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1页
沪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2页
沪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3页
沪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4页
沪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在凸透镜前放一燃着的蜡烛,移动光屏并在光屏上找到清晰的像。然后将蜡烛远离透镜,调节光屏再次找到一个清晰的像,比较两像A像距减小,像减小B像距减小,像增大C像距增大,像增大D像距增大,像减小2 . 如图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晶体的熔点是( )A10B40C50D603 . 物理上常通过声波的波形图来反映声波的特点。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音叉振动时在示波器上截取的相同时间内的两列声波图,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音调低B甲音叉比乙音叉发声的响度大C甲、乙两音叉发声的频率相同D甲音叉比乙音叉振动得快4 . 下列关于声音说法正确的是A公共场合要“轻声慢语”指的是减小声音的音调B医生用“B超”给病人做检查,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调逐渐降低D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应看到发令枪冒烟开始计时5 . 如图是相向而行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相遇时两物体通过的路程均为100mB乙的运动速度为3.75m/sC030s内甲做匀速直线运动D甲、乙是同时出发的6 . 下列原理图与光学仪器不符的是( )A放大镜B照相机C电影机D幻灯机7 . 某同学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记录的四个数据为18.25cm,18.23cm,18.24cm,18.25cm,物体的长度最接近的是A18.23cmB18.24C18.243cmD18.24cm8 .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总结出来的,反映了太阳运行周期的规律,古人们依此来进行农事活动,下图节令中提到的物态变化是由于液化形成的是( )A冬至时节房檐上的冰挂B白露时节草叶上的露珠C大雪时节落在地上的雪D立春时节冰化成的水9 . 一般来说,汽车比自行车的速度大得多,所以汽车比自行车( )A通过的路程长得多B运动的时间少得多C运动快得多D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少得多10 . 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一现象是光的( )A反射B直线传播C散射D色散二、填空题11 . 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不同,是由于反射面的结构不同造成的,当反射面极光滑时,将发生_反射;当反射面粗糙不平时,则会发生_反射,在两种反射中,光的传播都遵守_定律。12 . 噪声是当代社会的公害之一,有资料显示,噪声每经过一块100m的林带可降低2025_(dB/Hz). 常州火车站的两侧种植着许多树木,这是在_(声源处/传播途中/人耳处) 控制噪声.13 . 用刻度尺测量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测量值是_cm,若一个蜗牛用20s的时间爬完同样长的路程,则它的速度是_m/s14 . 如图记录了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路程的情况由图可知,汽车在做_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汽车从20s时到40s时的平均速度是_m/s15 . 端午节某市举行龙舟比赛,若以一艘龙舟上击鼓人为参照物,他所乘的龙舟是_(选填“运动”或“静止”)的,击鼓声是鼓面_产生的16 . 如图所示,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此时入射角为_度,折射角_入射角(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减小入射角时,折射角_(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当入射角为0时,折射角为_。17 . 如图所示,在烧瓶中放入少量的固态碘,烧瓶口用玻璃片盖住,对烧瓶微微加热,会看到烧瓶内会有_(填“白色”或“紫红色”)的烟雾,这是碘的升华现象。今年夏季以来,我市多次利用干冰实施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华时_(填“吸收”或“放出”)大量热量的原理工作的。18 . 诗词中蕴含丰富的声学知识。“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中,“蝉”和“鸟”叫声的区分依据是声音的_不同;“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中的“高”是指声音的_(选填“响度大”或“音调高”)。19 . 湖岸边的柳树在湖水中形成“倒影”,是光的_现象;插入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变“弯”了,是光的_现象。20 . 学习了声现象后,爱动脑筋的小明将喝饮料的吸管剪成不同的长度,并用胶带将吸管底部密封,然后排在一起,如图所示对着管口吹气,由于空气柱的_就会产生声音管的长短不同,发出声音的_(填“音调、响度、音色”)就不同,这样就做成了一个小吸管乐器21 . 如图所示,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声音会逐渐地变小,直至消失,说明声音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同时一直能看到闹钟的秒针在不停地转动,说明光_(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三、实验题22 . 如图所示,是小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的实验装置。(1)你认为本实验小萌选择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实验,主要目的是为了_。(选填“像更清晰”或“确定像的位置”)(2)在玻璃板前面放一支点燃的蜡烛A,再拿一支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竖立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直到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这样做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类比法”、“等效替代法”或“控制变量法”)。(3)移去蜡烛B,在其原位置上放置一块白屏,_(选填“仍能”或“不能”)直接在白屏上观察到蜡烛的像。23 . 为了探究“冰熔化过程的规律”,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并画出了如图的冰的熔化图象(1)实验中宜选用_,(选填“较大的冰块”或“碎冰”)理由是_(2)根据熔化图象,可以判断冰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冰要不断吸收热量,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24 . 如图所示,这是小浩同学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图(1)实验前,小浩需要点燃蜡烛,并调整凸透镜与光屏的高度,使蜡烛火焰与凸透镜的中心、光屏的中心大致在;(2)老师告诉他,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移动光屏,结果在凸透镜右侧大约63m处获得了清晰的像人们运用这条成像规律制造出了(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小浩好动且思维颇有创意,他突发奇想,要是把蜡烛与光屏的位置互换,结果会怎样呢?他立即一试,哇塞!太神奇了,光屏上的像依旧十分清晰,只是原来缩小的像变成了放大的像!你能解释一下所成像依旧清晰的原因吗?(选填“反射光路可逆”、“折射光路可逆”或“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四、计算题25 . 甲乙两运动员在训练交接棒的过程中发现:甲经短距离加速后能保持9m/s的速度跑完全程;乙从起跑后到接棒前的运动是匀加速的,为了确定乙起跑的时机,需在接力区前适当的位置设置标记,在某次练习中,甲在接力区前S0=13.5 m处作了标记,并以v=9 m/s的速度跑到此标记时向乙发出起跑口令,乙在接力区的前端听到口令时起跑,并恰好在速度达到与甲相同时被甲追上,完成交接棒,已知接力区的长度为L=20m。求:(1)此次练习中乙在接棒前的加速度a。(2)在完成交接棒时乙离接力区末端的距离。26 . 一列长200m的列车,以2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它完全通过一座长1.2km的大桥,需要多少时间?_-五、作图题27 . (1)如图所示,AB、CD是发光点S发出经平面镜反射的两条光线。在图中用平面镜成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