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幻灯片)议论文、说明文对比阅读_第1页
(精选幻灯片)议论文、说明文对比阅读_第2页
(精选幻灯片)议论文、说明文对比阅读_第3页
(精选幻灯片)议论文、说明文对比阅读_第4页
(精选幻灯片)议论文、说明文对比阅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说明文、议论文对比阅读,1,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或说明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或阐述事理,目的都在于给人以知识。科普读物、知识小品、解说词、说明书等都属说明文。,区分议论文、说明文:,2,议论文?是一种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运用逻辑思维来分析事理、阐明作者观点的一种文体。,3,写了XX内容(概括内容)(1分),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XX(1分);总领全文,引出下面的具体内容(1分)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1、段落的作用,开头段的作用:,说明文?,4,说明文灵感何时会出现(本周模拟)第1题:文章第1段有什么作用?(4分),从英国电信公司和今日管理杂志所做的研究结果写起,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放松时灵感容易产生的原因(2分);总领全文,引出下面的具体内容(1分);从人们感兴趣的话题说起,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温馨提示:尽量扣住内容作答。同时还要注意特殊情况。,5,议论文?,列举了XX事例(或引用XX名言),(1分)引出本文论点XX(或论题XX);(1分)并作为事实(道理)论据论证中心论点XX(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如引用名言,增加权威性,增强说服力),开头段的作用:,6,议论文用时间熬出最浓的香(模一)第1题:文章的第一段有什么作用?(5分),第一段列举了作者用电压力锅煮饭,时间越长,饭就越香的事例(1分),引出自己的观点:用最漫长的时间去熬出最浓的香(1分),并作为事实论据论证中心论点(1分),同时,从生活中常见的现象阐述观点,说理更加通俗易懂,易于接受(1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温馨提示:尽量扣住内容作答。,7,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提出分论点;使论证更严密,更有说服力。,议论文中间段落的作用:,8,议论文结尾的作用:,深化中心论点,得出的结论;重复或强化的中心论点;发出的号召或劝勉人们;补充论证了,其作用是使论证更严密。如不求甚解中“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9,2、方法及作用?,议论文?,说明文?,四个字地论证了XX,三个字地说明了XX,10,议论文:论证方法的作用?,举例论证:运用举例论证的论证方法,举了XX的例子,具体有力地论证了XX的分论点,从而论证了中心论点XX,使论证更有说服力。道理论证:A一般:更概括、更深入。B名言:更有说服力和权威性。C名人轶事、奇闻趣闻:更有趣味性,吸引读者往下读。运用了道理论证的论证方法,论证了XX的观点,使论证更概括、更深入。,11,对比论证:运用了对比论证的论证方法,将XX与XX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XX的观点。使论证更有说服力。比喻论证:运用了比喻论证的论证方法,将XX比作XX,生动形象地证明了XX的观点,从而把抽象的道理阐述得浅显易懂。,12,答案示例:运用了举例论证,列举爱因斯坦经过思索创立相对论,爱迪生在失败中思索总结,最终发明电灯的事例,证明了“生活中需要思索”的中心论点,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还用了道理论证,如引用论语中的“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证明思索的重要。从而证明了“生活需要思索”的中心论点,使说理更概括更深入,更有权威性。,13,举例子分类别打比方摹状貌列数字作比较作诠释下定义列图表作引用(引资料),具体形象条理清晰生动形象具体准确突出强调通俗易懂简明、科学、准确直观形象增强趣味性、文学性、具体真切、具体准确,说明文:说明方法的作用?,14,说明文灵感何时会出现(本周模拟),第3题:文章第5段划线句主要运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分别有什么作用?,温馨提示:注意区分哪种和哪些。如果答两种说明方法时都应把效果答出来,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列举了“每秒钟1比特这样的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大脑神经元遗忘信息的速度快(2分);作比较,把“走神时大脑处理大脑处理信息量消耗的能量”与“消耗的能量”作比较,突出强调了走神时大脑处理信息耗氧量极高,从而说明了遗忘是很正常的(2分),15,第2题:选文第3段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列数字,列举了记录镜片运动的精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记录精度非常高的特点。,说明文引力波时空震颤的涟漪(模拟二),16,3、语言,议论文?,说明文?,准确、严密、生动,准确、生动,17,准确、严密(主要是限制性词语的运用);生动、形象(成语、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议论文分析语言特色,第3题【答案示例】:“一味”的意思是自顾自的,一直朝着一个方向不停的,意思是做了个杰出的官员,不能一心只搞大拆大建,但是也不排除在尊重事物内在规模的情况下拆建。