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_第1页
第8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_第2页
第8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_第3页
第8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_第4页
第8章 农业地域的形成与发展-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课时农业的区位选择,最新考纲农业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社会经济因素,农业地域的形成,考点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知识整合1区位含义-位置和分布(1)绝对区位:农业生产所选定的。(2)相对区位:农业与各因素的相互联系。,地理位置,地理环境,2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因素(1)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对农业区位选择有着重要影响,但不再是因素。,决定,柑橘,苹果,温度,耕作,林牧,茶树,灌溉,绿洲,水稻,续表,(2)社会经济因素在现代农业发展中,因素是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社会经济,市场,乳畜,干预,销售范围,续表,保质期,社会经济,3.农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等条件在不断变化中,其通过对地形、光热、土壤的改造或对市场、交通等因素的影响,间接或直接影响农业发展,具体分析如下所示:,深度思考分析农业区位因素的一般方法1总体评价法这种方法常用于分析某一区域图中某种农业发展的条件。例如;下图为“我国五个重要农业区域分布图”,试评价A、C、D、E四地农业发展的区位条件;B地发展水产养殖业的优势条件。,该类问题解答的基本方法为:一是“全面思考(各因素),重点评析(主导因素),依分作答(条理清晰)”;二是“利弊均等,客观公正。”,2关键因素法从影响某种农业区位的众多因素中,找出该种农业发展的关键区位因素。关键区位因素可分为主要区位因素、主导区位因素和限制性区位因素三大类。,3.发展分析法农业生产活动及其影响因素处在不断的发展变化中,我们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动态地分析农业区位图上反映的问题。4比较分析法找出两者或两地区位因素的异同点,并分析其对人类活动形态的影响。,高考探究12014大纲全国,39(2),8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棉花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为2530,开花、结铃和纤维发育要求在20以上,光照充足。15世纪英国开始出现棉花种植,但其棉花种植业并未得到迅速发展。下图示意英国地理位置及伯明翰多年平均各月气温、降水量。,分析限制英国棉花种植的气候条件。(8分)解析明确题干的限定词“限制”、“气候条件”,知道气候条件主要包括气温、降水、光照、昼夜温差等方面,结合英国气候特点、成因及图示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答案纬度位置较高,气温偏低;受西风带和(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全年多雨,光照不足。,22014重庆文综,14(3),12分阅读图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咖啡是世界主要饮品之一。世界某咖啡连锁企业的原料实行全球化采购,我国云南的小粒种咖啡也是其原料之一。小粒种咖啡树适宜生长在海拔8001800m、年均温1920、土壤排水良好等环境中。下图是云南某区域示意图。,分析上图所示区域地形起伏、地势高低及变化对咖啡树生长的有利影响。(12分)解析结合材料中小粒咖啡适宜生长的条件组织材料,此地地势较高,满足海拔高度要求,地势起伏大,满足排水条件良好的要求,北高南低,减少冷空气南下,纬度较低,满足年均温的要求。答案地形起伏大,土壤排水良好;地势总体较高(海拔较高),满足咖啡树生长的温度(海拔)要求;地势北高南低(北部山地高),阻挡寒冷气流南下,使咖啡树少受低温冻害。,1.以农业区为背景,结合农作物特点考查农业生产的主导区位因素或限制因素2.以图文材料或时间、过程为背景,考查农业生产环境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3.根据区域地理环境特征,考查农业的区位选择,考点二农业地域的形成,知识整合1基本概念: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自然、社会、经济和科技等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2共同特征:同一农业地域内,具有相同的农业生产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特征。,农业生产地区,3典型案例澳大利亚的混合农业(1)分布:国土的和西南部。(2)特点:和畜牧业相结合。(3)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区位优势,东南部,耕作业,交通,国际,【易错警示】农业类型与农业地域类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农业类型强调农业结构,如种植业与畜牧业等;农业地域类型侧重于农业的区域特点,如东亚、东南亚、南亚地区的水稻种植业等。,深度思考1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2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生产特点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以小麦绵羊混合生产为主,是现代混合农业的典范,其特有的生产优势如下所示:,3我国典型的混合农业基塘农业基塘农业是我国珠江三角洲一种典型的混合农业类型。