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谈宋词由俗至雅的转变宋词,乃我国宋代最具特色及代表性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重要的文学成就之一。宋词前与唐诗并称双绝,后与元曲争奇斗艳,无疑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瑰丽闪耀的明珠。犹如苏轼,辛弃疾,李清照,晏殊,欧阳修等流芳千古的人物,无一不是宋词鼎盛的代表人物。然则,无论宋词曾发展到何等高度,在那之前,总会有一段从有到无,从坏到好的变化过程。在此,便谈一谈宋词如何完成由俗至雅的重大转变,乃至成为国家五千年历史长河中文化瑰宝的存在。一宋词的起源到出现(一)词的起源词乃诗歌的一种,始于唐朝,定型于五代,兴盛与宋朝。词又因是合乐的歌词,故还有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琴趣等多种别称。词最初是起源于民间,是一种流行于市井酒肆之间,适合寻常百姓的通俗艺术形式。广泛地流传之后,文人依照乐谱上声律节拍而创作新词,称为“填词”或“依声”,有些类似于当今部分先有曲,后有词的歌曲创作形式。(二)词的音乐性“音乐性则是诗词的一个重要艺术特征,其主要包含两点:音乐的节奏美和音乐的语音美。诗词是脱离了音符用文字表达的音乐。”可以说,词的出现,传播,创作都与音乐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撇去最初词的创作是由乐谱填词不说,词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唐朝时期西域各民族的音乐传入所致。当时以胡乐为主产生的燕尔,整齐的五言,七言诗已无法适于。这才出现了句子长短参差不起的格律诗,亦为“词”。这样的转变使得诗词的形式更为的灵活多变,以歌曲所唱。(三)宋词的出现就前文提到的燕尔,最初是由北周至隋时期的民间曲与西域胡乐相融合产生的一种新型音乐,主要用于宴会娱乐之用,同时期便已形成配合燕尔的词地出现,二者早在隋代民间便已流传开来。直到中唐时期,诗人刘禹锡,白居易等人才开始写词,正式将这一文学体式引入文坛。随后到晚唐时期,文人所作的词已得到较大的发展,甚至出现了温庭筠等人所代表的“花间派”。而后词不断成熟发展,进入人才辈出的宋代之后更是逐步呈现大观,名篇佳作层出不穷,蔚然成风。也因此词在宋代发展至巅峰,宋代的词具有极高代表性,逐渐便有了“宋词”的说法。二宋词的初俗当词发展至宋代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及成就,然而除了晚唐时期的“花间派”外,再无其他流派与文体风格。这对词这一发展了近四百年且已有文人使用创作的文体显得不大正常。而宋初时期,能让大部分人所熟悉的词人似乎仅柳永一人,但一人又怎能代表一个时期的词题?是以引宋人刘熙载所言:“宋子京词是宋初体,张子野始创瘦硬之体,虽以佳句互相称美,其实趣尚不同。”撇去“瘦硬体”不谈,刘熙载“宋初体”的观点引起了笔者的注意。“对于“宋初体”,目前学术界还没有使用这个概念,但已有学者将宋初一代词人归列为一个时期加以关注,如有学者称全宋词列在柳永之前的从和岘到杨适这十七位文士为“沉寂期”,时间截止在仁宗继位之年,这可以说是“宋初体”大致的别样说法,之所以这样说,是由于此十七位词人基本上可以划入到宋初体之中。”而宋初体呢,确实又是传承于晚唐的“花间派”(花间体)。而晚唐的“花间派”的创作内容多是咏叹旅忧闺怨,悲欢离合,多局限与男性与女性之间的燕婉之私,加之花间派词人创作的少数暗伤亡国的作品和边塞词外,花间派词在思想上并无什么可取之处,是以造成较低甚至粗俗的格调。然而若是联想词最初产生于民间,流传与酒肆之地,便可理解有这样一段俗的历史。(一) 词人柳永也有学者认为,“柳永体”就是“宋初体”,淡我并不赞同这一观点。而此处谈及柳永,并非想借柳永一人证明宋初的词风格,而是希望从宋初成就颇高极具代表性的词人身上看到宋初词的创作潮流。