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冬瓜子_第1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冬瓜子_第2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冬瓜子_第3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冬瓜子_第4页
中医药现代本草文库:冬瓜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药现代本草系列文库 冬瓜子冬瓜子 中医药是中华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在人类医学中有重要地位。 本文提供 “冬瓜子” 的现代视点解读,以供大家了解。 冬瓜子冬瓜子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 白瓜子(本经),瓜子、瓜瓣(金 匮要略),冬瓜仁(别录),瓜犀(荆楚岁时 记)。 基源 为葫芦科冬瓜属植物冬瓜的种子。 原植物 冬瓜Benincasa hispida(ThunbCogn(Cucurbita hispida Thunb) 历史 本品为中国药典1963年版和 1977年版收载。 余项参见“冬瓜”条。 。 【生药】: 采集 食用冬瓜时,收集成熟的种子,洗 净,晒干。 药材产于中国大部分地区。 鉴别 性状 种子扁平卵圆形,长115cm,宽5 8mm;表面淡黄白色,一端较尖,尖端有2个突起,其 中较小突起为种脐,较大突起上有明显的珠孔另端 钝圆,边缘光滑(单边冬瓜子)或两面边缘均有环形稍隆 起的边(双边冬瓜子)。 体轻,质松脆,剥去种皮,可见透明膜质胚乳紧包着2 枚子叶。 子叶白色,卵形,富油性。 气微,味微甜。 以身干、色白、子粒饱满者为佳。 显微 种子横切面:种皮外表皮为1层类似栅状的细 胞,壁稍厚,微木化;下皮层为818列薄壁细胞,细 胞呈圆形或不规则长圆形,壁微木化,多数具纹孔; 其下为23列石细胞,石细胞类圆形,直径17 54m,壁厚717m;紧靠石细胞为1层通气薄壁组 织,其细胞壁向外突起呈乳头状,细胞间隙较大;种 子两端各有1维管束;种皮内表皮为1列薄壁细胞。 珠心的外层为1列被角质层的表皮细胞,细胞扁平,其 下为残存的珠心及胚乳;子叶2片,细胞中含脂肪油和 糊粉粒。 (图见中药志第3册第2版图200) 加工炮制 常 用炮制方法有净制和炒制。 冬瓜子 取原药材,除去杂质,筛净,干燥。 炒冬瓜子 取净冬瓜子置锅内,用文火加热,炒至表 面显黄色焦斑,取出放凉。 此外,尚有麸制、蜜制等。 贮藏 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 【化学】: 含皂甙约068%及多量脂肪1、尿素 2、瓜氨酸3、尿素酶4、种子含脂肪油28%49 5%,脂肪酸组成(%):棕榈酸88212、硬脂酸 6085、花生酸微量、十六碳烯酸09、油酸 139163、亚油酸5318775,并含有5 、7和8的甾醇类物质6。 还含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组分7。 参考文献 1 中药志第3册第2版人民卫生出版 社,1984:318 2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上海教育出版 社,1960194 3 CA 1968;68:19551f 4 中草药 学下册江苏人民出版社,1980:1091 5 CA 1986;105149708f 6 CA 1986;10557918w 7 生 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86;18(6):485 【药理】: 冬瓜子热水提取物中的中性糖、糖醛酸等 分子量较大的组分对小鼠淋巴细胞及脾细胞有致丝裂 活性。 并证明有无性系B细胞激活剂(PBA)活性及佐剂活性。 呈现免疫促进作用1。 利用固相胰蛋白酶亲和层析及Biogel10凝胶过滤,从 冬瓜子中分得了4个具有抑制胰蛋白酶活力的组分。 其中组分和对胰蛋白酶的抑制活力比分别为149 和179;氨基酸组成测定表明两者分别含54和25个氨 基酸残基。 并证明组分的活性中心残基为精氨酸。 1分子冬瓜子抑制剂仅能抑制1分子的胰蛋白酶2。 参考文献 1 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84;(2)50 2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86;18(6):485 。 【药性】: 性味 甘,凉。 本经:“甘,平。” 别录:“寒。” 陆川本草:“甘,凉。” 全国中草药汇编:“甘,寒。” 中国药典1977版:“甘,微寒。” 归经 肺、大肠、小肠经。 得配本草:“入足厥阴肝经。” 青岛中草药手册:“入肺、胃、大小肠经。” 中医大辞典中药分册:“入肺、大肠、小肠 经。” 主治 肺热咳嗽,痰多,肺痈,肠痈,淋病,水肿,小 便不利,脚气,痔疮,鼻面酒渣。 本经:“益气。” 别录:“主烦满不乐。” 崔禹锡食经:“利水道,去淡水。” 日华子本草:“去皮肤风剥黑,润肌肤。” 纲目:“治肠痈。” 本草经疏:“能开胃醒脾。” 本草述:“主治心经蕴热,小水淋痛,并鼻面酒 渣如麻豆,疼痛,黄水出。” 本草从新:“补肝明目。” 本草述钩元:“主腹内结聚,破溃脓血,凡肠胃 内壅,最为要药。” 山东中药:“治肾脏炎,尿道炎,小便不利,脚 气,水肿。” 中国药用植物图鉴:“罨痔疾肿痛,或洗涤。” 安徽中草药:“清热化痰,除湿排脓。 治肺痈,痰热咳嗽,咽喉肿痛,妇女白带。” 全国中草药汇编:“清热化痰,消痈排脓。 治肺热咳嗽,肺脓疡,阑尾炎。” 福建药物志:“治阑尾炎,肺脓疡,咳嗽,糖尿 病,白带,久伤身痛,预防中暑。”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015g;或研末。 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膏涂敷。 使用注意 别录:“久服寒中。” 。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配冬葵子,治肠痈、肺 痈、悬饮症,水肿,二便不通。 配青橘叶,治水气郁滞,胸胁胀痛,咳嗽有痰。 配甜瓜子,煮汤代茶饮,治肺气肿,渗出性胸膜 炎。 配桃仁、赤芍,治肺痈,属血瘀者。 配黄柏、萆薢,治下焦湿热所致的白浊、白带等 症。 配桃仁、丹皮、桔梗,治肺痈。 配前胡、川贝、杏仁,治内痈和痰热咳嗽。 配桔梗、鱼腥草、金银花,治肺痈,咳嗽痰多。 方选和验方 安徽中草药:“治肺痈:冬瓜子、薏 苡仁、百蕊草各30g,瓜蒌皮12g,桃仁9g。 煎服。” 安徽中草药:“治痰热咳嗽:冬瓜子15g,浙贝 母、牛蒡子、枇杷叶各9g,黄芩6g。 煎服。” 安徽中草药:“治咽喉肿痛:冬瓜子、连翘各 15g,射干6g,桔梗、生甘草各4g。 煎服。” 单方应用 千金方:“治男子五劳七伤,明目:冬 瓜子210g,绢袋盛,搅沸汤中3遍,暴干;以酢100ml 浸1宿;治下筛。 酒服6g,日3次服之。” 救急易:“治男子白浊,女子白带:陈冬瓜子 (炒为末),每服15g,空心米,饮下。” 食疗 食物中药与便方:“治百日咳或支气管炎、 剧烈咳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