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1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2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3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4页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吉林省2019-2020学年八年级12月月考物理试题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清澈平静的湖面上空,一只小燕子正向下俯冲捕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B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大D俯冲过程中,小燕子在湖水中的像越来越小2 . 下列关于家庭防盗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钢制防盗门的材料属于合金B通过防盗门上的猫眼能看见敲门的人,是利用了凸透镜成像的原理C防盗门的把手安装在离门轴较远处,利用了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D防盗门锁孔内加少量铅笔芯粉末容易打开,铅笔芯粉末起润滑作用3 . 小红用同一凸透镜先后观察书本上相同的字,看到图的两种情景,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甲、乙两图成像原理都是光的折射B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C甲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比乙图中字到凸透镜的距离小D甲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的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4 . 下面列举的四个光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山在水中的倒影C花瓶在平面镜中的像D铅笔好像在水面处折断了5 . 我们在生活中利用镜子来正衣冠,这属于光现象。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光现象的是( )A水中倒影B海市蜃楼C雨后彩虹D冬天下雪6 . 如图所示,能表示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的光路图是( )。ABCD7 . 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不同颜色的光,则AA处应是紫光BB处应是红光C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处的外侧,温度计示数不会变化D将涂有荧光物质的纸条放到AB范围B处的外侧,荧光物质发光8 . 下列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光通过三棱镜形成彩色光带是光的反射现象B小明靠近平面镜的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逐渐变大C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比鱼在水中的实际位置浅D太阳通过树叶小孔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9 . 下列关于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A光的传播速度是3108m/sB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C光在同种透明物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D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10 . 2018年1月31日,超级月亮、“血月”等天文奇观让我们大饱眼福。超级月亮是指月亮在满月时恰好处于近地点附近,月亮很大很亮;而“血月”的形成是因为月全食阶段,地球的大气层会把部分太阳光折射到月面上,其中波长较短的蓝色光等色光会被散射掉,最终照到月面上的只有波长较长的红色光,因此月全食阶段的月球是红色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月亮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时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B月全食的形成是因为光的直线传播C我们看见超级月亮很亮,它是光源D红光波长较长,在真空中传播速度较快11 . 如图甲所示,把一支铅笔水平地放在空玻璃瓶的后方,透过玻璃瓶观察到的情形如图乙;将玻璃瓶灌满水后,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地移动,同时透过玻璃瓶观察铅笔的像,下列四种情形中,有一种情形不是在以上过程中观察到的,它是( )ABCD12 . 图所示的光路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光由水中射入空气中的是ABCD13 . 人站在湖边,看到芙蓉楼在湖中所成倒影,其光路图正确的是( )ABCD14 . 雨后的夜晚,当你迎着月光行走在有积水的路上,为了避让水洼,应走“较暗”的地面这是因为光在( )A地面发生镜面反射B地面发生漫反射C水面发生漫反射D水面不发生反射15 . 小红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蜡烛、透镜、光屏如图所示时,在光屏上成了清晰的像。如保持透镜的位置不动,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光屏上不能成清晰的像B光屏上的像是缩小实像C光屏上的像是放大正立的D光屏上的像是放大倒立的二、填空题16 . 光与镜面成30角射到平面镜上,反射角是_。有句俗语“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其中包含了一定的物理道理。因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因此猪八戒照镜子看到的_(选填“实”或“虚”)像和猪八戒一模一样,仍然是个猪像,自然就“里外不是人”了。17 . 检查视力时,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后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m,若视力表全长为0.8 m,则视力表在镜中的像的长度为_m,来自视力表的光在平面镜表面发生了_(填“镜面”或“漫”)反射18 . 湖边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是由光的_所形成,这些“倒影”看起来比树木本身“暗”一些,主要是因为树木的光射到水面时,有一部分发生_进入水中19 . 如图,有一束光线在空气和某种透明介质分界处发生反射和折射,则_是反射光线,折射角为_,空气位于界面的_侧20 . 阳光下看到一朵花是红色的,是因为这朵花_(选填“透过”、“反射”或“吸收”)红光;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如图所示,这个现象叫光的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红色光屏,则我们将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七彩光带。21 . 有一光线与水平面成60角入射,经一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此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可能为_22 . 当一束太阳光通过绿色玻璃照在绿色的叶子上,树叶呈_色,照在小白兔身上,小白兔呈_色,小白兔的红眼睛呈_色。23 . 一只小鸟在离湖面高的空中飞行,若湖深,在湖岸上看到湖面上小鸟在水中翱翔。在水中翱翔的小鸟是由光的_现象形成的_像,它离湖面的距离是_m。24 . 一束太阳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60度,则反射角是_度;若一束太阳光照射在三棱镜上,在三棱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形成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现象;在红光外侧还有不可见的光叫_25 . 