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练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四川省作为省级行政区的设立,来源于元朝的什么制度?A世袭制B郡县制C科举制D行省制2 . 毛泽东曾说:“唐明皇(唐玄宗)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前半辈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前期的( )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安史之乱D藩镇割据3 . 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出现于( )A北宋前期B北宋后期C南宋前期D南宋后期4 . 有关顾恺之的论述,正确是西晋画家 绘画题材非强广泛笔下人物线条优美,活泼传神 代表作是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ABCD5 . 这副“瓦内说书”诗配画,主要出现在下面哪个城市中?( )A北宋东京B唐朝长安C元朝大都D明朝北京6 . “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司马光后来“臣之精力,尽于此书”,此书是( )A史记B资治通鉴C宋书D二十四史7 . 宋太祖曾说:“朕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分治大藩(节度使辖区),即使他们都贪浊,也不及武臣一人为害之大。”下列关于宋太祖采取这一措施后果的评价,不正确的是A形成重文轻武局面B有效巩固了中央集权C造成官僚机构庞大D导致对外战争的失利8 .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下列文化名人与其作品搭配正确的是A李白窦娥冤B苏轼静夜思C关汉卿牡丹亭D曹雪芹红楼梦9 . 南宋时期,在南方不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A川蜀地区种植棉花和茶树B农民种植引进的占城稻C市舶司管理海外贸易D开封城内勾栏热闹非凡10 . 有位学者说“宋代面对强大的北方敌国可以用金钱和丝帛换取和平”。以下史实中,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A北宋与辽订立澶渊之盟B南宋与金达成和议C北宋与西夏订立和约D蒙古和南宋结盟11 .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下列哪一火器的应用成为枪炮的始祖( )A火箭B火铳C竹管火枪D突火枪12 . 下列不属于铁木真统一蒙古的条件是A蒙古草原的长期分裂,使得人们苦不堪言,他们渴望统一B铁木真拥有一支强大的军队C铁木真在困境中,形成了坚强的意志、树立了坚定的信念D蒙古与南宋联合13 . 下列未能体现出经济重心南移的现象是( )A(江南)地广野丰,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B楚越之地,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C“苏湖熟,天下足”“苏常熟,天下足”D“国家根本,仰给东南”14 . 归纳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B政权的分立与民族交融C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D繁荣与开放的时代15 . 曾在扬州任职,编写桂苑笔耕集,描写晚唐时期淮南以及扬州时俗的新罗人是:( )A马可波罗B崔致远C张若虚D普哈丁16 . 假如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你有可能看到的现象是A老百姓吃的是占城稻大米饭B许多回族商人在夜市卖葡萄C辽国使团来临安与南宋议和D曲辕犁被发明提高耕作效率17 . “尽管他是篡立,但使全国统一获得实现,功不可没统一南北,结束了自东汉末年以来整整四百年的大分裂局面。”“他”是A隋文帝B唐高祖C隋炀帝D唐高宗18 . 某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出现的共同原因时提出了以下意见,其中正确的是( )都是在国家统一、社会稳定时出现 都减轻人民负担重视人才的选拔和知人善任 都通过侵略战争来称霸ABCD19 . 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诗中描述的节日是A春节B元宵节C中秋节D冬至20 . 注重发明创造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下列人物中对中国古代四大文明做出重大贡献的是A张衡,毕昇B蔡伦,华佗C蔡伦,毕昇D张衡,华佗二、综合题21 .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他还常引用古人的话:“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结合所学知识,材料一中的“唐太宗”是谁?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清明,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为“贞观之治”。根据材料一,说一说唐太宗时期出现贞观之治的原因。(说出即可,)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杜甫忆昔(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诗歌描写的是哪一个盛世局面?材料三: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3)材料三反映了唐朝政府与哪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友好交往的史实?材料四:唐朝中外文化交流(4)结合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图和所学知识,图片右下角的人物是谁?图片居中的人物在回国途中,背负的可能是哪类书籍?(5)唐朝是我国历史上诗歌创作的黄金时期。唐诗题材丰富,风格多样。唐朝诗坛气象万千,名家辈出。根据所学知识,被后人称为“诗仙”的是哪一位诗人?又有一位诗人,其诗反映了历史的真情实况,有“诗史”之称,他被后人称为“诗圣”,他是谁?22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她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包容世界的豪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初,太宗谓侍臣曰: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 犹割股以啖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1)材料一说明唐太宗认识到什么问题?唐太宗在经济方面采取的什么措施体现了这一的思想?在他统治期间出现的盛世局面史称什么? 材料二: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唐朝又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 材料三: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唐杜甫忆昔(3)材料三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哪些措施有关? 材料四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唐周匡物及第谣(4)材料四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武则天对这一制度的完善分别作出了怎样的贡献? (5)通过对唐朝的学习中我们能得到什么启示?2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贞观年间,一位吐蕃赞普统一了青藏高原的各个部落。他仰幕中原文化,多次派使者到唐朝求婚。最终,唐朝把一位公主嫁给了他。材料二唐朝时,民族之间的交融进一步发展。唐朝的第二位皇帝得到周边各族的拥戴,被北方和边北地区的各族首领尊奉为“天可汗”。材料三他即位以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在两位贤相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在他统治前期,经济繁荣,民众生活安定,唐朝进入鼎盛时期。(1)材料的“公主”指的是谁?材料中唐和亲有什么意义?(2)材料二中的“天可汗”指的是哪位皇帝?他采取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4)材料一、材料二中唐朝的做法给我们带来什么启示?(5)材料三中的“他”指的是哪位皇帝?在“鼎盛时期”,唐朝出现了哪一治世局面?24 . 创新是民族发展的前提与动力。隋唐时期在许多方面进行了大胆创新,出现封建盛世繁荣景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交通创新)材料一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唐.皮日休汴河怀古(1)材料一中提到的“此河”是指什么河?下令开凿此河的皇帝是谁?此河开通的意义是什么? (工具创新)材料二此工具由11个部件构成,设计精妙,轻巧灵便,操作时可自如地控制入土深浅,回转省力,适于精耕细作,大大提高了耕作的效率和质量。部编教材七下相关史事材料三据记载,“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泻水”。部编教材七下材料研读(2)写出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唐朝时期发明的两种生产工具的名称。结合材料回答它们各有何功能? (制度创新)材料四水国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