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型肝炎诊断报告管理相关要求,河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002年12月25日,主要内容,诊断标准目前状态报告问题报告技术要求意见和建议,I,诊断标准,范围相关术语诊断原则使用诊断分类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诊断(a)适用范围,乙型肝炎诊断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及其工作人员的乙型肝炎诊断和报告。(b)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是一种不完全的双链DNA组织,约有3200个核苷酸可以引起人乙型肝炎的肝脱氧核糖核酸病毒科。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bsurfaceantihbsag外膜蛋白的主要成分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征象之一。(b)术语,乙型肝炎病毒抗原hepatitisBeantigen,HBeAg是HBV前c区和c区基因编码分泌的蛋白质,分子量约为15kD,是HBVDNA复制的标志之一。2.4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bcag是HBV感染后核心抗原(HBcAg)刺激身体产生的抗体,暗示HBV当前感染或现有感染。其中HbcIgM阳性表示患者急性HBV感染,抗hbc IgG阳性,但抗hbc IgG阴性或低水平表示慢性或过去感染。(b)诊断标准-术语3,乙型肝炎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epatitisbvirussyribonucleicacid,HBV DNA是HBV的基因组,包含HBV的所有遗传信息,是反映病毒复制的指标。2.6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主要存在于各种组织的细胞中,肝细胞含量最高,肝细胞炎症、坏死或肝细胞膜通透性增加时,释放血液,大大提高血液中该酶的活性,因此酶是反映肝细胞损伤的血清生化指标。(c)诊断原则,乙肝诊断以流行病学资料、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病理和影像检查等为基础进行初步诊断,诊断以血清HBV标记和HBVDNA检查结果为基础。(4)根据诊断分类、临床特征和实验室检查等,将乙型肝炎分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等多种临床类型。5.1急性乙型肝炎5.1.1最近有没有其他原因无法解释的无力和消化道症状,黄色,黄色,皮肤黄疸。5.1.2间生化检查异常,主要是血清ALT (valproc,0-40)和AST(gu,0-40)升高,血清胆红素可能增加。-设备,试剂?5.1.3HBsAg阳性。5.1.4有明确证据表明6个月内检测出血清HbsAg阴性。5.1.5段-HBcIgM阳性1:000或以上。(阳性,ELISA)5.1.6胆囊组织学符合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变化。5.1.7恢复血清HBsAg阴转,抗HBs阳转。5.1.8急性乙型肝炎疑似病例5.1.1和5.1.3均符合5.1.2和5.1.3,5.1.9均符合急性乙型肝炎患者确认以下一项:5.1.4均符合5.1.5疑似病例和5.1.6疑似病例均符合5.1.7,55.2.3慢性肝病患者的症状包括肝病脸、肝手掌、蜘蛛痣及肝脏、脾脏肥大等。5.2.4血清ALT反复或持续升高,可能会导致血浆白蛋白减少和/或球蛋白增加,或胆红素增加。5.2.5肝脏病理学具有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特点。5.2.6不包括血清HbsAg阳性或可检测的HBVDNA和ALT升高的其他原因。5.2.7疑似慢性乙型肝炎的病例中,5.2.1和5.2.3符合5.2.2和5.2.3符合5.2.2和5.2.4;5.2 . 8慢性乙型肝炎诊断符合5.2.1、5 . 2 . 4和5 . 2 5.3.1血清HbsAg阳性或明确的慢性乙型肝炎病史5.3.2血清白蛋白减少或血清ALT或AST升高,或血清胆红素增加(血小板和白细胞减少),或明确的食管、胃静脉曲张或肝性脑病或腹水(见附录b)。 5.3.3腹部b型超声、CT或MRT等影像检查有肝硬化的典型征象(见附录b)。5.3.4肝组织学显示扩散纤维化和假小叶形成。