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_第1页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_第2页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_第3页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_第4页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阳西县程村镇黄什小学袁秀硕内容提要:笔者通过对一个行为偏常学生的心理纠正过程的案例透视。为深入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自己的见解,“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结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提出新教育之梦的理论实践和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以“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核心教育理念,师生共享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关键词:适合的教育、成长、共享、生命传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密切配合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朱永新教授新教育之梦理论实践和研究,以教师专业发展为基点,以“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为核心的教育观,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无限相信教师与学生的潜能;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确保学生沿着正确的政治导向茁壮成长;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师生共享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教育工作者不仅仅是人类精神文化的传播者,也是学生美好心灵的缔造者和塑造者,还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阶段,他们各种良好的习惯和行为模式,都在这一阶段奠定基础。这时候,作为各学科教师尤其是健康心理教师或班主任和学校领导,如能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孩子们的心理便可进入一个健康而又稳定的发展时期;若得不到妥善及时的排解或处置,孩子们就极易顿入误区,心理上会产生不少的矛盾和冲突,引起心理不适应、情绪不协调和精神障碍等。下面就我处理过的一个案例谈谈对一个行为偏常学生的心理纠正过程的真实体验。案例:小黄,男,12岁,六年级学生,生活在农村一个完整的6口之家。家有公公、婆婆、父亲、母亲和小妹。他们一起生活。公公和婆婆对他非常溺爱。从一年级开始,对学习就不感兴趣,不专心听课、不关心班集体,不按时完成作业,常欺负小同学,要同学代其写作业,成绩不好,随意旷缺课,常撒谎,慢慢地还开始偷窃、在班中常常争强好胜,经常不听老师的教导、劝诫,不承认过错等不良习惯融于一身。但他优点喜欢运动,有气力,肺活量达2600毫升。本学期某天一节语文课,小黄在课堂上大开小差,严重影响课堂纪律。教导主任是他班的语文科老师,见他在课堂上搞“恶作剧”,马上叫他到办公室谈话,他不肯离开座位,主任就拉了他一下,他则用力反抗,相持之下,主任的手指甲划伤小黄颈部,家长状告学校。小黄的公公要求学校带小黄到卫生院验伤,并要求教师赔学生的医疗费。校长为了平息风波,主动带小黄到程村卫生院拍片全面检查,医生鉴定:小黄无内伤,颈部皮外伤口作了消毒处理,开了消炎药,并打了破伤风针。教师承认了过错,学校对小黄进行个别性的教育。一、小黄坏习惯形成的原因通过家访,调查,我了解到,小黄在家是“小皇帝”,公公婆婆对他十分宠爱。公公在乡邻乡里也是一个争强好胜之人,父母亲都没有正当职业,靠偏门生意赚钱,家庭生活也算得上风风光光。父母亲经常不在家,每当小黄在学校有违纪行为,老师就与他的公公联系研究共同教育小黄的对策,小黄的公公由于对其很溺爱,虽然深知他的调皮,但还是怕小黄被别人欺负,生怕自己人“吃亏”, 公公总是从别人身上找原因为小黄庇护,常说人家不对,滋长了小黄爱撒谎,贪小便宜的不良习惯。造成学校正面教育与家庭教育相抵触,好的习惯难以形成,坏习惯很快染上,老师不愿意教他。同学孤立他,谁都不愿与他交朋友,他经常不服从老师教育,总想找时机与老师相对抗。小黄的个性越发反叛,坠入深渊。 二、对小黄加强个别教育的体验 学校领导和班主任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一方面对小黄的公公说:“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能全部放在老师身上,要密切配合学校才能共同教育孩子,为了孩子的未来,不能计较眼前的得失,要知错即改”一方面通过电话与小黄父母亲联系,做好小黄父母亲的思想工作,要求当父母的要注意自身的形象、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尽量不要在孩子面前有不良的影响。通过学校调解,教师与小黄重新创立新型师生关系。用新教育的思想开启教师的教育智慧,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生命与学生的生命编织在一起,摆脱种种虚无与倦怠,书写自己的职业传奇,生命传奇。对于一个有偏见的孩子,教师要以博大情怀保护好学生的自尊心。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小黄虽然学习成绩差,但他自尊心很强。平时好表现自己。我在农村小学当校长十多年,见到类似小黄一样的学生也有许多,对于这样的学生,学习成绩暂且不要求那么高,主要是抓住其个性特征,对他进行人品教育,教会他学习做人的道理,“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斯说过这样一句话:“人性中最深切的东西就是被人赏识的渴望。”