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胡盘新-著)课后_第1页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胡盘新-著)课后_第2页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胡盘新-著)课后_第3页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胡盘新-著)课后_第4页
《普通物理学简明教程》第二版-(胡盘新-著)课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Chenwq1 1-2. 一质点沿1-2. 一质点沿x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轴运动,坐标与时间的变化关系为 x=4t- -2t3( (SI制),试计算 (1)在最初 制),试计算 (1)在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内的平均速度,2s末的瞬时速度; (2) 末的瞬时速度; (2)1s末到末到3s末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3) 末的位移和平均速度; (3)1s末到末到3s末的平均加速度。此平均加速度是否可以 用 末的平均加速度。此平均加速度是否可以 用a=(a1+a2)/2计算; (4) 计算; (4)3s末的瞬时加速度。 解: 末的瞬时加速度。 解:(1)(1)最初最初2s内的平均速度内的平均速度 t x x = t xx = )0()2( 2 0)2224( 3 = )(4 m/s= 1-2作业作业-方程求方程求va Chenwq2 质点的瞬时速度质点的瞬时速度 t x x d d = 2 64t= 2s末的瞬时速度末的瞬时速度 )2( x 2 264=)(20 m/s= (2)(2)1s末到末到3s末的位移末的位移 ) 1 ()3(xxx= )1214()3234( 33 = )(44 m= Chenwq3 1s末到末到3s末的平均速度末的平均速度 t x x = t xx = ) 1 ()3( 2 44 = )(22 m/s= (3)(3)1s末到末到3s末的平均加速度末的平均加速度 t a x x = t xx = ) 1 ()3( 2 )164()364( 22 =)(24 2 m/s= Chenwq4 (4)(4)质点的瞬时加速度质点的瞬时加速度 t a x x d d =t12= 3s末的瞬时加速度末的瞬时加速度 )3( x a312=)(36 2 m/s= 完 t a x x d d =t12= a是时间是时间t的一次函数,既是成 正比关系变化,所以能用。 的一次函数,既是成 正比关系变化,所以能用。 )(6 2 12 21 tt aa a+= + =+= + = )(6 )64()64( 12 12 2 1 2 212 tt tt tt t vv a+= = =+= = = Chenwq5 例例 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已知:质点的运动方程 jti tr rr r )2(2 2 += 求:求:(1) 质点的轨迹;质点的轨迹; (2) t = 0s 及及t = 2s 时,质点的位置矢量。时,质点的位置矢量。 (3) t=0s到到t=2s时间内的位移。时间内的位移。 (4) t=2s内的平均速度 ( 内的平均速度 (5)t=2s末的速度及速度大小末的速度及速度大小 (6) t=2s末加速度及加速度大小末加速度及加速度大小 (SI) 补充作业补充作业1-01-方程求方程求va 消去消去 t 得轨迹方程:得轨迹方程: 4 2 2 x y=抛物线抛物线 解:解:(1) 先写运动方程的分量式(1) 先写运动方程的分量式 = = 2 2 2 ty tx Chenwq6 (2) 位置矢量:(2) 位置矢量: jir jr st ost rr r r r 24 2 2 = = = = ji jji rrr ostst vv vvv vvv 44 224 2 = = = = m65. 5)4(4 22 =+=r v 44 4 arctg = = o 大小: 方向: (3)位移: 大小: 方向: (3)位移: 课后答案网 2 Chenwq7 (4)平均速度(4)平均速度 02 y 22 t ts rx vijij tt = =+= r rrrr r (5)速度(5)速度 ddd 22 ddd rxy vijitj ttt =+= r rrrr r 02 2.82(m/s) xy ts vvv = =+= 大小大小 Chenwq8 a =2 沿沿 -y 方向,与时间无关。方向,与时间无关。 