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版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检测物理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乘坐地铁时,请勿高声喧哗”。这里的“高”是指声音的( )A响度B音调C音色D速度2 . 下列关于速度公式v=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A物体运动的路程越长,它的速度越大B物体运动的时间越长,它的速度越小C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短,速度越小D速度大的物体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小的物体通过的路程多3 . 清清同学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了估测,其中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C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5sD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9cm4 . 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发声时不一定在振动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声调来判断的C声音越洪大表示音调越高D声音从空气进入河水,传播速度增大5 . 下列实例中,能看到物体实像的是A对着平面镜看自己的像B欣赏玻璃缸水中的鱼C用放大镜观察蚂蚁D坐在电影院里看电影6 . 下列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质量和长度的估计,其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初中物理课本的长度约为0.26 mB正常成年人的鞋子的长度约为42 cmC一枝普通铅笔的质量约为500 gD一个普遍鸡蛋的质量约为0.3 kg7 . 炎热的夏天,树荫下比太阳下要凉快得多,人们总喜欢在树荫下乘凉树荫的形成是由于( )A光的折射B光的折射C光的直线传播D光的色散8 . 某同学使用量筒测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为20mL,则实际液体的体积为( )A大于20mLB小于20mLC等于20mLD无法判断9 . 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是常用的一种物理方法下列推测不合理的是:A现象:轻质球a、b靠近时相互吸引推测:a、b两球一定带异种电荷B现象:一滴墨水扩散到整杯清水中推测:分子在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变为彩色光推测:白光不是单色光D现象:通电导线能使小磁针发生偏转推测: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10 . 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石块的密度,采用下列实验步骤,其中多余的步骤是( )A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B用天平称出量筒的质量C在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记下量筒内水的体积V1D用细线系住石块,浸没在盛水的量筒内,记下石块和水的总体积V211 . 由2kg密度为1的金属甲和4kg密度为2的金属乙做成合金球,两种金属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则合金球的密度为ABCD12 . 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已知甲、乙运动的时间之比为2:3,通过的路程之比为3:2,则甲、乙两个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1:lB2:3C4:9D9:413 . 用托盘天平测量一枚大头针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简便且正确的是A直接将1枚大头针放在调节好的天平上仔细测量B把1枚大头针放在天平上,多测量几次,求出平均值C先测出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出一枚大头针的质量D先测100枚大头针的质量,再测101枚的质量,然后相减得一枚大头针的质量1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凸透镜只对平行光有会聚作用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入射角等于反射角C一束太阳光可以通过三棱镜分解为不同的色光D人离平面镜越近,人在平面镜中成的像就越大15 .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错误的是( )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硬纸板可以显示光路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用透明旳玻璃板替代平面镜,是为了确定像的虚实C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上移动D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不一定会发生改变二、多选题16 . (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B每一种固体都有自己的熔点C无论是夏天还是冬天,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都是0D冰的温度升高到0,它就会熔化17 . 下列四个实验中,能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的实验是A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把钟罩内空气抽出一些后,铃声明显减小B使正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水面溅起水花C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便会发出不同的声音D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枝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纸在笔尖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18 . 下列是小泽同学参加体育中考的一些测量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体温37B质量46kgC身高1.63dmD1000m长跑的成绩为4 min 10s19 . 