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解读考试说明,评析高考试题,发现试卷特点,探索备考策略(之三)第二卷评析(1)(题目)13(9分) 有关物质存在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部分产物已省略)。通常C为气体单质,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3)写出另外一种实验室制取H的化学方程式 (4)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可形成沉淀,此沉淀的Ksp=70 109。将等体积的D溶液与Pb(NO3)2溶液混合,若D的浓度为10 102 mo1/L ,则生成沉淀所需Pb(NO3)2溶液的最小浓度为 。 (评析)中等难度。考查学生对教材介绍的常见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及其化合物的熟知程度、理解程度以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层次:无机非金属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综合应用及(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电解质溶液) 了解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解析:通过阅读分析题目,提供的信息有:“G为紫黑色固体单质”,中学学到的紫黑色固体单质是碘;“实验室中,常用固体E在B的催化下加热制取气体单质H”,与这样的描述相符合的是固体KClO3在MnO2催化剂下加热制氧气,那么固体E是KClO3,催化剂B是MnO2,气体单质是氧气;与“浓A溶液+B(MnO2)CG(I2),则浓A溶液是浓盐酸,C是Cl2。问题解决。解决问题涉及知识点有(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加热MnO2和浓盐酸制氯气(2)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以MnO2作催化剂加热KClO3或H2O2以及KMnO4(3)Cl2和I的置换反应,ClO3和I的反应(4)I2的物理性质:紫黑色固体 解答“框图推断题”,关键是从题目信息中寻找解题突破口,亦即所谓的“题眼”,然后运用已掌握的元素化合物知识综合考虑各种转化关系,则可逐一解决。为增加“框图推断题”的难度,考查考生的推理思辨能力,往往会引入陌生物质参与的反应,如题目中的“D溶液+A+EG(I2),KClO3和KI在酸性条件下反应生成I2,这是考生所陌生的,需要结合题目前后的转化信息,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分析推理解决作出解答。答案:(1) Mn02+4HCl=MnCl2+Cl2+2H2O(2) 6I+ClO3+6H=3I2+Cl+3H2O(3) 2H2O2=2H2O+O2(4) 解答:对于反应PdI2(s) 2I(aq)+Pd2(aq) 有Ksp=c2(I)c(Pd2) 设混合前Pb(NO3)2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x,则等体积混合后c(I)=50 102 mo1/L,c(Pd2)=0.5x70 109=(50 102)20.5x则x=5.6104mo1/L。即当Pb(NO3)2溶液的浓度大于5.6104mo1/L时,与10 102 mo1/LD(I)溶液等体积混合,可使溶解平衡PdI2(s) 2I(aq)+Pd2(aq) 向左移动,生成PdI2沉淀。【对(4)的说明:溶度积是选修4教材中的“科学视野”内容,而考试大纲也没做要求,作为必考内容出现在试卷中,会让考生感到陌生。但可以通过对“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对“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的深度理解来解决,这一问可以说是“化学平衡移动原理”和“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及沉淀转化的本质”的综合。这给后来的学习和备考,提供了启示!】 小结: 无机框图推断题”的命题思想和特点:, “无机框图推断题”作为一种高考的题型,它有明显的学科特点,不仅考查学生对元素及其化合物主干知识掌握的情况,更能考查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严密性和分析推理综合应用元素化合物知识的能力。 这类题型的主要特点是:结构紧凑、文字表述少,包含信息多、综合性强,思维能力要求高。是多年来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热点题型。具有很高的区分度和很好的选拔功能,在历年的高考卷中重现率几乎为100%(2020年海南高考化学试题第13题8分)。框图题的“题眼”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物质的特有颜色2、特征反应现象3、特征转化关系4、特殊反应条件5、重要代表物的实验室制备反应6、重要工业生产反应7、特征数据(反应物物质的量比、相对分子质量、化合物中离子个数比、电子总数、化合价等) (题目)14(8分) 汽车已经成为重要的交通工具,但其排放的尾气是空气的主要污染物之一。已知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有:CmHn(烃)、SO2、NOX、CO和C等,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若用CmHn表示汽油的主要组成,CmHn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汽油燃烧产生能量为汽车提供了动力,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 能转化为 能,最终转化为机械能; (2)通过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可减少汽车尾气中的 (填化学式,多填本空不得分)排放; (3)目前汽车尾气多采用催化转化的方法加以治理,写出在催化剂作用下NOX与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评析)中等难度偏易的题目,可以说是以新课程(人教版)教材必修1的P95课后习题2为母题再造,题目难度和思维容量增大,是非金属元素(主要是C、N)氧化物的综合题。是非金属元素化合物、烃燃烧与环境问题的综合题。 层次:(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之常见非金属元素) 了解常见非金属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对环境质量的影响。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解析:解答此题,考查学生能够对中学化学基础知识融会贯通,有正确复述、再现和迁移的能力,对教材知识的学习和积累是解题的关键。(1)用CmHn表示烃的通式,写燃烧的化学方程式,这是平时学习就练习过的。CmHn+(m+n/4)O2= mCO2+n/2H2O或4CmHn+(4m+n)O2= 4mCO2+2nH2O这一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是由 化学能 能转化为 热 能,(2)车用燃油的精炼加工处理 供应市场的原油大部分是含硫原油,含硫2%以下。车用燃油进行脱硫精炼加工处理,降低含硫量,减少 SO2 排放。 