2 m/s d 2 d v aj t = r r r (6)加速度)加速度 ja st r r 2 2 = = jiv st rr r 42 2 = = 22 2 4.47(m/s) xy ts vvv = =+=大小大小 Chenwq9 1-4.在离水面高度为1-4.在离水面高度为h的岸边,有人用绳子拉船靠 岸,船在离岸边 的岸边,有人用绳子拉船靠 岸,船在离岸边s距离处,当人以速率距离处,当人以速率 0匀速收绳时, 试求船的速率和加速度大小。 匀速收绳时, 试求船的速率和加速度大小。 x y 0 l h x o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根据题意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根据题意 0 = t l d d 由图中几何关系由图中几何关系 22 hlx= 船的速率船的速率 t x x d d = t l hl l d d 22 = 1-4作业作业-运动分解运动分解 Chenwq10 )( 0 22 = hl l )( 0 22 + = x xh 船的加速度大小船的加速度大小 t a x x d d =)( )( 2 0 2 3 22 2 hl h =)( 2 0 3 2 x h = 当当x=s时时 )( 0 22 s sh x + = )( 2 0 3 2 s h ax= 完 Chenwq11 1-10作业-摩擦力 mgNfF maF = = = = 2 /45. 28 . 925. 0smga= smv/33. 86 . 3/30= 解: 2 0 2 2vvas= m a v s2 .14 45. 22 33. 8 2 22 0 = = = = = 1-10一辆铁路平板车装有货物,在货物与车底板之间的静 摩擦系数为 一辆铁路平板车装有货物,在货物与车底板之间的静 摩擦系数为0.25,如果火车以,如果火车以30km/s速度行驶,要使货物 不发生滑动,火车从刹车到完全静止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多少? 速度行驶,要使货物 不发生滑动,火车从刹车到完全静止所经过的最短路程是 多少? Chenwq12 1-12作业-运动和力 a P X y N T 解:(解:(1) y maNT=sincos x mamgNT=+=+cossin 时,当时,当 0 30, 3 1 , 0= gaa yx 1-12.将质量为将质量为10kg的小球挂在倾角的小球挂在倾角=30的光滑斜面上,如 图。( 的光滑斜面上,如 图。(1)当斜面以加速度)当斜面以加速度a=g/3 ,沿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时,求绳中 的张力及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 沿如图所示的方向运动时,求绳中 的张力及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2)当斜面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时,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为零? )当斜面的加速度至少为多大 时,小球对斜面的正压力为零? 课后答案网 3 Chenwq13 P X y N T a y mamgT= sin x mamgN= cos 时,当时,当 0 30, 3 1 = ga y mamgT+=+= sin cos 3 1 sinmgmg+=+= )30cos 3 1 30(sin8 . 910 00 +=+=N5 .68= = x mamgosN+=+= sin 3 1 cosmgmg= )30sin 3 1 30(cos8 . 910 00 c=N3 .77= = Chenwq14 P X y N T a 时,当时,当0= =N 2 0 0 0 /0 .1738 . 9 30sin 30cos 30sin sm ga a x = = = x mamg= cos0 Chenwq15 2-1作业作业-一维动量守恒一维动量守恒 习题习题2-1 三艘质量相等的小船鱼贯而行,速度均等于三艘质量相等的小船鱼贯而行,速度均等于 v,如果从中间船上同时以速度,如果从中间船上同时以速度u把两个质量均为把两个质量均为m的 物体分别抛到前后两船上,速度 的 物体分别抛到前后两船上,速度u的方向和的方向和v在同一直 线上,问抛掷物体后,这三艘船的速度如何变化? 解 在同一直 线上,问抛掷物体后,这三艘船的速度如何变化? 解1:设小船质量为:设小船质量为M,u为相对于中间船的速度(相 当于人静止在地面时能抛掷速度)。 为相对于中间船的速度(相 当于人静止在地面时能抛掷速度)。 )() 中中中 uvmvumMvv+=+(2m)M( 同时抛掷前后同时抛掷前后 v M vmM v得得 中中 m2 )2( + + = + + = Chenwq16 )MmuvmvvM+()(+()( 前前 v mM mu vv + += + += )( 前前 得得 )(MmuvmvvM+)(+)( 后后 v mM mu vv + = )2( 中中 得得 muvvM+Mm)()( 后后 v mM vum v mM muMv v + += + + = )( )( 前前 得得 解解2:若设小船质量为:若设小船质量为M,u为对地速度 试分析解法 为对地速度 试分析解法1、2那合理。那合理。1合理些合理些 Chenwq18 2-9质量为2-9质量为2kg的质点受到力的作用。 当质点从原点移动到位矢为处时,此 力所作的功为多少?它与路径有无关系?如果此力是 作用在质点上的唯一的力,则质点的动能将变化多 少? 的质点受到力的作用。 当质点从原点移动到位矢为处时,此 力所作的功为多少?它与路径有无关系?如果此力是 作用在质点上的唯一的力,则质点的动能将变化多 少? )(53NjiF rrr += )(32mjir rr r = 解:移动到任意点(解:移动到任意点(x、y)时力的功)时力的功 =rFA r r d += y y x x yFxF 00 dd += yx yx 00 53ddyx53 += 移到(移到(2、- -3)处时)处时)(9)3(523J=+=A 根据动能定理根据动能定理 )(9 J=AE 完 2-9作业-恒力做功 课后答案网 4 Chenwq19 2-16作业-机械能守恒 H A B R N P (1)竖直成如图角时,由机 械能守恒有 竖直成如图角时,由机 械能守恒有 2 2 1 )cos1(mvRmgmgH+=+= R v mmgNF 2 cos= 向向 法线方向受力满足法线方向受力满足 RmgmgHN)cos32(2 = 得得 Chenwq20 H A B R 不脱离轨道的条件是不脱离轨道的条件是 0 N RmgmgH)cos32(2 即即 )( , 2 5 =RH Chenwq21 (2)当)当H2.5R,N0,此时只受重力作用,此时只受重力作用 0)cos32(2=RmgmgHN 时,当时,当RH5 . 2 此时受轨道弹力和重力作用 ( 此时受轨道弹力和重力作用 (3)把)把H2R代入代入 0 )cos32(2 = = = =RmgmgHN 得得 ) 3 2 arccos( 0 = 即小球在此位置脱落轨道运动 作斜抛运动 即小球在此位置脱落轨道运动 作斜抛运动 P v Chenwq22 一小船质量为一小船质量为100kg,船头到船尾共长,船头到船尾共长3.6m。现有 一质量为 。现有 一质量为50kg的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时,船将移动多少 距离?假定水的阻力不计。 解:设船和人相对于岸的速度分别为 的人从船头走到船尾时,船将移动多少 距离?假定水的阻力不计。 解:设船和人相对于岸的速度分别为V和和 ,相对于 岸移动的距离分别为 ,相对于 岸移动的距离分别为x和和l- -x。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动量守恒定律 由动量守恒定律0=+ mMV 对时间积分对时间积分0 00 =+ tt tmtMVdd 0)(=+=+xlmMx l mM m x + = + =6 . 3 50100 50 + =()m2 . 1= 完 2-18作业-动量守恒 Chenwq23 3一个炮弹,竖直向上发射,初速度为3一个炮弹,竖直向上发射,初速度为 0,在发射,在发射t 秒后在空中自动爆炸,假定爆炸使它分成质量相同的秒后在空中自动爆炸,假定爆炸使它分成质量相同的 A、B、C三块。三块。A块的速度为块的速度为0;B、C二块的速度大 小相同,且 二块的速度大 小相同,且B块速度方向与水平成块速度方向与水平成 角,求角,求B、C两块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爆炸前的速度 两块 的速度(大小和方向)。 解:爆炸前的速度 = 0- -gt 爆炸后爆炸后A、B、C三块质量都是三块质量都是 m,速度分别为,速度分别为 A、 B、 C 。 爆炸前后动量守恒 。 爆炸前后动量守恒 0 r C r B r x y CBA rrrr mmmm+=3 2-19作业作业-炮弹爆炸炮弹爆炸 Chenwq24 分量式为分量式为 += += yyyy xxxx mmmm mmmm CBA CBA 3 3 += += sinsin03 coscos00 CB CB mmm mm () += =+ sinsin3 0coscos 0CB CB gt 课后答案网 5 Chenwq25 根据题意根据题意 CB = 由式得由式得0coscos=+ = 由式得由式得 () sin2 3 0 gt = BC 完 Chenwq26 vmvmm ) (=+解:=+解: xgmmvmmkx )()( 2 1 2 1 ,2 2 +=+=+ 1 . 