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绍兴市诸暨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下学期期中试题(平行班,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50分)1.下列物质一定属于纯净物的是()A. C3H6B. C2H6OC. CHCl3D. C2H4Cl2【答案】C【解析】【详解】AC3H6有丙烯和环丙烷两种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纯净物,故A错误;BC2H6O有乙醇和乙醚两种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纯净物,故B错误;CCHCl3只有一种结构,不存在同分异构体,一定是纯净物,故C正确;DC2H4Cl2有CHCl2CH3和CH2ClCH2Cl两种同分异构体,不一定是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2.下列说法能证明乙醇的结构是如图()而不是()的是A. 1mol乙醇完全燃烧生成3mol水B. 1mol乙醇与足量钠反应生成0.5摩尔H2C. 乙醇易挥发D. 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答案】B【解析】【详解】A由H原子守恒可知,1mol(I)与1mol(II)完全燃烧均生成3mol水,不能说明乙醇的结构,故A错误;B.1mol乙醇与足量的钠作用生成氢气为0.5mol,说明羟基能与钠反应生成氢气,而烃基不能,故B正确;C乙醇易挥发,说明沸点较低,为物理性质,不能用于证明结构,故C错误;D乙醇能与水任意比互溶,为物理性质,不能用溶解性比较结构,故D错误。答案为B。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 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B. 丙烷分子的球棍模型为:C. 四氯化碳分子的电子式为:D. 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答案】B【解析】【详解】A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聚丙烯,聚丙烯的结构简式为:,故A错误;B丙烷分子中含有3个碳原子,分子中所有共价键都是单键,丙烷的球棍模型为:,故B正确;C四氯化碳为共价化合物,碳原子和氯原子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四氯化碳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D乙烯的官能团为碳碳双键,结构简式中需要标出官能团,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D错误;故选:B。4.下列说法不正确是()A. 乙醇和二乙醚互为同分异构体B. 35Cl和37Cl互为同位素C. 乙酸和硬脂酸互为同系物D. 红磷和白磷互为同素异形体【答案】A【解析】【详解】A乙醇和二乙醚分子式不同,分别含有2、4个C原子,不是同分异构体,故A错误;B35Cl和37Cl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中子数分别是18,20,它们互为同位素,故B正确;C乙酸和硬脂酸的结构相似,分子组成上相差多个CH2原子团,互为同系物,故C正确;D红磷和白磷为磷的不同单质,互为同素异形体,故D正确。故选:A。5.下列关于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的密度比水小B. 反应为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一种烃C. 反应为氧化反应,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D. 反应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是因为苯分子含有三个碳碳双键【答案】C【解析】【详解】A. 反应为苯和液溴的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溴苯的密度比水大,A错误;B. 反应为苯的硝化反应,属于取代反应,有机产物是硝基苯,不是烃,B错误;C. 反应为苯燃烧,属于氧化反应,由于苯的含碳量高,所以反应现象是火焰明亮并带有较多的黑烟,C正确;D. 反应中1mol苯最多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但苯分子不含有碳碳双键,D错误。答案选C。6.下列物质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天然气;植物油;乙炔;苯;裂化汽油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苯性质稳定,二者与高锰酸钾不反应;植物油、裂化汽油都含有碳碳双键,乙炔含有碳碳三键,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则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故答案为D。7.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 苯在铁作催化剂时能使溴水褪色B. 丙烷的一氯代物和七氯代物均只有两种C. 乙醛可被还原为乙酸,被氧化成乙醇D. CH3CH218OH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0【答案】B【解析】【详解】A苯与溴水不反应,可在催化条件下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故A错误;B丙烷有2种H,则一氯代物有2种,且一氯代物和七氯代物数目相同,故B正确;C醛基可发生还原反应生成醇,发生氧化反应生成酸,则乙醛被氧化生成乙酸,被还原生成乙醇,故C错误;D乙醇发生酯化反应时OH键断裂,CH3CH218OH和CH3COOH反应生成的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8,故D错误。故选:B。8.括号内物质为杂质,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 乙酸乙酯(乙酸):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B. 