在做“研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时,用到了实验方法:观察比较法、_。26 . 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专家搜救队和生命探测仪在抢救生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1)专家搜救队在搜救被困人员时,主要是通过喊话和注意听被困人员的呼救、呻吟、敲击声,先确定被困人员的位置,再进行施救被困人员通过敲击发出求救信号,声音主要是通过_ (“固体”“液体”或“气体”)传给搜救人员的,搜救人员喊话的声音越大,声音的_越大,声音就会传的越远(2)生命探测仪:光学生命探测仪将一根柔软细长的光纤管伸进瓦砾堆中扭动前行,搜救人员利用观察器可以看清瓦砾深处的情况,光沿弯曲的光纤传播是利用了光的_原理;生命探测仪利用感知_(“红外线”或“紫外线”)差异来判断不同的目标,因此在黑暗中也能确定生命体27 . 如图所示,现代城市中的一些高层建筑安装整体玻璃,造成了光污染,这属于光的_(选填“漫”或“镜面”)反射现象。电影荧幕选用粗糙的白色布料制成,是因为光在粗糙的幕布上发生了_反射,使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电影画面,这种反射_(选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8 . 声音是由物体的_产生的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书本上的字,是_的缘故三、实验题29 . 如图a所示,将一块薄玻璃板竖直架在一把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支等长的蜡烛A和B,分别竖放在玻璃板前后的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移动玻璃板后的蜡烛B,并如图当蜡烛B移到与蜡烛A在玻璃板里的像重合时,蜡烛B好像也被点燃了。(1)选取两段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_关系。(2)由直尺分别读出玻璃板到物(蜡烛A)、玻璃板到像(即到蜡烛B)的距离分别为u和v,得到的结果是u_v。(选填“”、“=”或“”)(3)在寻找蜡烛A的像的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_(选填“A”或“B”)这一侧观察,移动蜡烛B,使它与蜡烛A在镜中的像重合,如果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则可能原因是_。(4)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这时,观察者直接对屏观察,看不到蜡烛A的像,由此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5) 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填“较亮”或“较暗”)的环境中进行,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_(6)测量视力时,利用平面镜成像特点可以节省空间。如图,让被测者面对着镜子背对视力表,此人看到视力表的像离他的距离是_ m。30 . 如图所示,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依次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1)如图乙所示,会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生活中的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应用了这个成像规律。(2)此时有一只苍蝇落到凸透镜上,则光屏上_(选填“能”或“不能”)成完整的蜡烛的像。(3)实验中,凸透镜向下滑动了一些,则光屏上成的像将向_(选填“上”或“下”)移动。(4)重新调整后,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45cm刻度线处,光屏上_(有/没有)烛焰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此时,像成在_(光屏/蜡烛)一侧。(5)小明用LED灯做成字母“F”替换蜡烛,将它放在透镜前15.0cm处,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小明在毛玻璃光屏后面观察物和屏上的像,他直接看到的物为“F”,则他看到屏上像的形状为_;移去光屏,在光屏处,看到像的形状为_.31 . 实验探究(1)探究晶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甲是某晶体熔化时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下表是几种晶体的熔点表。晶体熔点/晶体熔点/铝660萘80.5铅328海波48锡232冰0根据上述信息判断,该晶体可能是_。图甲中_段表示该晶体的熔化过程,此过程中它的内能_。(2)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蜡烛和凸透镜置于光具座上图示位置,凸透镜焦距为10cm,调节光屏位置,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的像,据此规律可制成_。保持蜡烛和光屏位置不动,将凸透镜逐渐向_移动,光屏上能成清晰缩小的像。(3)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图丙,把一只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可以看到它在璃板后面的像,再拿一只外形相同但不点燃的蜡烛b_,以确定像的位置。将蜡烛向镜面靠近,所成像的大小_。32 . 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凸透镜的焦距是10 cm,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40 cm刻度处不动。(1)实验前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的中心大致在_,目的是使像成在光屏的中央;(2)若将图中蜡烛向右移动到25 cm刻度处,光屏向右移动到70 cm刻度处,光屏上得到一个_、_的实像,人们利用这一原理制成了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3)将蜡烛移动到10 cm刻度处,光屏移动到_cm刻度处时,可在光屏上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4)在步骤(3)光屏上成清晰像后,一同学将自己的近视镜取下来放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光屏上原来清晰的像变模糊了;使光屏远离透镜,又能在光屏上看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镜对光有_作用,它应该是_透镜。由此可知,在近视眼得到矫正之前,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_(填“前方”或“后方”)。33 . 小明发现小孔成像时像的大小会变化,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小孔所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如图1所示,他猜想:小孔所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发光体AB的高度以及像到小孔的距离有关于是他用同一个发光体AB实验,且保持发光体AB到小孔的距离为8cm不变,多次改变小孔到半透明纸之间的距离时,他测出了像的高度(见下表)实验次数小孔到半透明纸的距离s/cm2.04.06.08.010.0像的高度h/cm1.02.03.04.05.0(1)小孔成像的原理与下列哪个选项中的现象不相同_A林间笔直的光柱B月食C彩虹的形成D手影的形成(2)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 2 中画出 h 与s的关系图象_(3)当半透明纸距小孔 12cm 时,像的高度是_cm(4)在第次实验时,半透明纸上像的高度与发光体AB的高度_(相等/不相等)(5)为了进一步探究“像的大小与发光体离小孔的距离是否有关?在设计这个实验时小明应注意控制_、_不变四、作图题34 . 如图所示,平而镜前的一个发光点S所发出的光经过平而镜反射后的光线已经被画出,请你在丙图中用作图法找到发光点s的位置35 . 如下图所示,F为凸透镜的焦点,a与b为射向凸透镜的两条光线,请画出经凸透镜完整的光路图。(_)36 . 如图所示,可以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