0*2 . 0*8 . 9*)02. 098. 8()02. 098. 8( 2 1 1 . 0100 2 1 ,2 2 +=+=+v smv/7 . 0 = = smv/319= = 2-23作业-功能原理 Chenwq27 1一个飞轮直径为1一个飞轮直径为0.30m、质量为、质量为5.00kg,边缘绕有 绳子。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飞轮由静止均匀地 加速,经 ,边缘绕有 绳子。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飞轮由静止均匀地 加速,经0.50s转速达转速达10rev/s。假定飞轮可看作实心圆 柱体,求: (1)飞轮的角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转数; (2)拉力大小及拉力所作的功; (3)从拉动后 。假定飞轮可看作实心圆 柱体,求: (1)飞轮的角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转数; (2)拉力大小及拉力所作的功; (3)从拉动后t=10s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 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解:(1)飞轮的角加速度 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 速度大小和加速度大小。 解:(1)飞轮的角加速度 t = 40 5 . 0 02 = = n )(126 2 rad/s 3-1作业 Chenwq28 转过的角度转过的角度 2 2 1 t =55 . 040 2 1 2 = 转过了转过了2.5转 此时的角速度 转 此时的角速度()rad/s 202=n (2)由动能定理得拉力的功(2)由动能定理得拉力的功 0 2 1 2 = JA 22 2 1 2 1 =MR Chenwq29 ()2 2 2015. 05 2 1 2 1 = 2 25.11 =( )J111 由力矩的功由力矩的功 =FRMAd 拉力大小拉力大小 = R A F 15 515. 0 25.11 2 = =( )N47 (3)(3)t=10秒时,飞轮的角速度秒时,飞轮的角速度 t =(rad/s) 400= Chenwq30 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 R = 6015. 0400=(m/s)5 .188 轮轮边缘上一点的切向加速度轮轮边缘上一点的切向加速度 Ra = 615. 040=() 2 m/s9 .18 轮轮边缘上一点的法向加速度轮轮边缘上一点的法向加速度 Ran 2 = 2 24000 =() 2 m/s 5 1037. 2 轮轮边缘上一点的加速度轮轮边缘上一点的加速度 22 n aaa+= () 2 m/s 5 1037. 2 完 课后答案网 6 Chenwq31 3如图所示,物体3如图所示,物体1和和2的质量分别为的质量分别为m1与与m2,滑轮 的转动惯量为 ,滑轮 的转动惯量为J,半径为,半径为r。 (1)如物体 。 (1)如物体2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与桌面间的摩擦系数为 ,求系统的加速 度 ,求系统的加速 度a及绳中的张力及绳中的张力T1和和T2(设绳子与滑轮间无相对滑 动,滑轮与转轴无摩擦); (2)如物体 (设绳子与滑轮间无相对滑 动,滑轮与转轴无摩擦); (2)如物体2与桌面间为光滑接触,求系统的加速度与桌面间为光滑接触,求系统的加速度a 及绳中的张力及绳中的张力T1和和T2。 1 2解:用隔离体法,分别画出三 个物体的受力图。 解:用隔离体法,分别画出三 个物体的受力图。 3-3作业作业 Chenwq32 1 T gm1 a N f 2 T gm2 a 2 T 1 T mg N 对物体对物体m1 )( 111 amgmT= 对物体对物体m2 amgmT 222 = 对滑轮对滑轮 () =JrTrT 12 ra = 由以上四式,解得由以上四式,解得 Chenwq33 g r J mm mm a + = 2 21 21 gm r J mm r J mm T 1 2 21 222 1 + + = gm r J mm r J mm T 2 2 21 211 2 + + = Chenwq34 (2)(2) =0 g r J mm m a + = 2 21 1 gm r J mm r J m T 1 2 21 22 1 + + = gm r J mm m T 2 221 1 2 + = 完 Chenwq35 3-10作业 mRv R v JJ+= 0 RJmR J v / 0 + = Chenwq36 11 +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粒子,其平均寿命为介子是一种不稳定粒子,其平均寿命为2.6 10- -8s (在它自身参考系中测得)。 (1)如果此粒子相对于实验室以 (在它自身参考系中测得)。 (1)如果此粒子相对于实验室以0.8c0.8c的速度运动,那 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得 的速度运动,那 么实验室坐标系中测得 +介子的寿命为多长? (2) 介子的寿命为多长? (2) +介子在衰变前运动了多长距离? 解:(1) 介子在衰变前运动了多长距离? 解:(1) 2 1 = t t 2 8 8 . 01 106 . 2 = (s) 8 103 . 4 = (2)(2) tux= 88 103 . 41038 . 0= (m)4 .10= 完 4-7作业 课后答案网 7 Chenwq37 2一原子核以2一原子核以0.5c的速度离开一观察者。原子核在它 运动方向上向前发射一电子,该电子相对于核有 的速度离开一观察者。原子核在它 运动方向上向前发射一电子,该电子相对于核有0.8c 的速度;此原子核又向后发射了一光子指向观察者。 对静止观察者来讲, (1)电子具有多大的速度; (2)光子具有多大的速度。 解:以观察者所在实验室为 的速度;此原子核又向后发射了一光子指向观察者。 对静止观察者来讲, (1)电子具有多大的速度; (2)光子具有多大的速度。 解:以观察者所在实验室为S 系,以原子核为系,以原子核为S 系,则系,则S 系 相对 系 相对S的速度为的速度为u=0.5c。 (1)电子相对 。 (1)电子相对S 系的速度为系的速度为 x=0.8c,电子相对,电子相对S系的速度 为 系的速度 为 x y y x x o o c5 . 0=u c8 . 0= x 4-9作业 Chenwq38 x x x u u + + = 2 1 c c c c cc 8 . 0 5 . 0 1 5 . 08 . 0 2 + + =c93. 0 y y x x o o c5 . 0=u c= x (2)光子相对(2)光子相对S 系的速度为系的速度为 x=- -c,光子相对,光子相对S系的速度系的速度 x x x x u u + + = 2 1 c c) c c cc + + = (1 2 c= 完 Chenwq39 5什么速度下粒子的动量大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 什么速度下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 解:(1) 5什么速度下粒子的动量大非相对论动量的两倍? 什么速度下的动能等于它的静止能量? 解:(1) 00 2 2 0 2 c 1 mvm m = = c 3 22 = = (m/s)1083. 2 8 4 (2)(2) 222 ccc c 00 2 2 0 1 mm m = c 2 3 = (m/s) 8 106 . 2 Chenwq40 5-5作业 在直角三角形在直角三角形ABC的的A点,放置点电荷点,放置点电荷 ,108 . 1 9 1 Cq =在在B点放置点电荷点放置点电荷,108 . 4 9 1 Cq = 已知已知BC0.04m,AC0.03m,试求直角顶点,试求直角顶点C处 的电场强度。 处 的电场强度。 C A B X Y y E x E 解:解: mV r q EE BCx /270 04. 0 108 . 4 100 . 9 4 1 2 9 9 2 0 = = = mV r q EE ACy /180 03. 0 108 . 1 100 . 9 4 1 2 9 9 2 0 = = = mVEEE yx /5 .324180270 2222 =+=+= o 7 .33) 270 180 arctan()arctan(= x y E E Chenwq41 5 1 q 2 q 3 q l 2 E 1 E 3 E E X Y 10-5 解: 0 44 sin )2(4 0 2 3 0 2 2 32 =+= += l q l q EEE yyy Cqq 99 23 1090. 91028 4 414. 1 4 2 = xxxx EEEEE 321 += 0 2 1 0 2 2 32 44 cos )2(4 l q l q EEE yyy +=+= mV /1079. 1 6 = ) 01. 0 1010 4 cos )01. 02( 1028 (100 . 9 2 9 2 9 9 + = Chenwq42 1 长1 长L=15cm的直导线的直导线AB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为上均匀地分布着线密度为 =5 10- -9C/m的电荷。求: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 一端 的电荷。