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ppt_第1页
师德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ppt_第2页
师德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ppt_第3页
师德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ppt_第4页
师德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师德论坛:今天我们为什么做教师,刘良华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邮箱:liulianghua资料:爱问:Liulianghu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四个文本,1984年,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共6条。1991年修订为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保持6条1997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扩展为8条,扩充字数2008年修订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参考文献1: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参考文献2:刘良华:“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个文本的比较,教育观察2012年第3期,1984文本:师德规范第一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要求(试行草案),共6条爱国守法、爱岗敬业、热爱学生(或“关爱学生”)这三个条款在后来历次修订中稳定地延续教师职业道德的三个维度:一是国家责任,在爱国的基础上成为守法公民二是专业能力,凭专业技能为社会提供专业服务三是服务意识,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关爱学生,1991文本:师德规范第二版,以道德规范取代道德要求,保持6条但修改过头,出现败笔“热爱祖国”被改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面向全体学生,教书育人,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被简化为八个字:“尽职尽责,教书育人”“不歧视、讽刺、体罚学生,建立民主、平等、亲密的师生关系”被压缩为“保护学生身心健康”,1997文本,1997文本的整体特征是“扩充”,6条扩充为8条,227个字扩展为572个字1997文本的“四字诀”:一、依法执教。二、爱岗敬业。三、热爱学生。四、严谨治学。五、团结协作。六、尊重家长。七、廉洁从教。八、为人师表。恢复了1984文本中的某些具体要求:否定之否定,2008文本,1984年文本、1991年文本,1997年文本之后,2008年再次修订,出现“师德第四版”2008文本的整体特征是“增加新道德”,但由572个字减少为490个字;恢复为6条,并保留了“四字诀”进展:借鉴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遗憾:从道德规范到道德理想:比如在“爱岗敬业”后面提出“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这在以往的规范中是没有的,2008文本:爱国守法,一、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变化1:只提出“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而不再具体要求“学习和宣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变化2:呼应当时的政治舆论,特别强调“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2008文本:爱岗敬业,二、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变化:从“职业规范”到“职业理想”倡导教师“志存高远”、“乐于奉献”,这在以往的规范中是没有的,2008文本:关爱学生,三、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变化:在“关爱学生”的标题之下,特别增加了“保护学生安全”的道德律令。这是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中出现的“范跑跑现象”的直接回应,2008文本:教书育人,四、教书育人。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变化:首次明确提出“实施素质教育”,并特别提示“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这里再次出现1984文本的“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等词语。,2008文本:为人师表,五、为人师表。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变化:第一,与当时的“八荣八耻”相呼应,强调“高尚情操,知荣明耻”。第二,呼应当时社会舆论,增加了“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第三,呼应社会舆论,增加了“作风正派,廉洁奉公。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2008文本:终身学习,六、终身学习。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变化:首次将“终身学习”作为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且以之“压轴”。背景:呼应世界范围内的“终身教育思潮”和“新课程”。2003年教育部倡导“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2008文本:“不”,不仅以“四字规范”作为每一个条款的关键词,而且以先提出正面的要求后以“不”的方式提出否定、禁止的要求按照中国人的传统思维,正式文件一般不直接提出“不”的要求,因为,“不”的表述显得比较强硬但是,“不”的表述方式显示出“提醒”、“警示”、“亮红牌”的效应,2008文本:借鉴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美国“国家教育协会”(NationalEducationAssociationNEA)1968年制定并于1975年修订CodeofEthicsofEducationProfession(“教育专业伦理规范”,也被称为“美国师德规范”),2008文本:借鉴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原则一:对学生的承诺教育工作者力争帮助每个学生实现其潜能,使之成为有价值而又有用的社会成员。在履行对学生的义务时,教育工作者一、不得无故压制学生求学中的独立行动。二、不得无故阻止学生接触各种不同的观点。三、不得故意隐瞒或歪曲与学生进步有关的材料。四、必须作出合理的努力以保护学生不受对于学习或者健康和安全有害的环境影响。五、不得有意为难或者贬低学生。,2008文本:借鉴美国教育专业伦理规范,六、不得根据种族、肤色、信条、性别、原有国籍、婚姻状况、政治或宗教信念、家庭、社会或文化背景或者性别取向,不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