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2020潍坊质检)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金属先熔化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燃烧后得白色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ABC D解析:金属钠熔点低,放在燃烧匙里加热,先熔化为光亮的小球,在空气中燃烧,火焰呈黄色,燃烧后生成浅黄色的Na2O2.答案:C2有关钠的叙述正确的是()A2.3 g钠与97.7 g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等于4%B钠跟CuSO4溶液反应生成的蓝色沉淀上有时出现暗斑,这是析出了金属铜C将金属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适量氯气后,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D钠在空气中的缓慢氧化与其在空气中点燃的产物都一样解析:根据反应方程式,2.3 g钠与水反应生成4.0 g NaOH,放出0.1 g氢气,溶液的质量为99.9 g,所以NaOH的质量分数不等于4%,A错误选项B,Na与H2O反应生成NaOH,NaOH再与Cu2反应生成Cu(OH)2,因Na与H2O发生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反应放出的热导致生成的Cu(OH)2表面部分分解为CuO(黑色)而非Cu.选项C,金属钠与H2O反应得到NaOH溶液,通入适量的Cl2与NaOH反应生成NaCl、NaClO,所以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选项D,Na在空气中缓慢氧化生成Na2O,钠在空气中点燃或加热时生成淡黄色固体Na2O2.答案:C3(2020泉州七中月考)为确证碳酸氢钠固体中是否含有碳酸钠,下列实验操作及判断正确的是()A观察加热时能否放出气体B观察滴加盐酸时能否放出气体C溶于水中,滴加澄清石灰水,观察是否有沉淀生成D溶于水中,滴加少量氯化钡溶液,观察是否有白色沉淀生成解析:A选项能证明含有碳酸氢钠;B选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与盐酸放出气体;C选项碳酸氢钠和碳酸钠溶液均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沉淀答案:D4下列化学反应,在从海水中提取金属镁的过程中,不会涉及的是()AMg22OH=Mg(OH)2BMg(OH)22HCl=MgCl22H2OCMg(OH)2MgOH2ODMgCl2MgCl2解析:A项是把海水中的Mg2转化为Mg(OH)2沉淀,B项是把Mg(OH)2转化为MgCl2,D项是电解熔融MgCl2制得Mg和Cl2,C项中的反应未涉及答案:C5(2020汕头模拟)将4.34 g Na、Na2O、Na2O2的混合物与足量的水反应,在标准状况下得到672 mL混合气体,将混合气体通电后恰好完全反应,则Na、Na2O、Na2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432 B121C112 D111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2Na2O22H2O=4NaOHO2、O22H22H2O计算可知,Na与Na2O2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只有A项符合答案:A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6将相同质量的镁条分别放在O2,空气,N2,CO2中完全燃烧,燃烧后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 D解析:假设Mg为1 mol,分别计算生成固体质量增加为多少,中MgO增加16 g,Mg3N2增加142/3 g28/3 g,中MgO和C增加16 g6 g22 g,介于和之间,故固体产物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C7(2020安徽高考)将0.01 mol下列物质分别加入100 mL蒸馏水中,恢复至室温,所得溶液中阴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是(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Na2O2Na2ONa2CO3NaClA BC D解析:Na2O2、Na2O与水反应的方程式分别为:2Na2O22H2O=4NaOHO2,Na2OH2O=2NaOH,二者均产生0.2 mol OH,因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故;Na2CO3和NaCl电离产生的阴离子均为0.1 mol,而CO发生微弱的水解:COH2OHCOOH,阴离子数目增多,.答案:C8(2020南昌三调)一定量CO2通入某浓度的NaOH溶液得溶液A,向A溶液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加入n(HCl)与生成n(CO2)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通入的CO2气体在标准状况下为22.4 LBA溶液中n(NaOH)2n(Na2CO3)CA溶液中既含Na2CO3,又含NaHCO3DA溶液中一定只有Na2CO3解析:从纵坐标看最多产生1 mol CO2,A项正确,根据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情况: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CO2H2O.