科学研究中常常发现某一问题的两个相关的量(x,y)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且可用图线表示下列相关的最之间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同一物体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B物体吸热时,物体的温度与时间的关系C同一导体中通过的电流与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关系D物体浸入水中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与排开水的体积大小的关系三、实验题20 . 在“使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应先把天平放在_桌面上,然后将游码移到标尺的_位置上,发现横梁指针向左偏,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填“左”或“右”)。称量时,天平左盘放小石块,右盘放砝码,移动游码后,使天平再次平衡。若右盘中的砝码及游码指示位置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质量为_ g。用细线拴好小石块,放人盛有适量水的量筒中,结果如图所示,则小石块的体积为_cm3;该小石块的密度为_kgm3。21 . 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有关;猜想二: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空气流动快慢有关;猜想三:液体蒸发快慢可能跟液体表面积大小有关。为了验证以,上的猜想,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滴贡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1)通过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2)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验证猜想_;(3)通过对比A、B两图,得出结论_。22 . 如图,在小玻璃瓶里装满带颜色的水,给小瓶配一个橡皮塞,橡皮塞上插进一根细玻璃管,使橡皮塞塞住瓶口(1)小江认为,根据液体具有_的性质,这个小瓶可以当成一个简易温度计,把它放到热水中液柱就会升高若想要液柱在同等温度情况下上升得更高,可以将玻璃管换成更_的;(2)小晶戴着隔热手套用力挤压小瓶,发现液柱也有所升高,这说明玻璃瓶发生了_(3)如果戴着隔热手套拿着这个小瓶上楼,随着海拔的升高,管内液柱的高度_(“会”或“不会”)变化23 . 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在暗室中测量直径为5cm的凸透镜焦距并观察成像情况将尺寸很小的球形小灯泡S作为光源固定在0cm刻度线处,光屏固定于光具座上标有60cm的位置处(1)实验前调整实验器材,使小灯泡、光屏和凸透镜的中心位于_上(2)如图甲所示,将凸透镜从紧挨着小灯泡的位置缓慢向右移动,同时测量光屏上光斑的大小,当光屏上的光斑的直径为5cm时,停止移动凸透镜,此时凸透镜在光具座上如图甲所示处,则凸透镜的焦距为_cm(3)继续向右移动凸透镜至15cm位置处,同时调整光屏的位置,可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倒立、_(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小灯泡的像,该成像情况与_(选填“照相机”或“投影仪”)的原理相同我们可以借助特殊光线的光路图来理解凸透镜成像规律,如图乙所示,如果物体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变,仅将凸透镜的焦距改为8cm,所成的像将_(选填“靠近”或“远离”)凸透镜,该情况与_(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的成因相同24 . 如图甲是“探究冰熔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是_。用酒精灯对烧杯加热,当试管中的冰完全熔化后,继续加热段时间,图乙是冰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知:冰的熔化过程是_段(选填“”或“”)。到这段时间,冰处于_状态(填选“固体”或“液体”或“固液共存”),到这段时间内试管内的水_沸腾(选填“能”或“不能”)。25 . 物理课上老师做了下列实验(实验环境气压一个标准大气压)(1)问同学借来一个用过的透明塑料袋,往里面滴入几滴酒精;(2)把袋口扎紧;(3)再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发现塑料袋明显鼓起(如图);(4)从热水中拿出鼓起的塑料袋,放入冷水中,发现塑料袋又变瘪了有同学认为塑料袋“先鼓起来后瘪下去”是因为酒精发生了_和_两种物态变化但小明觉得操作(2)之前应该增加一个步骤:_,否则他们的实验结论就不准确了2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请你和小明、小强和小芳一起完成有关探究:(1)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将凸透镜正对平行光,当光屏移动到图甲所示位置时,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的焦距f_ cm.实验要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_ .如果实验过程中出现像的位置偏高,如图乙所示,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小明应_ .当蜡烛在丙图所示位置时,在光屏上可得到一个清晰、倒立、放大的_像(虚/实);若想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实像,蜡烛应向(远离/靠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同时光屏应向_凸透镜的方向移动(远离/靠近)(2)小强想探究人的眼睛怎样既能看清楚远处物体又能看清近处物体的:分别采用不通的焦距做实验,实验得到的记录如下表:比较实验1、2和3可知,当被观察的物体变近时,如果要使像距不变,焦距要变_(大/小),这说明,人眼是通过睫状体来改变晶状体的_来看远近距离不同的物体的。长时间的近距离看书,引发近视,必须配戴_透镜.(3)小芳想探究摄影记者常换长短筒镜头的原理:选用焦距不同的三个凸透镜进行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分析表中数据可知,保持物距不变时,焦距越大,则像距越_ (大/小);像就越_ (大/小);下图是小明站在同一位置用数码相机(焦距可改变)对着某景点先后拍摄了两张照片甲和乙,请你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照片甲是用镜头_ (丙/丁)拍摄的.四、作图题27 . 如图,画出静止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到的支持力的示意图。28 . (1)如图,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图中为反射光线,请作出入射光线、法线和大致的折射光线(2)如图气球在空中沿虚线做匀速直线运动,不计空气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