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1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2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3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4页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南省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上学期第三次月考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关于光的折射错误说法是 ( )A折射光线一定在法线和入射光线所确定的平面内B入射线和法线与折射线一定不在一个平面内C折射角可能小于入射角D光线从空气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2 . 凸透镜甲的焦距为10cm,凸透镜乙的焦距为20cm,把同一个物体分别放在甲、乙前25cm处,则通过两个凸透镜都能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透镜成像较大B乙透镜成像较大C甲、乙透镜成像一样大D甲、乙透镜成像大小无法比较3 . 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这时手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 )ABCD4 . 下列关于光学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用来显示光的传播路径的硬纸板最好选择黑色光滑的B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物体靠近平面镜时像的大小不变C探究光的折射特点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传播方向一定改变D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当蜡烛燃烧变短,光屏上的像会向下移动5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物质的分子在永不停息地作无规则运动B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冰和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升高D固态的碘受热后直接变成碘蒸气是凝华现象6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中,光具座上各元件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恰好成一个清晰的像,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投影仪B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互换,会在光屏上成一个清晰倒立、缩小的像C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放到刻度线45cm处,适当移动光屏也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D若将蜡烛稍稍靠近凸透镜,则应将光屏远离凸透镜才能得到清淅的像7 .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如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B如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C如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D如图:保持杠杆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8 . 下列几种常见的测量工具中,其中没有标“0”刻度线的是( )A量筒B温度计C天平D刻度尺9 . 下列现象可用光沿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A放大镜赏花B手影游戏C水中折笔D水中倒影10 . 下面有关声音的叙述中不合理的是A老师讲课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科学家利用声波的反射可以测定月球和地球之间的距离C村民能够根据音色辨别蝉唱虫吟D医生利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能量11 . 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主光轴上,它们的初位置如图所示,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下列操作不可能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像的是A仅将蜡烛移至刻度线M的左侧某处B仅将光屏移至刻度线P的右侧某处C仅将凸透镜向左移至刻度N处D将透镜右移3cm,且光屏移至刻度线Q的右侧某处12 .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v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该凸透镜的焦距是4 cmB当u3.5 cm时,在光屏上能得到一个缩小的像C当u5 cm时成放大的像,投影仪就是根据这一原理制成的D把物体从距凸透镜3 cm处移动到8 cm处的过程中,像逐渐变小13 . 下列估测结果符合实际的是A六月份泰州的平均气温约为50B一枚1元人民币硬币的质量大约6gC中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0mmD家用LED节能灯的电功率约为200W14 . 关于人照镜子,平面镜所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在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B人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人靠近平面镜时,所成的像将靠近平面镜D平面镜成像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完成的15 . 小星同学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注意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但没有仔细调节纸片与透镜的距离,在纸上的光斑不是最小时,就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l,那么,该凸透镜的焦A一定小于lB一定等于lC一定大于lD可能小于l,也可能大于l二、填空题16 . 如图中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17 . 有一透镜,不知是不是凸透镜,请你说出一种辨别方法,并说出一种测定凸透镜焦距的方法。_。18 . 光在_中沿直线传播,光在_中传播速度最快,通常取c= _。19 . 在下图所示的四幅图中,表示近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表示远视眼成像情况的是_,表示远视眼矫正做法的是_。