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无答案)A卷_第1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无答案)A卷_第2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无答案)A卷_第3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无答案)A卷_第4页
华东师大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无答案)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华东师大版2019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科学试卷(无答案)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选择题1 . 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下列有关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壳变动的表现B地球内部的圈层结构分为地壳和地幔两部分C地壳像“七巧板”一样拼接而成,全球由七大板块组成D板块交界处地壳比较稳定,板块内部比较活跃2 . 种植玉米时,要用农药拌种以防止害虫啃咬种子,但农药并不会进入玉米种子的细胞内,原因是玉米种子的细胞具有( )A细胞壁B细胞膜C细胞质D细胞核3 . 五谷杂粮中的五谷,主要指的是稻谷、麦子、大豆、玉米和薯类,下列对五谷的分析正确的是( )A五谷的细胞中都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叶绿体和液泡B稻谷、麦子、大豆都属于种子,内有丰富的营养物质C红薯的食用部分是由子房发育而来的D玉米棒上的每一粒玉米都是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来的一个果实4 . 有一支刻度不正确(但刻度线均匀)的温度计甲,把它与一支标准的温度计乙(最小刻度为0.1)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30时,甲的示数为零下15;当乙的示数为90时,甲的示数为75。是否存在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正好相同,这个温度是( )A存在,60B存在,100C存在,120D不存在5 . 图示地表形态主要是由下面哪种作用力形成的?( )A地震爆发B火山喷发C流水侵蚀D风力侵蚀6 . 下列生物只有在显微镜下才能看清楚的是( )A地钱B海带C小球藻D紫菜7 . 执行下列正确操作的原因解释合理的是( )A拿试剂瓶时标签向着手心,便于背诵和记忆物质的名称和符号B倾倒液体时,瓶口紧挨着试管口,便于观察液体颜色C液体药品用过后立即盖紧瓶塞,并把瓶子放回原处,为了不让别人知道取了什么液体D瓶塞倒放,是为了防止沾上杂物,污染瓶内药品8 . 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一名中学生的步长约为3米B洗澡水的温度大约是90CC课桌的高度约为800毫米D一桶矿泉水的体积约为20毫升9 . 如图所示,甲地的经纬度大约为A32E,30NB32W,30NC32W,30SD32E,30S10 . 一只没有刻好的煤油温度计,把它插入冰水混合物中时,煤油柱的长度为4cm,把它插入1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煤油柱的长度为24cm,用它测温水的温度时,煤油柱长度为15cm,则温水的温度为( )A20B43C39D5511 . 如图所示是地球的内部结构构造图。下列有关地球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地球的两极半径比赤道半径略长B地球由外到内分为地核、地幔、地壳三层C地壳和地幔的顶层共同组成岩石圈D火山喷发的岩浆来自于地核12 . 要测一拇指粗细、长短的柱形金属块的体积,现有足量的水和表中所示的量筒可供选择,从可行性和准确性上考虑,应选用的量筒是( )编号量程/mL分度值/mL甲100.2乙501丙1002丁2005A甲B乙C丙D丁13 . 有关火山,地震的叙述,正确的有( )A火山、地震都是地球内部能量的剧烈释放B火山、地震对地表形态的变化没有影响C火山、地震很少分布在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D火山、地震总是同时发生的14 . 草履虫在显微镜下有时会呈现绿色,这是因为A细胞含有叶绿体B食物中有绿色藻类C细胞含有叶绿素D折光的结果15 . 如右题图,当完成对光、安放上装片后,为了调节物象的清晰程度应调节的是( )A先调节1,再调节2,最终调节3B先调节2,再调节3,最终调节6C先调节3,再调节2,最终调节4D先调节2,再调节3,适当调节516 . 下面四条河流中,实际河面最宽的是( )ABCD17 . 测量是将一个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通过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为384401千米。在这个测量过程中,“公认的标准量”指的是( )A1千米B100米C1米D测量工具18 . 在使用温度计测液体温度,以下做法中不正确的是( )A使用前必须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最小刻度值。B温度计的玻璃泡应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C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应立即读数。D读数时玻璃泡要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的液体面相平。19 . 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形态特征是( )A根系发达B叶柔软C根系不发达D叶面大利于储存水分20 . 经线的特点是( ) 相邻的经线都是相互平行的 经线和纬线都是相互斜交的 所有的经线都指示南北方向 所有的经线都是等长的ABCD二、填空题21 . 