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创意地表达.ppt_第1页
有创意地表达.ppt_第2页
有创意地表达.ppt_第3页
有创意地表达.ppt_第4页
有创意地表达.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朱天明,2017年中考专题复习说明文阅读,2017年中考说明文专项复习,一、学情分析,九年级8班学生基础知识比较薄弱,在大部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系,二、说教材,2017年中考说明文专项复习是语文中考专项复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对说明文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为本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因此,本课主要是对说明文方法及语言特点的知识点进行整理,总结解题方法,为中考准确解答阅读题打下基础。,复习目标:,1.感知中考关于说明文的考试题型。2.探究说明文阅读的考题答题策略。复习重点:1.快速判断文中的说明方法,并说出其作用。2.把握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及作用。复习难点:学会运用说明文的答题技巧做题。,1.下定义:用简洁的语言科学揭示事物的本质属性。作用:科学准确的揭示本质特征答题模式:用简明而科学的语言揭示(概括)了(说明对象)的本质特征,使说明更加严密、科学。2.作诠释:介绍或解说事物、事理的性质与特点。作用:通俗易懂、给人以清晰的认识,更便于理解。答题模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读者对(它的特性)有更进一步的了解。,一、说明方法及作用,3.分类别:按一定的标准,把事物分成若干类别,分别加以说明。不能有从属或交叉关系,要把集中的所有内容都分完。作用:条理清晰。答题模式: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或者从几个方面分别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使说明更有条理性。如看云识天气按光彩分:晕、华、虹、霞,4.打比方:用比喻的方法把抽象、复杂的事物说得深入浅出、具体生动。,作用:生动形象,增加趣味性。答题模式:将(本体)比作(喻体),从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或生动性。,5.作比较:用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同要说的事物相比较,一定有两个方面。,作用:能够更加突出强调说明对象的特点(地位、影响、成因、结构等)。答题模式:把某事物(理)的(某特性)和(其他事物/理的特征)加以比较,突出或强调了(说明对象)的(什么特性/事理),6.列数据: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点最准确、最有说服力的方法作用:准确,令人信服答题模式:用具体的数据说明了(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使说明更准确、更具体,更有说服力。7.举例子:举一些通俗易懂、有代表性的例子说明事物或事理。作用:具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答题模式:通过列举事(物)具体的对(说明对象)的(什么特性/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8.摹状貌,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作用:使说明对象说的更具体、生动.答题模式: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生动、形象。,9.列图表:画出图表说明繁杂、抽象的事理,作用:直观、形象、具体答题模式:用列直观的示意图或者表格的方式对(什么事物)的(什么特性/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10.引资料:用引用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服力。如引用古诗文、谚语、俗话。作用:增强说服力,引用诗词还可以增强文学色彩答题模式:引用,真实具体地说明了(某说明对象)怎么样(指特点或说明中心)注:引资料的范围可以是经典著作、名家名言、公式定律、典故谚语等。,练习:我从东长安街向天安门广场走去,未进入广场就望见纪念碑。它像顶天立地的巨人一样矗立在广场南部,和天安门遥遥相对。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表达效果?,这段文字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把人民英雄纪念碑比做顶天立地的巨人,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巍峨、雄伟、庄严的特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答题模式:“这段文字运用了(说明方法),准确的/具体的/生动的/清楚的说明了(说明对象)的特点。”起到的作用。,答题技巧:说明方法效果词+对象特点,实战演练:,1蚕的小小身躯是一座非常奇妙的“加工厂”。说明方法:_其作用是:,打比方,能够形象生动地说明蚕身躯奇妙的加工厂的特征,增强文章的趣味性。