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湘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湖南省湘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湖南省湘南中学2020学年高一化学入学考试试题(含解析)总分:100分 时量:90分钟一、选择题:(共22小题,每小题3分)1.下列现象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B. 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C. 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D. 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答案】B【解析】【详解】A. 敞口放置的澄清石灰水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氢氧化钙吸收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生成了碳酸钙,发生了化学变化;B. 敞口放置的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有白色固体析出,是因为水挥发后,析出的氯化钠晶体,没有发生化学变化;C. 浓硫酸溅到木材上,木材变黑,是因为浓硫酸具有脱水性,发生了化学变化;D. 长期掩埋于地下的铁器上产生红褐色斑点,是铁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作用生成了铁锈,发生了化学变化;故答案选B。2.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安全的认识B用“化学”眼光分析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验纯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煤矿矿井要保持通风、严禁烟火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用适量的熟石灰可中和土壤的酸性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应施用氮肥C化学与健康D对除杂和鉴别的认识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人体缺铁会导致贫血用灼热的CuO除去CO中少量CO2用Ca(OH)2溶液除去NaOH溶液中的Na2CO3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详解】A. 煤气泄漏不能立即打开排气扇,应开窗通风,不能使用电器,故A错误;B. 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乳化作用,用适量的熟石灰可中和土壤的酸性,地里庄稼出现叶色发黄应施用氮肥,故B正确;C. 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会含有赭曲霉素等毒素,不可以食用;甲醛有毒,不能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故C错误;D. 加热条件下一氧化碳与氧化铜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铜,不能用灼热的CuO除去CO中少量CO2,故D错误;故答案选B。3.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书写正确的是( )A. 炼铁高炉中生成铁:3C+2Fe2O34Fe+3CO2B. 铝放入稀硫酸中:Al+H2SO4=AlSO4+H2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CuSO4=Cu(OH)2+Na2SO4D. 向小苏打中滴加稀硫酸: Na2CO3+H2SO4=Na2SO4+H2O+CO2【答案】C【解析】【详解】A. 焦炭会把二氧化碳还原为一氧化碳,因此炼铁高炉中生成铁的反应方程式为3C+Fe2O32Fe+3CO,故A错误;B. 铝放入稀硫酸中,生成的硫酸铝的化学式为Al2(SO4)3,反应的方程式为:2Al+3H2SO4= Al2(SO4)3+3H2,故B错误;C. 向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铜溶液:2NaOH+CuSO4=Cu(OH)2+Na2SO4,故C正确;D. 小苏打是碳酸氢钠,向小苏打中滴加稀硫酸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HCO3+H2SO4=Na2SO4+2H2O+2CO2,故D错误;故答案选C。4.已知铜片与浓硝酸可以发生如下反应:Cu+4HNO3Cu(NO3)2+2X+2H2O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H2B. 反应中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C. 浓硝酸属于纯净物D. 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9【答案】B【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原子守恒),X应为二氧化氮。【详解】A. 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NO2,故A错误;B. 反应中,有两个N原子价态发生了改变,有2个N原子价态没有发生改变,因此N元素化合价改变的原子与N元素化合价不变的原子的个数比为1:1,故B正确;C. 浓硝酸属于混合物,故C错误;D. 每反应掉一个铜原子,会生成2个水分子,因此反应物Cu与生成物H2O的质量比为32:18,故D错误;故答案选B。5.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充分振荡后的溶解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物质的溶解度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B.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C. 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一定有晶体析出D.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答案】B【解析】【分析】由图像分析,甲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乙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丙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图2是在30时,取其中两种固体各1g分别放进盛有10g水的两支试管中,所以试管1中为丙,试管2为甲或乙。【详解】A. 在描述溶解度时,要指明对应温度,因此在不同温度下甲物质的溶解度不一定比乙物质的溶解度大,故A错误;B. 