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1页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2页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3页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观心得体会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观心得体会 从目前中国的情况来看,讲农业的重要性我估计反对的人不多,但是讲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可能目前不能接受的人还比较多。所以这里有一个问题,我们怎么看待农业信息化在中国整个现代化进程当中的战略地位。究竟有多么重要?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我觉得从人类文明发展历史来看,从几千年文明史走过来,我们经历了三个化,第一是农业化,第二工业化,第三是我们今天讲的信息化。实际上农业化是由农业革命开始,大家知道我们是从原始社会走过来的,我们靠采集食物和捕猎动物。后来有了农业革命,开始了农业化的进程。从我们国家的情况看,我们曾经是领先农业化的,当然农业革命最早不是在中国发生的,中国农业革命应该是工业革命前3500年左右,后来中国的农业革命领先环球,所以使得中国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从技术的角度看,核心技术是犁,实际上农业革命发生之后,从农业化来讲是永无止境的,因为民以食为天,我们不可能回到靠采集植物、捕猎动物为生,我们会继续发展农业化。 第二比较重要的问题是工业化,工业化是1975年发明蒸汽机开始的,很多人认为重要的内涵是第二产业,制造业的发展,这是不对的,其实是使人类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向商品工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是机械代替人和家畜的自然力。工业化第二阶段是电器化阶段,主要问题是解决了机械能和电能的转换,大大的推动了工业的发展。实际上对工业革命比较准确的理解,实际上是产业化的含义。首先是工业革命导致劳动生产力极大的提高,促进了第二产业的产业化,特别是制造业的产业化。同时我们看到工业化使得农业也走向产业化,使得服务业也走向产业化。所以工业化不仅仅是第二产业产业化的问题,也包括第一、第三产业产业化的问题。我们今天谈论的是农业信息化。 我们看一下美国的农业工业化历程,美国的农业机械化在100多年以前,在1880年的时候美国收获一英亩麦子需要20个小时,到1916年变成12.7小时,到1938年到了6.1小时,美国第一台拖拉机是1892年制造成功的。到了1940年以后,农田拖拉机达到160万台,1960年超过470万台,牲畜等劳动力大概就消失了。美国脱粒机普及应用大概花了60多年时间。1965年美国农家拥有23.5万台卡车,1980年增加到350万台以上,所以拖拉机、卡车这些农业机械,承担了所有农业劳动,大概花了65年的时间。另外农业化学化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另外畜牧业也实现了机械化的产业化,技术的进步使美国到不到100年的时间内,从农业社会转项城市化社会。今天美国劳动人口低于2.7,而且农业人口下降使得农场数量不断减少,规模不断扩大,美国有3200家农场,占总销售额的38%,所以可以看出一个大的趋势,而且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中,整个社会产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第一个是农业工业化,用规模经济的办法来生产农业,第二个是传统工业改造,另外制造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伴随大量新兴产业诞生。同时科学技术成为核心竞争力,在转变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问题,农业社会大量农业人口大什么地方去了。他们没有失业,他们到新兴产业里了,由于工业革命产生的新兴产业里了。 所以研究18世纪工业革命引起的经济和社会变革,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就是说如果把工业社会的产业结构跟农业社会的产业结构做一个认真的对比,这种产业结构有面目全非的变化,工业化没有导致失业,更没有导致社会的崩溃,而是产业结构变化和经济社会的转型吸收了大量农业剩余劳动力,这是 _阶段。即便就业问题而言,工业化也不是洪水猛兽,工业革命之后,人类社会不会回到自给自足的时代,他会被不断注入新的内涵,工业化水平会不断提高。中国工业化的进展我觉得如果说我们承认工业化是实现货物和服务的商业性生产的话,我觉得中国第二产业的产业化可以说已经基本完成。在第三产业,比如教育、金融、通信、文化、政府、卫生等等方面,我们可以说工业化任务也已经完成,只是水平高低和其他国家有所不同。目前中国工业化唯一没有完成的任务是农业工业化,或者农业产业化,当然全国情况不均衡,有的地方高一点,有的地方差一点。如果说中国的工业化还没有完成的话,主要是农业工业化没有完成。所以不管是中国的工业化也好、信息化也好,还是现代化,核心问题都是要解决农业的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 _的现实。所以农业信息化是国家信息化的战略重点之一,我们国家的农业之所以至今仍然与现代农业差距甚远,是因为我们认识到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但是工业化的进程当中,我们没有给农业工业化足够的重视。我们信息化必须吸取我们国家工业化进程中的教训,不能只搞城市的信息化,而不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