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C卷_第1页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C卷_第2页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C卷_第3页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C卷_第4页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水和溶液单元检测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水和溶液单元检测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蔗糖溶解的过程就是在水分子作用下,蔗糖分子均匀分散到水分子中的过程B搅拌和升温能加快溶解,是因为加快了分子的运动速率C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利用了乳化作用D室温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适量硝酸钾固体能形成硝酸钾饱和溶液2 . 一个物体所受的重力为0.4牛,轻轻放入盛有水的容器中,溢出容器的水的重力为0.3牛,关于物体所到浮力大小,以下描述最准确的是( ) AF浮0.4牛B0.3牛F浮CF浮0.3牛D0.4牛F浮0.3牛3 . 用食盐晶体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应选用的一组仪器是( )量筒酒精灯玻璃棒托盘天平蒸发皿烧杯ABCD4 . 如图是一条小鱼吐出的气泡在水中的上升情况示意图,下列关于气泡在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水的浮力和压强的变化情况中正确的是( )A受到水的浮力不变,压强增大B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不变C受到水的浮力增大,压强减小D浮力和压强都减小5 . 如图所示,用恒温蒸发氯化钠溶液来模拟海水晒盐的过程,已知图中的溶液恰好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由图到图,溶质的质量不变B由图到图,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由图到图,氯化钠的溶解度保持不变D由图到图,溶液的质量减少6 . 如图是简易净水器示意图,净水器中的石子、细沙、纱布、棉花的作用是( )A杀菌消毒B软化硬水C吸附D过滤7 . 下列各量中,与水的质量的多少有关的是( )A水的密度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C电解水时产生氧气的质量D无法确定8 . 下列实验操作合理的是( )A用装置制取O2时,应先装药品,然后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用装置收集CO2时,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方法是在f处放置燃着的木条C用KMnO4制取并粗略测定O2的体积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b-g-h-iD用Zn和稀H2SO4制取并收集干燥的H2时,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c-d-e9 . 要使右图装置中的小气球鼓起来,则使用的固体和液体可以是石灰石和稀盐酸 氢氧化钠固体和水 碳酸钙固体和水 氧化铜和稀硫酸( )ABCD10 . 已知甲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时,将甲固体物质加入到盛有10g水的试管中,充分溶解后,观察到试管中有剩余的甲。下列操作一定会改变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是( )A再加入少量的甲B再蒸发一部分溶剂,恢复到20C升高温度到40D加40甲的饱和溶液,恢复到2011 . 天然水需经净化才能饮用,下面是自来水厂净水流程示意图:,其中常用的凝聚剂是( )A氯气B熟石灰C明矾D漂白粉12 . 弹簧秤下挂一圆柱体,将圆柱体从盛有水的烧杯上方离水面某一高度处缓缓下降,直到圆柱体的底部与烧杯底部接触为止(设烧杯底面积为1分米2),如图已给出整个过程中弹簧秤的示数F随圆柱体下降高度h变化的实验图线,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圆柱体在下降的全过程中重力为12牛B圆柱体的密度为1.5103千克/米3C圆柱体所受的最大浮力为8牛D圆柱体的体积为410-3米313 . 下列饮品属于溶液的是( )A蔗糖水B牛奶C果粒橙D豆浆14 . 配制硝酸钾饱和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 )A6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8克B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C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所得溶液不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15 .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定条件下,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可以相互转化B固体NaOH溶于水时,溶液温度升高C溶液中的溶剂只能是水D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二、填空题16 . 