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_第1页
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_第2页
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_第3页
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_第4页
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册3.3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绿色植物蒸腾作用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蒸腾作用能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水B植物的蒸腾作用能促进水分的运输但不能促进无机盐的运输C植物的蒸腾作用会散失大量的水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D如果没有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生物圈的水循环将无法进行2 . 每年3月12日是中国的“植树节”。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从有利于植物生活的角度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带土移栽去掉部分叶片移栽在阳光充足的中午移栽保留所有叶片移栽ABCD3 . 园林工人在移栽树木时常剪去部分枝叶,以提高成活率,其原理是( )A降低蒸腾作用B增强光合作用C增强蒸腾作用D增强呼吸作用4 . 森林遭到严重砍伐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A水土流失B生物多样性受损C气候改变D以上都有可能5 . 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四个视野,按照由根冠成熟区排序,正确的是( )ABCD6 . 关于光合作用的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一项是( )A吸收氧气,放出二氧化碳,使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量保持相对稳定B制造有机物,是人和动物食物的来源C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是人和动物所需氧气的来源D把太阳光能转化为贮存在有机物中的化学能,是人和动物能量的来源7 . 森林地区往往降雨较多,因为( )A光合作用旺盛,释放的水分较多B呼吸作用旺盛,产生的水分较多C蒸腾作用使大气湿度增加D森林能保持水土,蓄水较多8 . 有关果树栽培中所釆取的措施,分析错误的是( )A植树时合理密植,以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B通过嫁接或扦插繁殖,可保留果树的优良性状C在晴天中午移栽果树,以増强蒸腾作用D适时松土,以保证根呼吸作用正常进行9 . 用目镜放大倍数是10,物镜的放大倍数是40的显微镜观察物体,那用这台显微镜所观察的物像和原来相比放大了( )A40倍B10倍C400倍D50倍10 . 小麦生长的后期(灌浆期和成熟期),其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用于子粒的生长和发育,该期间小麦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A光合作用B蒸腾作用C呼吸作用D平均分配以上三种作用11 . 下列哪些与水分蒸腾无关A促进水分的吸收和运输B降低植物体叶面温度C促进无机盐的运输D加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12 . 某同学进行了如下的实验:将由半透膜包裹蔗糖溶液的丙小袋放入盛有不同浓度蔗糖溶液的甲乙装置中(见图),结果甲装置中的丙袋保持原形状且体积几乎不变,乙装置中的丙袋萎缩、体积变小。则甲、乙、丙三种溶液浓度的关系是( )A甲最大,乙与丙相近B甲最小,乙与丙相近C乙最大,甲与丙相近D乙最小,甲与丙相近13 . 关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说法错误的是A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B绿色植物能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C植物的蒸腾作用能够提高大气湿度,减少降水D绿色植物在保持水上,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方面起重要作用1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植树造林会消耗大量的地下水,会加重旱情B植物的蒸腾作用散失大量的水分,是一种浪费C植物的气孔很小,因此,通过气孔散失的水分很少D在植物体内,水往高处流15 . 