求:在导线的延长线上与导线 一端B相距相距d=5cm处处P点的场强。点的场强。 dL AB P o x xd Ed x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 标系,在导线上取电荷 元 解:建立如图所示的坐 标系,在导线上取电荷 元dq= dx,电荷元在,电荷元在 P点所激发的场强大小点所激发的场强大小 2 0 )(4 1 xdL x E + = d d P点的总场强大小点的总场强大小 5-6作业 课后答案网 8 Chenwq43 + = L xdL x E 02 0 )(4 1d ) 11 ( 4 0 Ldd+ = ) 20 . 0 1 05 . 0 1 (105109 99 = (V/m)675 完 Chenwq44 由对称性由对称性 L (2) dydQ= r r Ed r 3 0 4r dQr Ed r r = 3 0 4r dyr r = jdEidEEd yx rrr += += LLL yx dEjdEiEdE rrrr x dE y dE 0 cosdEdEx= 2 0 4r dycos = xtgy = = = 2 cos xd dy xcosr= 2 2 2 cos x r= x dcos 0 4 = = 1 0 0 4 2 x dcos Ex x sin 0 1 2 = 1 y x 0 i Lx L x i x sin E rrr 22 00 1 4 22 + = = + = = V 3 22 0 9 1050. 1 05. 0075. 0 075. 0 05. 02 105 = + = Chenwq45 5-13作业 )1.0(0 05.0 mrE= 122 933 0 2 33 15. 0 1085. 815. 03 10)1 . 015. 0( )2 . 01 . 0( 3 )1 . 0( = = = =r r r E mV /6 . 4= = = ErSdE S 2 4 )1.0( 0 0 mr )2 . 01 . 0( )1 . 0( 3 4 0 33 r Chenwq46 mVr r E/06. 1 1085. 85 . 03 10007. 0 )2 . 0( 3 007. 0 122 9 0 2 5 . 0 = = = +=+= 2 . 0 3 2 . 0 1 . 0 2 1 . 0 05. 0 1 0 05. 0 05. 0 drEdrEdrEldEV + +=+ += 2 . 0 0 2 2 . 0 1 . 0 0 2 331 . 0 05. 03 007. 0 3 )1 . 0( 0dr r dr r r dr +=+= 2 . 0 0 2 . 0 1 . 0 2 0 ) 3 007. 0 () 3 001. 0 6 1 (0 rr r + + + = + + + = 2 . 03 007. 0 ) 1 . 03 001. 0 1 . 0 6 1 () 2 . 03 001. 0 2 . 0 6 1 ( 1085. 8 10 22 12 9 Chenwq47 +=+= 2 . 0 3 2 . 0 15. 0 2 0 15. 0 15. 0 drEdrEldEV + + + = + + + = 2 . 03 007. 0 ) 15. 03 001. 0 15. 0 6 1 () 2 . 03 001. 0 2 . 0 6 1 ( 1085. 8 10 22 12 9 +=+= 2 . 0 0 2 . 0 15. 0 2 0 ) 3 007. 0 () 3 001. 0 6 1 ( rr r = 5 . 0 3 0 5 . 0 5 . 0 drEldEV 2 . 03 007. 0 1085. 8 10 12 9 = = = = 5 . 0 0 ) 3 007. 0 r Chenwq48 Cqqcmdcmr 8 2 8 1 103,103,8,6 = q1 q2 A B C D d/2d/2 rrr V r q r q UUU AqAqA 1800 1085. 810. 0142. 34 103 1085. 806. 0142. 34 103 44 12 8 12 8 20 2 10 1 21 = + = +=+= = + = +=+= cmrdCqAq10 22 12 =+=+= 解解: VUUU CqCqC 1800 21 =+=+= 0 21 =+=+= qqDB UUUU JUUQW BAAB 69 106 . 31800102)( = 例例:如图所示,已知如图所示,已知. 求:(求:(1)将电荷量为)将电荷量为C的点电荷从的点电荷从A点移到点移到B 点,电场力作功多少? ( 点,电场力作功多少? (2)将此点电荷从)将此点电荷从C点移到点移到D点,电场力作功多少?点,电场力作功多少? 9 102 JUUQW DCCD 69 106 . 