显微镜是科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如图所示: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为两种放大倍数不同的目镜,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玻片之间的距离。(1)下列哪种组合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_ABC(2)若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分别得到如图所示的四幅图,要使四次观察的视野亮度相同,则A,B,C,D中通过通光孔的光线最多的是_。(3)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装片内有一物体作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为_时针。22 . 陆生高等动物具有发达的_和有防止_的身体表面,这是对陆地环境的适应。23 . (1)如图甲,用刻度均匀的米尺测量铁钉的长度,该米尺的最小刻度是_,铁钉的长度是_mm。(2)如图所示,乙体温计的读数为_,某地近日气温(如图丙温度计读数)为:_。24 . 某同学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先将细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50圈,然后用最小刻度是1毫米的刻度尺测得铜线圈的总长度为705毫米,则细铜丝的直径为_毫米。25 . 如下图是某同学测一小石块体积的实验,他测出小石块的体积是_厘米3。26 . 测量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技能,请根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甲所示,该圆形物体的直径是_cm,小明同学为了减小测量误差,他可采用下列二种方法中的哪一种?_.A换用不同的毫米刻度尺测量几次直径,然后求平均值B将圆柱体转动几下,测出不同位置的几次直径,然后求平均值(2)如图乙所示,某患者测量体温时体温计的示数图,此时患者的体温为_.(3)如图丙所示,采用密绕法测铜丝的直径,测得铜丝的直径为_mm.27 . 有两支温度计,它们下端的玻璃泡的容积相同,内装的液体都是煤油,甲玻璃管内径大,乙玻璃管内径小。用它们测量同一液体的温度,甲温度计的精确程度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温度计,测得的甲温度计读数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乙温度计读数。28 . 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中仪器的读数是必不可少的。请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寒暑表的温度为。(2)小球的直径是。(3)石块的体积是。三、探究题29 . 猪笼草是如何将“捕食”到的小昆虫消化的呢?小黄摘取猪笼草的一个笼子,并将其切开后,发现笼的内壁会分泌一种透明的液体,如图所示。小黄想:这种液体是否像人体内的消化液一样呢?于是,他设计并进行了实验:取甲、乙两支洁净的试管,分别加入1cm3瘦肉块,向甲试管中注入2mL新鲜的猪笼草内壁分泌物,乙试管中注入2mL清水,充分振荡两支试管。将甲、乙两试管放入37的温水中进行水浴加热1小时。观察发现甲试管中瘦肉块明显变小,乙试管中瘦肉块无明显变化。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猪笼草分泌的这种液体中可能含有_酶。(2)若要验证溶液酸碱性对该分泌物活性的影响,应该如何设计实验,请阐述实验设计方案_。30 . 为研究植物体内有机物的运输,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选取两根带有较多不定根和叶的枝条。用刀片对其中一根进行树皮环割处理,环割部位离不定根的距离约为4厘米,环割树皮时去掉约2厘米宽的树皮(如图)。把它们分别浸在土壤浸出液中,土壤浸出液液面在环割处下方。放在阳光下培养,两周以后进行观察。(1)实验中对两根枝条进行不同处理的目的是_。(2)实验中该同学“对树皮进行环割处理”基于的假设是_。(3)两周后,可通过观察_判断假设是否成立。31 . 同学甲从一本植物生理学中查到“幼嫩叶片可产生生长素,生长素可阻止叶柄脱落”的结论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想证实该结论他设计的实验步骤为:第一步:取一盆生长状况良好的植物,去掉幼叶的叶片(如图所示);第二步: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同学乙在仔细研究了甲的实验设计方案后,向他提出了两点意见请你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把同学乙提出的意见补充完整:(1)在去掉幼叶的同时,还必须_,因为_(2)应增加一个对照实验,对照设置为:取同一品种、生长状况相同的植物;然后_,观察幼叶叶柄的脱落情况以此对照实验来说明_四、简答题32 . 如图是王宅村平面图,读图回答:(1)图中所画出的铁路的实际长度是_m。(2)图中林场大致位于王宅村的_方向。(3)在王宅村平面图的定向法,采用_定向法。(4)该平面图是否具备了地图三要素?_。(5)如果也用王宅村平面图的图幅大小来画衢州市区图,则哪一幅图的比例尺较大?_。33 . 如图是某种雪碧汽水标签中的部分内容,小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得知:柠檬酸的化学式为C6H8O7,是一种无色晶体,能溶于水,属于有机酸,具有酸的通性。香料、苯甲酸钠、白砂糖等不显酸性。(1)1个柠檬酸分子由个原子构成。柠檬酸中碳、氢、氧的质量比为C:H:O=。(2)小明想利用此雪碧汽水验证柠檬酸的酸性。他首先将适量的雪碧汽水倒入一洁净的试管中,然后滴加试液,发现试液变红色。据此,小明断定柠檬酸确实具有酸性。可他仔细一想,发现实验结论不够严密,他的理由是。34 . 1992年8月22日,陕西某村民采到一不明物体,手感柔软,生长迅速。科学家通过活体培养、细胞观察等研究后认为,它是我国首次发现、世界罕见的珍稀生物,俗称“太岁”。(1)下列证据中,与判断该不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