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必修2 李清照词二首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必修2 李清照词二首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必修2 李清照词二首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必修2 李清照词二首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二年级必修2 李清照词二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她是奇女子她,出身名门气质娴雅她,诗文书画无不通晓她,曾拥有美满爱情她,又经历离合丧乱她,开创易安词体她,极是当行本色宋代婉约词宗易安居士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作品回顾,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作品回顾,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作品回顾,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宋代(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章丘(今属山东济南)人。她出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李清照自幼就受过很好的教育,其父亲李格非是学者兼散文家,母亲出身于官宦人家,也有文学才能。李清照多才多艺,能诗词,善书画,很早就受人注意。史书记载说她:“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知人论世,李清照十八岁嫁了太学生赵明诚,赵爱好金石之学,也有很高的文化修养。婚后,他们过着美满和谐的生活,夫妇在一起常常诗词唱和,欣赏金石拓片。赵明诚很晚才出仕,到过莱州、淄州等地任职,李清照便常常以诗词排遣寂寞,表达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127年赵明诚南下奔母丧。恰在这时,战乱爆发,金人攻破洛阳,徽、钦二宗被掳,高宗即位,后又南下避难,建立了南宋小朝廷。因赵明诚在江宁任知府,李清照于是载书十五车过淮渡江奔往建康。不久,他们藏于家乡十余间屋中的书籍、金石、器物全被焚毁。,知人论世,两年后,李清照46岁时,赵明诚竟不幸病死。从此她开始了国破、家亡、夫死的悲惨生活旅程。她先是追随流亡朝廷到过温州、越州等地逃亡避难,最后又寓居于杭州。这期间,她随身携带的她所珍爱的古铜器、书籍等也相继遗失或被盗。她孤苦伶仃地度过了悲惨的晚年,大概于1155年在临安去世。李清照一生经历了表面繁华、危机四伏的北宋末年和动乱不已、偏安江左的南宋初年。李清照是中国古代罕见的才女,她擅长书、画,通晓金石,而尤精诗词。她的词作独步一时,流传千古,被誉为“词家一大宗”。,知人论世,她的词作在艺术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词坛中独树一帜,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易安体”。在她的词作中,真挚的感情和完美的形式水乳交融,浑然一体。她将“语尽而意不尽,意尽而情不尽”的婉约风格发展到了顶峰,以致赢得了婉约派词人“宗主”的地位,成为婉约派代表人物之一。同时,她词作中的笔力横放、铺叙浑成的豪放风格,又使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从而对辛弃疾、陆游以及后世词人有较大影响。她被称为“宋代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位女词人”,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美誉。,李清照是婉约派的代表。创作以南渡为界分为前后两个时期。,南渡后:反映战乱痛苦生活,感时伤怀,怀旧思乡,表现思夫、思国、思乡。浓愁、哀愁沉郁凄凉,南渡前:描写少女、少妇时期的生活闲愁、离愁清丽婉转,合作探究,探究一: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探究二: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又”字怎么理解?探究三: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探究四:结合声声慢全词,分析词作的抒情方式。探究五:赏析“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探究六:结合词中的典型意象,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分析本词。,1、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这两句在词中起什么作用?,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2、赏析“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佳节又重阳”中“又”字怎么理解?,“又”有“再”的意思,这个重阳无疑再次勾起了自己对远方丈夫的思念,一个“又”字包含了词人无尽的伤感和惆怅之情,真是举世皆乐我独愁呀。,3、赏析“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人比黄花瘦”采用什么写法?,对比反衬手法。词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羸弱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人花对比,大有物是人非,今昔异趣之感。顿感人不如菊花之意。,“人比黄花瘦”采用什么写法?,比喻手法。用帘外之黄花之瘦比喻人之形体销魂,创意极美。黄色的菊花不止外形上雅淡、清秀,与作者消瘦的体态相近,而且在菊花品格的传统象征意义上,也酷似作者清高、淡泊的精神,这样的比喻正比较恰切地反映了当时作者由于离开丈夫而孤独、愁闷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古诗词中以花喻人瘦的作品屡见不鲜: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爱莲说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崔护题都城南庄“人与绿杨俱瘦”(宋无名氏如梦令)“人瘦也,比梅花、瘦几分?”(宋程垓摊破江城子);“天还知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