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三高三化学平衡化学平衡人教版人教版 【同步教育信息同步教育信息】 一. 本周教学内容: 化学平衡 二. 重点、难点: 三. 具体内容: (一)化学反应速率 1. 定义公式:=Ct (C物质的量浓度变化量;t反应时间) 2. 一个重要规律:不同物质的速率的比值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系数比 如对:mA + nBpC + qD 有:(A):(B):(C):(D)=m:n:p:q 注:注:同一反应用不同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数值不一定相同,但所表示的意义是相同的。 3. 说明: (1)化学反应速率是用来衡量化学反应的快慢的尺度,它与时间和浓度变化有关。 (2)在同一反应中用不同物质来表示时,其数值可以不同,但都表示同一个反应的速 率。因此,表示化学反应的速率时,必须说明反应物中哪种物质做标准.不同物质的速率的 比值一定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相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 (3)一般来说,化学反应速率随反应的进行而逐渐减慢。因此,某一段时间内的反应 速率,是平均速率,而不是指瞬时速率。 (4)化学反应速率一般不能用固体或纯液体表示。 4. 影响反应速率因素: (1)浓度:浓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固体不能改变其浓度) (2)温度: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注意: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增大) (3)压强: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增大(本质是浓度的影响,如压强改变不能引起浓度 的改变,则速率不变) (4)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正逆反应速率同时同倍数增大) (二)化学平衡 1. 化学平衡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中正反应速率和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混合 物中各组分的质量分数保持不变的状态。 2. 化学平衡的特征: 逆可逆反应; 等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动动态平衡; 定各物质含量保持不变; 变条件改变,平衡移动。 3. 平衡状态的标志: (1)V正=V逆 (2)各成分含量保持不变 各物质的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不随时间而变化。 对于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等的反应: 气体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而变;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恒容时混合气体的总压强不随时间而变; 恒压时混合气体的总体积不随时间而变平均密度不变。 对于恒温恒容的容器,压强不变; 4. 化学平衡的移动: 化学平衡移动的本质:外界条件的改变引起正逆反应速率的改变,使正逆反应速率不 等,从而破坏了原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的状态,在新的条件下重新达到相等的状态。 化学平衡移动的规律: 改变条件后 v正大则向正反应方向移动;v逆大则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勒沙特列原理: 如果改变影响化学平衡的某一条件,平衡就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 (1)浓度:增反应物浓度或减生成物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减反应物浓度或增生成物 浓度,平衡逆向移动。 (2)温度:升温,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温,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 (3)压强:加压,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方向移动;减压,平衡向气体体积扩大方向移 动。 (4)催化剂:对化学平衡无影响,但能缩短到达平衡所需的时间。 5. 平衡移动的判据 理解勒沙特列原理。 平衡移动的根本原因:条件改变引起 v正v逆,且 v正与 v逆的变化程度不同,从而导 致平衡移动。 (1)温度:温度改变,v正、v逆必定同时改变,且改变值不同,平衡一定移动。 (2)压强:压强改变,引起平衡移动,必须符合以下两个条件: 体系体积改变。 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发生改变的可逆反应。 (3)平均分子量:对于 mA(g)+nB(g)pC(g)+qD(g)+的气体体系, 令平衡体系的平均分子量为 M1,达到新平衡时的平均分子量为 M2。 如果 mnpq,则 M1nB. mb 9. 下列可逆反应:NH4HS(S)NH3(g)+H2S(g)Q,在某温度下达到化学平衡 后,采取下列措施能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的是( ) A. 加入 2gNH4HS B. 通入一些 SO2 C. 通入适量 NH3 D. 升高反应温度 10. 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 N2(气)+3H2(气)2NH3(气)+Q 达到平衡,当单独 改变下述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催化剂,V正、V逆都增大,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加压,V正、V逆都增大,且 V正增大倍数大于 V逆增大倍数 C. 