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元关系与题元角色理论ppt课件_第1页
题元关系与题元角色理论ppt课件_第2页
题元关系与题元角色理论ppt课件_第3页
题元关系与题元角色理论ppt课件_第4页
题元关系与题元角色理论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问题元关系与问题元角色理论,成员:祝蓉安晶白蓑马青玲史晓婷李亚龙,1,2,1,句法与语义的关系,句法结构与语义角色之间存在一些对应关系。 小李收到了信。 *李先生来信了。 Jackendoff(1990 )举出了两组例子,说明不同意义的作用所占的句法位置不能随意调换: (1) a.tillenteredtoherom.b.* theroomenteredbill.(2) a.billreceiveded thepackagereceivedbill .传统的中心词分析法基本上使主语一谓语一宾语的语序主、宾语和施与、作用相等。 也就是说,句法主体、宾语和授予、接受者是一种单层的(monostratal )、一对一的同体的(isomorphic )对应关系。 这种朴素的认识曾引起成分划分标准的混乱。 英语被动句、一些话题化句、假主句的主语明显与施工无关。 为了解决假位主语带来的问题,只能制作形式主语和逻辑主语这个用语。 3, Chomsky(1965 ),表层结构相同的两个句子其深层结构可能不同: a.johniseastleaeb.johniseagentopleast他们的深层结构分别为: thatpeopleleastleastyb.johniseaertt 他在那篇着名的论文TheCaseforCase中提出,所有的语言都有表达深层结构的语义格(semanticcase )。 这些“格”是由称呼作为参加者在句子意义上发挥的作用决定的。 目前,专门研究语法与语义之间对应关系的语法理论被称为联系理论或映射理论。 结合理论是在传统的问题要素结构和问题要素水平上发展起来的新的语法理论。 该理论旨在发现句法与语义的对应规则以及问题要素的作用与句法要素之间关联的制约条件,作出适当的形式描写。 4,2.1传统问题要素角色概念中问题要素角色概念最初由Gurber(1965 )和Fillmore(1968 )提出,其含义是项语义特征中包含的固有语义角色,这些角色是项语义内容所涉及的主体、对象一般来说,标题的作用是按照谓语进行分配的,由于谓语与标题的作用的关系是谓语表现的事件或活动的参加者的关系,所以其性质不是句法上的而是意义上的。 这与论元(argument )不同,论元是具有问题元作用的名词性成分,在句子中所占的位置称为论元位置,论元具有句法属性。 在提出问题源角色概念初期,人们对其特征有以下看法: a .数量有限,存在固定问题源角色集合的b .问题源角色是最基本的原子单位, 相互离散的c .动词的各论元中只能分配一个问题元的作用d .动词相关的各问题要素的作用是只由一个NP名词短语负责的e .问题元的作用相互不影响,即受角色的存在不一定意味着受角色的存在。 5,2.2传统问题元素角色识别不足2.2.1问题元素的角色数和命名isentapackagetotheboarder/border.isenttheboarder/* borderrapackage.fraforgotteheappintment 与格对象与格他相信。 与格施工为人民服务。 目标和格2.2.2问题要素的作用界限的划分在isentapackagetokimforsandy.isentkiapackackageforsandy .中,在(a )和(b )中kim分别负责目标和接受者的作用,sandy是最终接受者的作用。 目标包括接受者、接受者和最终接受者,三者形成阶层关系。 6,2.2.3问题元的作用论元打败了中国人侵略者。 “侵略者”是“殴打”的损害,同时也是“败”的实施。 换句话说,“侵略者”承担着双重作用。 在这个例子中,说明了向一个逻辑元素仅指派一个逻辑元素的角色这方面不符合语言的事实。box和it的问题要素在Theboxhasbooksinit.(b )中的作用没有任何区别。 在这个例子中,两个NP可以承担一个句子中相同的问题要素的角色。 2.2.4问题元役的联络这个钥匙打开了的门。 有人用这把钥匙打开的门。 (b )是(a )的隐式形式。 举个例子,问题要素的作用与动词的意思密切相关,动词的意思通过将不同的参加者联系起来,成为两者存在的前提。 在7,2.3问题要素关系假设事件EVENT和状态STATE的任意场合,主要事件、状态、路径和位置函数项属于解析空间位置和运动函数项的子集(subset )。 在语义场之间,a .什么实体可能成为对象(theme):b .这样的实体可能成为引用对象(refernceobjects ),c .空间词语的语义场中,哪些类型的问题元素关系在哪里Jackendoff所说的“参照物体”是指与空间上的某一点相对应的实体。 在许多语义场合,抽象空间和物理空间的对应可能不太紧密。 在身份字段中,事物可以表示为对象,而抽象的特征(properties )和类型(types )表示为参考对象。 具有某种特征或者某种实体(instance )可以承担处理的作用。 