下列哪一图是萝卜条浸泡在10%的盐水中质量变化曲线( )ABCD16 . 以下不属于共生关系的是( )A牛羊和其肠道内的细菌B地衣C根瘤菌和豆科植物D猫捉老鼠17 . 下图为某植物叶片上气孔的开放和关闭的示意图,箭头表示某种物质进出保卫细胞导致其开合的情况。则该种物质是( )A水B氧气C空气D二氧化碳18 .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生活中被广泛应用。下列措施与光 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无关的是 ( )A扦插植物时插条保留少量芽B温室栽培植物时增大室内昼夜温差C低温低氧环境中储藏蔬菜、水果D合理密植大田作物并施用农家肥19 . 下列根尖的结构排列次序正确的是( )A分生区、伸长区、成熟区、根冠B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根冠C根冠、成熟区、伸长区、分生区D成熟区、根冠、伸长区、分生区20 . 光照充足时,天竺葵叶片气孔开闭情况及散失的气体分别是( )A张开,水蒸气和二氧化碳B张开,二氧化碳和氧气C张开,水蒸气和氧气D闭合,无气体散失二、填空题21 . 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参与_的循环,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可以_大气湿度,_环境温度。22 . 移栽植物时,常常要去掉一些枝叶,其目的是为了降低_作用。在仙人掌、天竺葵和雪松三种植物中,选_做验证该作用的实验材料,效果最明显。23 . 在一株各项生命活动都较旺盛的植物上选一片叶,将上下两面涂上一层密封、透光的无毒蜡膜,继续保持环境条件不变,预测这片叶在短期内生命活动发生的变化,正确的是(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A保持不变停止停止B微弱微弱保持不变C微弱微弱停止D停止保持不变微弱24 . “萝卜放久了会空心,吃起来口感不好”,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需要分解_,新鲜蔬菜、潮湿的粮食堆久了会发热,说明植物的呼吸作用会产生_。25 . 一些植物的叶脉相互交错,称_叶脉;还有些植物的叶脉大体上平行分布,称_叶脉。26 . 植物吸水的主要器官是_,进行蒸腾作用的主要器官是_,植物体所有生活的细胞都进行着_作用三、综合题27 . 下面左图是绿色植物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右图是植物细胞内进行生命活动的示意图,甲为细胞内有关结构,a、b分别表示某种气体。请据图分析回答:(1)植物吸收的水绝大部分通过_作用散失,其失水的“门户”是左图中的 _。(2)若图a、b分别表示二氧化碳和氧气,则甲代表的结构是_,此时细胞内正在进行的生命活动为_作用,该项生命活动能合成贮存能量的_,并能维持大气中的_平衡。(3)若b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右图表示细胞内正在进行_作用,其主要意义是为植物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提供_。28 . 图甲是某种树叶的外形图,图中 A、B、C、D 分别代表进出叶片的物质,箭头表示物质进出的方向,图乙是叶片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甲为光合作用示意图,则 A、B、C、D 分别是:A_B_C_D_ A 和 B 进出是通过图乙中的_进行的。运输 C 和 D 的结构位于图乙中的 _中。(2)若图甲为呼吸作用示意图,则 A 是_,B 是_。(3)若图甲为蒸腾作用示意图,则图中 B 所指的物质是_。(4)绿色植物的以上三种生理活动中,在白天进行的有_种,夜间进行的有_种。29 . 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智能温室通过计算机对温室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相对湿度、CO2浓度、土壤水分、光照强度、水流量以及pH值(酸碱度)、EC值(可溶性盐浓度)等参数进行实时自动调节,从而优化室内光、温、水、肥、气等诸多因素,使温室内的环境接近人工设想的理想值,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精细农业,达到全年高产,经济效益好的目标。智能温室内的作物种植往往采用无土栽培技术。营养液膜水培作为一种无土栽培技术,最早由英国温室作物研究所在1973年研究推出,简称“NFT”(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系统先将植物悬空固定在长长的水槽的适当位置,使得水槽底部营养液之上的裸根永久地暴露于空气中,再控制营养液厚度,呈一层很浅的薄膜(约1厘米2厘米),不断循环流经作物根系,如上图所示。NFT法栽培作物,灌溉技术大大简化,不必每天计算作物需水量,以实现营养元素均衡供给。智能温室设置隔离区和防虫网,人员进出要消毒。由于密闭性好,很少有害虫能够进入温室。