乙烷(乙烯):用溴水洗气C. 溴苯(溴):用NaOH溶液洗涤后分液D. 乙醇(水):先加生石灰后蒸馏【答案】A【解析】【详解】A二者均与NaOH反应,不能除杂,应选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故A错误;B乙烯与溴水反应,而乙烷不能,则用溴水洗气后可分离,故B正确;C溴与NaOH反应后,与溴苯分层,然后分液可分离,故C正确;D水与CaO反应后,增大与乙醇的沸点差异,然后蒸馏可分离,故D正确;故选:A。9.下列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 )A. 苯、己烷、四氯化碳B. 苯、乙醇、四氯化碳C. 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D. 硝基苯、乙醇、乙酸【答案】B【解析】【详解】A、苯、己烷、四氯化碳都不溶于水,但是苯和己烷密度比水小,故这两种物质用水不能鉴别出来,故A错误;B、苯、乙醇、四氯化碳可以用水来鉴别,因为乙醇与水互溶,而苯和四氯化碳与水分层,苯在上层,而四氯化碳在下层,故B正确;C、硝基苯、乙醇、四氯化碳中,硝基苯和四氯化碳的密度都比水大,故不能用水来鉴别,故C错误;D、硝基苯、乙醇、乙酸中,乙醇和乙酸都和水互溶,故不能用水来鉴别,故D错误,答案选B。10.下列关于化石燃料说法正确的是()A. 煤加工得到的水煤气可用来合成液态烃、甲醇等含氧有机物B. 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气态短链烃C.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可再生资源D. 煤中含有苯和二甲苯等物质,可通过煤的干馏获得【答案】A【解析】【详解】A煤加工得到的水煤气主要成分为CO、氢气,可在一定条件下合成烃、甲醇等,故A正确;B裂解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气态短链烃乙烯、丙烯、丁二烯、丁烯、乙炔等,石油裂化的目的是为了得到汽油等轻质燃料,故B错误;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故C错误;D煤的干馏产品中含苯和二甲苯等物质,煤中不含有苯和二甲苯等物质,故D错误。故选:A。11.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1mol苯中共平面的原子数最多为6NAB. 1.3g乙炔和苯组成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生成的CO2分子数为0.1NAC. 0.1molCH3(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为0.8NAD. 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含碳个数为0.6NA【答案】B【解析】【详解】A苯为平面型分子,苯中所有的原子都共面,故1mol苯中共平面的原子数最多为12NA,故A错误;B1.3g乙炔和苯混合气体含有CH物质的量为:1.3g13g/mol0.1mol,含有碳氢键(CH)数为0.1NA,故B正确;C甲基中含9个电子,故0.1mol甲基中含0.9NA个电子,故C错误;D标况下己烷为液态,故不能根据气体摩尔体积来计算其物质的量,故D错误;故选:B。12.常温常压下,取下列四种有机物各1mol,分别在足量的氧气中燃烧,消耗氧气最多的是( )A. C2H5OHB. CH4C. C3H8O2D. C2H4O【答案】C【解析】【分析】设有机物的通式为CxHyOz(z可以为0)燃烧通式为:CxHyOz+(x+)O2xCO2+H2O,则1mol有机物的耗氧量为(x+)mol,据此对各选项进行分析。【详解】A.1mol C2H5OH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3mol;B. 1molCH4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2mol;C. C3H8O2耗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3+)mol=4mol;D. 1mol C2H4O消耗氧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2.5mol;根据分析可以知道,相同物质的量的有机物在足量氧气中燃烧,C3H8O2消耗氧气最多。答案选C。13.下列有关酯说法正确的是()A. 同乙醇、乙醛等含氧有机物类似,乙酸乙酯也能溶于水B. 乙酸乙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可被称为皂化反应C. 制取乙酸乙酯时,适当增大乙醇的浓度,可使乙酸完全反应D. 检查油脂皂化反应是否完全的方法是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液,滴入装有热水的试管中,振荡,看有无油滴浮在水面上【答案】D【解析】【详解】A乙酸乙酯含有酯基,不溶于水,故A错误;B皂化反应用于制备肥皂,主要成分高级脂肪酸钠,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为皂化反应,故B错误;C乙酸与乙醇的反应为可逆反应,乙酸不能完全反应,故C错误;D油脂不溶于水,可根据有无油滴浮在水面上判断是否完全水解,故D正确。故选:D。14.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实验结论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属于烃类物质B.乙醇和水都可与金属钠反应产生可燃性气体乙醇分子中的氢与水分子中的氢具有相同的活性C.用乙酸浸泡水壶中的水垢,可将其清除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的酸性D.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生产的氯甲烷具有酸性A. AB. BC. CD. D【答案】C【解析】【详解】A、某有机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该有机物也可能是含氧衍生物,A错误;B、钠与水反应比与乙醇反应剧烈,说明水中的氢比乙醇中的氢活泼,B错误;C、根据较强酸制备较弱酸可判断出乙酸酸性大于碳酸,C正确;D、甲烷与氯气光照下发生取代反应除生成氯甲烷外,还产生了HCl,HCl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D错误。