开始滴入3 mol HCl无气体生成,后滴入1 mol盐酸,生成1 mol CO2,而后再滴加盐酸无气体生成,说明A溶液为氢氧化钠与碳酸钠的混合物,根据上述化学反应机理,可以推断A溶液中碳酸钠为1 mol,氢氧化钠为2 mol.答案:AB9某同学用回收的镁铝合金制取氢气现有10.8 g 镁铝合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与足量18 molL1 H2SO4反应,最多可放出0.6 mol H2B常温下与足量2 molL1 HNO3反应,不能放出H2C常温下与足量2 molL1 H2SO4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 mol0.6 mol 之间D常温下与足量2 molL1 NaOH反应,放出H2的物质的量在0.45 mol0.6 mol 之间解析:A项放出SO2,B项放出NO,D项只有Al与NaOH反应,故放出H2的量在00.6 mol 之间答案:BC10(2020四川高考)向m g镁和铝的混合物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标准状况下的气体b L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c mol/L氢氧化钾溶液V mL,使金属离子刚好沉淀完全,得到的沉淀质量为n g再将得到的沉淀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为止,得到固体p g则下列关系不正确的是()AcBpmCnm17Vc D.mpm解析:根据题意,反应过程如下:A项,根据电子守恒关系可列出2V103c;B项,pm16;D项,极端假设法,若p g固体全为MgO,则质量为m g;若p g物质全为Al2O3,则质量为m g,实际应为两者之间;C项应为nm17V103c.答案:C三、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50分)11(10分)(2020重庆模拟)A、B、C、D、E、F六种物质中除D为单质外其余均为常见的化合物,E和F的水溶液均呈碱性,且都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其焰色反应为黄色,它们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A、B、D的化学式:A_,B_,D_.(2)写出F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_.(3)写出E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从题目信息“焰色反应为黄色”,可确定化合物E、F为钠的化合物结合常见的钠的化合物氢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氧化钠、过氧化钠、氯化钠及转化关系图,可确定D是氧气,则化合物C是过氧化钠,A为水,B为二氧化碳,E为碳酸氢钠,F为氢氧化钠答案:(1)H2OCO2O2(2)OHCO2=HCO(3)NaHCO3Ca(OH)2=CaCO3H2ONaOH12(15分)10时加热NaHCO3的饱和溶液,测得该溶液的pH发生如下变化:温度/102030加热煮沸后冷却到50pH8.38.48.58.8甲同学认为,该溶液的pH升高的原因是HCO的水解程度增大,故碱性增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乙同学认为溶液pH升高的原因是NaHCO3受热分解,生成了Na2CO3,并推断Na2CO3的水解程度_(填“大于”或“小于”)NaHCO3,该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丙同学认为甲、乙的判断都不充分丙认为:(1)只要在加热煮沸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试剂X,若产生沉淀,则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试剂X是_ABa(OH)2溶液BBaCl2溶液CNaOH溶液 D澄清的石灰水(2)将加热后的溶液冷却到10,若溶液的pH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8.3,则_(填“甲”或“乙”)判断正确(3)查阅资料,发现NaHCO3的分解温度为150,丙断言_(填“甲”或“乙”)的判断是错误的,理由是_.解析:BaCl2溶液与NaHCO3不反应,而与Na2CO3反应生成BaCO3沉淀,因此可用BaCl2溶液检验NaHCO3是否分解生成Na2CO3;Ba(OH)2或Ca(OH)2与NaHCO3和Na2CO3均反应生成沉淀;升温时NaHCO3溶液pH增大,若降温能恢复原温度下pH,则说明升温使溶液pH升高,是由于NaHCO3水解造成的答案:HCOH2OH2CO3OH大于2NaHCO3Na2CO3CO2H2O(1)乙B(2)等于甲(或高于乙)(3)乙常压下加热NaHCO3的水溶液,溶液的温度达不到15013(10分)浙江省拥有很长的海岸线,具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因此盐化工是本省的一个重要产业从盐卤初步得到的光卤石(KCl MgCl26H2O)晶体中,还含有约8%的NaCl.