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一:内能_第1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一:内能_第2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一:内能_第3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一:内能_第4页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一:内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五四学制)中考物理知识点基础演练专题一:内能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四个实验现象中,能够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BCD2 . 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的物体内能大B物体发生热传递时内能一定会增加C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容大的物体吸收的热量多D内能小的物体可以向内能大的物体传递内能3 . 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大力士轻松地举起铜鼎实际上,演员举起的鼎并不是铜制的,你认为演员的举的鼎最有可能是由什么物质制作的A泥土砖块B金属块C泡沫塑料块D水泥砖块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桶水用去一半,剩下的水比热容为原来的一半B物质吸收的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C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比热容一定不同D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有关5 . 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 )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6 . 下面几个有趣的物理现象中,属于热现象的是( )A在地热喷泉上方架一口锅,能煮熟食物B1988年,在我国山东蓬莱海面出现一次奇特的日出景象,双日重叠,蔚为壮观C下雨时,先看见闪电而后听到雷声D每年八月,钱塘江口出现大潮,此时海水如千军万马,以排山倒海之势扑来7 . 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春天冰雪融化升华B灯泡用久了,灯丝会变细熔化C晒在太阳下的湿衣服变干凝华D揭开刚煮熟饭的锅盖,锅盖上附有小水珠液化8 .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流传着许多朗朗上口、生动形象的诗句我们在鉴赏这些优美诗句的同时,常常能体会出其中蕴含的物理知识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潭清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风吹草低见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满架蔷薇一院香”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9 . 甲、乙两种物体质量相同而比热容不同,用相同规格的电加热器分别加热相同的时间,则A比热容小的吸收热量多B比热容大的吸收热量多C初温低的吸收热量多D甲、乙吸收的热量一样多10 . 关于微观粒子的发现与提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子是英国物理学家汤姆生发现的B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是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的C质子是由查德威克发现的D夸克是比中子、质子更小的微粒,是由盖尔曼提出的11 . 一杯热水放在桌上越来越凉.下列图像中能表示其温度T随时间t变化关系的是( )ABCD12 . 质量和初温相同的甲、乙两种金属块,同时分别放入两杯完全相同的水中,达到热平衡后,放入甲的杯中水温降低了5,放入乙的杯中水温降低了10,假设热传递过程中没有能量损耗,则甲、乙金属块比热容的关系是AC甲C乙BC甲C乙CC甲=C乙D无法判断13 . 下列关于内能和机械能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机械能越大,它的内能也越大B物体内能的大小与机械能的大小无关C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大,机械能也增大D物体的运动速度减小时,机械能减小,内能也减小14 . 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D物体没有内能15 . 关于物质的比热容,下列说法中正确( )A物体吸收热量越多,比热容越大B物体质量相同,比热容小的物体吸收热量一定少C温度高的物体比温度低的物体比热容大D比热容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不随质量、体积、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二、填空题16 . 水的比热容是4.2103_,其物理意义是_水变成冰比热容_(填“增大”、“减小”、“不变”)17 . 刚泡出的新茶能够放发出一股清香,这是_现象,端着茶杯的手感觉很热,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内能。18 . 如图所示,“钻木”能“取火”,说明_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走在夜市的炭火烧烤摊时,会闻到烤肉的香味,这说明_;炭火烧烤是通过_的方法来改变肉的内能的三、实验题19 .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相等,烧杯内的液体质量和初温也相同(1)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两图进行实验,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的多少是通过_来反映的(选填“温度计升高的示数”或“加热时间”)(2)若想利用上述装置估测燃料的热值,那么还需要补充的实验仪器是_,小明购买了一盒薯片,取出几片用上述方法测出薯片的热值为1.4107J/Kg,他又观察到包装盒上印有“质量:100g”,他据此算出了整盒薯片能提供的热量为_1.44106J这个结果与包装盒上注明的“能量:2100KJ”不等,原因可能是_. (3)比较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应选择_两图进行实验比热容的概念采用比值定义法,物理学中,将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与它的_的之比,叫做比热容(4)如果质量和初始温度均相同的a、b两种液体,吸热后它们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丁所示,由图可以看出,_液体的温度升高得较快,升高相同的温度_液体吸收热量多20 . 为了探究物体温度升高时吸收热量的多少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室中准备了以下仪器:两个规格相同的电加热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两个相同的烧杯,两支温度计,手表,铁架台,火柴,适量的水和煤油(1)为了完成实验,还需要的仪器有_ (2)为了准确地控制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在上述提供的热源(电加热器、酒精灯)中,选_加热比较合理 实验中通过_来确定吸收热量的多少.(3)某小组实验中记录了实验数据(见下表),分析第1、2 次或第3、4次实验数据可看出;同种物质升高相同温度时,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有关;分析第1、3 次或第2、4 次实验数据可看出:质量相同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吸收的热量与物质的_有关21 . 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0.5kg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象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象可以得出:_(选填“甲”或“乙”)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_,这种液体在015min内放出的热量为_四、计算题22 . 在质量是05千克的铝壶里装了2千克水,把这壶水从20加热到100,求(1)水吸收的热量Q水c水4.2103J(kg);(2)铝壶吸收的热量Q水铝c铝0.9103 J(kg);(3)若在这个铝壶中装入质量为1千克的另一种液体,该液体的比热容是c液,把这壶液体从20加热到40,这个过程中铝壶和液体吸收的热量分别是Q铝和Q液。请参考样例,根据c铝和c液的大小关系,写出Q铝和Q液的大小关系(已知c铝不等于c液)。样例:若c铝大于c液,则Q铝可能大于Q液。23 . 质量为2千克的水温度从60降低到10c水=4.2103焦/(千克)求:水放出的热量Q放 五、综合题24 . 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洗衣粉在热水中溶解得快,在冷水中溶解得慢;湿衣服在阳光下干得快,在阴凉处干得慢;常温下,用盐腌菜,隔几天菜才会变咸,而用盐炒菜,几分钟菜就咸了;将电蚊香片放到鼻子附近才能闻出药味,而将它放在电加热器上通电一会儿,满屋子都有药味(1)上述这些物理现象的变化,最显著的共同特点是:_;联系当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