答案选C。15.自然界为人类提供了多种多样的营养物质,下列有关营养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 葡萄糖、淀粉、纤维素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B. 氨基酸和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均能变性C. 油脂是热量最高的营养物质,也可制造油漆D. 纤维素、蛋白质、油脂都是高分子化合物【答案】C【解析】【详解】A葡萄糖为单糖,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而淀粉、纤维素都可以发生水解反应,故A错误;B蛋白质遇重金属离子能变性,而氨基酸不能,故B错误;C油脂属于高级脂肪酸甘油酯,每克油脂在人体内完全氧化时能放出39.3kJ的能量,比糖类多一倍,是热值最高的营养物质;油漆中的溶剂是有机溶剂,可以由油脂制得,故C正确;D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在10000以下,不属于高分子,而纤维素、蛋白质都是高分子化合物,故D错误;故选:C。16.下列实验方案不合理的是()A. 鉴别织物成分是真丝还是棉花:用灼烧的方法B. 检验淀粉是否完全水解:加入碘水C. 检验葡萄糖的存在: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D. 观察蛋白质盐析现象: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的CuSO4溶液【答案】D【解析】【详解】A、真丝的成分是蛋白质,含C、H、O、N,有的还含有S、P等,燃烧时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棉花的成分是纤维素,灼烧时有纸燃烧的气味,故燃烧的气味不同,可以用灼烧的方法鉴别,故A正确;B、淀粉遇碘水变蓝,故水解完全时,加入碘水不变色,水解不彻底时,加入碘水变蓝,故B正确;C、葡萄糖是还原性糖,能发生银镜反应,故加入银氨溶液并水浴加热有银镜出现,则说明存在葡萄糖,故C正确;D、重金属盐能使蛋白质变性,轻金属盐能使蛋白质盐析,而硫酸铜是重金属盐,故使蛋白质变性,故D错误。故选:D。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B. 1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数为5NAC. 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是CH3ClD. 甲烷有两种二氯代物【答案】A【解析】【详解】A邻二甲苯只有一种结构说明苯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结构,故A正确;B.1 mol CH2CH2分子中含有的共价键为6mol,个数为6NA,故B错误;C甲烷与氯气反应为连锁反应,副反应多,同时产生多种产物,所以等物质的量的甲烷与氯气反应的产物为多种取代物与氯化氢的混合物,故C错误;D甲烷为正四面体构型,所以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故D错误;故选:A。18.下列有关新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质能B. 风能、太阳能是清洁能源C. 氢能还未进入实用阶段的主要原因是其燃烧所放热量低于相同质量的矿物燃料D. 开发生物质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A、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即以生物质为载体的能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所以生物质能来源于植物及其加工产品所贮存的能量,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生物质能,故A正确;B风能、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无污染,是清洁能源,故B正确;C氢气是一种燃烧值很高的燃料,燃烧时产生能量一般高于同质量的其他燃料,氢气是通过电解制备的,耗费大量电能,廉价制氢技术采用太阳能分解水,但技术不成熟,是制约氢气大量生产的因素,故C错误;D生物质能就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在生物质中的能量形式,开发生物质能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故D正确;故选:C。19.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2O4B. 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4mol H2反应C. 该有机物可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放出CO2,生成2.24L CO2(标况下)需要0.1mol该有机物D. 该有机物可发生氧化、取代、加成和还原反应【答案】B【解析】【详解】A由结构简式可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12H12O4,故A正确;B能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的为碳碳双键、苯环和醛基,则1mol该有机物最多能与5mol H2反应,故B错误;C只有羧基与碳酸氢钠反应,则0.1mol有机物可生成0.1mol二氧化碳,体积为2.24L,故C正确;D含有碳碳双键、醛基,可发生加成、氧化、还原反应,含有羧基,可发生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B。