在一定程度上,问题元关系假说证明了人类语言的发展从具体认知过程沿着抽象认知过程。 隐喻(metaphor )是实现从具体语义场向抽象语义场扩展的重要手段。 问题因素关系假说强调动词相关问题因素作用之间的密切关联,更现实地反映了人类对客观世界认知过程对语言的直接影响。 与一个语义场相关的数量有限的问题要素的作用关系转移到其他更多的语义场,符合语言的生成性特征,人们可以用有限的手段无限地表现出来。8、3 .个人标题要素的作用和标题要素的原型作用3.1个人标题要素的作用Fillmore(1968 )中所述的“格”实质上是标题要素的作用类的概念。 他最初提出的“格”有施工(agentive )、道具(instrument )、施工(dative )、使成(factive )、场所(location )、物体(object种。 Fillmore认为,深层的格范畴无序排列,与表层的主、宾语没有顺序对应。 Jackendoff(1972 )和Grimshaw(1990 )提出的问题要素的作用级别是将设施放在最高位置,其思想和Fillmore的设施优先一致。 设施与场所/源/目标对象的另一共同之处在于将问题元素的作用视为离散且边界清晰的概念。 这种处理方法的缺点是难以确定问题要素的作用数。 另一种方法是抛弃“事实”、“受事”、“与事”等全面的水平,直接在各个标题字符(dowyt1989、1991 )中非常具体地表现不同谓词的语义关系,不会引起标题字符类的问题。 a .张三打李四。 b .张三喜欢李四。 例(a )中,“张三”的问题要素角色什么都不做就使用“击球手”。 “李四”的作用也不是工作,而是“被打者”。 在(b )中,“张三”不是“感受者”,而是“喜欢的人”,“李四”是“喜欢的人”。 通过这样命名标题要素的作用,有效地回避因谓语的复杂的语义关系造成的问题,是以往的标题要素的作用类不能解决的问题。 9,3.2问题原型角色Dowty(1991 )提出的问题原型角色理论,将数不清的问题原型角色简化为两个:原型实施(proto-agent )和原型接受(proto-patient )。 Dowty提出了原型角色特征或原型角色所包含的语义特征。 他指出典型的谓语含义可以赋予那个论元部分的含义。 原型实施的特征:a .事件和状态与意志有关的b .有知觉力和知觉力的c .能够发生事件,或者改变其他事件参加者的状态的d.(与其他参加者的位置相比)运动e.(与动词所指的事件独立)。原型受害特征: a .受状态变化的b .增加对象c .受另一参与者影响的原因d.(相汁固定为另一参与者) e.(不独立或不独立于事件)。 /他写了一封信。10、论元选择原则:对于具有主宾语的谓语项,该谓语项中包含的最大数量的原型实施特征的论元,在该谓语项的主语中被词汇化的具有最大数量的原型的接受者中包含的论元被词汇化而成为直接宾语。 原型作用与论元选择的关系由论元选择原则支配,即以所谓中原型的实施特性最多的论元为主语,以原型的受事特性数量多的论元为直接宾语。 这个原则还有两个推论。 推论1规定两个论元的原型赋予,当受事特性的数目(大致)相等时,其中一个或两个成为主语或宾语。 在推论2中,在三向谓语中,规定了将原型的受事特性多的非主语论元作为直接宾语,将少的论元作为间接宾语或前置词宾语。 另外,假设两个非主语论元的原型受事特性大致相等。 其中一方或双方可以直接作为宾语。 e.g.Pigeonsresembledoves .11,4 .原型的作用理论中存在的问题和后续研究的方向性Dowty的论元选择原则的特征:运营结构为单一水平的项必须是物性动词。 袁毓林(2002 )认为,“动词的各种论元角色可以根据其句法、语义特征汇集到不同层次的类中,形成论元角色的层次体系”。 刘顺(2004 )可以根据格角色句型结构的需要分为强制格和自由格。 刘畅认为“在某种意义结构中,某种意义角色的出现被称为强制性,某种意义角色的出现被称为非强制性,强制性意义角色被称为强制格,非强制性意义角色被称为自由格”,这是Dowty理论中存在的问题。 正如LevinandRappaport(1996 )所指出的,Dowty原型角色理论的最大问题没有说明原型角色和相关特征的起源和本质,没有说明原型实施特征和原型接收特征之间的可能关系,没有说明哪些特征的组合是可能的。 其次,Dowty的论元选择原则着重于物动词的论元选择,不包括其他动词的论元选择。 另外,Dowty表示的原型的实施和受害特征发挥了只决定特征数量的作用,特征本身没有重要性的差异。 Dowty原型理论始于论元句法选择的角度,原型实施与受事概念的提出有效回避了传统语义感知理论的问题。 但是Dowty理论也有限度,语义特征的起源不明,各特征之间没有阶层性等。 最后,汉语的一些实例似乎不太受Dowty被动动词非派生观点的支持。 在下面的例子中,英语是不合格的句子,但中文是合格的。 12,参考文献:工程,1995,评价题元原型的作用和论元选择J。 外国语言学(三)。 邹霞,2007,英语复合词谓语结构和语义格研究J。 邵阳学院学报(三)。 冷海联,2011,浅谈大学英语词汇教学策略J。 长江大学学报(十)。 聪明乐,2004,联结理论的发展与现状J。 外语学刊(二)。 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