5.3.5符合以下诊断之一:5.3.1和5.3.2符合5.3.1和5.3.3符合5.3.1和5.3.4,5.4乙型肝炎病毒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5.4.1血清HbsAg阳性,或慢性乙型肝炎病史(见附录a5.4.4肝占位病变的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5.4.5与以下诊断之一匹配:5.4.1和5.4.2匹配5.4.1和5.4.3匹配5.4.1和5.4.4匹配;(6)鉴别诊断,6.1慢性HBV携带者6.16.1.21年连续3次以上随访,血清ALT和AST没有正常范围、肝手掌、蜘蛛痣、脾脏等慢性肝炎的迹象。6.1.3HbsAg阳性,可检测血清HBVDNA。6.1.4肝脏组织学检查没有明显的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疑似病例:符合6.1.1、6.1.2和6.1.3:疑似病例为6.1.4,(6)无活动HbsAg携带者,6.2.1血清HbsAg阳性6个月以上。6.2.2血清ALT和AST连续随访1年3次以上。6.2.3血清HbsAg阴性,抗Hbe阳性或阴性,没有血清HBVDNA检测。6.2.4肝脏组织学检查没有明显的炎症或炎症。可疑案件:与6.2.1、6.2.2和6.2.3一致确认案件:可疑案件与6.2.4一致。6.3其他肝炎病毒引起的病毒肝炎,非嗜肝病毒引起的肝炎,药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炎,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6.4乙型肝炎和上述其他肝炎也可能合并。二、报告管理现状,二、报告管理现状,网络直接报告流行情况特点网络直接报告质量专项分析遗漏调查乙型肝炎报告病例特点分析,乙型肝炎报告准确性,特异性,2008 2012乙型肝炎患者周报告趋势图(审计日期),(a)网络直接报告传染病特点,2002 a级传染病发病率分布图,河南省a级传染病报告发病率按年龄划分的疾病面积图,男性和女性,女性,梅毒结核病痢疾乙型肝炎,2011年河南省20-29岁组报告b型传染病发病率分布图,2011年传染病病原体携带者统计分析表,(,临床诊断病例错误分析,阳性检查结果错误分析,河南省,2012年1月传染病卡疾病分类统计表报告,2011年河南省,各种法定传染病报告情况统计,(c)相关主题,主题1-特定县乙型肝炎报告病例特点,主题2-萃取新乡医学院在各医院、儿科、传染病科的门诊日志中,住院登记时登记了200名乙型肝炎患者,确诊150例,占总登记的75%。病原体携带者40人占总登记数的20%。注册总件数的5%经过10件,现场调查或电话采访等验证3件,结果均为66.67%的诊断符合率,特3-全国,检查室诊断能力正在调查的42家医疗机构都对肝炎进行了血清诊断。其中进行ALT/AST、乙型肝炎2半、-HBcIgM、HBVDNA检查的医疗机构分别为95.24%、100%、33.33%、38.10%。按医疗机构的标准来看,58.33%的州医疗机构进行了所有4项检查,25.00%的人进行了ALT/AST、2个乙型肝炎一半和HBVDNA检查,16.66%的人进行了ALT/AST、2个乙型肝炎一半和anti-hbci GM,主题3,实验室诊断能力市级医疗机构50.00%进行了所有4项检查,16.66%对ALT/AST、乙型肝炎2半和HBVDNA进行了检查,16.66%对ALT/AST、乙型肝炎2半和抗HBVDNA进行了检查县级医疗机构中,8.33%进行了所有4项检查,8.33%进行了ALT/AST,乙型肝炎2个半,HBVDNA检查,75%进行了ALT/AST,乙型肝炎2项检查。乡镇级医疗机构没有进行HBcIgM、HBVDNA检查。主题3-阳性预测值,直报乙型肝炎病例的33家医疗机构通过在线直报系统报告了1077名乙型肝炎患者,其中751例,69.73%的阳性预测值被检查。地区乙型肝炎患者阳性预测为81.53%,56.10%,69.42%,统计上有差异(=66.9061,P0.0001),阳性预测,医务人员相关知识,从事传染病诊断和治疗的临床医生的调查,临床医生的80第三,问题,诊断标准未掌握的报告标准部分存在疑问区域差异大卡填写不准确报告机制不正确审计浏览公式,4,报告技术要求,报告管理原则乙型肝炎诊断分类示例可疑病例和检查室诊断病例,其临床类型为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相关原发性肝细胞癌。其中被诊断为乙型肝炎,与乙型肝炎相关的原发性肝细胞癌不作传染病报告。2、报告管理原则,乙型肝炎属于法定乙型监测报告传染病,纳入国家主要疾病控制,国家免疫计划,制定了专门的预防和控制计划。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负责规范24小时内通过网络直接报告系统发现的乙型肝炎病例。