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结温度系数实验报告_第1页
PN结温度系数实验报告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N结温度系数实验报告 Experiment Report of Semiconductor PN Tiess Temperature Coefficient 黄 锋 Huang Feng 谭 山 Tan Shan 【作者简介】 黄锋,男,工程师。工作单位: 广州市计量测试所。通讯地址:510030广州市 广仁路11号。 谭山,广州市计量测试所(广州,510030)。 【摘 要】 物质的温度系数特性是其能否 成为温度测量元件的关键。本文从理论推导和 实验两方面证明普通的半导体PN结可以应用 于温度仪表的冷端补偿,从而证实了温度仪表 制造中普通半导体PN的用途。 【关 键 词】 温度测量 半导体PN结 温 度系数 冷端补偿 实验 【收稿时间】2000 - 08 - 25 【资料索号】A604 11 问题的提出 温度测量无处不有,温度测量 仪表各式各样,在当今仪表技术水 平下,对配热电偶的温度测量仪表, 影响其精度的最大问题是热电偶的 冷端补偿问题。目前广泛用作冷端 补偿的元件有:集成温度传感器、 铜 电阻、PN结。相比较而言,PN结灵 敏度高、 热响应快、 价格低、 体积小, 正成为一种新兴的测温元件。一般 资料显示,需要特制的PN结温度传 感器才能用于较精密的测温。而热 电偶的冷端补偿,其补偿范围一般 在050,能否用普通的PN结来 作为补偿元件?普通的PN结的温 度系数的离散度有多大? PN结作 为补偿元件有没有优越性?本文就 这些方面与大家进行实验探讨。 21PN结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 理论 在PN结众多的物理特性中,它 的正向压降的温度特性可能是不大 引入注意的,但正是这一特性令测 温元件家族中多了一员。 根据半导体理论,通过PN结的 正向电流If与正向压降Vf之间的 关系为: If=Ise qVf kT(1) 式中:If 正向电流,mA ;Vf 正向压降,V ;Is 反向饱和电流, mA ;q 电子电量,e ;k 波尔 兹曼常数,816310 - 5eV/ K; T 热力学温度,K。 而:Is=A TBe - qVgo kT(2) 式中:Vgo 能带间隙电压,V ;A、 B 由PN结工艺结构所决定的常 数。 由(1)、(2)式经整理后,PN结 正向压降的温度系数S(下称温度 系数)为: S=dVf/ dT= k q 1nIf- k q 1nA - kB q - kB q 1nT(3) 或:S= -( Vgo-Vf T + kB q )(4) 31 不同电流模式下的PN结温 度系数S与温度T间的关系 考虑实际的应用,以某一温度 点的温度系数作为参考基准点,令 该参考点为T0,从(3)式可得:S0= k q 1nIf0- k q 1nA- kB qk - kB q 1nT0 导出:1nA=( k q 1nIf0- kB q - kB q 1nT0-S0)q k (5) 将(5)式代入(3)式并结合(4) 式,整理得: S= Vg0-Vf0 T0 + k q 1n If If0 - kB q (1 + 1n T T0) (6) 311在恒流模式下,即If=If0, 1n = If If0 = 0 ,有:S= Vg0-Vf0 T0 - kB q (1 + 1n T T0) (7) 因1n T T0 是T的缓变函数, S 的模随着T增加而上升,但在不宽 的温度范围内, S近似常数。 312在指数电流模式下,即If =If0( T T0) A ,1n If If0 =A1n T T0 有:S= - Vg0-Vf0 T0 + ( A - B) k q 1n T T0 - kB q (8) 特殊地:A=B,则有: S= -( Vg0-Vf0 T0 + kB q )(9) S呈常数,与T无关。 从以上各式可以得出: (1) PN结的温度系数 S为负, 即负温度系数。 (2)温度系数S与流过PN结 的正向电流If有关,在相同的温度 下,If越大,温度系数S的模越小。 (3)流过PN结正向电流If的 模式决定着温度系数S与PN结所 处的温度的关系;在特别的电流模 式下,温度系数S为常数,与PN结 所处的温度无关。 (4)温度系数S与PN结的制 造工艺有关。 41PN结温度系数的实验 实验选用的PN结为常用的硅 二极管1N4148和硅三极管9015。 实验所用的测量仪器有:二等 11 计测技术 热学计量 计量与测试技术2000 16 标准铂电阻温度计, HP34401六位 半繁用表,CS5004标准恒温水槽, 电路电源的稳定度优于0101 %。 考虑测试的方便和准确,只在0 50 范围内测定PN结的平均温 度系数。且计算定义为: t1t2温度范围的平均温度系 数计算为 ( V t2-Vt1/ ( t2-t1); 非线 性 及 离 散 度 的 计 算 为 (Smax-Smin )/ 2 ?S。 实验一:测定硅三极管9015在 通以正比于温度的B次幂的电流时 的温度系数。实验电路很简单,利 用ZX25a电阻箱调节和测量流向 PN结的电流,实验时采用了8只三 极管9015 ,以B = 315估算。