31800102)( = (1) (2) 5-17作业作业 课后答案网 9 Chenwq49 1平板电容器极板间距为1平板电容器极板间距为d,保持极 板上的电荷不变,把相对电容率为 ,保持极 板上的电荷不变,把相对电容率为 r, 厚度为 , 厚度为 (d)的玻璃板插入极板间,求 无玻璃时和插入玻璃后极板间电势差 的比。 解:设极板面电荷密度为 的玻璃板插入极板间,求 无玻璃时和插入玻璃后极板间电势差 的比。 解:设极板面电荷密度为 0 , 无玻璃时电势差 , 无玻璃时电势差 1 E d S 0 0 + dEU 11= d S 0 = 有玻璃时电势差有玻璃时电势差 1 E 2 E d S 0 0 + )( 212 EdEU+= 5-31作业 Chenwq50 S d S U r 00 2 )(+= 电势差比电势差比 S d S d S U U r 00 0 2 1 )(+ = + = )(d d r r )1 ( rr r d d + = 完 Chenwq51 6电容6电容C1=4 F的电容器在的电容器在800V的电势差下充电,然 后切断电源,并将此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原来不 带电、电容为 的电势差下充电,然 后切断电源,并将此电容器的两个极板分别与原来不 带电、电容为C2=6 F的两极板相连,求: (1)每个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 (2)连接前后的静电场能。 的两极板相连,求: (1)每个电容器极板所带的电量; (2)连接前后的静电场能。 1 C 0 U Q 解:切断电源后,电容器的电量解:切断电源后,电容器的电量 01U CQ =800104 6 = (C) 3 102 . 3 = (1)两电容器连接后,电容的电压(1)两电容器连接后,电容的电压 1 C 2 C 1 Q 2 Q U C Q U = 6 3 1010 102 . 3 =(V) 2 102 . 3= 5-43作业 Chenwq52 每个电容器的电量分别为每个电容器的电量分别为 UCQ 11= 26 102 . 3104= (C) 3 1028 . 1 = UCQ 22= 26 102 . 3106= (C) 3 1092 . 1 = (2)连接前的静电场能(2)连接前的静电场能 00 2 1QU W =800102 . 3 2 1 3 = (J)28. 1= 连接后的静电场能连接后的静电场能 QUW 2 1 =320102 . 3 2 1 3 = (J)512. 0= 完 Chenwq53 5-44 解:(1)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得解:(1)由介质中的高斯定理求得 rl q r D 22 0 = 0 r D E = rl q 2 = 222 2 222 2 2 842 1 2 1 lr Q lr q Ew = rl drQ rldr lr Q dW 4 2 8 2 222 2 = 1 2 22 ln 44 2 1R R l Q rl drQ dWW R R = 1 2 1 2 2 22 ln 2 ln 4 2 2 R R l R R l Q Q W Q C = Chenwq54 0 r D E = rl q 2 = EP r0 ) 1( = r r r 2 ) 1( 0 = (2)介质内、外表面上的极化电荷面密度(2)介质内、外表面上的极化电荷面密度 11 nRR P= 1 0 2 ) 1( R r r = 22 nRR P= 2 0 2 ) 1( R r r = 课后答案网 10 Chenwq55 6-2作业 解(1) x y z O l l l B SBSdB= ilkji 2 )5 . 136(+=+= Wb135. 015. 06 2 = (2)由磁场的高斯定理有 0= S SdB Chenwq56 6-5作业 d O I A Q P r )cos(cos 2 0 21 0 21 +=+=+=+= r I BBB )180cos)180(cos( )180sin(2 0 oo o = = d I )180cos)120180(cos( )120180sin(02. 02 20104 7 ooo oo = = T 4 1073. 1 = 方向为垂直纸面向外。 Chenwq57 2 两根长直导线沿半径方向引到铁环上的2 两根长直导线沿半径方向引到铁环上的A、B两 点,并与很远的电源相连,如图所示,求环中心 两 点,并与很远的电源相连,如图所示,求环中心O的 磁感应强度。 的 磁感应强度。 A B O I 1 I 2 I 1 2 2 R1 R 解:设两段铁环的电阻分别为解:设两段铁环的电阻分别为 R1和和R2,则通过这两段铁环的 电流分别为 ,则通过这两段铁环的 电流分别为 21 2 1 RR R II + = 21 1 2 RR R II + = 6-7作业 Chenwq58 两段铁环的电流在两段铁环的电流在O点处激发的磁感强度大小点处激发的磁感强度大小 22 110 1 R I B = 22 1 21 20 RR R R I + = 22 220 2 R I B = 22 2 21 10 RR R R I + = 根据电阻定律根据电阻定律 2 1 2 1 = R R O点处总磁感强度大小点处总磁感强度大小0 21 =BBB 完 Chenwq59 5 两平行长直导线相距5 两平行长直导线相距 d=40cm,通过导线的电流,通过导线的电流 I1=I2=20A,电流流向如图所示。 