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应当及时审查、调查和分析报告的乙型肝炎病例信息。没有网络直报的机构应及时联系所/CDC。网络直接报告数据报告方式,疾病诊断,手写卡,网络直接报告,保险审查,医疗机构,中国疾控中心数据中心,3,报告管理要求,(a)流行病学历史和过去病史乙型肝炎流行病学历史更加复杂,大部分医护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没有详细咨询,患者不愿意,或没有正确回答时,应仔细咨询医护人员面谈,特别是最近6个月的流行病学历史和过去的乙型肝炎诊断和病史。(b)根据诊断标准严格诊断的所有乙型肝炎(急性、慢性)病例的基本条件是具有显性临床症状(症状、体征)或肝功能检查(阳性)生化异常条件之一的HBsAg检查阳性。如果进一步的判断可疑或需要确定的判断,则应同时进行调查和详细的实验室或事例测试。实验室诊断:实验室诊断需要乙型肝炎病毒标记、乙型肝炎病毒DNA检测或肝脏组织病理学检查。(c)报告级别仅将当前省HBsAg阳性病例报告为实验室诊断病例。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必须确定是否有执行HBsAg检查、抗HBc-IgM、HBV-DNA、肝脏组织病理学、肝功能生化(血清ALT、AST和胆红素)的检查能力,根据标准没有检查能力,不能报告此类病例。Cdc和防护仪在审计时发现不一致问题,应及时验证和修订。(4)急性和慢性分类“急性”和“慢性”诊断用于区分新旧病例。其中“急性”肝炎是半年内有感染史或首次发病的新病例。所有其他6个月以上未痊愈的病人,包括慢性肝炎的急性发作,都被报告为“慢性”肝炎。两者的主要差异是HBsAg阳性和肝功能异常期间长度和临床方面的差异。新病例:从未得过乙型肝炎,首次发现的病例;急性肝炎是指6个月内有新感染史的病例。病未痊愈6个月以上(包括慢性急性发作),均报告为慢性肝炎。“未分类”诊断:在乙型肝炎诊断分类中没有“未分类”诊断。目前存在很多未分类的原因是医疗人员没有填写,网络新闻报道没有确认,出现了系统默认值。各级医疗机构、疾控中心要在报告中仔细检查乙型肝炎“未分类”病例,及时纠正,明确最终诊断。(5)“可疑”和“诊断”诊断分类:乙型肝炎只有两个临床诊断分类,是必需的。网络直报不允许临床诊断,阳性检查结果,病原体携带者诊断报告。医疗机构诊断为乙型肝炎病原体携带者时,不要上网直报,要在门诊日志上注明。报告疑似病例,应立即排除和诊断。(6)病原体携带者:不直接报告网络,但要在诊所日志中注明。血液收集和供应器官非诊断和治疗活动;医疗机构健康检查、采血检查等非诊断和治疗活动;如果没有医院门诊或住院前等常规检查HBsAg阳性、额外临床检查或肝功能等检查结果支持,就不需要报告,但应标记为“术前检查”。所有诊断阳性病例都要被带到相关医疗机构、诊疗室接受进一步诊断。因为没有临床证据支持。7)重复访问案例报告,按全国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要求,乙肝病例首次诊断时只登记一次。在同一医院复诊并已申报传染病报告卡的患者,门诊或防保险科医生确认后,在诊疗日志上记载为“复诊”,不再重复申报。在诊疗和网络直接报告过程中,不再报告对乙型肝炎进行明确诊断的病例,但必须在门诊日志或传染病登记簿上单独注明“再诊断”、“具体诊断时间”或“XX医院XXX年x月x日报告”。(8)检查室检查结果阳性: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时间管理与职场沟通课件
- 建筑类培训课程
- 电芯真空烘烤培训
- 地震逃生安全指南
- 时间像小马车的课件
- 二零二五年购房离婚协议书规范范本
- 时代楷模王红旭
- 二零二五年度房地产开发债权转让及项目融资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德邦物流跨境电商物流配送合作协议
- 二零二五年共有产权住宅买卖与租赁合同
- 十五五林业建设总结和十五五林业发展规划思路-0-图文
- 财务分析入门从零开始学
- 2025年航拍无人机驾驶员(五级)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
- 秋冬常见传染病预防知识
- 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与发展
- 生父母或监护人同意送养的书面意见
- 钱大妈合同协议书
- 育苗基地转让合同协议
- 静脉治疗的质量管理
- 脑-耳交互神经调控-全面剖析
- 银行业务反欺诈机制建设与实践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