20.1 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 kJ热量,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正确的是()A. 2H2(g)O2(g)=2H2O(l)H 142.9 kJmol1B. H2(g)O2(g)=H2O(l)H 285.8 kJmol1C. 2H2O2=2H2OH 571.6 kJmol1D. H2(g)O2(g)=H2O(g)H 285.8 kJmol1【答案】B【解析】【分析】1mol氢气的质量为:2g/mol1mol=2g,则2g氢气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142.9kJ=285.8kJ,则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详解】A焓变与化学计量数成正比,则2mol氢气放出的热量为285.8kJ2=571.6kJ,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2H2(g)+O2(g)=2H2O(l)H=-571.6kJmol-1,故A错误;B根据分析可知,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故B正确;C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注明各物质的状态,故C错误;D生成水的状态应该为液态,正确的热化学方程式为:H2(g)+O2(g)=H2O(l)H=-285.8kJmol-1,故D错误;故选B。21.根据图的能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2(g)+B2(g)2AB(g)是一个放热反应B. 2molAB(g)的总能量大于1mol A2(g)和1mol B2(g)的能量之和C. 1mol A2(g)和1 mol B2(g)的能量之和为a kJmol1D. 2AB(g)A2(g)+B2(g)H( ab)kJmol1【答案】B【解析】【详解】A由图可知,反应物总能量小于生成物总能量,则A2(g)+B2(g)2AB(g)是吸热反应,故A错误;B由图可知,2 mol AB(g)的总能量大于1 mol A2(g)和 1 mol B2(g)的能量之和,故B正确;C由图不能确定反应物的总能量,a为正反应的活化能,故C错误;D由图可知A2(g)+B2(g)2AB(g)H(ab)kJ/mol,则2AB(g)A2(g)+B2(g)H(ba)kJmol1,故D错误。故选:B。22.金刚石和石墨是碳元素的两种单质(同素异形体)。已知: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mol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时要放出1.9kJ的热能B. 1mol石墨比1mol金刚石的能量高C. 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D. 金刚石比石墨稳定【答案】C【解析】【详解】A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1mol石墨转化为1mol金刚石时要吸收1.9kJ的热能,故A错误;B反应为放热反应,则石墨的总能量较低,故B错误;CC(金刚石,s)C(石墨,s)H1.9kJmol1,可说明1mol石墨的总键能比1mol金刚石的总键能大1.9kJ,故C正确;D石墨能量较低,较稳定,故D错误。故选:C。23.某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能实现该反应的原电池是( )A. 正极为Cu,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FeCl3B. 正极为C,负极是Fe,电解质溶液为FeCl2C. 正极为Fe,负极为Zn,电解质溶液为Fe2(SO4)3D. 正极为Ag,负极为Fe,电解质溶液为CuSO4【答案】A【解析】【分析】该原电池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Fe=3Fe2+,铁离子得电子被还原,则可溶性铁盐溶液为电解质溶液,Fe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则Fe作负极,不如Fe活泼的金属或导电的非金属作正极。【详解】AFe作负极、Cu作正极、氯化铁溶液为电解质溶液,符合题给信息,故A正确;B活泼性ZnFe,则Zn作负极,不符合题给信息,故B错误;C活泼性ZnFe,则Zn作负极,不符合题给信息,故C错误;D电解质为硫酸铜,应该为可溶性铁盐,故D错误;故选A。24.将NaCl溶液滴在一块光亮清洁的铁板表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液滴覆盖的圆圈中心区(a)已被腐蚀而变暗,在液滴外沿形成棕色铁锈环(b),铁片腐蚀过程中发生的总化学方程式:2Fe+2H2O+O22Fe(OH)2,Fe(OH)2进一步被氧气氧化为Fe(OH)3,再在一定条件下脱水生成铁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液滴中的Cl 由a区向b区迁移B. 铁腐蚀严重的区域,生锈也严重C. 液滴下的Fe因发生还原反应而被腐蚀D. 液滴边缘是正极区,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答案】D【解析】【分析】铁板在氯化钠溶液中发生吸氧腐蚀,属于原电池,a作原电池负极、b作原电池正极。【详解】A放电时,Cl 由b区向a区迁移,故A错误;B铁被腐蚀在负极上发生反应,生锈在正极上反应,所以铁腐蚀严重的区域,生锈不严重,故B错误;C液滴下的铁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而被腐蚀,故C错误;D液滴边缘是正极区,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D正确;故选:D。25.化学电源在日常生活和高科技领域中都有广泛应用。其中图乙、丙、丁三个电池的总电极反应方程式如下:图乙:Zn+Ag2O+H2OZn(OH)2+2Ag图丙:Zn+2NH4Cl+2MnO2Zn(NH3)2Cl2+MnO(OH)图丁:PbO2+Pb+2H2SO42PbSO4+2H2O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甲:Zn2+向Cu电极方向移动,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增加B. 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C. 