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 化学能和热能【考纲要求】(1)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2)了解化学能与热能的相互转化。了解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反应热等概念。 (3)了解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能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简单计算。 (4)了解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温馨提示:以下内容参阅【3-2】P77-79考点1 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定义 的化学反应 的化学反应形成原因反应物具有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的总能量反应物具有 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的总能量与化学键强弱的关系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出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生成物分子成键时释放的总能量小于反应物分子断键时吸收的总能量表示方法H0H0图示实例总的原则要记住;所有的水解和电离过程都是 的;燃烧反应、中和反应都是 的。大多数的分解反应都是吸热的,大多数的化合反应都是放热的。也有例外,以下反应都是吸热反应,应掌握: H2+I2 2HI N2+O2 2NO CO2+C 2COC十H2O(g) CO+H2 N2O4 2NO2【例1】 (2020成都模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需要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 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下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决定了放热还是吸热D、吸热反应在一定条件下(如常温,加热等)也能发生【例2】 (2020全国理综13)已知25、101kPa下,石墨、金刚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 C(石墨)+O2(g)=CO2(g) H=-393.51kJmol-1 ,C(金刚石)+O2(g)CO2(g) H=-395.41kJmol-1 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 B、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吸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 C、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D、由石墨制备金刚石是放热反应,等质量时,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高分析:由题给两热化学方程式相减得:C(石墨) C(金刚石); H=+1.9kJmol-1,由此可知石墨转化为金刚石为吸热反应,等质量的石墨的能量比金刚石的低,A正确 【练习】1、一切化学反应除了有质量的变化外,还伴随着 的变化,它们分别遵循 定律和 定律。能量变化通常主要表现为 的变化,即 或者 。2、 既是化学反应过程的本质,又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 从能量的角度看,断开化学键要 ,形成化学键要 。一个化学反应是吸收能量(热量)还是放出能量(热量),取决于 。3、不同的物质不仅组成不同、结构不同,所包含的 也不同。放热反应的宏观表现是 ,其微观表现是 。答案:1、能量;质量守恒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量 ;放热;吸热 。2、化学键的断裂与形成;吸收能量;放出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多,还是形成化学键释放的能量多 。3、化学能;反应物总能量高于生成物总能量;断开化学键吸收的能量少于形成化学键放出的能量 。考点2 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普通化学方程式相比,书写热化学方程式除了遵循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求外还应注意以下五点:(1) H只能写在标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状态的化学方程式的右边,并用“ ”隔开。若为放热反应,H为“ ”:若为吸热反应,H为“ ”。H的单位一般为 (2)注意反应热H与测定条件(温度、压强等)有关。因此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应注明H的测定条件。绝大多数H在25、101325Pa下测定的,可不注明温度和压强。 (3)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并不表示物质的 。因此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4)注意反应物和产物的聚集状态不同,反应热数值以及符号都可能不同。因此,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s、l、g)才能完整地体现出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热化学方程式中不用和。 (5)由于H与反应完成物质的量有关,所以方程式中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与H相对应,如果化学计量数加倍,则H也要加倍。当反应向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符号相反。 例如:已知H2(g)+1/2 O2(g)H2O(1) H=-285.8kJmol-1则: H2O(1)H2(g)+1/2 O2(g) H=+285.8kJmol-1 2H2(g)+O2(g)2H2O(1) H=-571.6kJmol-1【例3】 (2020南京)已知在25,101kPa下,1gC8H18(辛烷)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时放出48.40kJ热量。表示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C8Hl8(1)+25/2 O2(g)8CO2(g)+9H2O(g) H=-48.40kJmol-1BC8Hl8(1)+25/2 O2(g)8CO2(g)+9H2O(l) H=-5518kJmol-1CC8Hl8(1)+25/2 O2(g)8CO2(g)+9H2O(l) H=+5518kJmol-1DC8Hl8(1)+25/2 O2(g)8CO2(g)+9H2O(l) H=-48.40kJmol-1点拨:先看物质状态,再看H的正负,最后看方程式前系数与H数值一致。【练习】在氢气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氢气体的反应中,若断裂1mol H - H键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裂1mol Cl- Cl键要吸收243KJ的能量,断裂1molH - Cl键要吸收432KJ的能量,则充分燃烧1mol H2 的能量变化是 。若 H 0代表放热,H 0代表吸热,该化学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答案:放出185KJ的能量;H2(g) + Cl2(g)= 2HCl(g);H = - 185KJ/ mol。