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4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ppt_第1页
项目4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ppt_第2页
项目4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ppt_第3页
项目4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ppt_第4页
项目4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项目4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4.1.1工作任务:将FANUCOi系统的参数及PMC程序备份(一)任务分析数控系统的系统参数放在系统RAM中,掉电后RAM中的数据会清空丢失,FANUC依靠电池来维持机床关机后RAM中的内容。为了防止机床数据意外丢失,应该把重要数据备份起来。可以每个机床配一个存储卡单独存放,也可以备份到计算机上,集中管理。数据备份的方法有多种,有分项备份,也有所有内存数据统一备份,在使用时应根据不同的要求进行选择,否则恢复数据时,可能会覆盖不想被恢复的内容。,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二)实践操作任务实施:将参数和PMC程序分别备份到CF存储卡中。4.1.2理论知识:FANUC系统的重要数据的保护(一)FANUC系统中的存储器在计算机里,存储器有RAM和ROM两大类。其中RAM又分为两大类,一种称为静态RAM(Static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读写最快的存储设备了,但是它也非常昂贵,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一级缓冲、二级缓冲。另一种称为动态RAM(DynamicRAM,DRAM),DRAM保留数据的时间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过它还是比任何ROM都要快,但从价格上来说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计算机内存就是DRAM的。ROM也有很多种,PROM是可编程的ROM,PROM和E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两者的区别是:PROM是一次性的,也就是软件写入后,就无法修改了,这种是早期的产品,现在已经不可能使用了,而EPROM是通过紫外光的照射擦出原先的程序,是一种通用的存储器。另外一种EEPROM是通过电子擦出,价格很高,写入时间很长,写入很慢。,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例如,手机软件一般放在EEPROM中,我们打电话,有些最后拨打的号码,暂时是存在SRAM中的,不是马上写入通话记录(通话记录保存在EEPROM中),因为当时有很重要的工作(通话)要做,如果写入,漫长的等待是让用户忍无可忍的。FLASHROM(FROM)又称闪存,它结合了ROM和RAM的长处,不仅具备电子可擦出可编程(EEPROM)的性能,还不会因断电而丢失数据,同时可以快速读取数据(NVRAM的优势),U盘和MP3里用的就是这种存储器。在过去的20年里,嵌入式系统一直使用ROM(EPROM)作为它们的存储设备,然而近年来FLASH全面代替了ROM(EPROM)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地位,用作存储,下一页,上一页,Bootloader以及操作系统或者程序代码,或者直接当硬盘使用(U盘)。FANUC系统中存储器有SRAM,DRAM,FROM三种。1.FROM(FlashReadOnlyMemory,快速可改写只读存储器)FROM中存放FANUC公司的系统软件,它们包括:插补控制软件。数字伺服软件。PMC控制软件。PMC应用程序(梯形图)。,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网络通信软件(以太网及RS232C,DNC等)控制软件。图形显示软件等。2.SRAM(StaticRandomAccessMemory,静态随机存储器)SRAM中存放着机床厂及用户数据,它们包括:系统参数(包括数字伺服参数)。加工程序。用户宏程序。PMC参数。刀具补偿及工件坐标补偿数据。,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螺距误差补偿数据。