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商鞅变法的措施中,对封建制度的确立,影响最大的是A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奖励生产C奖励耕战D规定按军功授爵赐田2 .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考古发现属于哪个遗址A半坡遗址B吊桶环遗址C北京人遗址D河姆渡遗址3 . 美国诗人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哲学上的华盛顿”。这里的“哲学”指的是A儒家学说B法家学说C道家学说D墨家学说4 . 下列成语搭配错误的是A楚庄王一鸣惊人B马陵之战围魏救赵C越王勾践卧薪尝胆D长平之战纸上谈兵5 . 成语一般来自于古代经典或著作、历史故事和人们的口头故事。下列成语与春秋战国时期著名战役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退避三舍城濮之战B围魏救赵桂陵之战C草木皆兵马陵之战D纸上谈兵长平之战6 . 历史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下列搭配不具有因果联系的是A张骞通西域一一欧亚陆上交通开辟B“推恩令”的实施一一东汉王朝衰亡C西周分封制一一西周统治范围扩大D西晋“八王之乱”一一西晋从此衰落7 . 如你生活在秦朝,遇上了当时的一个官吏,你认为这位官吏说的哪些话是可信的我刚刚拜会了我县的县令官府用小篆字体发布了一个告示我和朋友一起学习儒家经典论语我下个月送儿子去拜孔子为师。ABCD8 . 识读图中的三幅图片,与此相关的远古人类是A元谋人B北京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9 . 孙中山说:“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的“轩辕”指的是A人文初祖黄帝B克已爱民的尧C宽厚待人的舜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10 . 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商朝B西周C秦D西汉11 . 下图是根据司马迁史记卷二夏本纪整理的夏朝世系示意图。它表明夏朝:A严格实行嫡长子继承制B父死子继成为王位传承的主要方式C中央集权尚未有效确立D夏朝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密切相关12 . 史记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可以从书中查阅的史事包括( )商汤灭夏齐桓公称霸蔡伦改进造纸术八王之乱ABCD13 .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记述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发动这次起义的领导人是A陈胜项羽B吴广项羽C陈胜吴广D项羽刘邦14 . 我国古代由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由“公天下”变成“家天下”,始于A尧B舜C禹D启15 . 春秋战国时期,各学派著书立说宣扬自家观点,其中一派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治国原则,这一派属于A道家B儒家C墨家D法家16 . 关于“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的描述正确的是A学会使用火B开始农耕生活C建造干栏式房屋D使用磨制石器17 . 兴水利,除水害,事关人类生存。“它的规模从表面上看远不如长城宏大,却注定要稳稳当当地造福千年。”它的修建,使成都平原成为富饶的“天府之国”。“它”是何人主持修建的( )A商鞅B李冰C齐桓公D大禹18 . 如图是我国1964年发行的4枚邮票。据此判断邮票中的器物属于A陶器B瓷器C青铜器D铁器19 . 在黄石大冶章山发现距今三、四十万年的石龙头文化遗址属于( )A旧石器时代B新石器时代C金石并用时代D青铜时代20 . 秦朝建立后,在地方实行的是A郡县制B三公制C分封制D帝王亲自管理制21 . 考古挖掘的遗址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下列图片中,不能反映河姆渡原始农耕文化的实物资料是ABCD22 . 因治水有功,曾“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是A黄帝B尧C禹D舜23 . 秦统一后,为加强统治,创建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以下相关配伍错误的是:( )A行政丞相B军事太尉C监察御史大夫D地方建立县制24 . 春秋时期,我国在生产工具方面的变革是出现了A牛耕B铁制农具C耧车D青铜兵器25 . 商鞅规定:弃农经商或因懒惰而贫穷的,连同家属罚作奴婢。对这一措施理解不正确的是( )A商鞅重视农业,抑制商业的发展B商鞅鼓励人们勤劳工作C商鞅把整个家庭作为惩罚单位D商鞅对工商业一视同仁二、综合题26 .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请回答:(1)写出图A、B房屋样式的名称。最早建造图A、B房屋的居民分别是哪里的居民?(2)生活在A、B两处的人们的生活分别有什么特色?(3)图A、B房屋样式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7 . 从西周到战国,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思想领域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革,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亟待解决,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辩论,形成了“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鲁教版中国历史六上(1)图一主要体现了我国古代的什么政治制度?图二反映出当时社会出现了什么现象?这一现象的出现产生了什么历史影响? (2)依据材料二中图三和图四说明当时我国农业生产领域出现了什么新现象?(3)材料三中的百家争鸣和材料一、二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百家争鸣对后世所产生的影响。28 . “和谐”是人类发展的追求之一。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步骤一:走进历史,了解“和谐”内容。步骤二:反思历史,认识不“和谐”音符。步骤三:关注历史,为“和谐”发展献策。(1)统治的和谐:原始社会末期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是什么?(2)人与自然的和谐:战国时期秦国修筑的重大水利工程是什么?这一工程起到了哪些作用?(3)请写出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发生的战役三例。(4)根据这一段历史的学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