小明同学去九仙山旅游时,用瓶装了一些山下的泉水,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制取蒸馏水。请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后加入明矾的作用是_。(2)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_。A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B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C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D液面不要低于滤纸边缘(3)向滤液中加入活性炭,利用其_性,除去水样中的色素和异味。(4)在制取蒸馏水的过程中,在清水中加入消毒剂,其作用是_。(5)净化后的水变为蒸馏水的步骤是_。如图所示是制取蒸馏水的简易装置,写出下列仪器名称:a_,b_。在操作中经常需要在a中加入碎瓷片,其作用是_。17 . 某湖泊水域曾出现过以下几种状况: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繁殖 水位明显下降 有黄绿色的“水华” pH值等于50 溶解氧下降,则其中能说明属于水的富营养化污染的是_。(填序号)18 . 用“不变”、“增加”或“减少”填空:在一定温度下,向饱和氯化钠溶液中,(1)加入少量氯化钠后,溶液的质量_;(2)若向其中加入少量水,则溶液的质量_;(3)若温度不变蒸发掉少量水,则溶质的质量_;(4)若再加入少量氯化钾全部溶解后,则溶剂的质量_19 . 将少量橄榄油、醋、冰块、果酱、肥皂、面粉分别加入水中振荡,其中形成悬浊液,形成乳浊液,形成溶液。20 . 研究表明,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它具有甜味足,溶解性好,防龋齿,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右图是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在人体体温37时,木糖醇的溶解度_蔗糖的溶解度(选填“”“=”或“”)。通过比较溶解度曲线,请你说出这两种物质在溶解度方面的一个共同点_。(2)40时,将30克木糖醇放入50克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_(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3)现有60时的木糖醇和蔗糖的两种饱和溶液,欲使它们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且仍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_。三、探究题21 . 小科用一个金属圆柱体、弹簧测力计和烧杯等器材来进行浮力有关的实验研究。并绘制了弹簧测力计对金属圆柱体的拉力和金属圆柱体所受浮力随浸入水深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1)随着金属圆柱体浸入深度的增加浮力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全部浸入时受到的浮力是_ N。(2)金属圆柱体的密度为_kg/m3。四、简答题22 . 某实验小组利用下图所示仪器进行“配制质量分数一定的氯化钠溶液”的实验:(1)图1中仪器a的名称是_;按实验要求,图1中还缺少的玻璃仪器是(填名称)_,实验中它的作用是_。(2)小婧按图2的操作称取氯化钠,小民发现小婧的操作有错误。你认为小婧操作中的错误是_;她称取的氯化钠实际质量为_g;23 . 小朱想利用学到的浮力知识制作一个浮力秤他找来一个瓶身为圆柱状体的空饮料瓶,剪掉瓶底,旋紧瓶盖,在瓶盖处系一块质量适当的小石块,然后将其倒置在水里,如图所示使用时,只要把被测物体投入空瓶中,从水面所对的刻度就可以直接读出被测物体的质量(1)小石块和饮料瓶受到的浮力_它们的重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2)当浮力秤中不放被测物体时,水面所对位置为零刻度(如图),这种浮力秤的质量刻度是_的。(填“均匀”或“不均匀”)(3)该饮料瓶圆柱部分的横截面积为30cm2现在要在饮料瓶上刻上对应的被测物体质量值请求出零刻度线之上2cm处对应质量值。_24 . 在烧杯中加入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固体混合物10.0g后,再加入68.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反应过程用精密仪器测得烧杯连同药品的总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烧杯连同药品的起始总质量为165.0g。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试回答:(1)完全反应时产生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g。(2)原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多少?_(3)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_25 . 要把150毫升密度为1.5克/厘米3的60%的硫酸稀释为25%的硫酸溶液,需加水多少毫升?26 . 鸡蛋在空气中久置后,质量会变小,其在水中的浮沉状况也会发生改变。为了解变化的过程,小北展开了如下探究:取一新鲜鸡蛋,测量质量,观察其在水中的浮沉情况并记录,然后取出、擦干、放好;第二天再对该鸡蛋重复上述步骤,实验持续70天。下表是他记录的部分数据及现象。(鸡蛋的体积保持不变,g=10N/kg,水的密度为1.0103kg/m3 )第1天第29天第57天第70天质量66.8g64.4g62.0g61.0g浮沉状态(1)请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