柳永乃一个落魄书生,终日流连于坊曲,得以充分采纳市井之声,利用市民情调取代贵族情调,改变了词的审美内涵和审美情趣,变“雅”为“俗”。仔细看柳永词的内容,大多描写是男欢女爱陈旧题材,借以表现社会底层人士生活的酸楚;亦或工于羁旅行役,抒发包括自身在内的江湖漂泊人士的寂寞。引“柳永其人本身含有雅词的一面,但俗词更是它的本质属性。柳永其人本身就有另阿哥属性,他本身应该说还是士大夫的一员,也自然拥有雅文化的一面,但他的词作,更多地是代市民立言,是写给市民看的,后者更是他的本质。”词源于民间,本就带有浓厚的下层属性,而柳永重回民间,更是将词推向社会真实的“俗”。引“以文人词融合民间此,以文人眼光审视和汲取民间此,发展到宋初的似乎有些失去活力的文人词,在柳永手中,得到活水源头,立即显得生动鲜活起来。可以视为文人词产生以来的第二个阶段。我们这样来审视柳永体的词体地位,就可以将他视为一个旧时代的结束者,也可以将其视为一个新时代的开拓者。”三宋词转雅(一)晏欧体1.晏殊词晏殊对柳词的创作方式是不赞同的。然而晏殊的词作品,却是宋早期“宋初体”词特点的创新。在笔者看来,晏殊与柳永最大的区别莫过于,柳永写的是平民生活,而晏殊写的是贵族生活。然而二人又是同样地反应了社会的现状,加之对艳词的创作,二者有共同点,却无甚影响。在晏殊的数十首酒筵祝寿词中,晏殊所表达的是丰富的诗酒生活,富贵而闲愁。引“由于一生富贵,仕途风顺,在晏殊的词里,很难找到对某种事物的执着、激情,也很难找到对理想的追求、苦痛,就连常人所具的节日狂欢和功成名就后的沾沾自喜也没有。我们所能感受到的是脉脉的温情,点点的闲雅,淡淡的哀愁以及对人生的无奈和寂寥。”同时晏殊的珠玉词中的绝大部分内容抒写的是男女之间的相思爱恋别愁之情。在内容上,晏殊将男欢女爱含蓄化,典雅化,做到艳而不淫,哀而不伤,与先前柳永等人轻佻浅薄的词风完全不同,风格上典雅含蓄,情中更引人深思,充分突出婉曲细腻的丰富情感,多了一层深刻反思的意味。透过晏殊等人,意味着宋词词体已逐渐由早期的宫廷词演变为表现士大夫生活和情感的载体。(二) 欧阳修词在欧阳修之前,包括晏殊在内大部分诗人都不接受柳永词风。但欧阳修则不同,引“从宋初体到晏殊词,都没有显示出柳词影响的痕迹,而欧词却大量学柳,有学者统计:“欧阳修艳词占总数的四分之三”。但艳词还不能等同于学柳,艳词中也有晏殊式的士大夫类型的艳词。完全学柳的市井艳词,也达到欧词总数三分之一左右。从宋初体到张先体,八廓晏殊词,都有明显的花间体影响的痕迹,却罕见柳永体的市井化女性写作方式,因此欧词的学柳,就可以视为北宋中前期士大夫词人集团对于柳永体的第一次接纳。”加之从欧词艳词数量多,慢词长调的采纳,写作内容和方式等方面,都与柳词有大量的相似之处。此外,欧词虽然对柳词有着许多接纳,但在创作前进方向上,却是进一步创新士大夫化的词体写作,主要特征表现为:(1)深厚的情感内涵。(2)渐大之堂庑。(3)典故的使用。(4)以诗为词的艺术表达方式。是以,从晏殊词开始,艳诗的词创作形式,才真正为士大夫阶层所接受,并成功将市井,艳科的小道词转变为适合士大夫阶层的士大夫词。(二)东坡体苏轼,号东坡,乃我国北宋著名文学家。苏东坡天性豁达,与我国大诗人李白一样,同是天生具有浪漫情怀的文学天赋。苏东坡在诗作方面的造诣颇深,但更令后人津津乐道,议论不休的则是苏东坡那些烂漫豪爽的词作。而自东坡体出现之后,无数文学家受之感染,并激起创作热情,走出一条新的文学形式道路。究竟东坡体有何魅力,如何形成,又对宋词的发展做出了怎样贡献?以下我们一一看来。苏轼自小勤奋好学,幼年的刻苦用功加上早年行遍各方的经历,为日后苏轼作诗作词打下了深厚的基础。此外,苏轼传奇一生中,早年还有两个重要人物:一为张方平。张方平于眉山与苏轼相识,且曾推荐苏轼为官,后苏轼被人诬陷,亦不顾自身安危挺身而出,二人相交匪浅。张方平为人性格豪放,诗酒豪迈,与苏轼甚为投机,苏轼早年士大夫词作已受此人影响。引“东坡的早期之作,主要是承接张先体的应社而来,其绝大多数的词作,产生于士大夫的酒筵,送行,赠酬等应体场合。”其二为欧阳修。苏轼早年仰慕及崇拜欧阳修的才学,而后在考取进士后更得欧阳修赏识,遂拜欧阳修为师。