“一味”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例如:用时间熬出最浓的香(模一),18,说明文示例1:人体的独特性(零P184)(教零P198)第3题:第5段加点词语“至少”能否删掉?为什么?,不能删掉。“至少”是不少于的意思,起限制作用,说明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不少于90%,去掉之后就变成了90%,太绝对了,与实际不符。“至少”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9,示例2:病毒的另一面(一学月卷)第4题:“在这个病毒的海洋里”中的“海洋”。,比喻,生动形象地说明在地球上病毒的数量庞大得惊人,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0,1、表时间限定:已经、一直、早已、一向渐渐、在当时,最早等。2、表程度限定:最、比较、几乎、全部、相当、很、尤其、稍微、更加等。3、表数量限定:多、有余、很少等4、表范围限定:全、都、大部分、大多数、总共、少数、总共、遍及、一般、之一等5、表估计或推测:大约、可能、左右等。6、表频率的词语:屡次、往往、常常、经常通常、总是、有时等。7、表质地的词语:软、硬、,说明文常用词语分类:,21,说明文语言特点解题方法:,(1)准确性:A、解释词语意思,B、带词解释句子(结合具体内容分析),C、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生动性:A、找到说明方法(打比方)或者修辞手法(比喻、拟人等);B、结合句子具体阐述说明的内容和效果,C、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22,说明文语言特点解题方法:,(3)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A、表态;不能替换;B、定性:解释原词意思或带词解释句子;C、定性:解释所换词语意思;D、若替换,句子意思有何改变,不符合实际;E、原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4)加点词语能否删去?A、表态:不能删;B、定性:解释这个词或带词解释句子;C、若删去,句子意思变成了“”这与事实不符合,表达不准确。(太绝对了);D、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3,4、选择题?,议论文?,说明文?,温馨提示:在原文中勾画,找依据,仔细核对,选出最佳答案,24,议论文其它常考题型,找中心论点(进行准确的提取或概括)概括论据(补充或分析)3理清结构层次(把握论证思路)4、联系实际谈感受,25,论点的提取,1、从位置上判断:题目、首尾段2、从形式上判断:完整的判断句3、从提示词上判断:这就是说,这告诉我们,由此可知,总而言之,只有才等总结或判断性的词4、从论题上判断:针对论题的鲜明的观点5、从论据上分析,看论据证明了什么注意:每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直接抓取型,自行概括型,议论文分析论点,26,如:不要拿别人的地图,找自己的路,地图:现成的答案。路: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不要用别人现成的答案解决自己的问题,应该尽量自己去寻找答案。,当论点中出现含比喻义的词,应当结合文章内容找出其本义,并用本义作为论点。,27,1、定义: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2、类型,有代表性古今中外的事例,现实中的现象,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公认的道理、格言、名人名言、原理、定理等。,事实论据,三要素论据,28,议论文分析论据,1区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2概括事实论据,3分析论据的作用无论是事实论据还是道理论据,作用都是证明作者的观点,我们在阅读时,要分析直接和间接证明作者的哪个观点。答题时往往要求答出直接证明的那个观点,这个观点未必是全文的中心论点。(与相应论证方法作用略同),4根据论点补写论据(中心+典型),(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做了什么结果如何),29,材料一更能作为第6段的论据,因为材料泛娱乐化的时代使人们变得匆忙和浮躁,只能阅读粗浅读物,与第6段的观点相符。,示例:为什么不读经典(零P189)(教P205)第4题:下面哪一则材料适合作为第6段的论据?请简述理由。,30,论证的思路答题格式:作者为了证明-观点,首先使用了-论据,然后对-论据进行了怎样的分析,从而证明了-观点。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其实就是在段落层次的基础上加上一些诸如“首先”“然后”“接着”“最后”一类表承转启合关系的词语。,31,示例:断了退路,才有出路请用简洁的语言说说本文的论证过程,首先在文章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断了退路,才有出路;然后举金庸和雨果的事例论证此论点;接着提出别人的一逼一压也可以起激励作用并举出作曲家乔治.格什温的事例;最后用哲理性的语言总结全文。,32,1、联系实际谈对某观点的看法。2、谈谈读了本文的启示。3、联系若干相关材料,让你谈谈自己的启示和收获。,议论文开放性试题,1、紧扣文章的论点作答。2、认真审题,按题要求作答。3、一般解题步骤:亮观点阐述联系实际。(可以选择的情况下,要选择自己有话可说的角度),33,结合自身实际谈谈你是怎么理解“愿不愿意用时间去熬出生命的香味,实际上也是一个人是否有大境界、大格局的一种标志”的?,示例:用时间熬出最浓的香第5题,一个人要取得大成就,就必须耐得住寂寞,抛弃一时的得失之念、攀比之心。静下心来,付出心血和精力。比如我们的学习,不能贪图游戏的一时之快,也不要羡慕有人弄虚作假暂时取得的好成绩,也不羡慕人家不读书已经挣钱的事实,静下心来学习,最后才能有所成就,提高自己。,34,说明文其它常考题型,1、说明顺序2、题目作用3、迁移拓展4、其它,35,常见的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