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9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学案(无答案)_第1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9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学案(无答案)_第2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9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学案(无答案)_第3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9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学案(无答案)_第4页
北京市第四中学2020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无机化学基本概念 9 热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热的计算学案(无答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九届热化学方程与反应热的计算三、热化学方程式1 .定义:表示反应物的量和反应热的关系的化学方程式叫热化学方程式。2 .编写热化学方程的注意事项:(1)由于反应温度和压力不同,标明反应之和,因此h不同。未标明的是101kPa和25时的数据。(2)注明反应物和产物的凝聚状态。(3)热化学方程式的各物质之前的化学计量数不表示分子数,而表示物质量、整数或分数。(4)H的单位表示每摩尔反应吸收的热量、H和与其相应的计量数必须处理。(5)比较h的大小时为“65122;” 加以比较。(6)显示反应完成的热量,可逆反应N2 3H22NH3; H=92.4kJ/mol是指1molN2和3molH2完全反应所放出的热量,实际上与大于该值的逆反应的热量相等,但符号相反。3 .盖斯定律(1)同一产物状态不同A(g) B(g)=C(g) H1=a kJ/molA(g) B(g)=C(l) H2=b kJ/molC(g)=C(l) H3h3=h2-h1=-b-(-a)=a-bkj/mol(2)同一反应物状态不同S(g) O2(g)=SO2(g) H1=a kJ/molS(s) O2(g)=SO2(g) H2=b kJ/molS(g)=S(s) H3h3=h1-h2=-a-(-b)=b-akj/mol(3)两种有关联的不同反应C(s) O2(g)=CO2(g) H1=a kJ/molC(s) 1/2O2(g)=CO(g) H2=b kJ/molCO(g) 1/2O2(g)=CO2(g) H3h3=h1-h2=-a-(-b)=b-akj/mol例题:1 .已知:2H2 (g ) O2 (g )=2h2o (l )h=-571.6 kj mol-1c H4 (g )2O2 (g )=CO2 (g ) 2h2o (l )h=-890 kj mol-1使以往的H2和CH4的混合气体112L (标准状况)完全燃烧而生成CO2和H2O(l ),实验测定反应发热3695kJ时,原来的混合气体中的H2和CH4的物质的量之比a.1:1b.1:3c.1:4d.2:32 .已知:2 co (g ) o2(g )=2co2(g )h1=-566 kj/molNa2O2(s ) CO2 (g )=na2co3(s )1/2O2 (g ); H2=-226 kJ/mol Na2O2(s) CO(g)=Na2CO3(s) h3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以下说法是正确的A.CO的燃烧热为283 kJb .右图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c.2 ni2o2(s )2co2(s )=2ni2co3(s ) o2(g ); H- 452 kJ/mold .反应释放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3 .已知:fe2o3(s )3/2c (s )=3/2CO2 (g ) 2fe (s )h=234.1 kj/molc (s ) o2(g )=co2(g )h=-393.5 kj/mol2Fe(s) 3/2 O2 (s)=Fe2O3(s )的h为a.- 824.4 kj /摩尔b.- 627.6 kj /摩尔C.-744.7kJ/mol D.-169.4kJ/mol4 .以下关于热化学反应的记述中正确的是:A.HCl和NaOH反应中和热H=-57.3kJ/mol时,H2SO4和Ca(OH)2反应的中和热H=2(-57.3)kJ/molB.CO(g )燃烧热为283.0kJ/mol,2CO2(g)=2CO(g) O2(g )反应的H=2283.0kJ/molc .需要加热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D.1mol甲烷燃烧,气态水和二氧化碳释放的热量是甲烷燃烧热5 .工业制备纯硅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如下:sicl4(g )2h2(g )=si (s )4HCl (g ) mol (q 0)在某个温度、压力下,使一定量的反应物流入密闭容器进行以上的反应(在此条件下可逆反应)以下描述是正确的a .在反应过程中,增大压力可以提高SiCl4转化率b .反应开始时SiCl4为1 mol时,平衡时吸收热量为Q kJ反应到4 min时,如果HCl浓度为0.12 mol/L,则H2的反应速度是0.03 mol/(Lmin )d .反应的吸收热量为0.025Q kJ时,生成的HCl通入100 mL1mol/L的NaOH溶液正好发生反应6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1) ch3c ooh (l )2o2(g )=2co2(g )2h2o (l )H1=-870.3 kJmol-1(2) c (s ) O2 (g )=CO2 (g )H2=-393.5 kj mol-1(3) H2 (g ) O2 (g )=H2O (l )H3=-285.8 kj mol-1反应2C(s) 2H2(g) O2(g)=CH3COOH(l )的焓h是() kJmol-1a.488.3 b.- 244.15 c.244.15 d.- 488.37 .下列热化学方程或离子方程中正确的是:甲烷的标准燃烧热为-890.3kJmol-1,甲烷燃烧的热化学公式可以表示为:ch4(g )2o2(g )=co2(g )2h2o (g )h=-890.3 kj mol-1b .在B.500、30MPa下,将0.5mol N2和1.5molH2装入密闭容器中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 ),发热19.3kJ,热化学方程如下c .氯化镁溶液和氨水反应Mg2 2NH3H2O=Mg(OH)2 2NH4d .氧化铝溶解在NaOH溶液中: Al2O3 2OH 3H2O=2Al(OH)38 .反应2C O2=2CO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 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12 g C(s )与一定量的O2(g )反应生成14 g CO(g ),释放出来发烧是110.5 kJB.2 mol C(s )与足够量的O2(g )反应生成CO2(g ),所释放的热量大于221 kJc .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包括: 2C(s) O2(g)=2CO(g ); H=-221 kJd .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CO分子中形成化学键时释放的总能量与O2分子中化学键断裂时吸收的总能量之差9 .赤磷P(S )和Cl2反应生成PCl3和PCl5,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如图所示(图中的h表示1mol生成物的数据)。根据上图回答下列问题(1)P和Cl2反应生成PCl3的热化学方程式(2)PCl5分解生成PCl3和Cl2的热化学方程式上述分解反应是可逆反应,温度T1时,在密闭容器中加入0.8mol PCl5,达到平衡时还残留0.6mol PCl5,其分解率1相等反应温度从T1上升到T2时,平衡时的PCl5分解率2、2 1 (填料大、小或等(3)工业上制造PCl5通常分两个阶段进行,使p和Cl2反应生成中间生成物PCl3,然后降温,与Cl2反应生成PCl5。 原因是(4)P和Cl2在2阶段反应中为1mol PCl5的H3=; p和Cl2进一步反应而生成1mol PCl5的h 4h3(填料“大”、“小”或“相等”)(5)P Cl5与足够量的水反应,最终生成2种酸,其化学方程式如下:10 .硝酸厂常用以下三种方法处理废气:(1)催化剂还原法:催化剂存在时用H2将NO2还原成N2。已知2 H2 (g ) O2 (g )=2h2o (g )h=-483.6 kj/molN2 (g )2O2 (g )=2NO2 (g )h=67.7 kj/mol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碱液吸收法:用Na2CO3溶液吸收NO2生成CO2。no29.2g与Na2CO3溶液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0.1 mol反应的离子方程是。(3)已知:ch4(g )4no2(g )=4no (g ) co2(g )2h2o (g );H=-574 kJmol-1CH4 (g ) 4no (g )=2N2 (g ) CO2 (g ) 2h2o (g );H=-1160 kJmol-1根据和,在标准情况下,4.48 L CH4正好将NO2变为N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