3.DRAM(DynamicRandomAccessMemory,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作为工作存储器,在控制系统中起缓存作用。(二)FANUC系统的数据保护及恢复FANUC数控系统的加工程序(PROGRAM)、参数(PARAMETER),螺距误差补偿(PITCH)、宏参数(MACRO)、刀具补偿(OFFSET)、工件坐标系(WORK),PMC数据(PMCPARAMETER),在机床断电后是依靠安装在控制单元上的电池进行保存的,如果控制单元损坏,电池失效或更换时出现,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差错都会导致以上数据的丢失。如果之前没有做好备份,那么数控机床将会瘫痪,从而带来巨大的损失。因此,在平时就要定期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以防意外发生。FANUC数控系统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主要有两个,一是使用存储卡在引导系统屏幕画面时进行数据备份和恢复;二是通过控制单元上的RS232C串口与磁盘机、编程器、穿孔机和个人计算机连接进行数据的备份和恢复。1.利用存储卡备份数据FANUC系统中数据备份用的存储卡有一定要求,可用于备份的存储卡有SRAM存储卡、快闪存储卡、快闪ATA卡3种。,这3种卡所使用的工作电压必须是SV,省电型(3.3V)的存储卡不能用于FANUC数控系统。存储卡可以直接购买与卡槽大小(标准PCMCIA卡)一致的存储卡,也可以通过专用的转接卡架来转换,以方便计算机上数据的读写。2.利用RS232串口备份/恢复数据(1)在关机状态下将CNC与计算机通过RS232C线缆连接,如果在开机状态下插拔RS232C线缆很容易烧毁串口。(2)将计算机与机床分别上电,在CNC侧【ALLIO】菜单下设定通信参数,如图4-1所示。要求CNC侧的通信参数与计算机侧要完全一致,主要包括:I/0通道、波特率、停止位等。,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3)打开计算机上安装的WinPCIN软件,首先根据要传送数据的类型选择文本型TextFormat”或二进制型“BinaryFormat。在数据传送中,只有PMC程序为二进制型,参数、程序等都是文本型数据。选择后,当前类型的参数设定值会显示在标题栏中,如“TextFormat;COM1;19200,N,8,1,RTS/CTS”表明当前传送的数据是文本型参数设定,通过计算机COM1串口传送,传送的速率为19200b/s,无校验(None),8个数据位,1个停止位,流量控制通过硬件(RTS/CTS)实现,如图4-2所示。(4)如果上述数据与实际不符,点击“RS232Config”设定,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通信参数,如图4-3所示。首先选择通信用的串口“CommPort,然后将其他通信参数设定与NC侧一致,包括波特率(Baudrate、奇偶校验(Parity)、数据位数(Databits、停止位数(Stopbits、流量控制(FlowControl)等,勾选“StopwithEOF,在传送完后会自动停止,此处如果不选“StopwithEOF”则传送完数据需要点击“Aborttransfer”才能停止传送。最后点击Save在WinPCIN中选择,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SendData】(发送数据),系统会弹出对话框,选择要恢复的文件,点击确定后即可完成恢复。4.1.3实践知识:FANUC系统数据备份和恢复的方法(一)在引导界面中备份/恢复数控系统的启动和计算机的启动一样,会有一个引导过程。在通常情况下,使用者是不会看到这个引导系统的。但是使用存储卡进行备份内存数据时,必须要在引导系统界面进行操作。在使用这个方法进行数据备份时,首先必须要准备一张符合FANUC系统要求的,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存储卡(工作电压为5V)。注意:存储卡使用时必须断电插拔,以防接口电路损坏。1.使用存储卡备份/恢复内存(SRAM)数据(1)将存储卡插入显示器旁边的存储卡接口上,注意正面朝向屏幕。(2)按下显示器下端最右面两个键不放,同时给系统上电。(3)按着键不放,直到调出系统引导界面,如图4-5所示。在此界面下,只能使用屏幕下方的软菜单来进行操作,,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SELECT为选择选项,YES】,【NO】用来确认选择,【UP】,【DOWN】用来移动光标到选项上。(4)用【UP】、【DOWN】移动至“5.SRAMDATABUCKUP,按【SELECT】键,进入图4-6所示的界面,再根据实际操作用【UP】、【DOWN】进行选择:备份数据选择1.SRAMBACKUP;恢复数据选择“2.RESTORSRAM;(5)按下【SELECT】键,将执行备份,状态栏提示“BACKUPSRAMDATAOK?HITYESORNO.”