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层面看透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_第1页
五个层面看透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_第2页
五个层面看透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_第3页
五个层面看透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_第4页
五个层面看透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个层面看透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1前言在知乎和今日头条问答区,看到很多人在讨论这类问题:在线课程会替代线下课程吗?在线课程会成为教育行业的转折点吗?在线课程和线下课程的区别是什么?站在学员的角度来说,无论你是从在线学习平台还是线下培训基地学习,你学到的东西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你解决现阶段面临的问题,才是你评估培训效果的唯一依据。在线课程,只是培训的形式发生了变化,而教育的本质并没有变。现如今,信息爆炸时代,在一部分人陷入了“无效学习”和“自以为是勤奋”的陷阱时,又有一部分人开始着重关注培训内容有多少比例能够真正的落地。所以,教育行业的转折点,不是在线学习或线下学习,而是不同类型的培训,会给参与学习的人带来什么样的改变,而这样的变化最后会导致社会形态和社会结构发生怎样的变化。2第一个层面 从培训讲师的角度来看从培训讲师的角度来看,在线课程对于讲师的要求比较宽容。只要讲师有相关经验且在某个领域中做得不错,有一些拿得上桌面的头衔,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课件设计能力和互动能力,能够把自己的经验以一种结构化或者趣味化的方式分享出来,就可以在一些在线学习平台讲课。可以说,从在线平台的立场来看,人人可以为师,人人皆可授课。线下课程对于讲师的要求相对较高,要求讲师首先要有比较好的背景(比如有在知名企业任职做过高管的经历,有参加行业内含金量高的比赛获奖的经历等等),然后还要具备与线下培训相匹配的能力,包括课程开发能力、课堂呈现能力、互动控场能力、案例和情境的设计能力、培训形式设计能力、现场反馈能力等等,甚至还需要具备培训调研能力和训后评估能力。也就是说,线下课程对讲师的要求比线上课程要高很多。当然,随着在线课程的兴起和发展,现在有很多优秀的讲师也开始从线下走到线上,到线上平台去进行授课,希望从多个渠道获取收入来源。但在线学习平台有其自然规律(如授课内容要短平快且生动有趣),如果没有把握好这个规律,做出来的课程不一定能够满足线上用户的需求。3第二个层面 从培训的成本收益来看在线课程的成本普遍低于线下课程。一方面原因是,在线课程,无论是对于培训讲师,还是对于参训者来说,都降低了时间成本和精力成本。尤其是现在有了千聊、喜马拉雅音频、知乎live等在线学习平台,可以说,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就可以做在线课程,当然,培训的质量肯定因人而异了。对于学习者来说,他们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随时随地登陆在线课程平台学习。从这个角度上来说,在线课程突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另一方面的原因是,在线课程是一个零边际成本的产品,是靠走量来获取利润的。你只要有一个在线课程,不管卖100个人,卖1000个人,卖10000个人,你的产品“研发”成本都是一样的,但利润会随着消费人数的增加而增多。而线下课程,由于受场地的限制、人数的限制、培训道具的限制、讲师精力的限制,并且对于培训师的筛选标准比较高,所以成本相对较高,自然而然价格也水涨船高。而且,线下的课程产品不是固定化的产品,不像在线课程产品可以“一劳永逸”。线下课程会随着地域的变化、培训对象的变化、培训调研情况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以线下培训讲师授课次数越多,授课时间越长,收益越大。4第三个层面 从产品类型来看从产品类型来看,在线课程做的是标准化的流水线产品,线下课程做的是定制化的服务型产品。对于培训讲师来说,在线课程相当于快消品,销售模式是零售模式。通过市场分析,进行产品研发,在“成本管控”的条件下,“生产”出一个匹配市场需求的产品,剩下的事情就只是考虑如何通过各个渠道把产品销售出去了。线下课程相当于服务型产品,设计出基础的“服务方案”之后,把“授课讲师”+“服务方案”打包成不同的“产品组合”,在市场上进行推广(针对公开课)或竞标(针对内训课)。是否有机会成单取决于推广效果或者竞标情况。