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化学平衡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1)xyz (2)逆反应 (3)固体或液体 (4)放在一定条件下的下列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试填出:xA+yBzC(1) 若A、B、C都是气体,在减压后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y、z关系是_;(2) 若C是气体,并且x+y=z,在加压时化学平衡可发生移动,则平衡必定向_方向移动;(3) 已知B、C是气体,现增加A物质的量(其他条件不变),平衡不移动,说明A是 ;(4) 如加热后,C的百分含量减小,则正反应是 热反应。 (1)80% (2) (3)0.2a如图所示,当关闭K时,向A中充入1mol X、1mol Y,向B中充入2mol X、2mol Y,起始时,V(A)=V(B)=aL。在相同温度 和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两容器中各自发生下列反应:2X(g)+2Y(g)Z(g)+2W(g);H0,达到平衡()时,V(B)=0.8aL。请回答:(1) 用中X的转化率(X)B为 ;(2) A中W和B中W的物质的量比较:n(W)A n(W)B(填大于、小于、等于);(3) 打开K,过一段时间重新达平衡()时,B的体积为 (用的代数式表示,连通管中气体体积不计)。 不变 14b13a+12c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H3(g)+CO2(g)CO(NH2)2(s)+H2O(g)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30gmol1,此时若温度不变、增大压强,重新达到平衡之后,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将 (填“增大”、“不变”或“减小”)。若原平衡状态时NH3(g)、CO2(g)、H2O(g)的物质的量分别为a mol、b mol、c mol,则若要使达到新平衡状态时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增大或不变,a、b、c之间应满足的关系式为_。 (1)770 890(2)降低压强或移去钾蒸气 适当升高温度(3)KC(K)/C(Na)钾是种活泼的金属,工业上通常用金属钠和氯化钾在高温下反应制取。该反应为 Na(l)+KCl(l)NaCl(l)+K(g)(正反应吸热)压强(kPa)13.3353.32101.3K的沸点()590710770Na的沸点()700830890KCl的沸点()1437NaCl的沸点()1465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K),各物质的沸点与压强的关系见上表。(1) 在常压下金属钾转变为气态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的最低温度约为 ,而反应的最高温度应低于 。(2) 在制取钾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原料的转化率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3) 常压下,当反应温度升高9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 K=_ (1) (2)D、E A、D、E (3) (4)C有a、b两个极易导热的密闭容器,a保持容积不变,b中的活塞可上下移动,以保持内外压强相等。在相同条件下将3mol A,1mol B分别同时混合于a、b两容器中,发生反应3A(g)+B(g)2C(g)+D(g)(1) 达到平衡时,a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b中A的浓度为m mol/L,C的浓度为n mol/L,则M_m;N_n(填、无法比较)(2) 保持温度不变,按下列配比分别充入a、b两容器,达平衡后,a中C浓度为N molL1的是 ,b中C的浓度为n mo1L1的是 。A6mol A+2mol B B3mol A+2mol B C2mol C+1mol B+1mol DD2mol C+1mol D E1.5mol A+0.5mol B+1mol C+0.5mol D(3) 若将2mol C和2mol D充入a中,保持温度不变,平衡时A的浓度为W molL1,C的浓度为Y molL1,则W和M,Y和N之间的关系为W_M,Y_N。(4) 保持温度不变,若将4mol C和2mol D充入a中,平衡时A的浓度为R mo1L1,则 AR=2M BRM CMR2M 题(1)的答案应为四组:组号xyw110.8121.6220.8310.27题(2):增大压强平衡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只有题(1)答案中的组号符合题意。即 x=1 y=1和2。后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原因是:由于压强的不断增大A或A和B液化(可以有如下五种情况:A液化而B、C、D没有液化 A、C液化而B、D没有液化 A、B液化而C、D没有液化 A、B、D液化而C没有液化 A、B、C液化而D没有液化)。某温度时,在一个定容器中放入3L的A和1L的B,充分反应后,建立如下平衡:3A(g)+B(g)xC(g)+yD(g) 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D的质量分数为n%。如果现在把0.6L的A、0.2L的B、0.8L的C和wL(w1.6)的D气体,在相同温度下放入相同的容器中,当反应达平衡时,测得混合气体中D的质量分数也是n%。(1) 请将x、y、w可能的组合数值填入下表(有几组就填几组)组号xyw(2) 若对(1)中某一平衡体系,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设法使容器体积逐渐减小(增大压强),结果发现,平衡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后又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x=_,y= ;后来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原因是_。 (1)2a (2)6 (3)1.9、1.2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X(g)+Y(g)3Z(g),已知加入1 molX和3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6 mol 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_。(2) 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X和8 mol 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_mol。(3) 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入 mol Y, 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9a mol。 (1) (2) (3)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X(g)+2Y(g)3Z(g),已知加入2 molX和3molY,达到平衡后,生成a mol Z。(1)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4 mol X和6 mol Y,达到平衡后,Z的物质的量为 。(2)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3 mol X和2 mol Y,若要求在反应混合气体中Z体积分数不变,则还需加入Z mol。(3) 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0.5molX,则需加入_molY,_mol Z,才能使平衡时Z为0.6a mol。 (1)能 (2) 02 (3) ”、“”或“=”)。(4) 若平衡时K停留在左侧1处,则活塞仍停留在右侧_(填序号)。A右侧6处 B右侧67处 C右侧7处 D右侧78处 ADE n(D) 在一个容积固定不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A(g)+B(g)3C(g)+D(s),已知将2molA和1molB充入该容器中,反应在某温度下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为W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n%。(1) 如果用下列情况的配比作起始物,在同样的容器和温度下达到平衡,其结果一定是:C的物质的量为2Wmol,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仍为n%的是 A4molA+2molB B6molC+1molD C1molA+0.5molB+1.5molC+0.5molDD2molA+1molB+3molC+1molD E2molA+1molB+3molC+2molD(2) 若维持该题条件不变,仅从生成物开始配比,要求达到平衡时,C的物质的量仍为Wmol,则D的起始物质的量n(D)应满足的条件是 (用含W的代数式表示)v/(molL1s1)(未加催化剂) 甲vA(逆)vA(正)t1 t/sa1b10(加催化剂) 乙vA(逆)vA(正)v/(molL1s1)t2 t/sa2b20(3) 此反应的v-t图象如甲图,若其他条件都不变,只是在反应前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则其v-t图象如乙图,请用“=、”填空:a1 a2;b1 b2;两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甲 乙 (1)9.5% (2)增大 (3) ;升高温度反应向吸热反应方向进行,即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气体的总物质的量增大 。 (4)(图略)注意:t0到t1时只要起点在坐标(0,2)、平衡点在坐标(t1,0.2)处的示意图均给分;t1到t2 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起点必须在(t1,0.4)。(2020.3深圳一模23)将2molSO2和1mol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压强恒定的密闭容器中,在 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2SO2(g)+O2(g)2SO3(g),H0,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1点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下列问题:(1) 反应进行到t1时,SO2的体积分数为 。(2) 若在t1时充入一定量的氩气(Ar),SO2的物质的 量将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 若在t1时升温,重新达到平衡状态,新平衡混 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 2.1mol(填“”或“=”),并简单说明原因_。(4) 若其它条件不变,在t1时再加入0.2molSO3、0.1molO2和1.8molSO3,在图中作出从t0t1t2点这段时间内SO2的物质的量变化曲线。 (1) 大于零的任意值如图1,将2 mol SO2和1 mol O2混合置于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在T1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2SO2(g)+O2(g)2SO3(g);H0。 当反应进行到时间t0时达到平衡状态,测得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2.1 mol。试回答:(1) 在图2中作出反应混合物中各组分气体的物质的量随反应进行到t0时的变化曲线;(2) 当反应进行到t1时间时(t1t0),给上述反应容器加热到温度为T2(T2T1),反应在t3时间时(t3t1)重新达到平衡状态,图1新平衡混合物中气体的总物质的量_2.1 mol(填“”、“”或“”)。(3) 若起始时加入0.6 mol SO2、0.3 mol O2和x mol SO3,保持温度不变,达到平衡状态后,各气体的体积分数与上述平衡状态相同,x的值为_。 