请结合下图分析其形成的原因,并指出其生产的优点。,(1)形成原因:珠江三角洲的居民将低洼且多洪涝灾害的地方挖成池塘饲养鱼类,挖出的塘泥堆于周围,称为“基堤”,基堤上种植果树、甘蔗、桑树、花卉等,形成基塘农业。(2)优点:基塘农业既能防洪,又能增加收入;农作物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料,可投入池中作为饲料,因而是一种具有生态特色的农业经营方式。,农业生产特点:生产结构、规模、经营方式、机械化程度、商品率、劳动生产率(单产)、科技水平、耕作制度、专业化现代化程度等。,高考探究(2011浙江文综)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第1题。,1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ABCD解析首先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累达令盆地的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属于商品农业,农产品主要面向市场销售。该农业牧草与作物轮作,小麦种植与绵羊饲养在生产上有联系,大部分农作物作为饲料饲养绵羊,故正确,即D项正确。答案D,2(2010北京文综,6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指出乙、丙两区的农业地域类型。与乙区相比,说明丙区农业生产的自然优势。(6分)解析结合图可知乙、丙两地都为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丙地为墨累达令盆地,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是其最大优势。答案乙、丙两区同为现代混合农业(小麦绵羊带或小麦牧羊带);丙区有河流(水资源较丰富),平原范围广(地形较平坦)。,1.以农业生产关联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地域的特点、形成2.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农业地域的形成、特点等,考点三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知识整合1.因地制宜地开发利用:提高,改善。2.不合理利用:导致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等土地退化现象,使生态环境更加恶化。,土地生产力,生态环境,土壤盐碱化,深度思考农业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具体影响农业生产涉及人类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也影响着整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循环,它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为很多方面,而这些方面是相互联系的,要从整体上把握这些问题。1.气候:农业生产对气候的影响有利有弊,过度开垦耕地会破坏大气的稳定,引起气候变化;但合理耕作,有利于气候保持稳定。2.水文: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使人类建设了更多的水利工程,这往往对水文和自然环境产生一定的破坏。另外,农药、化肥的使用也会产生水污染,围湖造田等也破坏了水域环境。,3.地形:在地形起伏大的地区进行陡坡耕作,减弱了植被对水土的保持能力,导致水土流失,使地形更加崎岖不平,如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地表形态的形成。但在缓坡修梯田,可以减少水土流失。4.土壤:不合理的耕作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如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引水灌溉,只灌不排,在提高土壤表层含水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土壤的盐度。在蒸发量大、降水量少的情况下,盐分在表层不断析出和积淀,导致土壤盐碱化;在半干旱、半湿润的农牧交错带开垦农田、过度放牧以及不合理的用水,都会破坏天然植被,降低环境对风沙的防御能力,导致土地荒漠化。5.植被:扩大耕地往往以破坏植被为前提,甚至导致珍稀物种灭绝。,高考探究1(2013课标,5)地膜覆盖具有保温、保湿、保土等作用,可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农产品质量。我国目前使用的地膜多是超薄型地膜,易破,难回收,难以自然降解,易造成严重的“白色污染”。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会()危害作物根系发育阻碍土壤温度提升阻碍土壤水肥运移加快表土流失速度ABCD,解析残留在土壤中的地膜不透水,降解慢,会阻挡根系的伸展生长和地下水的运动,影响养分的搬运,正确;土壤中的地膜较破碎,对土壤温度的传导影响不大,错误;废弃地膜与表土流失速度关系不大,错误。答案A,2(2011浙江文综,6)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据此完成下题。目前该盆地最有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是()土壤盐碱化河水流量增多,河口附近侵蚀作用增强湖中的水生动植物大量繁殖湿地萎缩,牧草生长不良A.B.C.D.,解析首先需明确该盆地环境问题的产生与“随着农场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