如果确认备份操作再按下【YES】键。此时如果卡上已经备份过文件,因内存数据备份文件名不变,,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所以会在提示栏提示OVERWRITE?(是否要覆盖?)用【YES、ENO】来确认是否覆盖。(6)在备份过程中,FILENAME”处闪烁显示正在写入的文件名。备份结束后,状态栏会提示“SRAMBACKUPCOMPLETE.HITSELECTKEY.”,再次按下【SELECT】键退出当前状态。(7)可以使用“END”菜单来返回上一级目录。2.使用存储卡备份/恢复FROM(闪存)数据(1)在断电的情况下,插入存储卡,然后按上边的进入引导系统。(2)在图4-5中,选择“4.SYSTEMDATASAVE,进入系统数据备份选项,按“卜”键后显示图4-7所示的界面。,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一个界面上只能显示8个文件数,文件的个数为9个以上时,留下的文件在下页显示。按“卜”键显示下一页,按“叫”键显示前一页,END选项显示在最后一页。FANUC系统的系统数据可分为系统文件和用户文件两类,如表4-1所列。其中系统文件有保护功能,不能复制,而用户文件没有保护功能,可以复制备份,如备份系统的PMC程序等。(3)把光标移到要备份的用户文件处,如PMC梯形图“PMC-RA,然后按【SELECT】键,提示栏提示“SAVEOK?HITYESORNO.”按【YES】键即可完成备份。系统会自动在存储卡上生成“PMC-RA.000”文件,如果已经有此文件存在,则会,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顺序起文件名为“PMC-RA.001”等,直至“PMC-RA.031”为止。(4)恢复数据时,在引导界面中选择“1.SYSTEMDATALOADING,从卡上文件列表中找到备份的文件,按【SELECT】键后,即可将备份文件恢复至FORM中。(二)在系统正常启动后备份户恢复数据1.数据备份的准备条件(1)如果要通过RS232C串口进行数据备份或恢复,必须使机床在通电前,将计算机串口与机床电柜侧的RS232C串口用传输线连接好,严禁带电操作,以免将接口烧坏。(2)通过RS232C传送数据需要将0020设定为0,并设定,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101、102,103等参数与计算机侧软件的通信参数相一致。(3)如果使用存储卡进行备份或恢复,先将卡插入卡槽中,然后设定0020为4即可。(4)数据传送时系统须处在EDIT方式,恢复数据时必须将参数写保护(PWE)打开。(5)如果0iC语言没设为简体中文,则“读入”对应为“READ,“传出”对应为“PUNCH。2.系统CNC参数的备份/恢复操作备份:SYSTEM-【参数】、【操作】、【传出】、【非零】、【执行】;,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备份完成后会在卡上生成CNCPARAM的文件,如果卡上已经存在该文件,在备份时会提示是否需要覆盖。恢复:SYSTEM-【参数】、【操作】、【读入】、【执行】。3.系统螺距误差补偿参数备份/恢复操作备份:SYSTEM-【螺补】、【操作】、【传出】、【执行】;恢复:SYSTEM-【螺补】、【操作】、【读入】、【执行】。4.系统加工程序的备份/恢复备份所有加工程序:PROG-【操作】、输入0-9999-【传出】、【执行】;此处需注意:是字母0,而不是数字0,如果单独要备份某个文件,,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则输入文件名0 xxxx即可。程序回装:PROG-【操作】、【卡】、【DIR】、(Oxxxx)、【读入】、【执行】。注意:(1)如果不指定程序号,就会使用计算机中默认的程序号。(2)如果输入的程序号与内存中程序号相同时,就会出现073号P/S报警,并且该程序不能被注册。5.通过【ALLIO】菜单进行数据输入/输出如前所示,由外部输入或输出参数时,用参数界面,如果是程序,就在程序界面输入/输出。,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但是,使用ALLIO界面,就能在此界面中输入/输出程序、参数、补偿量、宏程序变量等。(1)将方式置为EDIT,按“SYSTEM、【ALLIO】(2)选择所要备份的文件,有程序、参数、刀具偏置、宏变量、丝杠螺补等可供选择,如图4-8所示。(3)在ALLIO界面上,首先设定与输入输出有关的参数,如图4-1所示。在设定时与当前工作方式无关。