20 . 斜插入水中的一支筷子,从水面看起来,插入水中的部分是向弯折了,这是光的 现象21 . (1)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_;如图乙所示,加大敲击音叉的力度,根据发生的现象,可以说明_;(2)敲击右边的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能_。在月球上,做图丙实验,观察到泡沫小球将_弹起(选填“能”或“不能”)。22 . 如图所示,光线从一种介质射入另一种介质,MN是两种介质的分界面,则入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23 . 小高第一次用刻度尺测得桌面的宽度为0.683 m,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_,为使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他应_24 . 现代小区楼道装有多功能电子门铃,可以通过其内置摄像镜头识别来访者其摄像镜头相当于凸透镜,若镜头的焦距为10cm,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人到镜头的距离u应_(选填“u20cm”、“10cmu20cm”或“u10cm”)三、实验题25 . 注重科学探究不同的凸透镜对光的折射程度可能是不相同的,即不同凸透镜的焦距不一定相同,那么凸透镜的焦距与什么因素有关呢?小雷进行了探究实验,实验结果记录到下表中次数1234材料玻璃玻璃水晶水晶截面直径3335凸起程度较小较大较大较小焦距10544(1)请你分析表中的实验数据,由1、2次的实验可得出的结论是_(2)小雷回想起白光经三棱镜后,光屏上自上而下出现了红、橙、黄、绿、蓝、靛、紫的色带,如图甲所示,他受此启发,想到了一个问题:红光、紫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是否相同?于是他分别用红光和紫光平行于同一个凸透镜的主光轴射入进行了实验,你认为_光射入时凸透镜的焦距大(3)小雷又进行了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若某次实验中像成在光屏的左上角,如图乙所示,应将凸透镜向_(填“右下”“左上”“右上”或“左下”)调节,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6 . 小明进入光学实验室进行复习时做了如下实验:(1)小明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发现用前后可折的纸板(如图甲)不仅能呈现光路,还能探究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是否_(2)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时:他用较_(选填“薄”或“厚”)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进行探究他在找准像的位置后,画出了A、B、C三点做标记(如图乙所示),在测量物距和像距时,他应分别测出_两点到平面镜的距离作为物距和像距,并加以比较,经多次实验得出: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是_的(3)在利用如图丙所示的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可供选择的凸透镜有:D(焦距15cm)和E(焦距50cm),小明应选择_(选填“D”或“E”)该图的光屏上已成清晰的像,此成像规律在生活中的应用是_27 . 如下图是表示_(填“晶体”或“非晶体”)的熔化图象,图上各线段表示的物理意义是:AB段表示物质处于固体状态,是_(填“吸”或“放”)热_(填“升温”或“降温”)阶段;BC段表示物质处于_状态,是_(填“吸”或“放”)热_(填“温度不变”、“升温”或“降温”)阶段;CD段表示物质处于_状态,是_(填“吸”或“放”)热_(填“升温”或“降温”)阶段28 . 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1)他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_,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_(光滑/粗糙)(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_(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_(存在/不存在)(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_(上部/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_(在/不在)同一平面(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_29 . 如图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蜡烛的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当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15cm、像距v=30cm 时,在光屏上得到_、_的实像撤去光屏,简要说明观察该像的方法:_30 . 如图是两位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和“海波熔化”的实验装置。(1)图甲是小明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实验时,应先固定A、B中的_铁圈;当水温升到90时,每隔l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读数,部分数据记录如下表。某次数据没有记录,当时温度计示数如图所示,请将漏填的数据填在表格内。时间/min012345678水的温度/909294_9898989898根据数据及实验现象分析可知,此烧杯中水沸腾时不仅温度要达到_,同时还必须_。(2)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小华采用如图乙的实验装置。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在第8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_(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_(选填“继续”或“停止”)。31 . 小华为小明表演了一个“水火相融”的小魔术。她先将一块透明的茶色薄玻璃板竖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就被分割成如图所示的甲、乙两个区域,然后再用一块不透明的挡板将乙区域分割成前后两部分。接着小华在甲区域内放置了一个盛满水的烧杯,且里面竖直浸没着一支蜡烛A,最后在乙区域挡板后面的特定位置放置了蜡烛B。准备就绪后,小华将乙区域已准备号的蜡烛B点燃,并悄悄地将挡板拉开一个缝隙MN,让小明在乙区域的P点观察蜡烛A。奇迹出现了:蜡烛A竟然在水中燃烧!(1)为保证实验成功,小华所选取的A、B两根蜡烛应满足的条件是_;(2)某同学发现看到蜡烛A的像不清晰,于是他将蜡烛B也点燃,用来增加像的亮度。他这样做_(填“能”或“不能”)使看到的像更清晰。(3)在蜡烛A的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