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沈阳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10章 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知识过关测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能量及能量之间的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山具有内能,冰山不具有内能B火箭在加速上升时,机械能保持不变C坠落的陨石在空中划过一道亮光时,内能转化为机械能D拦河大坝使水位升高,增加了水的重力势能2 . 水具有比热容大这一特点,下列在生活和生产中不是利用这一特点的是A汽车上的发动机用水冷却B冬天用的暖手宝里面用水供暖C农民播种时,用盐水选种D城市中心建设人工湖3 . 生活中处处都有物理,下列有关生活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家庭电路中,保险丝熔断后,可以用铜丝代替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是由于锯条从木板中吸收了热量C晴朗的中午,在树荫下的地面上有时可以看到圆形的光斑这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成语“震耳欲聋”,从声音的特性分析,主要是指声音的音调高4 . 冬天,医生检查牙齿时,常把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适当烤一烤,然后再把它伸进病人的口腔中,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A防止接触口腔时病人感到太凉B进行消毒C镜面不会产生水雾,可以看清牙齿D防止镜框受热,致使镜片脱落5 . 下列过程中内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是( )A内燃机压缩冲程过程中B火箭发射升空的过程中C陨石坠落大气中D放在冰箱里的食物温度降低6 . 关于内能、热量和温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内能减少,它的温度一定降低B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C内能小的物体不可能将热量传递给内能大的物体D物体吸收热量,内能不一定增加7 .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A当水凝固成冰后,水分子的热运动也就停止了B物质是由分子或原子组成的,分子或原子之间只有引力C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给低温物体D冬天人们用热水袋取暖,内能从热水袋传递给人体8 . 如图甲是生活中常用的热水瓶,当注入一定的热水后,立即盖上软木塞,有时软木塞会跳起来。如图乙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示意图,和图甲发生的能量转化相同的是图乙中的ABCD9 . 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使热水很快变色B端面磨平的铅棒压紧后能够吊住大钩码C铅板和金板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互相渗透D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10 . 中国国际节能减排展览会于2013年3月21日在北京召开,提倡低碳工业、低碳建筑、低碳交通、低碳生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下列的做法符合“低碳生活”要求的是A若有可能,出行时尽量使用自行车B废电池随便丢弃C为了方便而使用一次性塑料袋D大力发展以煤为燃料的火力发电11 . 如图所示的实验或机械均改变了物体的内能,其中与另外三个改变内能方法不同的是A探究海波的熔化规律B压缩筒内气体点燃硝化棉C电钻打孔时掉落炙热的木屑D瓶塞跳起时,瓶内出现白雾12 . 有两杯水,里面都有没熔化的冰块,一杯在阳光下,一杯在阴凉处,则A在阳光下的水的温度高B在阴凉处的水的温度高C两杯水温度的高低无法进行比较D两杯水的温度一样高13 . 2019年6月4日,“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环保宣传活动在岳阳南湖广场举行。下列做法与活动主题不相符的是A短距离出行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B将城市的生活垃圾回收后在郊区焚烧C禁放烟花爆竹D回收废旧电池14 . 体重为490牛的某学生参加四项运动的比赛中,(1)推5千克铅球距离为6米,(2)以3秒时间匀速爬杆5米,(3)跳高跃过高1.2米的横杆,(4)背10千克背包行车5千米,则他在四项比赛中做功大小如下所述,正确的讲法是( )A推铅球做功294焦B爬杆做功2450焦C跳高做功588焦D行走做功焦15 . “端午节”吃粽子的习俗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粽子内能增大是通过做功实现的B水沸腾后,粽叶香味更浓,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剥粽子时总有一些糯米粘到粽叶上,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D蒸粽子时用的铁锅的比热容比水的大16 . 在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通过做功增加燃料混合物内能的是( )A吸气冲程B压缩冲程C做功冲程D排气冲程17 . 如图中,上瓶内装有室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过一段时间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均匀,关于这种现象,一下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慢B若温度低于 0,这个现象就消失C这个现象能说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力D这个现象能说明分了在做无规则的运动18 . 单缸四冲程汽油机一个工作循环涉及到的主要能量转化情况是A做功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吸气冲程内能转化为机械能C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压缩冲刺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填空题19 . 京沪高铁即将开通。若某高铁列车以300千米/时的速度匀速行驶,在此过程中,该列车的动能_(选填“增加”、“不变”或“减少”)。20 . 物体压缩到一定程度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_力的作用;扩散现象说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_如图所示说明分子存在_作用21 . 南宁市周边地热资源十分丰富,发现多处天然温泉,温泉水的温度大多在60以上,100kg的温泉水从60降到20放出的热量是_J,相当于_kg的煤气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4.2107J/kg)22 . 