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_第1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_第2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_第3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_第4页
人教版2020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化学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年版九年级上学期第三期化学月考试卷D卷名字:班级:成就:一、单项选题1.下表完全正确地总结了一些化学知识A.空气组合物及其用途B.化学概念之间的关系(1)氧具有助燃性能,可用作燃料电池的燃料(2)液氮在磁悬浮列车中的应用和稀有气体作为电光源的使用都利用了相应的物理特性(3)根据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各组分的含量由小到大的顺序是稀有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1)组合反应和分解反应:(2)组合反应和氧化反应:C.化学与环境D.严重氧化和缓慢氧化(1)目前,空气质量日污染指数中包含的项目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PM2.5等。(2)空气质量水平越高,空气质量越差(3)提倡使用清洁能源,积极植树保护空气(1)材料经历严重氧化并放出热量;这种物质慢慢氧化并吸收热量。(2)食物腐败和葡萄酒酿造都是缓慢氧化,这反映了氧的氧化A.英国广播公司2.图为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 均达到稳定结构B.4指Cl-C 属于同一元素D. 可形成化合物Na2O3.生产和生活中的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A.风力发电B.海水中的盐C.水的净化d、煤分解得到煤焦油4.反毒品教育被引入校园,让越来越多的学生学会如何识别、预防和抵制毒品,从而远离和抵制毒品。一种止咳水含有磷酸可待因,属于中枢镇咳药。长期饮酒会导致成瘾,损害内脏和神经系统,导致精神障碍和中毒性精神病。化学式如下。这是正确的磷酸可待因分子由碳、氢、氮、氧和磷五种元素组成磷酸可待因分子由18个碳原子、24个氢原子、1个氮原子、8个氧原子和1个磷原子组成磷酸可待因中碳、氢、氮、氧和磷的数量比为1824181磷酸可待因分子包含52个核5.正确描述了以下实验现象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到处都是火花,产生黑色固体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微弱的浅蓝色火焰,并产生刺激性气体C.红磷燃烧产生白雾,释放大量热量。d、在大理石上滴加稀盐酸,产生二氧化碳气体6.物质的性质决定了它的用途。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的用途不一致选择材料自然使用A干冰升华时吸收大量热量。作为制冷剂B氩气化学稳定性作为干燥剂C活性碳吸附性强作为吸附剂D波尔多混合剂具有防治植物病菌的功能作为杀菌剂A.AB.BC.CD.D7.化学符号表示不同的含义。在下列化学符号中,代表2个氧原子的有A.O2氧化硼C.2O2D.二氧化碳8.下列物质属于纯物质A.氯酸钾B.汽油C.新鲜空气D.矿泉水9.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它是()A.原子种类B.物质的总质量C.元素质量D.分子种类10.掌握化学术语是学好化学的关键。下列化学术语与所表达的含义一致()A.氯化铁C2 H2氢元素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二价锌钡离子11.一个元素和另一个元素的本质区别是A.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B.不同的中子数C.不同的质子数D.不同数量的电子12.根据体积分数,氧约占()A.78%B.21%C.0.94%D.0.03%第二,填空13.写下下列物质的名称或化学式:名字氮硫酸根铁矿石_ _ _ _ _ _ _氢氧化铜_ _ _ _ _ _ _化学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硫酸_ _ _ _ _ _ _Fe(NO3)214.二氧化碳在自然界的循环如图所示。(1)吸收大气中二氧化碳的环节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由于人类对化石燃料的消耗和森林砍伐的增加,空气中CO2的含量增加,导致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的增加和全球变暖。请写下气候变暖对人类生活环境的影响情况: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科学家的研究表明,海洋是一个吸收大量二氧化碳的地方。如果工业生产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继续以目前的速度增长,海洋将变成一个“酸化的海洋”。请写下酸化原因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4)科学家目前正在研究在催化剂和适量的条件下,将空气中过量的CO2和H2转化为液态甲醇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CO2 3H2甲醇H2O.甲醇的化学式是_ _。15.请根据需要填写以下选项(用字母填写)酒精燃烧b二氧化碳可使清水石灰水混浊c标准条件下,氧气的密度大于空气d氮气用作保护气体e明矾研磨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是材料使用的是三。实验问题16.为了发现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确实有化学反应,一个实验组的学生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装置。请回答以下问题:(1)选择任何一种实验装置,简述实验现象,并解释实验现象的原因:选择的实验装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实验现象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这种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一位同学对上述实验设计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依据是: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在原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CO2和氢氧化钠一定有化学反应。17.下图是实验室中生产气体的常见设备。(1)写下由装置B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2)请将图框中所示的装置B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完全组装起来_ _ _ _ _。