加入试管1的固体是丙,故B正确;C. 试管2可能为甲或乙,向烧杯中加入NH4NO3固体后,试管2中不一定有晶体析出,故C错误;D. 将30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各100g降温至20,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故D错误;故答案选B。6.过氧乙酸(化学式为CH3COOOH)是一种杀菌能力较强的消毒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B. 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气分子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0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43【答案】A【解析】【详解】A. 过氧乙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A项正确;B. 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过氧乙酸分子中含有氧原子,不含氧气分子,B项错误;C. 过氧乙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4+163=76,C项错误;D. 过氧乙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4):(163)2:4:3,D项错误;答案选A。7.下列各组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NaOH溶液和稀HNO3B. AgCl和KNO3C. CaCO3和稀HClD. BaCl2溶液和稀H2SO4【答案】B【解析】【详解】A. NaOH溶液和稀HNO3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硝酸钠和水,故能发生反应,A项错误;B. AgCl是不可溶性的,不能与KNO3发生复分解反应,故不能发生反应,B项正确;C. CaCO3和稀HCl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故能发生反应,C项错误;D. BaCl2溶液和稀H2SO4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盐酸,故能发生反应,D项错误;答案选B。8.在化学实验中必须注意安全操作: ( )在点燃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在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器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搅拌浓硫酸不慎滴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水冲洗,最后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给试管中液体加热,液体一般不超过试管容积的1/3称量任何固体药品时,均要在天平的左右托盘上放等大的相同的纸片上述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为防止发生爆炸,在点燃H2、CO、CH4等易燃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项正确;稀释浓硫酸时,要把浓硫酸缓缓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使热量及时地扩散,项正确。浓硫酸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不慎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干抹布擦去,再用大量清水冲洗,最后用35%的NaHCO3溶液涂上,项正确;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且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项正确;易潮解、具有强烈腐蚀性的药品,应放在玻璃器皿中称量,项错误;综上所述,只有符合题意,D项正确;答案选D。9.Y2O3(Y是钇的元素符号)是合成某种高温超导物质的原料之一。Y2O3中Y元素的化合价为A. 1B. 2C. 3D. 6 【答案】C【解析】【详解】因Y2O3为氧化物,则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0,设Y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有2X+3(-2)0解得X +3,C项正确,答案选C。10.下列实验中所选用的仪器合理的是用100 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用分液漏斗分离苯和四氯化碳的混合物;用托盘天平称量11.7 g氯化钠晶体;操作时用到玻璃棒的实验有过滤、蒸发、溶解;萃取剂一定为有机溶剂,密度可以比水大也可以比水小;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石棉网;A. B. C. D. 【答案】B【解析】100mL量筒量取5.2 mL稀硫酸的误差很大,应该选用10mL量筒,故错误;苯和四氯化碳能相互溶解,所以不能用分液漏斗分离,故错误;托盘天平精确到0.1g,故可用托盘天平称量11.7g氯化钠晶体,故正确;操作时用到玻璃棒的实验有过滤、蒸发、溶解、配制溶液等,故正确;只要符合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大即可,萃取剂与溶质和原溶剂不反应即可,与萃取剂的密度和是否为有机溶剂等无关,故错误;为了受热均匀,蒸馏烧瓶不能直接加热,应垫上石棉网,故正确;故选B。11.我国明代本草纲目中收载药物1892种,其中“烧酒”条目下写道:“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 )A. 萃取B. 渗析C. 蒸馏D. 过滤【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其淸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这里所用的“法”是指我国古代制烧洒的方法蒸馏法,加热使酒精气化再冷凝收集得到烧酒,C正确。本题选C。12.下列对于“摩尔”的说法和理解正确的是( )A. 摩尔是国际科学界建议采用的一种物理量B. 摩尔可以把微观粒子与可称量物质联系起来C.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简称摩,符号为molD. 国际上规定,0.012kg碳原子所含有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物质的量”是一种联系微观和宏观的物理量;国际上规定,0.012kgC12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为1摩尔。考点:“摩尔”的概念。