二人亦师亦友,于颍州相聚时不但畅谈诗歌创作美学理论,求医问药治病救人的闲话,更是将许多宝贵的人生经验交予苏轼。欧阳修对苏轼极为赞赏,评价极高。可以说,欧阳修是将诗文革新的重任交予了苏轼。苏轼的豪放词无论在内涵,结构,内容等方面都在前人传统的词作上做出了突破,以诗为词,开创婉约而豪放的词风,由“俗”向“雅”的方向发展。苏轼作词随意,兴致所至,具有以我观照万物的特点。例如苏轼早年的词作中,多也描写女性形象,却以自身参照万物,有“老夫聊发少年狂”和“我欲乘风归去”等酒徒亦或豪杰等男性形象的词句。而在苏轼之前,就女性形象而言,晏殊,欧阳修多是描写上层女性形象,柳永描写的则多为沦落风尘的女性形象;而就男性形象而言,这些前人塑造的多是含情脉脉的晴朗。苏轼的这样创新,等若将自己推到了世人面前,自我内心的想法展露无遗。此外,就对“酒”这一道具的使用而言,古往今来大多诗词名篇借酒抒情,更有一种有酒即豪放的错觉,放荡洒脱不羁。而苏轼的酒,很多时候是有“酒后吐真言”之意,吐了真言,不但不能豪兴大发,反而增添忧愁,贴近事实,引人深思,可谓妙极。然而,一定程度上的创新,即便豪放,却不能说“雅”。引“在苏轼的美学思想体系里,存在着对柳永“从俗”倾向的批判意向,并有意识地建立与之抗衡的“虽无柳七风味,亦自是一家”的词。这种词不是用“豪放”一次所能概括得了的,它应是一个比“豪放”风格更高更大一些的概念,这就是雅。”而雅又如何体现?在创作手法上,苏轼以议论入词,词句大气磅礴,常以大手笔勾勒场景,结构上大开大合,情绪上更是大起大落,以俯览之势看待世俗,充溢狂放野性,借以突出苏轼旷达的人生哲理,从而达到豪放与雅格完美结合的艺术形态。引“坡词境界之雅,又是由深刻的思想内涵,高卓的才学识见,启人心智的人生哲理构成。没有思想内涵的人或作品,往往流俗,或只能附庸风雅。苏词中的思想深度,恐怕两宋词坛无人刻意比肩。”总的来说,苏轼的作品中流露真实本性,生动而有力。敏锐的触感,透彻的思想更是其不会因世俗而变。其词突破了传统的局限,拓展出更大的词境,开创宋词的新时代。结语:宋之初,由前朝“花间派”的影响,拓展出一条追溯文学传承的探索道路。也正是由每个时期文人对前人的接受与创新,才将本“俗”的词,逐步推向“雅”的殿堂。 田亚梅浅谈诗词的音乐性.作家2009年14期 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证券投资:证券投资签约注意事项及投资风险合同
- 婚后房产分割及财产分割与子女抚养费支付合同范本
- 离婚协议书中关于知识产权归属的法院专业范本
- 煤电厂建设项目工程方案
- 离婚协议书样本:子女医疗费用的分担与支付
- 物业管理顾问合同范本:社区环境治理方案
- 离异家庭子女抚养权及教育费用分担协议
- 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推进方案
- 校园安全教育教案中职
- 居间合同签订指南:6大注意事项助你规避风险
- 安全管理办法与质量安全的协同管理
- 大学数学思维方法课程设计
- 第1课 社会主义在中国的确立与探索【中职专用】高一思想政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教版2023基础模块)
- 班级管理中的心理学(合集7篇)
- 社区工作-徐永祥-高教出版社-全要点课件
- 敬畏规则行有所止生命教育主题班会
- 哮病(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中医护理方案
- 中小企业员工离职原因分析与对策研究
- GB/T 9728-2007化学试剂硫酸盐测定通用方法
- GB/T 2992.1-2011耐火砖形状尺寸第1部分:通用砖
- 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课件 【知识精讲+备课精研+高效课堂】 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