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的分子热运动_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的方式改变铁丝的内能23 . 煮茶蛋时,蛋壳很快染上了茶色,把蛋放入凉茶中却不会那么快染上茶色,这一现象说明_,分子运动越_.24 . 在研究动能的影响因素时,让不同质量的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观察木块被撞击后移动的距离,是为了研究_。25 . 央视二套播出的“寻味顺德”节目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味道鲜美的豆豉蒸鲮鱼是顺德人民“舌尖上的美食”刚刚出锅的豆豉蒸鲮鱼满屋飘香是由于分子_造成的,烹饪过程中其内能是通过_方式改变的凉之后的豆豉蒸鲮鱼不是很香了,说明分子热运动的快慢与_有关当神舟飞船穿越大气层返回地面时,它表面温度升高,这是通过_的方式将_能转化为内能一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会_,说明_26 . 某学习小组同学想研究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他们用酒精灯给200g的水加热,经过一段时间测得水温升高了50、消耗了7.0g酒精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酒精的热值为3107J/kg求:(1)此过程中水的内能变化了_J;(2)7.0g酒精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_J;(3)酒精灯烧水时的热效率_%;27 . “下雪不冷化雪冷”。“化雪冷”是因为地面上的雪在熔化时会_,热量使气温降低;在寒冷的冬天,我们可以通过跺脚或搓手来取暖,这是通过_的方法增大脚或手的内能。28 . 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闭合两开关后,未点燃酒精灯时,现象是电流表_(选填“甲”、“乙” 或“甲乙都”)有示数;点燃酒精灯,在加热过程中发现电流表示数_(选填“都变大”、“都变小” “甲变大乙变小”或“甲变小乙变大”)。29 . 在古希腊原子论之前,我国古代思想家庄子就曾说过:“一尺之槌,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其中包含的哲理是_30 . 固体和液体的分子能聚合在一起保持一定的体积,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_力的缘故:而压缩固体和液体很困难,这是冈为分子之间存在_力的缘故三、实验题31 . 小明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他的操作如图1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为_,在图3中图_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分析图4所示图像,可知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3)小明同学做实验时,发现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沸腾所用的时间较长。请帮他找出两个可能的原因_,_。(注:不考虑酒精灯火焰、石棉网因素)32 . 为了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特点,有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套完全相同的装置.(1)应选择_两图对应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除了温度计和托盘天平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_.(2)所选两个装置,下列要求中不必要的是:_(选填序号).燃料的质量应相同热源供热方式应相同液体的质量和初温应相同(3)正确选择器材,加热相同时间,发现液体a升高的温度小于液体b升高的温度,液体a吸收的热量_液体b吸收的热量;如果升高相同的温度,则液体a吸收的热量_液体b吸收的热量(选填“”).33 . 完成下面两个热学实验:(1)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用温度计测量液体吸收热量后升高的温度值,并用钟表记录加热时间,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物质质量/g初始温度/加热时间/min最后温度/水6020645食用油6020668在实验过程中控制加热时间相同,通过比较_来研究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_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_(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食用油吸收的热量。(2)如图,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初温都相同的水和沙子,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其加热。加热相同时间后,分别测量两者的温度,发现沙子的温度明显高于水,这是因为_;加热时搅拌沙子,目的是_。在两烧杯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过一会儿发现装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内侧有小水珠,用手摸两个玻璃片,发现装_(沙子/水)烧杯上方的玻璃片温度比较高,原因是_。四、计算题34 . 在烧杯中装入10kg 温度为 20的水,用煤气对水加热,共消耗 0.03kg 的煤气. 试求:(1)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多少 J;(2)若这些热量全部被水吸收,可以将烧杯内的水升高到多少已知水的比热容为 4.2103J/(kg),煤气的热值为 4.2107J/kg.35 . 如图所示是小明家热水器的电路图,己知电热丝R1位于水中,起加热作用,其阻值R1=22,R2起控制作用,R2=198(1)只闭合S1时,处于保温状态,求保温时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年工业品买卖合同2篇
- 高粱种子买卖合同4篇
- 新解读《GB-T 30928-2014去角质啫喱》
- 猪场疫苗采购合同范本
- 水果礼盒售卖合同范本
- 原材料质押合同范本
- 钢筋送货单合同范本
- 香港服装采购合同范本
- 房屋抵押借款合同范本协议5篇
- 日租房的合同范本
- 拆除工程环境保护方案及措施
- 2025年度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部分试题及参考答案
- 18项医疗核心制度题库(含答案)
- 科技美肤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幼儿园开学安全第一课》课件
- 托幼卫生保健知识培训课件
- 新交际英语(2024)二年级上册全册核心素养教案
- 同济大学《通信原理》2024-202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物流业务员培训课件
- 幼儿园红色小故事PPT:抗日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 社会学导论(第五版)孙立平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