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C卷_第1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C卷_第2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C卷_第3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C卷_第4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中考试物理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春天,河里冰雪消融,是升华现象B夏天,冰棍儿周围冒“白气”,是汽化现象C秋天,早晨花草上出现的小露珠是凝华现象D冬天,温暖的车内窗玻璃会变模糊,是因为车内水蒸气液化的缘故2 . 根据你对光现象的认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A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B放在水杯中的筷子看上去弯折了,这是光的反射现象C平面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D十五的月亮圆又亮,月亮是一个天然光源3 . 光的色散实验不仅表明了太阳光是由各种色光混合而成,而且表明了不同色光通过棱镜后偏折的程度不同。如图所示,相距很近的两束平行的红光和紫光,间距为d,斜射到较厚的玻璃砖的上表面,并从玻璃砖的下表面射出,则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大于d;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小于d;两条出射光线仍平行,但距离等于d;两条出射光线不再平行。ABCD4 . 下列光现象中,可以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的是A阳光下大树在地上的影子B路口用凸面镜扩大视野C天空中出现美丽的彩虹D夏日海面出现海市蜃楼5 . 小文利用太阳光测量凸透镜的焦距,方法如图所示他让凸透镜正对阳光,但纸板上的最小光斑却不易确定于是他移动纸板找到两次成等大光斑的位置,分别测出了光斑到凸透镜中心的距离为和,则凸透镜的焦距是ABCD6 . 某同学用刻度尺先后五次测得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分别为18.4cm、18.3cm、18.6cm、18.72cm和18.5 cm,该铅笔长度最接近于A18.6cmB18.5cmC18.4cmD18.3cm7 . 对平面镜成的虚像,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平面镜成的像不是真实光线会聚而成的B平面镜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聚集而成的C看到平面镜中虚像时射入眼睛中的光线不是从虚像发出的D平面镜中的像之所以叫虚像是因为它模糊不清8 . 下面是小虎同学写的长度单位换算的几个算式,其中正确的是( )A5.2 m5.2 m100 cm520 cmB6.5106 m6.51061066.5 mC36 m361 000 m36 000 nmD480 mm480m0.48 m9 . 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某段时间内的运动过程关于甲、乙两车的运动情况,说法错误的是( )A前内甲车运动的路程大于乙车运动的路程B乙车到达处所用时间大于甲车到达处所用时间C甲车在之间的平均速度小于乙车在之间的平均速度D甲、乙两车在内的平均速度相同10 . 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中,猴子看到水中有个月亮,以为月亮掉在水里了。关于水中的月亮,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小B水中的月亮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水中的月亮是光的反射形成的D水中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到水面的距离远11 . 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A胎儿的 B 超图像B潜艇上的声呐系统C海豚判断方向而发出的声音D红外摄像仪12 . 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8s内通过的路程是20m,那么它在前0.5s时的速度大小是A0.4 m/sB2.5m/sC12.5m/sD40 m/s二、填空题13 . 冬天,小明发现河水结冰了,但室外咸菜缸中的盐水却没有结冰,这是因为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_(填“低”或“高”);液化可以通过_或_两种方法或两者兼用的方法实现,气体打火机中的液体是在常温下通过对燃气采用_的方法,使之液化后贮存在打火机中的14 . 将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会溅起水花,这表明声音是由于物体 _产生的通常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靠 _传到人耳的在月球上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对话交谈这是因为声音的传播需要 _,声音在 _中不能传播15 . 如图甲所示,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则第1s时,物体处于_状态,第7s时,物体处于_状态,第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_N。16 . 你在湖边漫步,你同时能看到水中的白云和水中鱼,前者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后者是由于光的_而形成的,它们都是_像17 . 凸透镜成像时放大和缩小像的分界点是一倍焦距处。( )18 . 冬天的早晨,小梅发现家里的玻璃窗上有很多美丽的“冰花”,这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_形成的,此过程中_(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19 . 如图所示的是一木块在同一水平面上运动时的在相等时间内连续拍摄的“频闪”照片木块从A点运动到B点的距离是_cm;由下图可知,木块的运动_(此空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你判断的依据是_20 . 小区内有一机动车标志牌如图所示,A的标志是在_减弱噪声;B是机动车限速标志,它表示的含义是_三、实验题21 . 小明同学用一个焦距未知的凸透镜、蜡烛、光屏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由图甲可知,凸透镜的焦距是_cm实验时,应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_。如图乙所示,若在光屏上(光屏未画出)能得到清晰放大的烛焰实像,则蜡烛可能置于透镜左边a、b、c、d四点中的_点上,此成像特点可应用在_机上。小明依次将蜡烛、凸透镜、光屏放置在光具座上,按的要求调整好三者中心的位置,但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都没能看到烛焰所成的像。原因可能是(写出一个原因即可)_。22 . 某同学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验,他将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图示是他根据观察到的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他还通过实验还得到如表数据:入射角015304560反射角015304560折射角011.322.135.440.9根据实验现象,可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将同时发生_和_现象(2)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_,且折射角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入射角(3)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中时,折射角等于_度23 . 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1)实验器材有:带底座的玻璃板、白纸、笔、火柴、光屏各一,两支外形相同的蜡烛A和B,还缺少的器材是_,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_(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实验中选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主要是为了_(2)在竖立的玻璃板前后点燃蜡烛A,拿未点燃的蜡烛B竖直在玻璃板后面移动,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_(选填“前”或“后”)侧观察,直至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说明像和物体的大小_,这种确定像与物大小关系的方法是_(选填“控制变量法”或“等效替代法”)(3)改变A的位置,重复(2)中步骤并分别测出A和B到玻璃板的距离,记录在下表中。序号123A到玻璃板的距离/cm4.006.008.00B到玻璃板的距离/cm4.006.008.0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结论:_。(4)移去蜡烛B,在其原来位置上放置一块光屏,光屏上无法呈现蜡烛的像,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_像(5)当蜡烛A向玻璃板靠近,蜡烛A的像_(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24 . 在“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1)小球从A处沿斜面由静止开始滚下,频闪照相机记录了小球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小球在做_(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小球受力_(填“平衡”“不平衡”)。(2)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小球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_m/s,CD段的路程为_m,比较AB与BC段的平均速度得vAB_(填“”“”“”或“=”)v2。路程/m运动时间/s平均速度m/s经过某点时的速度m/ssAB=0.3mtAB=0.5svAB=0.6m/svB=1.2m/ssBC=0.9mtBC=0.5svBC=vC=2.4m/ssCD=tCD=0.5svCD=3m/svD=3.6m/s25 . 如图甲所示,是探究萘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1)将装有萘的试管放入水中加热,而不是用酒精灯直接对试管加热,在加热过程中还进行搅拌,这样做是为了使试管中的萘受热_,而且让萘的温度上升较_(选填“快”或“慢”),便于及时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萘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给萘加热到8min末,试管中的萘所处的物态是_态。(选填“固”、“液”、“固液共存”)四、作图题26 . 在图中画出点光源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