为了从光卤石中提取KCl和MgCl2,某学习小组查阅资料得到MgCl2、KCl和NaCl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S(g/100 g水)的数据如下:T/102030405060708090MgCl252.854.456.258.660.364.569.875.181.4KCl31.034.037.140.042.645.548.851.154.2NaCl35.836.136.436.737.037.337.637.938.1根据他们提供的数据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问题1:以上实验流程中晶体X的化学式为_,若制得的X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杂质,可用_的方法进一步提纯操作步骤中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问题2:工业上采用电解无水氯化镁的方法制取金属镁(1)该小组同学采取将浓硫酸滴入浓盐酸制取氯化氢气体的方法,用下图的实验装置,在干燥的HCl气流中加热MgCl26H2O来得到无水MgCl2.装置中盛有浓硫酸的仪器分别是_(填写仪器的符号),需要加热的仪器是_(同上)(2)为防止对环境的污染,还需要将尾气吸收,但实验室现有的仪器和试剂只有:烧杯、导管、蒸馏水、酒精、苯、四氯化碳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尾气的吸收装置,将装置图画在方框内并在图中标明所用试剂答案:问题1:KCl重结晶防止氯化镁析出问题2:(1)A、C、ED(2)如图:14(15分)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生先发明的“侯氏制碱法”,因原料利用率高,并能进行连续生产,从而享誉海内外“侯氏制碱法”的原理是向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获得碳酸氢钠晶体,再将所得的碳酸氢钠晶体加热分解后即 可得到纯碱它的反应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NaCl(饱和)NH3CO2H2O=NaHCO3NH4Cl,2NaHCO3Na2CO3CO2H2O.某课外兴趣小组同学,按照“侯氏制碱法”原理,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一套实验装置:实验室可供选用的药品有:浓氨水、纯碱、大理石、稀盐酸、稀硫酸、熟石灰、氯化氨、氯化钠(1)A、D中最合适的试剂为:A_;D_(填名称)(2)本实验具体操作过程中,应先通入_气体,再通入_气体;原因是_(3)指出该装置中的错误(至少两处)_.(4)在改进装置中,该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实验,实验所用的饱和NaCl溶液中含溶质58.5 g,实验最后得到无水碳酸钠26.0 g,则其产率为_;该兴趣小组同学针对其实验结果,认真分析了造成损失的原因,发现其操作步骤并没有错误,则主要原因是_.(5)在“侯氏制碱法”工业生产中,原料的利用率高,大大降低了成本请问本实验中哪些物质可重复利用?_.解析:(1)根据反应原理,实验操作过程为:先制得NH3(左边装置)和CO2(右边装置),再将制得的气体依次通入饱和食盐水中即得碳酸氢钠晶体,再加热碳酸氢钠晶体就可以得到纯碱所以左边是NH3制备装置,A中试剂为NH4Cl与Ca(OH)2固体的混合物,右边装置为CO2制备装置,D中试剂为稀盐酸(2)先向NaCl溶液中通入NH3,使溶液呈碱性,然后再向碱性NaCl溶液中通入过量CO2,反应才能发生而得到NaHCO3.(3)仔细观察该装置,不难发现整个装置形成密闭体系,易出现事故;NH3易与B装置中的H2O反应产生倒吸,所以通入NH3的导管不应伸入液面以下;制备CO2使用的长颈漏斗不能控制反应,所以在B、C之间还应增加止水夹(4)根据钠元素守恒,得关系式:2NaClNa2CO3,m(Na2CO3)106(58.5117)53.0 g,则Na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无人机操控员试题及答案
- 水力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答案
- 2025年飞机加油员技能鉴定模拟测试及答案
- 二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教学设计-2025-2026学年高中思想政治高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
- 足球知识面试题库及答案
- 总帐会计面试题及答案
- 安全用药考试题及答案
- 安澜心理测试题及答案
- uk心理测试题目及答案
- 有线数字电视网络运营维护与客户服务合同
- 部编版二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4课《欢欢喜喜庆国庆》精美课件
- 潍坊市2026届高三开学调研监测考试生物试题及答案
- 安徽省定远县藕塘中学高三上学期周考训练物理试题
- 三维波动方程双变网格有限差分并行模拟方法:理论、实践与优化
- 邮政银行一点一策课件
- 餐饮咨询顾问合同范本
- 四级专项模拟考试题库及答案
- 川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信息科技全册教案
- 2025-2026学年新疆师范大学附属实验高中高三数学第一学期期末统考试题
- 深圳中考英语听说考试模仿朗读技巧点拨
- 电子商务法律法规及合规性要求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