (A), += 2 E/) 2 ( += (B), = 2 E/) 2 ( = (C), += 2EE )1()1(+= (D), = 2EE )1( 2 )1(+= 正确答案是D。 九、九、三、三、计算题(计算题(5 5 5 5 道题,共道题,共75757575 分)分) 1.(10 分)皮带传动轴由电机带动而匀速转动时,尺寸和受力如图所示,皮带轮重 G=1KN, 直径 D=1200mm, 轴的=50Mpa,T=6KN,t=3KN。试用第四强度理论确定传动轴的直径。 mml1600= 解:1.外力分析 (1) 皮带轮轴受力如图: P=T+t-G= 6+3-1=8KN )(18002/)(NmDtTMe= NA=NB=4 (KN) 2.作内力图,判断危险截面 危险截面在中间 C处,其 )(1800NmMM ex = )(3200 4 6 . 18000 4 max Nm pl M= = 3.强度计算 圆轴弯扭组合变形,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 + W MM n 22 75 . 0 = 22 3 75 . 0 32 x MM d W + = 66 22 1050 5 . 3559 1050 180075 . 0 3200 = + (m) 2 3 6 10986 . 8 105014 . 3 32 5 . 3559 = d 取 mmd90= 2.(15 分)结构如图所,试求最大弯矩及其作用位置(不计轴力及剪力的影响) 。 解:由于不计轴力及剪力的影响,杆BC 无弯矩,去掉约束后,结构 C 点的位移主要由梁的 弯曲变形产生。 则由变形比较法知 EI lN EI Pl EI Pl y C B 3 )2( ) 23 (0 3 33 += NC=5P/16 作结构的弯矩图: 16 5Pl MD= 8 3Pl MA= (作用在 A 截面) 8 3 max Pl MM A = 3.(15 分)已知梁的弯曲刚度 EI 和支座 B 的弹簧刚度 K。试用能量法求截面 C 的挠度。 解:计算 AB梁的外力: NA=2P/3 ; NB=P/3 ; 由图乘法求截面 C 的挠度: y x z ACB P Me Me NANB Mx(Nm) 1800 M(Nm) Mmax=3200 A P D B C NC M 图 5Pl/16 3Pl/8 A D B C NANByCK yCP yB CPCKCP yyy+= +=) 9 2 3 2 () 9 2 3 2 2 1 () 9 2 3 2 () 9 2 32 1 ( 1lPlllPll EI yCP EI Pl 243 4 3 = 3 B CPCKCPC y yyyy+=+= K P EI Pl 9243 4 3 += 4.(15 分)作刚架 N、Q、M 图。 解: (1)求支座的约束反力。 0= B m 0222 22 =+aNqaqa A , qaNA2= qaNBy2=qaN Bx 2= (2)绘制内力图。 2qa2 A NA NBxB NBy 2qa B A (N图) (FN图) 2qa2 2qa2 2qa2 B A (M 图) (M 图) M 2l/9 M 2Pl/9 (Q图) 2qa B A (FQ图) 2qa 5.(15 分)如图是截 面为矩形的简支梁,中间受集中载荷 P,在梁的中性层 A 点任意贴一应变片,测得应变值为 ,若、E、为已知。试求载荷 P 的大小。 解 1.求约束力 2 21 P RR= 2.作剪力图 过 A 点横截面上有弯矩和剪力,其中 2 P FQ= 3.A 点的应力状态情况 由于 A 点在中性轴上,故 A 点弯曲正应力为零,切应力为 bh P bh FQ 4 3 2 3 = 则斜截面上正应力为 )2sin()(2sin = )2sin()90(2sin 0 900 = 4.利用广义虎克定律,求 P 1 0 90 = E )1( 2sin = E )1( 2sin 4 3 = Ebh P 因此,有 sin)1(3 4 = bhE P R1 R2 FQ P/2 P/2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五)解答材料力学模拟试题(五)解答 十、一、填空题(2 道题,共 10 分) 1.(5 分)利用叠加法求杆件组合变形的条件是:1.为 小变形;2.材料处于 线弹性范围。 2.(5 分)一直径为 D 的实心轴,另一内外直径之比 d2/D2=0.8 的空心轴,两轴的长度、材 料、扭矩和单位长度扭转角均分别相同,则空心轴与实心轴的重量比 W1/W2=2.13。 十一、二、选择题(3 道题,共 15 分) 1.(5 分)判断下列结论的正确性: (A)杆件某截面上的内力是该截面上应力的代数和; (B)杆件某截面上的应力是该截面上内力的平均值; (C)应力是内力的集度; (D)内力必大于应力。 正确答案是C。 2.(5 分)三轮汽车转向架圆轴有一盲孔(图 a) ,受弯曲交变应力作用,经常发生疲劳断裂 后将盲孔改为通孔(图 b) ,提高了疲劳强度。其原因有四种答案: (A)提高应力集中系数;(B)降低应力集中系数; (C)提高尺寸系数;(D)降低尺寸系数。 正确答案是B。 3.(5 分)图示结构中,AB 杆将发生的变形为: (A) (A)弯曲变形; (B) (B)拉压变形; (C) (C)弯曲与压缩的组合变形 (D) 弯曲与拉伸的组合变形。 正确答案是D。 十二、三、计算题(5 道题,共 75 分) 1.(10 分)静不定梁 AB 受力如图所示。试用力法求约束反力偶MA。梁的抗弯刚度 EI 已知 。 解:解除 A 点多余约束,用 MA代替,如图: 由力法求 MA: 由 0 1111 =+ p EI l Ei3 1 1 3 2 )1 2 1 ( 1 11 = EI ql ll ql EI p 24 ) 2 1 () 83 2 ( 1 32 1 = X1 A B q 8 2 ql Mp图 图M 8 3 24 23 1 ql l EI EI ql MA= 2.(15 分)一悬臂梁,抗弯刚度为 EI,在自由端承受力和力偶。 B R B m (1)如果B=0,试求与的关系,并求此时 B R B m 的yB; (2)若yB=0,试求与的关系,并求此时 B R B m 的B。 解: (1)如果B=0,试求与的关系,并求此时的yB B R B m 在与作用下,B 点的转角为 B R B m EI lR EI lm BB B 2 2 += 当B=0 时,即=0,得 EI lR EI lm BB B 2 2 += 2 lR m B B = 此时 (方向与 RB一致) EI lR EI lR EI lR EI lR EI lm y BBBBB B 123432 3333 =+=+= (2)若yB=0,试求与的关系,并求此时的B B R B m 在与作用下,B 点的挠度为 B R B m EI lR EI lm y BB B 32 32 += 当 yB=0 时,即=0,得 EI lR EI lm y BB B 32 32 += 3 2lR m B B = (方向与mB一致) EI lR EI lR EI lR EI lR EI lm BBBBB B 623 2 2 2222 =+=+= 3.(15 分)图示实心扭杆弹簧由半径为 R1的内轴和外半径为 R0的套筒所组成。内轴和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