图2 (1)2 3 0.8 1在一容器中充入2molA和1molB,发生反应2A(g)+B(g)xC(g),达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为、物质的量为n1,容器的压强为P1。若维持温度不变,以0.8molA、0.4molB和1.2molC为起始物质,达到新平衡后C在平衡混合气体中的体积分数仍为、物质的量为n2,容器的压强为P2。(1) 若反应在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且n1=n2,则x=_;(2) 若反应在体积恒定的容器中进行,且n1n2,则x=_,P1和P2的关系是P2=_P1(3) 若反应在体积可变的恒压容器中进行,且n2=1.6n1,则x=_。 吸热 0.5 2.5 在一个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向容器中充入2 mol A和1 mol B,发生如下反应:2A(g)+B(g)3C(g)+D(s),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 mol/L。(1) 若使容器温度升高,平衡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摩尔质量减小,则正反应为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2) 若维持容器体积和温度不变,按下列方法加入起始物质,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的是_ (用序号填空)4 mol A+2 mol B 3mol C+1 mol D+l mol B3 mol C+2 mol D 1.6 mol A+0.8 mol B+0.6 mol C(3) 某温度下,向容器中加入3 mol C和0.8 mo1 D,反应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仍为1.2 mol/L,容器的容积V应大于_L,小于_L。 将会出现活塞往复运动而使轮子转动做功 不能 因为这样的装置可以不消耗任何能量而使轮子做功所谓的永动机是不可能的,它违背了能量守恒定律“模型法”是在科学研究中,人们根据实验事实和已知的科学原理,对研究对象的结构、性能和运动规律进行理性分析设想出其大致框架即“模型”,然后再进行推理对其做出解释、预测和说明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页图是人们在研究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有无影响时,有人设想的一种实验模型。汽缸里有一化学平衡体系N2O4(g)2NO2(g),通过凹槽与催化剂(固体粉末)相连。若凹槽与活塞的位置设计恰当,可以借助活塞移动的惯性使平衡体系与催化剂接触或不接触。假定接触催化剂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不接触时又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请你设想一下,将会有何现象发生? 。实际中能发生这种现象吗? (填“能”或“不能”)为什么?_。由此证明 。 (1)0.025mol/(Lmin) (2) a=0.05 mol/L 图象如右 (3) BD (2020.1盐城一调25)在20L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加入3mo1SO3(g)和lmo1氧气,在一定温度下使其反应,反应至4min时,氧气的浓度为0.06molL,当反应到8min时,反应到达平衡,此时三氧化硫浓度c(SO3)= a mol/L。(1) 0min 4min内生成O2平均速率v(O2)=_mol/(Lmin)(2) 达到平衡时c(O2)=c(SO2),则a= mol/L,在下列坐标系中作出0min 8min及之后SO2、O2、SO3浓度随时间变化曲线。(3) 若起始时按下表数据投料,相同温度下达到平衡时,三氧化硫浓度大于a mol/L的是_ABCDSO31mol3mol3mol0molSO22mol1.5mol0mol6molO22mol1mol0mol5mol (1)0.667 (2)0.375 4V/3 (3) 4V/3 (4)1.5mol在537、1.01105Pa时,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X和3molY,此时容积为VL。保持恒温恒压,发生反应X(g)+3Y(g)2Z(g),达到平衡时,平衡混合气体中Z的体积分数为0.5。(1) 达到平衡时,X的转化率约为 。(2) 保持上述温度和压强恒定不变,若向容器中只充入4molZ,则反应达到平衡时,平衡气体中Y 的体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2 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1)-直接开平方法说课稿2024-2025学年苏科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 项目四任务一《兴趣特长我了解》说课稿 2024-2025学年浙教版初中劳动技术八年级下册
- 混凝土质量控制流程标准
- 工程造价服务协议合同模板
- 燃油供给系统的组成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中职专业课-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汽车运用与维修-交通运输大类
- 初中化学实验错误分析及改进建议
- 版高考地理 第5单元 中国地理分区 第1课时 北方地区说课稿
- 2025年营养学在临床中的应用考核答案及解析
- 陕西省石泉县高中生物 第一章 走近细胞 1.2 蛋白质和核酸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1
- 新疆数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 国内公司外汇管理办法
- 高中数学教师学情分析现状的调查研究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课件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 肿瘤化疗静脉护理
- 灯笼鱼介绍课件
- 就业创业政策解读课件
- 2025至2030年中国特种设备检验检测行业市场发展调研及竞争格局预测报告
- 物流公司行业管理制度
- 产科三基试题及答案
- 江苏省苏州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