降温,V正、V逆都减小,且 V正减小倍数大于 V逆减小倍数 D. 增加N2,V正、V逆都增大,且 V正增大倍数大于 V逆增大倍数 11. 已建立化学平衡的可逆反应,当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时,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成物的百分含量一定增加 生成物的产量一定增加 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增大 反应物浓度一定降低 正反应速率一定大于逆反应速率 使用了合适的催化剂 A. B. C. D. 12. 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气)+3Y2(气)2Z(气),已知 X2、Y2、Z 的 起始浓度分别为 0.2mol/L、0.6mol/L、0.4mol/L,当平衡时,下列数据肯定不对的是( ) A. X2为 0.4mol/L,Y2为 1.2mol B. Y2为 1.0mol/L C. X2为 0.3mol/L,Z 为 0.2mol D. Z 为 1.0mol/L 13. 如图表示不同温度和压强下,对可逆反应 2L(气)2M(气)+N(气)Q 平衡 状态的影响(P1P2), 图中 y 轴表示的意义是( ) A. 一定条件下 L 的转化率 B. 气体混合物中 M 的百分含量 C. 气体混合物中 L 的百分含量 D. 气体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 14. 在 373K 时,把 0.5molN2O4气体通入体积为 5L 的真空密闭容器中,立即出现红棕色。 反应进到 2s 时,NO2的浓度为 0.02mol/L。在 60s 时,体系已达平衡,此时容器内压强为 开始的 1.6 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前 2s,以 N2O4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1mol/(Ls) B. 在 2s 时,体系内的压强为开始的 1.1 倍 C. 在平衡时,体系内含 N2O4 0.25mol D. 平衡时,如果压缩容器体积,则可提高 N2O4的转化率 15. 把 0.6molx 气体和 0.4moly 气体混合于 2L 容器中,使它们发生如下反应 3x(g) +y(g)=nz(g)+2w(g)5min 末已生成 0.2molw,若测知以 z 浓度变化来表示的反应平 均速率为 0.01molL1min1,则上述反应中 n 值是( ) A. 1 B. 2 C. 3 D. 4 16. 上题中反应在 5min 末时,已作用去的 y 占原来物质的量的分数( ) A. 20% B. 25% C. 33% D. 50% 17. 在一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放入 3L 气体 R 和 5L 气体 Q,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2R(气)+5Q(气)=4X(气)+nY(气)反应完全后,容器温度不变混合气体的压强为原 来的 87.5%,则化学方程式中 n 值是( ) A. 2 B. 3 C. 4 D. 5 18. 反应 2X(气)+Y(气)2Z(气)+Q,在不同温度(T1和 T2)及压强(P1和 P2)下,产物 Z 的物质的量(nZ)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T1T2 P1T2 P1P2 D.T1T2 P1P2 19. 体积相同的甲、乙两个容器中,分别充有等物质的量的 SO2和 O2,在相同温度下发 生反应:2SO2(气)+O2(气)2SO3(气),并达到平衡。在这过程中,甲容器保持体 积不变,乙容器保持压强不变,若甲容器中 SO2的转化率为 P%,则乙容器中 SO2的转化 率为( ) A. 等于 P% B. 大于 P% C. 小于 P% D. 无法判断 20. 把氢氧化钙放入蒸馏水中,一定时间后达到如下平衡:(固)Ca2+2 2 )(OHCa ,加入以下溶液,可使减少的是( ) OH 2 )(OHCa A. Na2S 溶液 B. AlCl3溶液 C. NaOH 溶液 D. CaCl2溶液 21. X、Y、Z 为三种气体,把 a molZ 和 b molY 充入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2Y2Z,达到平衡时,若它们的物质的量满足:n(X)+n(Y)n(Z),则 Y 的转 化率为( ) A. 100% B. 100% C. 100% D. 100% 5 ba b ba 5 )(2 5 )(2ba 5 ba 22. 已知反应 A+3B=2C+D 在某段时间内以 A 的浓度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1molL1min1,则此段时间内以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 ) A. 0.5molL1min1 B. 1molL1min1 C. 2molL1min1 D. 3molL1min1 23. 如下图所示,烧瓶 A、B 中装有相同浓度的 NO2和 N2O4的混合气体,中间用止水夹 K 夹紧,烧杯甲中盛放 100mL 6mol/L 的盐酸,烧杯乙中盛有 100mL 的冷水。现向烧杯甲 的溶液中放入 25gNaOH 固体,同时向烧杯乙中放入 25gNH4NO3固体搅拌使之溶解 (1)A 瓶中气体颜色_(变深、变浅、不变)理由是_, 混合气体的平均分子量_(增大、减小、不变) (2)B 瓶中的气体颜色_(变深、变浅、不变),理由是_。B 瓶 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是_。 24. 如下图(尚有部分仪器未画),有一蒸馏烧瓶与注射器相连接,向蒸馏烧瓶中先加 入 0.384g 铜片和 18mL 2.5mol/L 的稀硝酸溶液,立即用锡箔包住的橡胶塞封住烧瓶瓶口, 实验装置内的空气在标准状况下为 500mL(其中注射器内不少于其体积)。 