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律论文_第1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律论文_第2页
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律论文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惩罚性赔偿制度法律论文 论惩罚性赔偿制度在侵权责任法中的适用 惩罚性赔偿(punitive damages)也称报复性赔偿,是指行为人恶意实施某种行为,或者行为时有重大过失,以对行为人实施惩罚和追求一般抑制效果为目的,法院在判令行为人支付补偿性赔偿金的同时,还可以判令行为人支付受害人高于实际损失的赔偿金。绝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惩罚性赔偿不仅宣示了对被告行为的否认,而且意在制止行为人重犯这种行为,并且有可能进一步制止他人效法这种行为。现代社会,有些侵权案件中,若适用补偿性赔偿,损害赔偿额太小,行为人认为侵权成本小,或由责任保险金来支付,这无法有效制止侵权行为。只在加大处罚力度,施以高额的惩罚性赔偿,才能遏制侵权行为的继续发生。 一、惩罚性赔偿的历史沿革 惩罚性赔偿在古代就已出现。公元前20xx年的汉莫拉比法典规定,“若牧人以欺诈的行为窃取牛或羊,其应将赔偿所窃之物的十倍”;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前1000年的巴比伦帝国律令规定,“若持有人故意隐藏信托物者,其应赔偿所隐藏物五倍的损害”。 现代的惩罚性赔偿制度源于1763年英国的huckle v.money一案。该案的法官指出,“陪审团有权判决比原告所受之实际损害更高的赔偿金额,损害赔偿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补偿受害人,它也是对不法行为的惩罚,以及对将来有可能发生的同类行为的威慑,同时,它还能够表达出陪审团对该行为本身的厌恶”。自此以后,英国法官在对于不法行为之诉讼中,对于陪审团一直是如此指示:在错误行为侵害的诉讼中,无论何时只要被告之行为不正当或是应当受到谴责者,就必须考虑到惩罚性损害赔偿的给予问题,且该种指示亦被诉讼律师认为是既定的法律规定而予以接受。由此,惩罚性赔偿逐渐演变为英国侵权法的一项重要制度。后,惩罚性赔偿在英美法系其他国家,特别是美国得到发扬光大。19世纪中期,惩罚性损害赔偿制度已成为美国侵权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到了20世纪中期,惩罚性赔偿的适用在英国又趋于紧缩。 惩罚性赔偿制度首次进入我国法律体系是在1993年制定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该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所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该法生效后,对于该条规定的产品欺诈、服务欺诈可以适用两倍的惩罚性赔偿金制度是否正确,是否适合我国国情,一直存在不同意见。多数人主张这样的规定是正确的,但也有少数人认为这样规定本身就是错误的。立法机关为了进一步明确部分承认惩罚性赔偿金制度的立场,在合同法中专门规定了第一百一十三条第二款,即“经营者对消费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依照中华人民 _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承担损害赔偿责任。”除此之外,最高 _商品房买卖合同解释第八条和第九条又规定了新的惩罚性赔偿金的适用范围,即:“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商品房买卖合同目的不能实现的,无法取得房屋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解除合同、返还已付购房款及利息、赔偿损失,并可以请求出卖人承担不超过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二)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又将该房屋出卖给第三人。”“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同无效或被撤销、解除的,买受人可以请求返还已付购房款一倍的赔偿责任:(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提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在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社会各界广泛呼吁在食品侵权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对此,食品安全法第九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销售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销售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的赔偿金。” 二、我国侵权责任立法中对是否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之争 从我国实际情况看,恶意侵权行为频繁发生,例如出售假药导致患者死亡。对这些恶意侵权人若不施以惩罚性赔偿,将无法惩罚侵权人,也不能遏制恶意侵权行为的发生。因此,在侵权责任法制定过程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制度成为很多学者和社会公众的强烈呼声。然而,反对的声音也非常强烈,两种观点发生激烈交锋。 反对惩罚性赔偿进入侵权责任法的理由主要包括以下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