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CO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是28gB. 18g水中含有1 mol水分子C. O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 gmol-1D. l molNO的质量是30 gmol-1【答案】B【解析】【详解】A、CO和C2H4的摩尔质量均是28g/mol,A中单位错误,A错误。B、18g水为1mol,所以含有1mol水分子,B正确。C、相对分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mol-1,C错误。D、质量的单位为g,D错误。正确答案B。14.下列物质中摩尔质量最大的是( )A. 16g CH4B. 9mLH2OC. 11.2LO2(标况)D. 0.8molH2SO4【答案】D【解析】摩尔质量如果用g/mol作单位,在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体积没有关系,则四个选项中物质的摩尔质量分别是(g/mol)16、18、32、98,所以摩尔质量最大的是硫酸,答案选D。点睛:掌握摩尔质量的含义、计算依据是解答的关键,注意摩尔质量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1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 mol O2和1 mol N2所占的体积都约为22.4 LB. 标准状况下,1 g CH4的体积约为22.4 LC. 在标准状况下,1 mol H2O的体积约为22.4 LD. 在标准状况下,11.2 LN2中含有1 mol N原子【答案】D【解析】A、没有指明气体所处温度和压强,所以1mol气体的体积不一定为22.4L,A错误。B、标准状况下,1molCH4即16gCH4的体积才是22.4L,B 错误。C、标准状况下,H2O不是气体,不适用于气体摩尔体积的计算,C错误。D、标准状况下,11.2 LN2为0.5mol,所以含有1molN原子,D正确。正确答案为D16.下列各组物质中,分子数不相同的是A. 同温同压下2 L SO2和2 L CO2B. 9g水和标准状况下11.2 L CO2C. 标准状况下1mol氧气和22.4 L乙醇D. 0.2mol氯气和7.3g氯化氢气体【答案】C【解析】A. 同温同压下,2 L SO2和2 L CO2的气体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也相同,故A不符合题意;B. 9g水的物质的量为:9g/18g/mol=0.5mol,在标准状况下,11.2 L CO2的物质的量为:11.2L/22.4mol/L=0.5mol,两物质的物质的量相同,分子数也相同,故B不符合题意;C. 标准状况下乙醇为液体,22.4 L乙醇的物质的量与1mol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相等,分子数也不相同,故C符合题意;D. 7.3g氯化氢气体的物质的量为:7.3g/36.5g/mol=0.2mol,与0.2mol氯气的物质的量相等,分子数也相等,故D不符合题意。17.标准状况下,体积为1 L的密闭容器中恰好可盛放n个N2分子和m个H2分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可近似表示为()A. 22.4(mn)B. 22.46.021023(mn)C. mnD. 22.4(mn)/(6.021023)【答案】A【解析】在标准状况下,1L氢气和氮气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 = mol。所以 molNA=m+n,解得:NA=22.4(m+n)mol-1。答案选A。18.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下列物质中,体积最大的是A. O2B. NH3C. CO2D. HCl【答案】B【解析】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气体物质的量成正比;假设等质量的O2 、NH3、CO2 、HCl,质量都是1g,则物质的量分别是 、,所以体积最大的是NH3,故B正确。19.下列一定量的各物质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0.5 mol氨气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 4 时9 mL水 0.2 mol磷酸(H3PO4)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0.5 mol氨气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2mol; 标准状况下22.4 L氦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氦为单原子分子,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 4 时9 mL水 的物质的量为0.5mol,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5mol; 0.2 mol磷酸含原子的物质的量为1.6mol;所含原子个数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的是 ,选A。考点:考查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20.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氮气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则下列它们的 一定相同 (1)体积(2)所含原子个数 (3)物质的量(4)质量(5)密度A. (1)(2)(3)(4)(5)B. 只有(1)(2)(3)C. 只有(1)(3)(5)D. 只有(2)(3)(4)【答案】A【解析】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强下,氮气和一氧化碳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相同,由N=nNA可知物质的量相同;由V=nVm可知,n相同时,体积相同;由分子构成可知,1个分子中均含2个原子,则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原子个数相同;因M相同,由=M/Vm、m=nM可知,质量相同、密度相同,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解题关键: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基本公式的应用,易错点:有关气体体积的计算要考虑温度和压强。21.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标准状况下,22.4 L H2O所含的分子数为NAB. 分子总数为NA的NO2和CO2混合气体中含有的氧原子数为2NAC. 1L一氧化碳气体一定比1L氧气的质量小D. 常温常压下8g O3中含有8NA个电子【答案】B【解析】【详解】A. 