,说明方法:_作用:,2、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引资料,引用唐朝的张嘉贞的话说明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使说明内容更充实,更有说服力。,说明方法:_作用:,3、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一群个体,叫克隆。,下定义,用简明的语言准确地概括了“克隆”的本质特征,使读者对这一概念有了较为清晰的认识。,二、说明文语言特点:准确、严密、生动,中考命题方式,1、分析加点的字或词有何作用(或有什么表达效果)?2、XX词语能否删去或替代?并说明理由?,题型一例题:松鼠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练跑,玩耍,吃东西。句中“好像”一词有何表达效果?解题思路:先解释词或说明词性作用。再分析词在句中的作用。最后再说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或严密性的特点。答案:“好像”一词表示猜测,并非肯定。松鼠白天不出来的原因可能不止是害怕强烈的日光,用在这里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特点。,题型二:加点词语在文中能否删去(或能否替代)?并说明理由?例题:实际上,在绝大多数航空事故中,飞机仍然是可控的。在可控的情况下迫降,成功率非常高。与其盲目惊慌地跳出飞机,还不如把身家性命交给经验丰富的飞行员,让他从容地化险为夷。文段中加横线的词语“绝大多数”可以去掉吗?为什么?(3分),解题思路:第一步:阐明自己的观点:不能删或不能替代。第二步:再解释这个词在文中的意思。第三步:若删去了或替换了,句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或太绝对了)。第四步:最后说明作用:XX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案示例:不能去掉,绝大多数表明不排除还有极少数的不可控的航空事故,去掉后,与事实不符,此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答题方式:不能,删掉了“”词,句子的意思就变成了,显得绝对化;用了“”词,准确地说明了,符合实际情况,留有余地,具有科学性,体现了语言的准确严密。,答题技巧:解词+带词解句+去词解句+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直击中考实战演练练习题均为各地中考原题摘录,【考点一】练习(一)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左边怎么样,右边也怎么样。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东边有了一个亭子或者一道回廊,西边决不会来一个同样的亭子或者一道同样的回廊。这是为什么?我想,用图画来比方,对称的建筑是图案画,不是美术画,而园林是美术画,美术画要求自然之趣,是不讲究对称的。(2013年梅州中考)文段划线句运用了、两种说明方法,其作用是。(4分)答案示例:划线句运用了打比方、作比较两种说明方法,形象生动地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考点一】练习(二)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据新华社2007年4月报道,我国内陆土地总面积约144亿亩,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占有土地面积约为12亩,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13。据人民日报2012年10月报道,我国人均耕地不足15亩,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0左右。(2013年贵州黔东南州中考)文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答案示例: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准确突出的说明了“我国国土面积辽阔,人均占有量少,人均占有耕地更少”的特点。,【考点二】练习(一)减少盐的摄入量是能够做到的。如何减少盐的摄入量呢?首先对每天盐摄入采取总量控制。一般而言,20毫升酱油中含有约3克盐,10克黄豆酱中约1.5克。如果炒菜时需要用酱油或酱类调味时,应按比例减少相应的盐用量。其次食物加工、烹调时尽量少放盐。不吃或少吃咸菜以及含盐量多的酱菜、腌肉制品等食物。最后应多选择含钾多、含钠少的绿色食品。谷类中的荞麦和小米钾含量较高,蔬菜中土豆、藕、油菜、大白菜、番茄等和水果中大枣、山楂、香蕉、苹果等都含有比较丰富的钾(2013年山东省聊城市中考题)简要说明文段中加横线的词“尽量”的表达效果。答案示例:“尽量”一词表示在一定范围内达到最大限度,更加严密地说明了食物加工、烹调时少放盐的程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考点二】练习(二)沙尘暴古已有之,且有一定的周期性。早在几千万年前,青藏高原的隆起,阻挡了来自印度洋湿润的西南季风,在中亚和我国的西北地区形成了大范围的干旱和荒漠区,这一区域又正处在西风带上。这些是沙尘暴形成的根本原因,与人类的活动无关。但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确实增加了沙尘暴的强度和频次。(2011年广东中考)“人类发展过程中的过度放牧、开垦种植和砍伐森林,使许多土地裸露”一句中,“过度”和“许多”能去掉吗?请说明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