(3)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的固体混合物能产生氨(),那么应选择一套装置产生氨作为_ _ _ _ _(填写字母代码)。18.实验组使用以下设备进行实验。已知:瓶子A充满了二氧化碳,液体B是水,在实验前关闭K。(1)图1设备A中仪器A的名称_ _ _ _ _;(2)将装置A中胶头滴管中的浓氢氧化钠溶液挤入瓶中振荡;打开单元A中的K,观察单元B中的现象是_ _ _ _ _,因为_ _ _ _ _;然后,将来自装置A和装置A的稀盐酸注入到装置A中。在装置A中观察到气泡。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_ _ _ _。在B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 _ _;(3)为了充分证明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能够发生反应,一位同学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方案,则装置d中试剂x中所含的溶质为_ _ _ _ _和_ _ _ _ _(化学式已填),装置c的功能为_ _ _ _ _;(4)实验过程中应准备100克30%的氢氧化钠溶液,所需水质为_ _ _克。准备所需仪器为_ _ _。(填写字母)托盘天平b胶头滴管c漏斗d量筒19.图一是实验室模拟炼铁实验装置,图二是工厂高炉炼铁示意图。请回答以下问题:(1)在A图中写出化学反应的实验现象。(2)图B中添加焦炭的功能是_ _。(3)工业炼铁获得的“铁”与实验室模拟炼铁获得的“铁”的成分差异为_ _,原因为_ _。四.流程问题赣州被称为世界钨都。钨在自然界中的一种存在形式是黑钨矿(主要成分是铁和锰的钨酸盐,化学式分别为四氧化二铁和四氧化二锰)。冶炼金属钨的工艺流程如下:(1)操作一和操作二是同一个操作,操作名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上述过程中的可回收物质为_ _ _ _ _ _ _ _ _。(3)化学方程式21.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探索了空气中的氧含量。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是多少?(获取信息)(1)红磷和白磷都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但红磷的燃点(可燃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为240,白磷的燃点为40。(2)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同时释放大量热量来煮鸡蛋。(3)生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钙。(设计方案)兴趣小组的学生将一个带有刻度的玻璃管和一个可滑动的活塞(包含空气和白磷)放在一个装有生石灰的烧杯的顶部(如图所示)。请参与这个设备的实验。(进行实验)(1)检查图中玻璃管的气密性:用热毛巾盖住玻璃管,将活塞移至右侧,取下热毛巾,将活塞放回原来的刻度;(2)如图所示,药品包装后的操作是向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该操作的功能是_ _ _ _ _ _ _ _ _;(3)白磷燃烧的书面表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记录现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 _ _ _ _ _,最后活塞停在刻度_ _ _ _ _ _厘米处。(实验结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实验反思)这个实验是在教科书实验的基础上稍加改进而设计的。它的主要优点是_ _ _ _ _ _。(扩展和应用)已知:根据这个反应,可以用镁代替磷来测定空气中氧的体积含量吗?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那么你对氮的化学性质有什么新的理解?_ _ _ _ _ _ _。22.一个化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开始对教科书中的金属丝燃烧实验感兴趣。他们做了如下调查铁丝不能在空气中燃烧的原因是什么?(猜想和假设)猜测1:氧气浓度的原因;猜猜2:线类型的原因。(实验探究)实验编号氧气浓度电线类型燃烧现象160%直径为0.38毫米的电线火星燃烧,到处都是221%直径为0.38毫米的电线无法燃烧321%铁丝绒持续燃烧,炽热的火星更快地向四周蔓延(1)必须用砂纸打磨铁丝燃烧试验,因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2)燃烧铁丝的书面表述为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3)根据实验1和实验_ _ _ _ _ _,猜想1是正确的;根据实验2和实验_ _ _ _ _ _,猜测2是正确的。(4)如果用图中所示的装置收集一瓶(150毫升)氧气含量约为60%的空气气体,方法是用水填充150毫升的气体容器,塞住橡胶塞并关闭活塞b,打开活塞a以引入氧气,将气体容器中的水排放到量筒中,当量筒中的水达到设定体积时立即关闭活塞a,然后打开活塞b以引入空气,并将气体容器中的所有水排放到量筒中。当氧气停止时,量筒中水的体积约为_ _ _ _ _ _(表明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0%)。六、科普阅读题23.阅读下面的科普文章。在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2022,在北京相会”的艺术表演蕴含着丰富的中国文化,展示了新时代的中国形象。熊猫木偶熊猫木偶高2.35米,质量只有10公斤。它是由铝合金管和碳纤维带作为框架和发光二极管灯。其中,碳纤维是一种碳含量高于90%的新型材料,其密度小于铝,强度大于钢。在力学中,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抵抗损伤(变形和断裂)的能力称为强度。材料变形和断裂所需的力越大,强度越高。为了提高碳纤维的强度,必须选择合适的预氧化条件。影响预氧化过程强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温度、热处理时间等。下图显示了预氧化丝的强度和热处理温度之间的关系。智能机器人中国新一代智能机器人石墨烯智能加热服这种智能加热服可以在20连续加热4小时。石墨烯是一种超高强度、超高热导率的超新型纳米材料。经过工艺处理,可连续发热,成为“温度不厚”的耐磨材料,温度可自由控制在30-50之间。被业界誉为“新材料之王”。事实上石墨烯已经存在于自然界,但是很难剥离单层结构。石墨烯一层一层是石墨。厚度为1毫米的石墨含有大约300万层石墨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制备石墨烯的方法层出不穷。根据文章的内容,回答以下问题。(1)熊猫木偶框架由_ _ _制成。(2)碳纤维的特征在于_ _ _ _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