标准状况下,水为液体,无法计算其物质的量,A项错误;B. 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中均含2个氧原子,故NA个二氧化氮和二氧化碳分子中含有的氧原子的个数为2NA个,B项正确;C.CO和氧气所处的状态不明确,故1LCO和1L氧气的物质的量不一定相同,则质量无法比较,C项错误;D. 8g臭氧含有氧原子的物质的量为=0.5mol,1个氧原子中含8个电子,故8g臭氧中含4NA个电子,D项错误;答案选B。【点睛】与阿伏加德罗常数NA相关的化学计量的选择题是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对化学计量的理解与应用。本题A项是学生的易错点,要特别注意气体摩尔体积为22.4 L/mol的状态与条件,题设陷阱经常误将“常温常压”当作“标准状况”、或者误把标准状态下的固体、液体当成气体,学生做题时只要善于辨析,便可识破陷阱,排除选项。22.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两容器内所盛气体比较,结论一定不正确的是( )A. 分子个数比为11B. 原子个数比为54C. 质量比为1716D. 氢原子个数比为43【答案】C【解析】【详解】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等体积的两容器内,一个盛CH4,另一个盛NH3,若容器内温度、压强相同,则CH4与NH3的物质的量相同;则A项,根据N=nNA可知,分子数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CH4与NH3的物质的量相同,则CH4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1,故A正确;B项,一个CH4分子含有5个原子,一个NH3分子含有4个原子,CH4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1,则原子数之比为5:4,故B正确;C项,CH4与NH3的物质的量相等,根据m=nM可知,质量之比等于摩尔质量之比,故CH4与NH3的质量之比为16g/mol:17g/mol=16:17,故C错误;D项,一个CH4分子含有4个氢原子,一个NH3分子含有3个氢原子,CH4与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1,则CH4与NH3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数之比为4:3,故D正确。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计算,知道分子的构成,理解阿伏伽德罗定律及其推论,是解题关键。二、非选择题:(共17空,每空2分)23.(1)NaOH的摩尔质量为:_ 。(2)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为:_。(3)标况下,8.96LCO2的质量为:_。(4)含3.011023个N原子的NH3在标况下的体积为:_ 。(5)3g金属锌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可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为_。【答案】 (1). 40gmol-1 (2). 0.25mol (3). 17.6g (4). 11.2L (5). 1.0L【解析】分析】根据物质的量相关的公式n=,结合物质的结构及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求解。【详解】(1)NaOH的摩尔质量在数值上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为40,其单位为gmol-1,故答案为40gmol-1;(2)因H2SO4摩尔质量为98g/mol,根据n=可得,24.5克H2SO4的物质的量为=0.25mol,故答案为:0.25mol;(3)标况下,8.96LCO2的物质的量为=0.4mol,则其质量m=nM=0.4mol44g/mol=17.6g,故答案为:17.6g;(4)3.011023个N原子的NH3的物质的量为=0.5mol,则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nVm=0.5mol22.4L/mol=11.2L,故答案为:11.2L;(5)3g金属锌的物质的量为=mol,锌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Zn+2H+=Zn2+H2,则可知生产氢气的物质的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锌的物质的量,为mol,故生成标况下的氢气体积为mol22.4L/mol1.0L,故答案为:1.0L。24.用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数值。请回答下列问题:(1)0.5mol SO2共含有约_个原子,它与_g SO3所含硫原子数相等。(2)质量相同的HCl、NH3、CO2、O2四种气体中,在同温同压条件下,所占体积最小的是(填序号)_。(3)19g某二价金属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摩尔质量是_。【答案】 (1). 1.5NA (2). 40 (3). (4). 95gmol-1【解析】【分析】(1)二氧化硫是三原子分子,结构中含一个S原子,据此求出0.5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原子个数和含有的硫原子的物质的量,并根据三氧化硫中也只含一个S原子,得出需要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和质量;(2)根据n=可知,质量相同时,摩尔质量越大,物质的量越小,则同温同压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3)根据该金属氯化物的化学式及氯离子的物质的量可以计算出该金属氯化物的物质的量,然后根据M=计算出ACl2的摩尔质量。【详解】(1)二氧化硫是三原子分子,故0.5molSO2中含1.5mol原子即1.5NA个;由于二氧化硫结构中含一个S原子,故0.5mol二氧化硫中含有的硫原子为0.5mol;由于三氧化硫中也只含一个S原子,故含0.5molS原子的三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也为0.5mol,则质量m=nM=0.5mol80g/mol=40g,故答案为:1.5NA;40;(2)同温同压下体积与物质的量成正比,而当质量相同时,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成反比,故质量相同时,体积和摩尔质量成反比,则所占的体积最小的即摩尔质量最大的,故为,故答案为:;(3)19g某二价金属的氯化物ACl2中含有0.4mol Cl,则ACl2的物质的量为:n(ACl2)=0.4mol=0.2mol,ACl2的摩尔质量为:M(ACl2)=95 gmol-1,故答案为:95 gmol-1。【点睛】第(3)问,根据氯离子的物质的量,采用逆分析法根据物质内部的结构找出ACl2的物质的量是解题的关键。25.某同学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