实验数 据如下表1 : 表1 稳压215198V ,表格内温度系数的单位为- mV/ 温度范围0101020203030404050平均值非线性 样品1 #1. 8961. 8981. 8891. 9021. 9031. 8980. 37 % 2 #1. 8871. 8961. 8991. 8941. 9021. 8960. 40 % 3 #1. 9021. 9031. 8991. 9091. 9101. 9050. 29 % 4 #1. 8901. 8891. 8891. 8971. 8971. 8920. 21 % 5 #1. 9001. 9031. 9041. 9051. 9101. 9040. 26 % 6 #1. 9001. 9011. 8971. 9061. 9081. 9020. 29 % 7 #1. 9011. 9041. 9021. 9101. 9141. 9060. 34 % 8 #1. 8961. 9031. 9061. 9071. 9041. 9030. 29 % 平均值1. 8971. 9001. 8981. 9041. 9061. 9010. 25 % 离散度0. 54 %0. 51 %0. 52 %0. 57 %0. 53 %0. 48 % 实验表明,在此电流模式下,PN 结的温度系数呈现很明显的常数特 征。 实验二:在一般的冷端补偿电 路中,大多数是采用恒压供电,本项 实验即模拟这种情况。实验时,采 用了16只9015 ,正向电流在20 时 分别选择了100A ,200A ,500A 进行了三项实验,每项实验过程中 电路供压不变,限流电阻不变。实 验数据如下表2 : 表2 稳压215198V ,表格内温度系数的单位为- mV/ 0101020203030404050平均值非线性 100A (20 ) 系 数2. 2242. 2332. 2452. 2562. 2662. 2450. 9 % 离散度0. 5 %0. 5 %0. 6 %0. 6 %0. 5 % 200A (20 ) 系 数2. 1602. 1722. 1852. 1982. 2122. 1861. 2 % 离散度0. 4 %0. 4 %0. 6 %0. 4 %0. 4 % 500A (20 ) 系 数2. 0872. 0982. 1072. 1182. 1292. 1082. 0 % 离散度0. 5 %0. 5 %0. 5 %0. 4 %0. 4 % 实验表明,在此电流模式下,PN 结的温度特性在具有一定的常数特 征下,呈现随着温度升高而数值上 升的趋势。 实验三:采用IN4148在与实验 二相同的条件下进行实验,实验时 采用了16只IN4148 ,正向电流在 20 时选择了200A进行实验。实 验数据如下表3 : 表3 稳压215198V ,表格内温度系数的单位为- mV/ 0101020203030404050平均值非线性 100A (20 ) 系 数2. 2672. 2422. 2192. 2332. 2202. 2361. 1 % 离散度1. 2 %0. 7 %1. 0 %0. 6 %0. 7 % 实验表明,1N4148的PN结温 度系数虽然不精密地符合半导体理 论,但其非线性和离散度也仅在1 % 左右。 51PN结和冷端补偿(结语) 常用的热电偶,其热电特性是 非线性的,在室温附近,其热电灵敏 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的。集 成温度传感器、 铜电阻等冷端补偿 元件的热电特性是线性的;而对恒 流供电的PN结,其热电特性是非线 性的,其热电灵敏度(温度系数)的 模也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与 热电偶的热电特性相近,因此,用 PN结作冷端补偿,其理论精度要优 于其它元件。采用普通的PN结,用 恒流供电桥路,其补偿性能也与线 性补偿相当。表4列出本实验二、 三的PN结用于冷端补偿时的精度。 表4 本次实验用PN结的补偿精度 (0 50) 热电偶类型KSET 用9015进行补偿的精度,0. 10. 80. 20. 3 用1N4148进行补偿的精度,0. 21. 00. 40. 5 冷端线性温度补偿精度,0. 20. 90. 30. 4 从实验得出,普通PN结的温度 系数与半导体理论推导是相近的, 普通PN结的温度系数是有一定的 离散度(本实验数据表明离散度在 015 %1 %左右 ) , 作为热电偶的冷 端补偿元件使用,应该是适合的。 另外,如1N4148的温度特性的理论 精度虽然稍差,然而,对自身内部发 热较大的仪表,因为1N4148体积 小,响应快,甚至可以埋入仪表的接 线端子中,其实际的补偿精度可能 比其它要更为理想。 (上接第10页) 看,预测精度是比较满意的。这样 在生产实际中,当测量头连续测量 85009000个零件时,测量头的精 度损失就接近或超过其公差下限, 直接影响测量结果的可靠性。因 此,连续测量8500个零件以后,就 需要考虑更换或修配测量头。 41 结束语 本文根据灰色系统理论对柱塞 内径测量头的精度损失规律建立了 其预测模型,经残差检验、 关联度检 验和后验差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