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_第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_第2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_第3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_第4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版八年级物理6.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练习名字:班级:成就:一、单项选题1.物体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形成实像。如果这时凸透镜的下半部分被黑纸覆盖,光屏()A.无法想象B.只有一半的图像它仍然是原始图像,但是它的亮度比原始图像暗。D.将光屏移动到适当的位置对于再次获得图像是必要的。2.以下关于光学知识的陈述是正确的老花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图像B.近视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效应,使物体的图像出现在视网膜上这种照相机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直的缩小实像的原理制成的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形成直的放大实像的原理制成的3.在下列光学仪器中,缩小实像的是A.放大镜B.摄像机C.幻灯机D.平面镜4.在下面的四句话中,所描述的具体应用与其相应的物理知识是一致的A.瓶盖的侧表面通常具有交替凹凸的垂直条纹,以便当接触表面的粗糙度一定时,通过增加压力来增加摩擦力,从而便于旋开。B.涂有友发现青蒿素受热后很容易失去活性。为了从溶液中提取青蒿素,她创造性地选择了乙醚而不是水或乙醇,这是利用了乙醚的小比热容用手机自拍已经逐渐成为一种时尚。离透镜的距离u和透镜的焦距f之间的关系是f u 2fD.当飞机向前飞行时,由于机翼下的空气速度小,机翼上的压力高,所以在机翼的上下表面产生压力差,从而产生向上的升力5.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同学发现光屏上只有一半的图像能被找到,并且接近光屏上边缘。以下方法是正确的()A.换成更高亮度的物体B.用更短的发光物体代替它。C.提高凸透镜的高度D.降低光屏高度6.图中的蜡烛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放大图像。下列哪项操作可能会导致蜡烛火焰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放大图像()A.镜头不移动,蜡烛和光屏靠近镜头B.镜头不移动,蜡烛和光屏向右移动。镜头和光屏不动,蜡烛向右移动。蜡烛和光屏不动,镜头靠近光屏7.镜头在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中被广泛使用。以下陈述是错误的()A.近视眼镜利用凹透镜对光线的发散作用拍照时,拍摄对象应站在镜头焦距的两倍以内。放大镜可以使物体变成垂直的放大虚像D.显微镜的物镜被倒置并放大第二,多主题选择8.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的相对位置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的图像。如果镜头的位置保持不变,改变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人们发现在光屏上仍然可以形成清晰的图像。此时对图像性质的正确判断是()A.这一定是缩小的图像B.这一定是放大的图像。它一定是一个倒置的图像D.这一定是一个正直的形象。9.凸透镜是一种基本的光学元件,广泛应用于生活中。以下陈述是正确的()A.当使用放大镜观察报纸时,报纸应该放在双焦距范围内。为了使观察到的图像更大,报纸需要靠近放大镜用投影仪玩物理问题时,为了使屏幕上的图像更大更清晰,应该在投影仪远离屏幕的时候降低镜头。用相机拍摄人像时,为了使图像更大更清晰,拍摄对象应该靠近镜头,镜头应该向前延伸。当用照相机拍摄人像时,如果你想使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你应该换成长焦距镜头10.小杨做了一个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他将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固定在灯具底座上的50厘米刻度线上,光屏和点燃的蜡烛位于凸透镜的两侧,如图所示。将蜡烛火焰中心、镜头中心和光屏中心调整到同一水平高度后,小杨将蜡烛放在10厘米刻度线上,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呈现清晰的蜡烛火焰图像(可选择“放大”或“缩小”)。将蜡烛放在35厘米刻度线上,并将光屏向右移动。光屏可以呈现清晰的_ _ _ _ _ _(可选“倒置”或“直立”)蜡烛火焰图像。11.显微镜的物镜形成_ _ _ _ _像,而目镜形成_ _ _ _ _像。12.如图所示,罗塞塔飞船上的数码相机在35公里的高度拍摄了这颗彗星的表面。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彗星上的岩石,因为入射到岩石表面的光有_ _ _ _ _ _(可选的“镜子”或“漫射”)反射。如果数码相机的焦距是30毫米,那么从数码相机的感光层(数码相机的感光层相当于普通相机的胶片)到镜头的距离是30毫米(可选“大于”、“小于”或“等于”)。在地球上,我们可以借助于一个大的_ _ _ _ _ _(填写“望远镜”或“显微镜”)。四.实验问题13.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如果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位于灯具座上,如图A所示,蜡烛火焰的图像将位于光屏中心的_ _ _ _ _ _(选择“上方”或“下方”)。(2)调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将蜡烛和凸透镜分别移动到图B所示的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发现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有一个大小相同的光斑,从而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_ _ _ _ _ _ _ _ _ _ _厘米。(3)保持凸透镜位置,将蜡烛移动到15厘米的光学台刻度,然后移动光屏,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这是_ _ _ _ _ _的成像原理。(4)如果图C中的三个位置保持不变,用另一个焦距为10厘米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为了在光屏上再次形成清晰的图像,光屏应移动到_ _ _ _ _ _ _ _ _ _ _。14.如图所示,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和光屏依次放置在灯具底座上。(1)实验前,应先调整凸透镜、光屏和烛焰,使它们的中心在同一直线上,大约为_ _ _ _ _ _,这样可以使图像在光屏的中心。(2)当蜡烛就位时,移动凸透镜另一侧的光屏将产生倒置的实像,_ _ _ _ _ _(填入“放大”、“等距”或“缩小”)。(3)如果凸透镜的焦距为,物距为,通过凸透镜可以从光屏的一侧看到垂直放大的_ _ _ _ _ _图像(填入“虚”或“实”),应用这一原理可以得到_ _ _ _ _ _。(4)实验获得了清晰的真实图像。当镜头的上半部分被黑色纸板覆盖时,产生的图像将是_ _ _ _ _ _(用“完整”或“不完整”填充),其亮度将变暗。15.实验组进行了“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如图);(1)从图A可以看出,凸透镜的焦距是_ _ _ _ _厘米。(2)在实验过程中,凸透镜和闭屏的高度已经调整,但闭屏上蜡烛火焰的位置偏高。为了使图像在屏幕的中心,蜡烛应该被调整以移动蜡烛火焰到_ _ _ _ _(填入“向上”或“向下”)。(3)如图b所示,如果在光屏(光屏未示出)上获得清晰放大的实像,蜡烛火焰应位于透镜左侧四个点a、b、c和d中的_ _ _ _ _处,此成像规则应适用于_ _ _ _ _(填写设备名称)。(4)实验结束后,一位同学取下了实验装置上的凸透镜。他用凸透镜观察他的手指(如图C所示),看到了手指的_ _ _ _ _图像。然后他用凸透镜观察远处的房子16.梁肖正在探索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凸透镜的焦距f为10厘米,凸透镜固定在光学台的50厘米刻度处,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1)查询前应先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2)在一个实验中,当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如图所示放置时,蜡烛形成颠倒的清晰图像,_(填入“放大”、“缩小”或“等。)通过凸透镜放在光屏上。(3)如果镜头和光屏的位置保持不变,将蜡烛移至“15cm”刻度线。为了使清晰的图像出现在光屏上,可以在蜡烛和透镜之间的适当位置放置_ _ _ _ _(可选的“近视”或“远视”)透镜。V.简短回答问题17.肖强在探索凸透镜成像规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