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哈尔滨市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册物理第13章内能单元测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在第31届夏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经过艰苦奋战,最终站到最高领奖台上,有关排球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二传手将球传出后,球运动到最高点时受力平衡B发球手将球发出时,力改变了球的运动状态C主攻手大力扣杀时,球受到手的力大于手受到球的力D球落入对方场地时,只有球的形状发生了改变2 . 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五月,牡丹园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的运动B两手摩擦,手会发热,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D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中,温度一定不变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能量来源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但做功比热传递效果好C物体的温度越高,其内能就一定增大D近视眼的人应该佩戴凹透镜4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汽车刹车过程中是内能转化为机械能B用活塞式抽水机抽水时利用了液体压强C抛在空中的篮球在下落过程中,篮球所受重力做功越来越多D烧烤用的木炭的热值是3.4107J/Kg,意思是1千克木炭燃烧产生的热量是3.4107J5 . 我国北方的冬季气温很低,到处都是冰天雪地,人们有时会将冰雪熔化取水,把冰雪放在水壶里加热取水的过程中A冰变为水的过程中内能保持不变B这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物体的内能C水的温度越高,水分子运动越剧烈D在加热过程中,壶内的温度一直在上升6 . 某些无法直接感知的事实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C汤姆生发现电子推测出原子是可分的D温度计放在色散光带红光外侧时示数会增大推测出该区域存在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7 . 用分子热运动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氧气被压缩装入钢瓶分子间有间隙B花气袭人知骤暖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剧C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D破镜不能重圆分子间存在斥力8 . 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刮起沙尘暴,飞沙漫天B三九寒天下雪时,雪花飞舞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D槐树开花时,周围香气弥漫9 . 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B10的水内能可能比50的水的内能多C物体吸收了热量,温度一定会升高D一个物体温度升高了,它的内能一定增加10 . 对下列图片中所描述的说法错误的是A头发上带同种电荷而互相排斥B将玻璃板抽走后,上面的瓶子也变成红棕色,说明只有气体的分子能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用电压表测量盐水电池两端的电压,其中铜片是电池的正极D塞子被喷射出去时,蒸汽对外做功,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二、多选题1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一杯水的比热容比一桶水的比热容小B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一定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质量相同的不同种类燃料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越多的燃料热值越大D扩散现象表明,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2 . 关于图所示的四个热学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抽去玻璃隔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说明上面瓶中的空气密度较大B试管内的水沸腾后,水蒸气将橡胶塞推出,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橡胶塞的机械能C缓慢向上提拉与水面接触的玻璃板,在玻璃板离开水面前,弹簧测力计示数减小D金属管装有少量酒精,反复迅速拉动缠在金属管外的皮绳,可使管内的酒精沸腾13 . 下面关于分子动理论和物体内能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汽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是将机械能转换成内能B物体的温度降低时内能减少,所以0冰块的水分子不做热运动C沿海地区昼夜温差较小,主要原因是水的比热容较大D温度从热量高的物体传递给热量低的物体14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温度高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多,温度低的物体具有的内能少B让流动的热水流过散热器取暖是因为水的比热容较大C塑料吸盘能牢牢地吸附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着引力D物体吸收热量,温度可能升高15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出枪口的子弹利用惯性能够继续向前飞行B潜水艇在海水中悬浮时只受到浮力的作用C放在高处的物体就比放在低处的物体机械能多D汽车加速前进时受到的力一定不是平衡力三、填空题16 . 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_方式增加内能使气压增大,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对于球内气体而言,没有发生改变的物理量是_。汽车发动机采用水冷方式降温是因为水的_大。17 .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下列问题:内能内能是指物体内部所包含的总能量,包括分子的动能(即分子做无规则热运动的动能)、分子的势能(即分子间因相互作用而具有的能)、分子内的能量、原子内的能量、原子核内的能量等在热学中,由于热运动中上述后三项能量不发生变化,所以内能一般指前两项由于分子的动能跟温度有关,分子的势能跟分子间的距离有关,所以物体的内能跟温度、体积都有关系(1)慢慢压缩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2)加热密闭针筒里的气体,气体内能中哪部分发生变化?答:_(3)金属块在受热膨胀时,金属块内能中哪些部分发生变化?答:_18 . 如图所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_(选填“减小”“增大”或“不变”),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作用,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19 . 走近加油站,会闻到一股汽油昧,这是因为汽油分子在_;汽油机是把内能转化为_能的动力设备20 . 如图表明:_四、实验题21 . 如图是教材上的3个热学实验,请在下面空格处用“甲、乙、丙”表示相关实验:(1)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_;说明分子间有作用力的是_;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_(2)在丙实验中,瓶塞跳起的瞬间,瓶内出现白雾的原因是:瓶内空气内能_,温度_,水蒸气液化22 . 提出问题水和空气哪种物质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与假设小明进行可如下的猜想:猜想一:水的导热性能好猜想二:空气的导热性能好设计与进行实验 小明用两个相同的牛奶瓶,都装入热牛奶,一个放在温度与室温相同的水中,另一个就放在空气中,为了尽量减少其他因素的影响,他把两个瓶都用木块垫起来,放在同一个桌面上,如图所示,实验时他每隔一定的时间记录一次甲、乙两温度计的示数,得到的数据如表:实验结论 (1)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出结论_ 评估与交流 (2)对甲、乙两个牛奶瓶中的牛奶,除了要控制它们的初温相同外,还要控制它们的_相同(3)热牛奶放在水中温度下降时通过_方式来_(选填“增加”或“减少”)内能(4)进一步分析表中甲的示数,小明又发现,在冷却过程中,牛奶冷却的快慢前后并不一致,是越来越_的实验拓展 (5)如果有一天,你要喝一杯奶茶,下列两种冷却方法中,效果较好的是_ A将滚烫的热茶冷却5分钟,然后加适量冷牛奶B先将适量的冷牛奶加进滚烫的热茶中,然后冷却5min五、计算题23 . 某电热水瓶的铭牌如下表所示若热水瓶内装满水,在额定电压下工作(外界大气压强为1个标准大气压)求:型号DSP-19B电源220V50Hz功率加热时1200W保温时30W容量2L(1)保温时通过电热水瓶的电流是多少?(2)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电阻多大?(3)若瓶内20的水加热10min正好烧开,则加热时电热水瓶的热效率是多少?(4)请你尝试画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银行2025本溪市秋招面试典型题目及参考答案
- 2025年3D打印的医疗应用
- 邮储银行2025南昌市秋招半结构化面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交通银行2025银川市秋招笔试创新题型专练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莆田市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行业可持续发展路径研究
- 反担保协议正规版8篇
- 工商银行2025四平市秋招无领导模拟题角色攻略
- 班组岗位安全培训表模板课件
- 邮储银行2025鞍山市秋招群面模拟题及高分话术
- 2024年宁德监狱囚犯心理咨询服务合同
- 副总经理招聘面试题与参考回答(某大型国企)2024年
- 学校弱电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 高中语文语法简略
- 输变电工程测量施工方案
- DBJ33T 1320-202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标准
- 2023年成人高等考试《民法》(专升本)真题及答案
- 幼教培训课件:《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及行为问题的诊断与矫治》
- IBM Maximo:Maximo数据迁移与备份策略.Tex.header
- 山东省职业指导师职业技能竞赛决赛考试题库(含答案)
- 强化学习在信息路由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