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1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2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3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4页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这描写的是A筒车B耧车C曲辕犁D水排2 . “从历史的后端来看,这1004年(宋真宗景德年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以下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协定南宋与金政权达成和议B代价战争费用远远少于岁币C作用协定有利于社会的安定D观感中原人民乐于接受和议3 . 社会稳定,经济空前繁荣,国力强盛,人口增长,在谁统治时期唐朝进入鼎盛时期( )A武则天B唐太宗C唐玄宗D唐高宗4 . 为加强南北交通、巩固对全国的统治,征发数百万民工开凿了古代世界最长运河的皇帝是( )A唐太宗B隋文帝C隋炀帝D宋太祖5 . 考古队员在甘肃某地发现了一块刻有西夏文字的石碑,西夏文字的创制者是A耶律阿保机B完颜阿骨打C元昊D成吉思汗6 . 宋朝政府对市区交通实行“限速”制度,除非有紧急公事,任何人不得在城市街巷快速策马、驾车,否则,给予“笞五十(打五十板)”的刑罚。这是因为宋朝都市( )坊和市严格分开商业活动非常繁荣人口众多大街小巷店铺林立ABCD7 . 唐朝的哪座城市,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 ( )A洛阳B长安C刘家港D泉州8 . 荆轲刺秦王记述了战国时期荆轲刺秦王这一悲壮的历史故事,你知道“秦王”指的是( )A禹B嬴政C尧D舜9 . 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 它类似于下列哪一个朝代( )A秦朝B西汉C东汉D西周10 . 下列四种货币按出现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ABCD11 . 对下列唐朝人口统计表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唐太宗开明统治利于人口增长B武则天时社会经济继续发展C唐玄宗统治前期人口继续增长D唐朝的人口呈不断上升趋势12 . 历史兴趣小组就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展开讨论,下列论据支持这一论点的是( )水稻产量居全国首位,主要产地在南方 广州、泉州是闻名世界的大商港 南宋后期,丝织业在南方兴起,纺织品种类多宋代最大的商业城市是开封和杭州ABCD13 . 郭靖和杨康是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中的两个重要人物。这两位名字中的“靖”和“康”与下列哪一事件有直接关系?( )A北宋建立B澶渊之盟C北宋灭亡D南宋建立14 . 孙中山曾说:“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他所说的这种考试制度在我国正式诞生于( )A隋文帝时期B隋炀帝时期C唐太宗时期D武则天时期二、综合题15 . 16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初,骞行时百余人,去十三岁,唯二人得还。(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初行”的目的是什么?材料二:西汉时期的然绸之路示意图(2)依据材料二井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图中字母A、B代表的的起止点的名称。并指出材料一所反映的历史事件与材料二的丝绸之路有何联系?材料三:汉书记载:“江南地广或火耕水耨。民食(食;吃)鱼稻,以逸稽山伐为业。食还给,不忧(忧:担心)冻饿,亦亡(亡:无)千金之家。”(原文大念:江南地域辽阔,有的地区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老百姓把鱼和米作为主食靠打淮种猎和乘集为谋生手段。由予食物的供给有保障,人们不担心摸冻受,但这里也没有非常害有的人家)宋书记:“江南之(之:作)为国最(盛:紫荣曷盛)矣,地广野亭,民勤本业(农业),一岁或验(稽:大半收),则数郡忘(态:无)饥。”(原文火意:江南是全国载誉荣曷盛的地方。上地辽阔,物产丰富,百烛购劳,努力耕种。如果一年火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3)阅读材料三比较宋书与汉书记载的江南地区经济有哪些不同?想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答出两点即可)材料四:魏主下诏,以为“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跛。魏之先出于贵帝,以土德王。故为拓夫土者,黄中之色,为物之无也,皆改姓元氏。诸功臣旧族皆改之。从正音三十以下在朝是之人,如语音仍旧,若有故为,当加降脸”。资治通鉴(4)材料四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请说出这次改革的作用。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历史上出现了各民族的分裂和统一,但是民族融合始终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主题。材料一、“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尺带珠丹材料二、“胡人有妇解汉音,汉女亦解调胡琴。”-元末诗句(1)唐太宗时期因为实行了怎样的民族政策而被各民族共同尊为“天可汗”?(2分)(2)材料一中的“和同为一家”指的是唐朝和哪一民族政权之间的关系?举两例说明两族友好交往的历史史实。(6分)(3)依据材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