一旦成单,培训师就要根据客户企业或学员的情况,对基础版本的“服务方案”做出有针对性的调整,然后再去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线下课程的服务方式,一般情况下根据“产品提供方”和“产品采购方”的协商来确定;而服务周期,普遍根据产品购买方想要达成的效果和预算来灵活安排。5第四个层面 从营销推广的角度来看相对来说,线上课程更适合采用“口碑营销”的分销模式,而线下课程更适合采用“品牌战略”的营销模式。线上课程针对的主要是个体而不是企业,同时,线上课程由于成本低门槛低,课程类型不计其数,导致竞争激烈,所以可以利用“羊群效应”,采取分销模式,通过一些机制的设计,实现指数级的增长。比如樊登读书会,就是通过“推荐获取积分“的运作机制,鼓励认可樊登读书会的用户推荐更多的用户加入,一起每年读50本书。积分可以兑换礼品或其他。当然,实现口碑营销的前提条件是,你的课程产品必须得满足以下四个要素:1、产品质量过硬2、产品有独特的概念或者创新的基因3、鼓励发布口碑的行为4、为推荐者提供专享特权而线下课程,更适合采用品牌战略。“名师+独特课程定位+包装”是有一定竞争力的品牌策略。名师不仅能够提高用户对课程或培训平台的信任度,还能够帮助用户构建某种身份标签和优越感。当然,名师的覆盖面很广,不仅仅指的是培训行业的名师,其他行业的成功人士也可以是“名师”。比如马云或刘强东要开课做线下课程,想要参加的人肯定是蜂拥而至,所以必须得限制报名人数和报名资格,有时候课程价格就是一把筛选的尺子,直接把不够格的人挡在了门外。但有品牌知名度和大众认可度的名师毕竟是少数,所以对于大多数培训师来说,做好“课程定位”才是更具前瞻性的事情。在超载的信息中,消费者会按照个人的经验、喜好、兴趣甚至情绪,选择接受哪些信息,记忆哪些信息。因此,较能引起兴趣的、有明确定位的产品品牌,就拥有打入消费者记忆的先天优势。定位不是围绕产品进行的,而是围绕潜在用户的心智进行的。所以,在过度传播课程的培训行业中,获得机会的唯一希望,是要有选择性,集中火力于细分市场,让你的课程精益求精,在这片狭窄的领域,在潜在用户的脑海里,占据一个合理的位置。最后说说“包装”,包装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包装培训讲师,二是包装产品方案。产品方案,就是让培训效果可以落地实施的一整套系统化方案,这一点是在线课程无法做到的,这也是线下课程的核心优势所在。6第五个层面 从品牌延伸的角度来看在线课程更适合品牌延伸,线下课程不太适合做品牌延伸。所谓品牌延伸,就是把一个知名产品的品牌用在一个新产品上。这种方式表面上看起来能够降低广告成本,增加收入,并有利于公司形象的传播,但并不是所有的产品都适用于这种模式。比如你会说“等等,我回去拿一下我的苹果”而不是说“我回去拿一下我的手机”,这说明什么?说明“苹果”这个品牌已经变成了通用名称的替代物。比如,小米说,市场十分认可我们的手机,那他们一定也喜欢我们推出的电视,因为它是小米牌的。原来小米不能代表手机,它实际上是个品牌名称。在用户的心智中,以前小米=手机现在小米=手机+电视+路由器+.品牌延伸使得原先清晰的品牌印象逐渐变得模糊。你的产品品牌原先的定位越稳固,就越不适合采用品牌延伸策略。所以宝洁公司为什么没有推出过“宝洁”品牌的洗发水,而是推出飘柔、海飞丝、潘婷等不同品牌,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为了避免品牌延伸带来的模糊性,他们一开始就让每一类产品形成不同细分市场的品牌。那什么情况下适合采用品牌延伸的策略呢?第一,在市场上有一定知名度、已经进入学员心智的课程产品不适合用品牌延伸,而销量不大、还没有形成“品牌”的课程产品可以用品牌延伸。第二,如果你的课程在某个细分领域,没有竞争,那就千万别用品牌延伸策略。而如果你的课程处在一个竞争激烈的领域,那就可以使用品牌延伸策略,让丰富的产品给潜在学员更多的选择机会。第三,如果你的课程是创新的、独特的、有潜力的课程,那就可以不用品牌延伸。如果你的课程是通用课程,比如时间管理、目标管理之类的,那就可以用品牌延伸。比如说,邱昭良博士的复盘就不适合进行品牌延伸,因为人们只要一提到邱昭良博士,就会立刻想到复盘这个品牌课程。赵周老师的“拆书帮”线下学习社群也不适合进行品牌延伸,因为它已经拥有了比较庞大数量的会员,已经占领了爱读书之人的心智,已经形成了学习社群中很有影响力的一个品牌,如果哪一天他突然跳出来说要做一个和营销相关的线下社群,你一定会懵逼。为什么秋叶老师可以做品牌延伸?网易云课堂里面的秋叶课堂模块,既有PPT课程,又有EXCEL和WORD课程,还有信息图表和H5课程等等,这难道不会影响“秋叶PPT”的品牌吗?其实,秋叶老师早就通过各种传播渠道和各种软文“攻击”,让潜在用户知道,他的定位是“帮你提升职场技能”,不仅仅是教PPT。而且他是带着一帮伙伴来做这个事情,他手下不同的老师开发出不同的课程产品放在线上,延伸的不是产品品牌,而是个人IP。另外,秋叶体系的这些课程都是通用课程,且处于竞争较为激烈的领域,因此适合采用品牌延伸策略。所以,在线课程更适合品牌延伸,线下课程不太适合品牌延伸。7后记相对来说:在线课程着重于传递理念和知识,而线下课程着重于学以致用和促进转化。在线课程以讲授形式为主,线下课程可以采用建构主义的教学方式、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