求 (1)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两导线等 距的一点 ,电流流向如图所示。 求 (1)两导线所在平面内与两导线等 距的一点P处的磁感应强度。 (2)通过图中斜线所示面积的磁通 量( 处的磁感应强度。 (2)通过图中斜线所示面积的磁通 量(r1=r3=10cm,l=25cm)。)。 1 I 2 I d 1 r 2 r 3 r lP 解:(1)两导线电流的解:(1)两导线电流的P点激发的磁感强度分别为点激发的磁感强度分别为 )(2 22 1 1 10 1 rr I B + = )(2 22 1 3 20 2 rr I B + = 6-12作业 Chenwq60 1 I 2 I d 1 r 2 r 3 r lP P点总磁感强度点总磁感强度 21 BBB+= )(2 2 22 1 1 10 rr I + = 20. 02 20104 2 7 = (T) 5 104 = 方向垂直于板面向外。方向垂直于板面向外。 课后答案网 11 Chenwq61 1 I 2 I d 1 r 2 r 3 r lP (2)在矩形面上,距离左边导线电 流为 (2)在矩形面上,距离左边导线电 流为r处取长度为处取长度为l宽度为宽度为dr的矩形 面元,电流 的矩形 面元,电流I1激发的磁场,通过矩 形面元的磁通量 激发的磁场,通过矩 形面元的磁通量 r rd rl r I SBddd 2 10 11 = 电流电流I1的磁场,通过矩形的磁通量的磁场,通过矩形的磁通量 + = 21 1 2 10 11 rr r rl r I dd 1 2110 ln 2r rrlI+ = 10 . 0 30 . 0 ln 2 25 . 0 20104 7 = Chenwq62 3ln10 6 =(Wb) 6 101 . 1 12 = 通过矩形的总磁通量通过矩形的总磁通量 (Wb) 6 102 . 2 完 Chenwq63 例: 有一根很长的同轴电缆,由一圆柱形导体和一同轴圆筒状导体 组成,圆柱的半径为 例: 有一根很长的同轴电缆,由一圆柱形导体和一同轴圆筒状导体 组成,圆柱的半径为R1,圆筒的内外半径分别为,圆筒的内外半径分别为R2和和R3,如图所 示。在这两导体中,载有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电流 ,如图所 示。在这两导体中,载有大小相等而方向相反的电流I,电流均匀颁 在各导体的截面上。( ,电流均匀颁 在各导体的截面上。(1)求圆柱导体内各点()求圆柱导体内各点(rR1)的磁感应强 度 )的磁感应强 度B;(;(2)求两导体之间()求两导体之间(R1rR2)的)的B;(;(3)求外圆筒导体内 ( )求外圆筒导体内 (R2rR3)各点的)各点的B。 解:选取以轴线为中心,且垂直的圆形 环路,由安培环路定理 。 解:选取以轴线为中心,且垂直的圆形 环路,由安培环路定理 =Id 0 L lB r rBdlBBdllB L 2d= r (1)圆柱导体内各点()圆柱导体内各点(rR1)。)。 2 2 1 00 I Ir R 得得2 1 0 2R Ir r I I 1 R 2 R 3 R 6-14作业作业 Chenwq64 I 00 I 得得 r I 2 0 2)两导体之间()两导体之间(R1rR2) I I 1 R 2 R 3 R (3)外圆筒导体内()外圆筒导体内(R2rR3) 0I 000 II 得得 B=0 Chenwq65 6-18 qB mv R = T Rq mv B 5 19 631 1069. 5 106 . 11 . 0 100 . 1101 . 9 = = 17 6 100 . 1 1 . 0 100 . 1 = =s r v Chenwq66 1 在 电 视 显 象 管 的 电 子 束 中 , 电 子 能 量 为1 在 电 视 显 象 管 的 电 子 束 中 , 电 子 能 量 为 12000eV,这个显象管的取向使电子水平地由南向北 运动。该处地球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大小为 ,这个显象管的取向使电子水平地由南向北 运动。该处地球磁场的竖直分量向下,大小为 5.5 10- -5T。问 (1)电子束受地磁场的影响将偏向什么方向? (2)电子的加速度是多少? (3)电子束在显象管内在南北方向上通过 。问 (1)电子束受地磁场的影响将偏向什么方向? (2)电子的加速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