丙: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锌筒会变薄D. 丁: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导电能力下降【答案】A【解析】【详解】A甲为铜锌原电池,锌为负极,铜为正极,H+在铜上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所以Cu电极附近溶液中H+浓度减小,故A错误;B乙为纽扣电池,正极为Ag2O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反应式为Ag2O+2e+H2O2Ag+2OH,故B正确;C丙为锌锰干电池,锌筒作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被消耗,所以锌筒会变薄,故C正确;D丁为铅蓄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为Pb+PbO2+2H2SO42PbSO4+2H2O,所以使用一段时间后,电解质溶液的酸性减弱,离子浓度减小,导电能力下降,故D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50分)26.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1)乙醇催化氧化:_;(2)苯与浓硝酸、浓硫酸共热:_;(3)硬脂酸甘油脂的皂化反应:_。【答案】 (1). 2CH3CH2OH+O22CH3CHO+2H2O (2). C6H6+HNO3C6H5NO2+H2O (3). +3NaOH3C17H35COONa+;【解析】【详解】(1)乙醇催化氧化是乙醇在铜或银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被氧气氧化为乙醛,同时生成水,故化学方程式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故答案为:2CH3CH2OH+O22CH3CHO+2H2O;(2)苯在浓硫酸的催化作用下加热能和浓硝酸发生硝化反应生成硝基苯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6H6+HNO3C6H5NO2+H2O,故答案为:C6H6+HNO3C6H5NO2+H2O;(3)硬脂酸甘油酯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C17H35COONa与甘油,反应方程式为+3NaOH3C17H35COONa+。27.某烃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2.59 g/L,其中含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求:(1)该烃分子式_。(2)写出含三个甲基的该烃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并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答案】 (1). C4H10 (2). CH3CH2CH(CH3)2 (3). 2甲基丙烷【解析】【详解】(1)设碳、氢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xHy,由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5,则12x:1y24:5,解得x:y2:5,即化合物的最简式为C2H5,烃在标况下的密度是2.59g/L,则M22.4L/mol2.59g/L58g/mol,设分子式为(C2H5)n,则(122+15)n58,所以n2,所以分子式为:C4H10,故答案为:C4H10;(2)有机物为丁烷,含三个甲基的该烃的同分异构体为CH3CH2CH(CH3)2,名称为2甲基丙烷,故答案为:CH3CH2CH(CH3)2;2甲基丙烷。28.为了合理利用化学能,确保安全生产,化工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并采取相应措施。化学反应的反应热通常用实验进行测定,也可进行理论推算。(1)今有如下两个热化学方程式:则a_b (填“”、“”或“”)H2(g)+O2(g)H2O (g)H1a kJmol1H2(g)+O2(g)H2O (1)H2b kJmol1(2)拆开lmol气态物质中某种共价键需要吸收的能量叫键能,部分化学键键能如表。化学键HHNHNN键能/kJmol1436391945已知反应N2(g)+3H2(g)2NH3(g)Ha kJmol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a_。(3)利用水煤气合成二甲醚(CH3OCH3)的三步反应如下:2H2(g)+CO(g)CH3OH(g);H90.8kJmol 1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 1CO(g)+H2O(g)CO2(g)+H2(g);H41.3kJmol 1写出水煤气合成二甲醚并生成CO2的热化学反应方程式_。【答案】 (1). (2). 93 (3). 3CO(g)+3H2(g)CH3OCH3(g)+CO2(g)H246.4kJmol1【解析】【详解】(1)气态水转化为液体水要放出热量,H2(g)+O2(g)H2O(g)H1a kJmol1H2(g)+O2(g)H2O(l)H2b kJmol1,由于放热反应反应热为负值,则ab,故答案为:;(2)N2(g)+3H2(g)2NH3(g)H945kJmol1+436kJmol13391kJmol1693kJmol1a kJmol1,因此a93,故答案为:93;(3)2H2(g)+CO(g)CH3OH(g)H90.8kJmol12CH3OH(g)CH3OCH3(g)+H2O(g)H23.5kJmol1CO(g)+H2O(g)CO2(g)+H2(g)H41.3kJmol1由盖斯定律可知,通过2+可得所求反应方程式,则3CO(g)+3H2(g)CH3OCH3(g)+CO2(g)H90.8kJmol1223.5kJmol141.3kJmol1246.4kJmol1;故答案为:3CO(g)+3H2(g)CH3OCH3(g)+CO2(g)H246.4kJmol1。29.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不同条件下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电极a为Zn,电极b为石墨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当反应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时,电池中所转移的电子数目为_。