(4)在选择了程序、参数等要输入/输出的数据后,按下【操作】键,出现以下选项:,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F读取:读取参数时按文件名读取M-CARD中的数据;N读取:读取参数时按文件号读取M-CARD中的数据;传出:传出数据;删除:删除M-CARD中数据。按下“操作”菜单,进入到操作界面,再按下“PUNCH”软键,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6.PMC的备份按“SYSTEM、【PMC】、【I/0】可进入PMC输入/输出设定界面,如图4-9所示。(1)DEVICE:输入/输出设备选择。,下一页,上一页,下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M-CARD;I/0通过存储卡输入/输出;FDCAS;I/0通过软盘适配器输入/输出;F-ROM;I/0通过闪存EEPROM输入/输出;HOST;I/0通过FAPTLADDER软件(计算机上)输入/输出;OTHERS;I/0通过其他I/0单元输入/输出。(2)FUNCTION:功能设定。WRITE:输出数据;READ:输入数据;COMPARE:将内存中的数据与外部设备中的进行比较;DELETE:删除存储卡中或外部设备中的文件;,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LIST:将存储卡中或外部设备中的文件列表;BLANK:检查闪存(EEPROM)中是否空;ERASE:清除闪存(EEPROM)中数据;FORMAT:格式化存储卡(所有存储卡中的数据都被删除)。(3)DATAKIND:输入/输出数据种类。LADDER:梯形图程序;PARAM;PMC参数。(4)FILEN0.:输入/输出文件名。当指定设备为FDCAS或M一CARD时,要求指定一个文件名。PMC-RA.000为梯形图默认的文件名,也可自定义文件名,,下一页,上一页,但必须以开头(没有符号时,可用#代替),如#XK715-002。(5)CHANNEL;I/0通道。当DEVICE设定为HOST或OTHERS时,需要设定通道号。通道的设定与0020参数一样。(6)SPEED:指定RS232C口的每个设备的传送速度。以上参数设定正确后,按【EXEC】键即可完成备份或恢复。(三)利用FANUCLADDERIII备份PMC如果用计算机备份/恢复PMC程序,必须在计算机中安装FANUCLADDERIII软件,如图4-10所示。(1)在关机的状态下,将计算机与CNC通过RS232串行电缆,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连接好,然后再分别开机。(2)打开FANUCLADDERIII,在“FILE”菜单下新建一个PMC文件,如图4-11所示。(3)查看要备份系统PMC的类型(SYSTEM-【PMC】、【PMCDGN】、【TITLE】,如图4-12所示。(4)根据PMC类型,建立要备份的文件,如图4-13所示。(5)选择“TOOL“LoadfromPMC”,如图4-14所示。(6)选择“I/0byI/0keyoperation,如图4-15所示。(7)选择“LoadfromPMC,如图4-16所示。(8)载人的内容选择“ALL,如图4-17所示。,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9)设定通信参数,如图4-18所示。(10)完成设定后,点击Finish按钮,如图4-19所示。(11)LADDERIII软件会出现如图4-20所示的通信等待界面。(12)CNC侧设定:SYSTEM-【PMC】、【I/0】,设置通信参数如图4-21所示,并按“卜”键找到【SPEED,在页面上设定与图4-20一致的通信参数。设定完成后按EXEC键,向LADDERIII发送数据。(13)备份完成后,CNC信息栏提示“COMPLETE,在LADDERIII软件“FILE”菜单下点击“SAVE”即可完成备份。(四)利用FANUCLADDERIII恢复PMC,下一页,上一页,任务4.1FANUC0i系统数据的备份及恢复,(1)在关机的状态下,将计算机与CNC通过RS232串行电缆连接好,然后再分别开机。(2)打开之前已经备份过的PMC文件,在“Tool”菜单下选择“Compile”编译,如图4-22所示,编译完成后如图4-23所示。(3)选择“Tool”菜单下“StoretoPMC,如图4-24所示。(4)选择“I/0byI/0keyoperation,如图4-25所示。(5)选择“StoretoPMC,如图4-26所示。(6)设定LADDERIII通信参数,如图4-27所示。(7)在CNC侧,首先将PMC置于停止状态,在SYSTEM-【PMC】中按【STOP】键。,下一页,上一页,(8)CNC侧设定:SYSTEM-【PMC】、【I/0】,设置通信参数如图4-28所示,并按“卜”键找到【SPEED】按键,在页面上设定与图4-27一致的通信参数。最后按【EXEC】键等待数据发送。(9)LADDERII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