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1页
沪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2页
沪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3页
沪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4页
沪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面哪一个现象的描述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无规则运动A冬天,瑞雪飘飘B秋天,落叶纷飞C夏天,荷花飘香D春天,柳枝摇曳2 . 为了能够准确地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小华用刻度尺一次测量出10枚硬币的总厚度,然后通过计算得出结果在这个实验中,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选择分度值为1 cm的刻度尺比较合适B小华的方法也适用于测一张纸的厚度C一元硬币的厚度应该在1.52 mm之间D这种方法适用于微小长度的测量3 . 某同学站在平面镜前照镜子,她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A比她大的实像B比她小的实像C比她小的虚像D与她等大的虚像4 . 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可以传播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C根据响度就能辨别是哪种乐器发出的声音D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5 . 水是人类生存最重要的资源之一.下列与水有关的数据中正确的是A水在98时不可能沸腾B洗澡水的最佳温度为90C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为0D声音在水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6 . 小王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选取两段相同的蜡烛A和B,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并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平面镜成像过程中,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为了使像更清晰,应较暗的环境中进行C在B处换一光屏,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D将蜡烛向玻璃板靠近,所成的像大小不变7 . 下列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的是A冰雪消融B露珠的形成C霜的形成D冰的形成8 . 关于温度和温度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B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C摄氏温度中规定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零摄氏度D用体温计不能测出开水的温度,但可以测出冰块的温度9 . 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则从侧面看(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10 . 看电视时,我们调节电视机音量,改变的是电视机声音的A音色B响度C音调D传播速度二、填空题11 . 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cm。12 .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_,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_m/s13 . 身高为1.73 m的姚伟同学站在离镜子1.8 m的位置,则他在镜子里的像距他_m;若镜子的高度只有1.5 m,则他在镜子里的像的高为_m;当他往镜子靠近时,他在镜子里的像的大小将_(选填“变大”、“变小”、“不变”)。14 . 表(1)是某同学进行圆柱体高度测量得到的测量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测量出现错误的是第_次。表(1)圆柱体高度测量数据表测量次数12345测量结果(cm)9.829.839.8110.009.80(2)圆柱体高度的测量值为:_cm。(3)如果该圆柱体的实际值是9.81cm,则此次测量的误差为:_cm。15 . 在发生地震前伴有_(选填“超声”或“次声”)的产生,有些动物可以提前感觉到,是因为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比人的_(选填“大”或“小”);甲同学在一根很长的充满水的自来水管的一端,敲一下水管,乙同学在水管的另一端能听到三下敲击声。第一次听到的是通过_传播来的。16 . 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_进行测量,温度常用的单位是_(填符号)。17 . 如图所示的是安装在同一轴上的三个发声齿轮轴可以在外加动力下匀速转动,用硬纸片放在齿边可以发声(1)本实验实验探究的问题是:探究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与_的关系(2)若轴的转速不变,则当硬纸片放在_(填字母)齿轮上时,硬纸片发声的音调最低(3)由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物体振动越_,音调就越高三、实验题18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小斌同学将薄玻璃板_放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桌面上,在玻璃板的一侧点燃蜡烛A,透过玻璃板观察另一侧蜡烛A的像,再拿另一支外形完全相同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调整蜡烛B的位置,若与像重合,说明像与物的大小_;(2)移去蜡烛B,在其位置上竖立光屏,发现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呈现蜡烛A的像,说明平面镜成正立的_(选填“虚”或“实”)像(3)用镜后的蜡烛替代镜中的像,这种研究方法是_19 . 晓轩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蜡和冰熔化时温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1)要完成该实验,除了图甲所示的实验仪器外,还需要一种测量工具是_。(2)晓轩先探究蜡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蜡的状态。他记录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时间t=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蜡的温度是_。时间t/min01234567蜡的温度T/42444649505152(3)晓轩根据表中数据判断:蜡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4)晓轩向另一个试管中放入碎冰,继续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在实验过程中,他仍每隔1min记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同时观察冰的状态。他利用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熔化持续了_min。他还观察到:当时间t=4min时,该物质处于_态。四、计算题20 .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0km,一列列车从甲地11:30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3:30到达乙地。列车行驶途中以80m/s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1300m的高架桥梁,列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18s。试求:(1)列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2)列车的长度是多少米?(3)列车完全在高架桥梁的时间是多少秒?五、简答题21 . 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不停地循环。夏天,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