2 1 (1)欲提高 Cu 与 HNO3反应的速率可采用多种不同措施。 若采用加化学试剂法,可加入的试剂为_ A. 蒸馏水 B. 无水醋酸钠 C. 块状石墨 若用升高温度法,请在图空白处画出必需的仪器。 (2)当烧瓶中的 Cu 和 HNO3反应开始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有_。 (3)待 Cu 与 HNO3反应停止后,通过轻轻推拉注射器活塞,使装置内气体与气体、 气体与液体之间充分反应,若忽略液体体积变化,最终溶液中的物质的量浓度与开始 时相比是否有变化_(填变化或不变) (4)上述反应中,曾经被还原的硝酸为_mol。 25. 某温度下,在 2L 密闭容器中,x、y、z 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曲线如图所示 (1)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2)3min 末,反应速度 V为_; (3)反应是由_开始的反应; A. 正反应 B. 逆反应 C. 正、逆反应同时 26. 检验苯酚可用 FeCl3溶液,因生成而显紫色,其反应式为: 3 656 )(OHCFe Fe3+6C6H5OH+6H如果溶液的 pH 过小或过大,都不会出现紫色, 3 656 )(OHCFe 其原因是_。 27. 在真空密闭容器内加入 a molPH4I 固体,在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 PH4I(固)PH3(气)+HI(气) 4PH3(气)P4(气)+6H2(气) 2HI(气)H2(气)+I2(气) 以上三反应建立平衡后,测得 HI 为 b mol,I2(气)为 c mol,H2为 dmol求: (1)平衡后,容器内 P4(气)和 PH3的物质的量(用代数式表示):n(P4) _; n(PH3)_。 (2)a、b、c 三者的关系服从 a_(填含 b,c 的代数式);b、c、d 三者 的关系服从 b_(填含 c,d 的代数式)。 (3)平衡后,增大压强,容器内 n(I2)_,n(PH4I)_(增加、减 少、不变)。 28. 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反应器中,有一左右滑动的密封隔板,两侧分别进行如图所示的 可逆反应。各物质的起始加入量如下:A、B 和 C 均为 4.0 摩、D 为 6.5 摩、F 为 2.0 摩, 设 E 为 x 摩。当 x 在一定范围内变化时,均可以通过调节反应器的温度,使两侧反应都达 到平衡,并且隔板恰好处于反应器的正中位置。请填写以下空白: (1)若 x4.5,则右侧反应在起始时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方 向进行。欲使起始反应维持向该方向进行,则的最大取值应小于_。 (2)若分别为 4.5 和 5.0,则在这两种情况下,当反应达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是 否相等?_(填“相等”、“不相等”或“不能确定”)。其理由是:_。 29. 如图所示,打开两个容器间的活塞 K,使两种气体混合充分反应,平衡状态时(温 度不变),A 管中汞液面比 B 管中汞液面高 7.1cm,(反应刚开始高 10cm),设此温度产 物为气态, 汞蒸气压忽略不计,体系容积为定值。求 NO2转化为 N2O4的转化率。 30. 已知 400和 1.0110Pa 时的气体摩尔体积为:55.20L/mol 在该条件下有 1mol 气体 x 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2x(气)my(气)+z(气)测得混合气体中 x 的体积分数 为 58.80%,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为 56.00g, 混合气体的密度为 0.72g/L,请直接填写: (1)的摩尔质量是_,平衡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_。反应式中 m 的值为_。 (2)平衡时的转化率为_。 (3)相同条件下,反应前气体的密度是反应后平衡混合气体密度的_倍。 【试题答案试题答案】 1. A 2. B 3. B 4. C 5. C 6. AC 7. C 8. AC 9. BD 10. C 11. B 12. AD 13. AB 14. B 15. A 16. B 17. A 18. C 19. B 20. B 21. B 22. C 23. (1)变深 NaOH 溶解放热,与盐酸中和放热使溶液温度升高,化学平衡向生成 NO2 的方向移动,NO2增大 减小 (2)变浅 NH4NO3溶于水吸热溶液温度下降,平衡向生成 N2O4方向移动。NO2变 小 向生成 N2O4的方向移动。 24. (1) C (酒精灯、石棉网、图略) (2) 溶液变蓝, 生成无色气体,随之变为红棕色 活塞慢慢外移 (3)不变 (4)0.00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业发展中的社会扶贫工作
- 传输数据加密方案
- 2025至2030全球及中国自动进路控制系统行业市场占有率及投资前景评估规划报告
- 2025至2030中国食品分选机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四六级听力备考规定
- 企业定位与市场规划策略
- 团队建设活动手册
- 如何激励初高中学生克服学习倦怠
- 天然气项目审批规定
- 土地流转项目管理协议
- 葡萄冷藏保鲜技术规程
- 顾客联络服务 人工与智能客户服务协同要求 编制说明
- 以人为本的医院护理服务体系构建
- 与政府签订项目合同范本
- 2025年湖北省中考数学真题试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农险初级核保考试题库
- 医院汽车管理办法
- 珠海市香洲区2026届六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建筑电工建筑特殊工种理论考题及答案
- 养老机构消毒培训课件
- 上肢静脉血管超声检查规范与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