来自他人的表扬或奖励,总会使被表扬者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这一点在儿童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此后,我曾多次为小黄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不健康心理障碍,激发起他的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碰撞,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撒野而放纵的心。如学校委任他管理体育室,让他负责发放学生课余活动时间所需的体育用具,他能按时收发,深得同学的信服。在参加植树活动中,学校要给校园内的刚长成的小绿树施肥,6袋每袋50多公斤重的白鸽屎,恶臭难闻,小黄主动用双手把这6袋优质肥平均分散到校园内30棵树坑上,弄得汗流浃背。校长在劳动现场,要求几位同学协助出力,分散这批白鸽屎。小黄同学爽朗地回答:“校长,还是让我自己来吧!反正我的手已经弄脏了,用不着大家都把手弄脏,同学们只管挖坑和盖土,其余的活不用您操心”面对这位敦厚的同学,校长及时地表扬他,意味深长地向同学们宣布:“小黄同学热爱劳动,是黄什小学校园里的一位绿色使者,每一颗小树苖,都见证着我们师生共同成长的足迹,小黄同学今天最不怕苦,不怕臭,不怕脏,当他情愿弄脏自己手,多出一点汗,全包下所有的脏活,他想到的是不让大家弄脏手,他自己劳累闻臭,想到的是对他人的好处,这对一个小学生来说,思想上真是获得了不起的进步啊!”劳动过后洗手,校长拿出一块香皂,对小黄说:“拿这块香皂洗手吧!这是美罗国际艾草美肤香皂,国际品牌,洗完手后谈谈你的感受吧!”小黄脸上绽放着欣喜的笑容,连连说:“真香!真香!真香!”是啊,用劳动创造传奇的双手永远是香的!师生在共同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快乐,享受在集体中获得温暖,象小黄这样的孩子,他们乐意在群体中生活,具有一种强烈的吸引力和归属感,能把许多个人的力量汇成一股合力。这叫作优势互补,产生了增值的群体效应,极大地增强了班集体的凝聚力。三、 从小黄教育过程引发的几点思考。(1)营造宽松快乐的心理环境,重视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健康的心理来自健康的心理环境。一名教师,尤其是班主任,要营造一种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轻松愉快、和谐友爱的班级氛围。让学生在“尊重、关爱、民主” 新型的师生关系中,每天都用乐观向上的积极情感,学会生活、学会生存、学会做事,即使生活在困境中,也能挖掘生活的乐趣,欣赏成功的快乐。学生在享受劳动快乐中学会劳动,在被尊重中学会自尊自重的原则,在信任的目光中增长自信,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会与人为善。班主任要引导学生严于律己,自觉地进行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使学生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把他们置身于集体之中,从周围环境和其他同学身上吸取营养,用人之长克己之短。在课室里悬挂名言书画,办好班报,以启迪心智;设置竞赛栏、展示栏等评比台,激起学生的竞争意识;开设“心之声”信箱,进行心声交流和析疑解难;设立“流动图书箱”,向学生推荐有益读物,和好书交朋友等活动,使学生开阔视野,理智做人。(2)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用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学校是培养人才的“圣地 ”。家长把子女送入学校,不仅是为了让其学到知识,而且是为了让其学会做人,因此,教师要当好“经师”,又要当好“人师”,既教好书,又育好人,要以朴实谦虚的作风和正直诚实的品质影响学生人格的形成。作为一名教师,应尽职尽责,忠于职守,自觉地抵制哪些只讲索取,不讲奉献的极端的个人主义思想。学生正解的思想,良好的道德品质,只靠大家齐抓共管,美好的前程将会希望无限。(3)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在社会发展日趋多元化的今天,人们也受到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扰。小学高年级的孩子正处于反叛期的阶段,处于半独立半依赖的矛盾时期,有其特殊的心理矛盾,有成人难以理解的困惑与苦恼。孩子们的许多心理冲突,或被自我掩盖,或被成人忽视,视而不见,置若罔闻,以至不少孩子感到难以获得理解,觉得孤立无助,只好压抑于心灵深处,备受煎熬,任其折磨自己,甚至诱发各种心理障碍乃至心理疾病。现实的严重性,我们不能等闲视之。我们要以对孩子们终身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来重视其心理教育。校长是办学方向的引导者,必须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以高尚的精神示范人,以优良的作风带动人,以务实的业绩感召人,以良好的形象影响人。每一位班主任都应该明确自己是孩子们的心理顾问及心理保健医生这一特殊角色,应及时发现他们的心理问题,利用班集体的优势和特点,向孩子们进行心理教育,满足其心理需求,使他们有理想、有抱负,追求美好的生活,增强承受各种心理压力和处理各种心理危机的能力,提高心理素质,以迎接明天社会的严峻挑战! “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坚定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的信念和信心;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加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总而言之,“幼苗茁壮园丁喜,几人知平时辛苦。”未来的十年,展望教育新一轮发展机遇,农村的教育工作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