当电解质溶液为NaCl溶液时,该电池的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反应过程中,Na+移向_电极(填字母“a”或“b”)。(2)现设计一燃料电池,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甲烷(CH4)为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氧气应通入_极(填“a”或“b”),另一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答案】 (1). Zn2eZn2+ (2). 0.04NA (3). O2+4e+2H2O4OH (4). b (5). a (6). CH4+10 OH8eCO3 2+7H2O【解析】【详解】(1)若电极a为Zn,电极b为石墨,a为原电池的负极,石墨为原电池的正极,当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时,负极是锌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为:Zn2eZn2+,正极上氢离子得到电子生成氢气,电极反应:2H+2eH2,当反应中收集到标准状况下448mL气体时,氢气物质的量n=0.448L22.4L/mol0.02mol,电子转移总数为0.04mol,电子数为0.04NA,故答案为:Zn2eZn2+;0.04NA;当电解质溶液为NaCl溶液时,正极上是氧气得到电子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为:O2+4e+2H2O4OH,原电池中阳离子移向正极b电极,故答案为:O2+4e+2H2O4OH; b;(2)以电极a为正极,电极b为负极,甲烷(CH4)为燃料,采用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质溶液,则氧气应通入a电极,甲烷通入b电极,在碱溶液中失电子生成碳酸根离子,电极反应为:CH4+10 OH8eCO3 2+7H2O,故答案为:a; CH4+10 OH8eCO3 2+7H2O。30.某研究小组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乙酸乙酯,请回答下列问题:(1)为防止试管a中液体在实验时发生暴沸,加热前应采取的措施为:_。(2)装置中的球形干燥管除起冷凝作用外,它的另一重要作用是_。(3)试管b中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除了溶解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外,还有_。(4)待试管b收集到一定量产物后停止加热,撤去试管b并用力震荡试管b,静置后试管b中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_。(5)图是分离乙酸乙酯、乙酸和乙醇混合物的实验操作流程图,其中编号表示适当的分离方法:在上述实验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是_(填选项)。A 试剂X为饱和碳酸钠B 试剂Y可为盐酸C 为分液D 均为蒸馏【答案】 (1). 加入碎瓷片/沸石 (2). 防止倒吸 (3). 中和乙酸 (4). 分层,上层无色油状液体 (5). ACD【解析】【详解】(1)乙酸、乙醇沸点低,液体加热要加碎瓷片,可防止溶液暴沸,故答案为:加入碎瓷片/沸石;(2)乙酸乙酯中混有乙醇和乙酸,二者易溶于水,乙酸能和碳酸钠反应,易产生倒吸,该实验中使用球形管,球形部分空间大,液面上升时可缓冲,所以球形干燥管B能缓冲液面瞬间上升,作用是防止倒吸,故答案为:防止倒吸;(3)实验室里用饱和碳酸钠溶液冷却乙酸乙酯的原因:一是利用碳酸钠溶液中的水溶解乙醇(乙醇在水里的溶解度大于乙酸乙酯),二是碳酸钠能跟乙酸反应吸收乙酸,而乙酸乙酯难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这样就可以获得较为纯净的乙酸乙酯液体,即吸收挥发出来的乙酸和乙醇,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便于分层析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城市化过程中街区形态演变对微气候的影响研究-以广州市香雪片区为例
- Lesson 2 Spending Habits说课稿-2025-2026学年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上海新世纪版
- 达标测试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物态变化《升华和凝华》同步测评试卷(含答案解析)
- 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实施方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章节测评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装配式户用光伏支架节点性能研究与优化
- 基于负刚度和TVMD的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研究
- 防水工程施工流程优化方案
- 城市污水排水管道改造方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难点解析练习题(含答案详解)
- GA 2093-2023公安机关警务辅助人员工作证内卡技术规范
- JJG 633-2024气体容积式流量计
- 重大危险源(主要负责人、技术负责人、操作负责人)履职内容及考核评估表
- 江苏省镇江丹阳市华南实验学校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题(无答案)
- 制氮机设备设施风险点日常检查表
- 数学教育概论张奠宙-宋乃庆课件
- GB/T 20882.2-2021淀粉糖质量要求第2部分:葡萄糖浆(粉)
- 总账会计绩效考核表
- 人工智能8神经网络课件
- 维利克面试问题汇总
- 小区监控系统改造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