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I)卷_第1页
西宁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I)卷_第2页
西宁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I)卷_第3页
西宁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I)卷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西宁市2019-2020年度七年级上册生物 2.2.4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同步测试(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有关生命的特征、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B变黄的树叶能够从树枝上脱落下来,这说明树能够排出体内的废物C影响生物生活的生态因素包括阳光、空气、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属于生物影响环境2 . 猫头鹰是天生的捕鼠能手,常在夜间出来活动。下列特点中与夜间活动相联系的是( )眼睛大而亮,视力极强耳孔大,听觉非常灵敏羽毛柔软,飞翔时无声喙坚而钩曲,爪硬而锐利ABCD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句成语揭示了动物之间的捕食关系B森林能净化空气、调节气候的现象主要说明了环境对植物的影响C柑橘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苹果主要分布于我国北方,造成这一分布差异的主要生态因素是水分和阳光D“蚁穴溃堤”这一成语揭示了环境对生物造成影响4 . 生物适应环境,生物也能影响和改变环境。下列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实例是( )A夏天的大树下比较凉快B绿色植物能够更新空气C荒漠中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D蚯蚓能疏松土壤5 . 生物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下列不属于生物适应环境的是A初春,迎春花、连翘花竞相开放B酷夏,国槐树下好乘凉C深秋,金黄色的银杏树叶纷纷落D严冬,青蛙、蛇蝎进入冬眠6 .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政策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种群特征上看,这种措施直接调节的是( )A种群密度B性别比例C出生率D年龄组成7 . 如图为公园某一小树林中部分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虫的体色与栖息环境相近,这体现出生物影响环境B图中包含多条食物链,其中一条食物链是植物虫鸟细菌C若图中加入阳光、空气等非生物部分,就构成了一个生态系统D该生态系统中因为复杂的食物关系而形成了食物链和食物网8 . 在探究“蚯蚓在什么样的物体表面爬得快”实验中,分别准备玻璃板和硬纸板的目的是为了( )A便于观察B提供一种光滑条件C设计一组对照实验D设计变量9 .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民间有“谷雨,谷得雨而生也。”的说法。谷雨前后适于播种和移栽植物,这说明( )A环境影响生物B生物影响环境C生物适应环境D环境适应生物10 . 诗词歌赋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瑰宝,其中许多诗词蕴含着生物学道理。以下诗句能体现生物间竞争关系的是(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B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D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11 . 以下结构能辅助蚯蚓运动的是A足B疣足C刚毛D环带12 . 仙人掌适宜生活在沙漠里,影响它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A水分B空气C温度D土壤二、填空题13 . 现在长颈鹿的颈部都很长,这是由于_的结果。14 . 生物的生存空间统称为_。生物生存离不开_,同时受到_。生物能_,也能_。15 . 生物既能环境,也能和环境16 . 据图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可以看出,腐生的细菌和真菌对自然界的有重要作用它们可以把分解为,后者能被绿色植物吸收,植物还要吸收空气中的,利用太阳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为动植物的生命活动提供和17 .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陶渊明的“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描述的是野草与豆苗之间的_关系。在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物对环境形成了多种多样的适应。例如,竹节虫的身体与竹枝极为相似,这叫_。18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此诗句中影响生物的环境因素主要是_。三、综合题19 . 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漫长过程中,环境不断改变,影响者生物:生物也不断进化,适应并影响环境。请你分析下列生物与其所处的关系,回答问题:(1)“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这句话体现出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