氮氧化物是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它的生成主要是由于汽缸放电产生,N2+O2=2NO。进而生成其他的氮氧化物,2NO+O2=2NO2。 (3)氮的氧化物中高价态的N具有较强的氧化性,在一定条件下被CO还原生成更稳定的,自身被还原成CO2。2NOx2xCO N22xNO2小结: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化学与环境的题目也成了考试的热点。愈来愈多的事实表明,化学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现代社会的文明和进步,对人类解决当今面临的能源危机、环境危机、资源危机和粮食危机等一系列重大挑战提供了可能的途经。通过学习使中学生了解化学的应用价值,初步树立STS(STS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和“社会(Society)”的英文缩写)的观念,逐步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全面提高公民的科学素养,这是化学课程的重要功能。 (题目)15。(9分) Li-SOCl2电池可用于心脏起搏器。该电池的电极材料分别为锂和碳,电解液是LiAICl4SOCl2。电池的总反应可表示为: 4Li+2SOCl2 = 4LiCl +S +SO2。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电池的负极材料为 ,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2)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 ; (3)SOCl2易挥发,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 如果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实验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组装该电池必须在无水、无氧的条件下进行,原因是 。 (评析)属中等偏难的题目,考查原电池的基本知识,如电极的判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难度在于陌生度较大,SOCl2发生的正极反应及元素化合物知识SOCl2与水的反应,需要学生通过对题目信息的认真分析、推理,然后作出判断。要求考生具有能够从试题提供的新信息中,准确地提取实质性内容,并经与已有知识块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块的能力。层次:(化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之化学反应与能量)了解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能写出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方程式。了解常见化学电源的种类及其工作原理。以及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解析:学习原电池其核心知识是(1)正负极的判断;(2)电极反应式的书写;以及(3)对于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原电池分析并设计成原电池。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有多种方法:从电极材料,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坐正极。从反应类型,负极总是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总是发生还原反应,对于给定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可以根据化合价的变化分析。从电子流向,在外电路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流入的一极是正极。从电流方向,在外电路中,电流从正极流出,流入负极。从离子流向,在原电池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移向正极,阴离子移向负极;从质量变化,原电池工作后,质量减小的是负极,溶解,生成阳离子进入溶液;质量增加的是负极,是溶液中的阳离子得到电子还原成单质析出,附着在负极上。 从其他方面,原电池工作后,如果某一极上有气体产生,通常是该电极上析出H2,说明该极是正极。原电池析氢和吸氧的电极反应,都能使该电极附近电解质溶液的pH增大,因此,附近溶液pH增大的一极是正极。由电池的总反应:4Li+2SOCl2 = 4LiCl +S +SO2可知Li的化合价从0升高到+1,发生氧化反应,因此Li作负极,其电极反应为Li1e= Li+。电池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有两种方法写出。分析反应4Li+2SOCl2 = 4LiCl +S +SO2转移电子总数为4e,因此写出2SOCl2 4e = 4Cl +S +SO2。第二种方法,由电池的总反应减去负极反应即得:(4Li+2SOCl2 = 4LiCl +S +SO2)4(Li1e= Li+)= 2SOCl2 4e = 4Cl +S +SO2。两种方法灵活应用各有方便。U “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怎么反应,现象如何,通过仔细观察、分析题目信息“实验室中常用NaOH溶液吸收SOCl2,有Na2SO3和NaCl生成”便知,“SO”转化为 “SO32”,“Cl”转化为“Cl”。可推知“把少量水滴到SOCl2中”,应生成H2SO3和HCl,因此实验现象应是“有白雾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工程进度监理服务协议
- 2025公务员审计面试题及答案
- 公共行政中的包容性治理模式-洞察及研究
- 疾控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消费后纺织品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缓激肽B1受体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宣传册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有关心肺复苏教学课件
- 智能监控中心建设及维保服务合同范本
- 双方协议离婚房产分割及子女抚养协议书
- 采血错误安全教育警示
- 家政日常保洁培训
- 【初中英语】15天背完英语3500词
- 九年级化学(全一册)知识点总结
- DB11∕T 2178-2023 城市河道边坡水土保持技术规范
- GB 7300.304-2024饲料添加剂第3部分:矿物元素及其络(螯)合物甘氨酸铁络合物
- 202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主观题答题策略+课件
- 新高考背景下2025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策略讲座
- 养老机构员工宿舍管理制度
- 第4课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第二框
- 1.6《算盘》(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