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教育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模拟)_第1页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模拟)_第2页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模拟)_第3页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模拟)_第4页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模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上海教育版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几种估测最符合实际情况的是A全新的2B铅笔长约18dmB人体感觉最舒适的温度约为37 C人正常眨眼一次的时间约为3秒D人步行的速度约为4 km/h2 . 下列估测与实际最相符的是( )A人觉得舒适的环境温度为37B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2mmC人正常步行的速度为1.1m/sD托起两只鸡蛋的力约为10N3 . (2017齐齐哈尔)关于声现象的描述,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BCD4 . 如图所示的四种情景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BCD5 . 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B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D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6 . 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B木板上的小孔一定要圆形的C小孔成的像一定是放大的D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7 . 图甲是小车甲运动的图象,图乙是小车乙运动的图象,由图象可知A甲车速度大于乙车速度B甲、乙两车都由静止开始运动C甲车运动,乙车静止D甲、乙两车经过5s通过的路程都是10m二、多选题8 .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线垂直照射在平面镜上,入射角是90B漫反射也遵守反射定律C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则入射角为60D太阳发出的光传到地球约需500s,则太阳到地球的距离约为1.51011m9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将水加热到100,水不一定会沸腾B蒸发现象在零下20C时也能发生C把0C的冰放入0的房间里,冰不会熔化D固体在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上升10 .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剧院四壁做成凹凸不平或用蜂窝状的材料,是为了增强声音的响度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利用示波器显示波形的方法来研究声音,应用了转换法D学校路段“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三、填空题11 . 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了声音可以传递_,利用超声波排出人体内的结石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_。12 . 甲、乙两个物体同时从同一地点向西做直线运动,速度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以甲为参照物,乙向_做直线运动,经过6s甲乙两物体相距_m13 . 沁园春雪是无产阶级革命家毛泽东创作的一首词。“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其中诗句涉及到的物态变化是_、_。14 . 太阳、月亮、发光的电视荧屏、电灯,其中属于天然光源的有_;属于人造光源的有_15 . 有时黑板反光能“晃”着一些同学的眼睛,其原因是光发生了_反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这些物体对光发生了_反射。16 . 某人身高1.6m,离平面镜的距离是1.5m,这时人与像之间的距离是_m,若将镜子向人移动1m,那么人和像之间的距离是_m,像高是_m。17 . 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就分度值而言,_刻度尺更精确些其中放置正确的是_刻度尺18 . 平均速度是反映做_运动的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只能对运动做_描述,从_运动的平均速度的观点出发,看龟兔赛跑的典故,其结果表示_的平均速度大于_的平均速度.19 . 按要求填空。(1)测量温度的工具是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液体_的规律制成的。在测量水时,甲、乙、丙三位同学按图1所示方法读数,正确的是_,水的温度是_;(2)小明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桌面上,用一根细线悬挂一个轻质小球贴近闹钟上方的铃铛,小球被弹开。此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_产生的。他又将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如图2所示,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逐渐变小”这是在描述声音的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当玻璃罩内被抽成真空,将听不到铃声,说明_。20 . 电热水器下面连接有冷、热水管,小科发现一个有趣现象:洗热水澡时,左边水管的外壁上有水珠,而右水管的外壁上却没有水珠,仔细观察这些水珠并不是溅上去的,这些水珠的形成是属于_现象,由此可知左水管是_(选填“冷”或“热”)水管21 . 如图1所示,利用凹面镜可以将奥运火炬点燃,是利用了凹面镜对光具有_的作用如图2所示为在街道拐弯处安装的反光镜,它是一面_(选填“平面”“凹面”“凸面”)镜,可以扩大视野四、实验题22 . 为了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小萍将一块厚度为0.5cm的玻璃板(如图甲所示,P和Q两个平面都可以作为平面镜使用)竖直架在水平桌面上,再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A和蜡烛B,分别竖直置于玻璃板两侧,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进行实验。(1)小萍将蜡烛A放在水平桌面上,她看到了蜡烛A通过玻璃板得到了2个清晰的像,小萍用未点燃的蜡烛B找到了这两个像的位置,分别位于图甲中的和处,其中处的像是蜡烛A通过玻璃板的_(填“P”或“Q”)平面成像得到的。物距u/cm5.06.07.08.0像距v/cm4.55.56.57.5(2)小萍按照图中的测量方法,改变蜡烛A的位置,认真测量并记录了表中数据:然后得出像距小于物距的结论,你认为她的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填“物距u”或“像距v”)。(3)小阳吸取了小萍的经验教训,选择了一块薄的玻璃板进行了实验,如图乙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他发现玻璃板中棋子A的像偏低,且无论如何移动玻璃板另一侧的棋子B,都无法使棋子B与A的像完全重合,产生以上实验现象的原因是_。他让玻璃板沿OO轴(如图乙玻璃板与桌面的接触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动,结果他发现镜中的像相对于棋子A_(填“向右”、“向左”或“不”)移动:他又将玻璃板绕OO轴转向自己,发现镜中的像_(填“转向自己”、“转离自己”或“不动”)。23 . 如图是探究声现象时常用的装置。(1)图甲所示,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在木梳齿上划过,一次快些,一次慢些,划得快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_,这说明音调跟发声体的_有关。(2)图乙中,击鼓时,用力不同,听其发声,淝察纸屑被弹起的高度;这个现象说明声音的_和_的关系。(3)如图丁是用电线吊在钟翠里的电铃,可以通过通断电来控制电铃是否发声。把正在响着的电铃放在玻璃罩内,当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铃声将会_(填“变大”或“变小”);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铃声将会_(填“变大”或“变小”)。(4)我们知道真空不能传声,假如抽气机把内空气全部抽去,当你的耳朵贴上玻璃罩时_(能/不能)听到铃声;你得出此结论的理由是_。24 . 如图所示是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的实验装置图,把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可以沿ON向前或向后折的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ON垂直于镜面(1)一束光帖着纸板沿EO射到O 点,光将沿OF方向射出,如果把纸板ON的右半边向折,反射光线将_(选填“存在”或“不存在”);如果一束红色激光沿原FO方向射O点,它反射后沿_方向射出(2)接着,某同学利用一套实验器材,选择入射角分别为15、30、45的三条光线进行实验,结果得到数据表中所示,经经检查,三次实验中各角度的测量值都是准确的,但结论却与反射定律违背,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应该是_(3)实验中纸板的作用是: _25 . 在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实验中:(1)从图甲所示的实验器材看,所使用温度计的分度值为_;(2)当水温达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并绘制了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水沸腾时的特点是_,水的沸点为_;(3)小强同学想提高水的沸点,换用了火力更大的酒精灯加热,这种做法_(选填“可行”或“不可行”),如果想缩短加热时间,你采取的方法是_。五、计算题26 . 科学工作者向3000m深的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经过4s后收到回波信号求:声音在海水中传播的速度是多少?27 . 李鹏驾车去百里杜鹃赏花,从李鹏家到百里杜鹃的路程为240km,从李鹏家到百里杜鹃的行驶过程中,车速不能超过80km/h。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李鹏驾车从家到百里杜鹃最快要用多少时间?六、作图题28 . 在图中,画出ABC在镜中所成的像.(做出必要的辅助线)29 . 一束光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