一旦有虫害发生,通常可采取下列措施。例如,释放赤眼蜂,其成虫可将卵产于菜青虫、小菜蛾等害虫的卵内,赤眼蜂的幼虫取食害虫的卵黄,化蛹,从而杀死害虫;释放食蚜瘿蚊,其成虫多在有蚜虫的叶背面或嫩茎上产卵,孵化出的幼虫吸食蚜虫的体液;释放猎蝽,其成虫可以直接捕食菜青虫;喷洒苏云金杆菌或菜青虫颗粒体病毒,可直接杀灭菜青虫等害虫。(1)NFT水培系统强调水培作物的部分根系暴露在营养液之上,还用气泵向营养液中充入空气,主要目的是给作物的_(器官)提供充足的氧气,保证其能正常进行呼吸作用。为保证无土栽培作物正常生长,培养液中应含有(_)A. 有机磷农药 B. 氨基酸和葡萄糖 C. 氮、磷、钾等无机盐 D. 有机肥(2)智能温室中,以农作物为主体的生物与环境形成统一的整体,可以认为这是一个小型的_,所有生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根本来源于_。生物之间有复杂的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这种营养联系形成了食物链,以下食物链正确的是(_)A. 蔬菜菜青虫苏云金杆菌B. 蔬菜菜青虫猎蝽C. 蔬菜菜青虫蜜蜂D. 蔬菜菜青虫食蚜瘿蚊(3)苏云金杆菌,又称苏云金芽孢杆菌,个体微小,显微镜下观察呈典型的“杆形”,这是一种_(填“细菌”或“真菌”),其释放的毒素在害虫的肠道内发挥作用,而对人无害。(4)在智能温室中利用害虫的天敌来防治害虫,这种防治方式叫做_;除此之外人们也常在田间喷洒一定量的性外激素,控制蛾蝶类害虫的数量,这种做法实际上是干扰了害虫雌雄个体间的(_)。A. 通讯行为 B. 取食行为 C. 防御行为 D. 产卵行为(5)阅读最后一段,谈一谈你对动物与人类的关系有哪些新认识?_。30 . 下图为小刚利用某植物枝条所做的实验装置。实验开始前,小刚在甲瓶中枝条叶片上下两面均涂抹了厚厚一层凡士林(护肤油),乙瓶中枝条不处理,并用水彩笔分别标记了甲、乙两瓶的水面高度。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他定时观察、记录水位的变化情况。根据自己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目的是为了验证_。(2)水面上油层的作用是_。(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可靠,放入两个瓶子中的枝条生长状况和叶片数目应尽量,这遵循了科学实验的_原则。(4)预测实验结果:甲、乙两个瓶子中,水面高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_,原因是_31 . 如图是根尖各部分示意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植物的根能不断地在土壤中延伸的原因是 _使细胞数目增多和 _使细胞的体积增大的缘故。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主要部位是 _,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在根尖的各部分结构中,伸长最快的是 _。四、实验探究题32 . 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按下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K1和K2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将整个装置在适宜阳光下照射数小时;打开阀门K1,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打开阀门K2,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请分析回答:(1)若步骤中木条复燃,则证明A叶片的光合作用能产生_。(2)若步骤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说明B叶片能进行_(填生理活动)。(3)B叶片中的有机物是由其它叶片通过_运输而来的。(4)绿色植物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分主要由其根尖的_区从土壤中吸收而来。(5)实验结束后,打开塑料袋,发现它们的内壁都附着有许多水珠,这些水珠主要是叶片的气孔通过_产生的。33 . 某同学用玉米幼苗作实验材料,利用右图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装置中隔板与无色透明钟罩之间以及隔板中央小孔与玉米茎之间都用凡士林密封,钟罩内放一盛有某种液体的小烧杯。(1)玉米不同于裸子植物的最根本特点是_。(2)玉米的种子是由_组成。(3)若小烧杯中是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碳),则要探究的问题是_。要验证这一问题,需要设置一组对照实验,其对照实验装置中小烧杯里的液体应为_。(4)若用此装置验证植物呼吸作用的产物,则小烧杯内的液体应为_,且装置须置于_处。(5)若较长时间进行该实验需更换水槽内的营养液,原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