考点3 盖斯定律及其应用 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反应一步完成时的反应热是相同的。即: 甲 H 乙 H=H1=H2 甲 H1 丙 H2 乙 如:已知下列三个热化学方程式 H2(g)+1/2 O2(g)H2O(g) H=-241.8kJmol-1 C(s)+O2(g)=CO2(g) H=-393.5kJmol-1C(s)+H2O(g)=CO(g)+H2(g) H=+131kJmol-1写出碳燃烧生成CO2和CO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应用盖斯定律,对几个化学方程式变换和叠加,可以得出要写的化学方程式,对应的反应热的数值、符号也随之相应地成比例的变化。所以由+可得;C(s)+1/2 O2(g)=CO(g);H=-110.8kJmol-1,同样由一可得;CO(g)+1/2 O2(g)=CO2(g);H=-282.7kJmol-1。考点4燃烧热(1)概念:在 时, 物质 生成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的单位一般用kJmol-1表示。注意:生成不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不是燃烧热,(2)表示的意义:例如C的燃烧热为3935 kJmol-1,表示在101kPa时,1molC完全燃烧放出393.5 kJ的热量。(3)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燃烧热是以 物质完全燃烧所放出的热量来定义的,因此在书写它的热化学方程式时,应以燃烧 物质为标准来配平其余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例如;(4)燃烧热的计算; Q放=n(可燃物)H c n为可燃物的物质的量:H c为可燃物的燃烧热。【例4】氢气(H2)、一氧化碳(CO)、辛烷(C8H18),甲烷(CH4)的热化学方程式分别为:H2(g)+1/2 O2(g)=H2O(1) H=-285.8kJmol-1CO(g)+ O2(g)=CO2(g) H=-283.0kJmol-1 C8H18(l)+1/2 O2(g)=8CO2(g)+9H2O(1) H=-5518kJmol-1 CH4(g)+2O2(g)=CO2(g)+2H2O(1) H=-890.3kJmol-1相同质量的H2、CO、C8Hl8、CH4完全燃烧时,放出热量最少的是( B ) AH2(g) BCO(g) CC8H18(l) DCH4(g)考点5 燃料的充分燃烧(1)化石燃料:包括 、 、 等,属非再生能源。(2)充分燃烧的条件,要有 且要有 。(3)不充分燃烧的危害:产生热量少,浪费资源,易产生污染物。(4)煤的充分利用及新技术的开发:新型煤粉燃烧器,煤的气化和液化,转化为水煤气或于馏煤气考点6 中和热(1)概念:在 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 ,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理解时应注意,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物质的溶解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伴随的热效应。中和反应的实质是 ,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3)中和热的表示, 。 注:以下反应热均非中和热: 1/2 H2SO4(aq)+1/2 Ba(OH)2(aq)= 1/2BaSO4(s)+H2O(1) NaOH(s)+HCl(aq)=NaCl(aq)+H2O(此处还有NaOH的溶解热),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1)(此处还有CH3COOH的电离热)【例4】 (2020深圳)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热效应:H (aq)+OH-(aq)=H2O(l) H=-57.3kJmol-1;分别向1L 0.5mo1L-1的NaOH溶液中加入:稀醋酸,浓H2SO4,稀硝酸,恰好完全反应时的热效应分别为H l、H2、H3它们的关系正确的是( ) A、H lH2H3 B、H2H3H l CH l= H2=H3 D、 H lH3H2考点7 中和热的测定(1)主要仪器, 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孔),环形玻璃搅拌棒。(2)实验步骤:组装仪器如图所示。分别量取50mL 0.5mo1L-1的盐酸和50mL0.55 mo1L-1NaOH溶液,记录起始温度t1。混合反应并准确量取混合液最高温度,记录终止温度t2。重复实验二次,取平均值。计算H;(3)可能的误差: 未及时测出最高温度其值 , 使用一个量筒且未清洗干净其值 。 烧杯过大其值 。(4)注意事项 为了保证0.50 mo1L-1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 mo1L-1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 实验中若用弱酸代替强酸,或用弱碱代替强碱,因中和过程中电离吸热,会使测得中和热的数值 。【例5】用50mL 0.50 mo1L-1的盐酸与50mL0.55 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烧杯间填满碎泡沫塑料的作用是 (2)环形玻璃搅拌棒能否用环形铁质搅拌棒代替? (填“能”或“不能”),其原因是 ;(3)为什么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要用0.55 mo1L-1,实验中若改用60mL0.50 mo1L-1的盐酸与50mL 0.55 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填“相等”不相等”),若实验操作均正确,则所求中和热 (填“相等“不相等”);(4)已知在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 H2O时,放出57.3kJ的热量,则上述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的结果偏低,请你分析结果偏低的原因可能是 (填字母代号)。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人小烧杯时动作迟缓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d、将50mL 0.55 mo1L-1的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 0.55 mo1L-1的氨水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考点8 能量变化的综合利用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能源的需求越来越大。它对周围的环境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能源问题成为涉及人类生活和世界发展的热点问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汽车零部件供应链风险防范与2025年优化方案案例分析研究报告
- 端午敬老活动方案
- 美容护肤活动方案
- 电器仓库活动方案
- 童装店庆活动方案
- 祛斑怎样做活动方案
- 美容护肤项目活动方案
- 福奈特公司充值活动方案
- 甲方公司团建活动方案
- 线下活动活动方案
- 医院死亡报卡培训课件
- 2025年江西省高考物理真题
- 导学案:化学合成材料
- 高中通用技术作品设计方案七篇
- MT-T 1199-2023 煤矿用防爆柴油机无轨胶轮运输车辆通用安全技术条件
- Linux系统基础操作培训文档
- 酿造车间绩效考核制度
- 石油化工工艺装置蒸汽管道配管的设计
- 人教版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7课《中华民族一家亲》优秀课件
- 肝癌的中西医治疗
- 芳华电影介绍模板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