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1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2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3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4页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郑州市2019年八年级(上)期末考试物理试题(I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光现象中,与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相同的是A屏幕上的“手影”B茶杯在镜中的“倒影”C水中筷子“变弯”D钢笔“错位”2 . 可以用铁锅来熔化铝.却不可以用铝锅来熔化铁这是因为( ).A铁的传热性能比铭强B铁的熔点比铝高C铁的硬度比铝大D以上说法都正确3 . 在向北行驶的甲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向南行驶的乙列车从旁边驶过,并且感到乙车开得特别快,这是因为乘客所选取的参照物是 ( )A地面B甲车C乙车D无法判断4 . 下列关于长度测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实验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测量,读数时读到分度值即可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的数字要多保留几位C实验时选用的仪器越精密越好D测量中的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 . 如图所示,小刚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将焦距为10cm的薄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上50cm刻度线处,将点燃的蜡烛放置在光具座上35cm刻度线处,移动光屏至80cm刻度线处时,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光屏上成的是倒立、缩小的实像B图中成像特点可以应用在放大镜上C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向左移动,光屏也要向左移动才可能在光屏上得到个清晰的像D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光屏上得不到清晰的像6 . 如图,光学实验课时,小叶用激光笔对着光滑的大理石地面照射,无意中发现对面粗糙的墙壁上出现了一个明亮的光斑,而光滑地面上的光斑很暗,对此现象解释较合理的是A地面吸收了所有的光B墙壁发生了漫反射,地面发生了镜面反射C地面发生了漫反射,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D墙壁发生了镜面反射,地面发生了折射7 . 坩埚是冶炼金属用的一种陶瓷锅,能够耐高温坩埚内盛有锡块,坩埚放在电炉上加热,锡在逐渐熔化的过程中A要不断吸热,温度不断上升B要不断放热,温度不断上升C要不断吸热,温度保持不变D要不断放热,温度保持不变8 . 甲、乙两物体都做匀速直线运动,则速度较大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一定比速度较小的物体所通过的路程( )A长B短C二者所通过的路程相等D无法比较9 . 某班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记录并绘制了像到凸透镜的距离跟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u之间关系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同学使用的凸透镜的焦距是16cmB当u=13cm时,在光屏上成缩小的像C当u=30cm时,在光屏上成放大的像D物距由10cm开始逐渐增大,像逐渐变小10 . 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C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鈡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D丁实验:小明轻声说话,通过“土电话”小丽可以听到,说明固体能够传声11 . 下列现象中,能用晴天看见“白云在水中飘动”相同光学知识解释的是( )A小孔成像B雨后出现的彩虹C阳光下可以看到彩色的花D通过放大镜看到书本上的字12 . 明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A铅球成绩为60 mB跳绳1s跳80次C立定跳远成绩为2 mD1000 m跑步用时1 min二、填空题13 . 如图,把一个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的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能过这两个透镜后,会聚在P上的一点S;已知光屏距透镜30cm,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凹透镜拿走,将一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凸透镜30cm处,也能使C点的像成在光屏上的S点,则凹透镜的焦距是_,凸透镜的焦距是_cm。14 . 把一个玻璃球分成A、B、C、D、E五块,其截面如图所示,其中能使光线会聚的是_。15 . 如图所示,老和尚不起身便能看到墙外的小和尚在这里,老和尚利用了_物理知识军事上_装置与它的道理相类似16 . 车长都为L的甲、乙两列火车,在相邻的互相平行的轨道上行驶,甲车以速度V1向南匀速行驶,乙车以速度V2匀速向北行驶,则甲、乙两列火车从相遇到离开所需要的时间为_.17 . 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_传播的,坐在电影院内不同位置的观众都能看到银幕上的画面,是由于光发生了_反射。_(选填“光”、“声音”或“声音和光都”)能在真空中传播。18 . 火星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5610万千米时,太阳光从火星表面反射到地球上需要_秒19 . 标准大气压下,酒精的熔点是-117、沸点是78;水银的熔点是-39、沸点是357,你认为要测沸水的温度应选用_温度计,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_,液体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的性质来测量温度的。20 . 如图是某同学常温下在教室内用甲乙装置分别探究“冰和蜡烛熔化的特点”的实验甲装置缺少酒精灯加热是_(可行/不可行)的;采用乙装置加热方式的优点是_,根据探究可知,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_(变大/不变/变小)21 . 如图所示,光在玻璃和空气的界面CD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反射角为_度,折射角为_度,界面的_边是空气(选填“上”、“下”、“左”或“右”)。如果增大入射角,则折射光线将_法线。(选填“靠拢”或“远离”)。22 . 如图所示,木块的长度是_ cm,一次测量可能误差较大,为了减小误差,应当_;23 . 早春冰河解冻会感到寒冷,这是因为冰_时要_热的缘故;被100的水蒸气烫伤要比被100的开水烫伤严重得多,这是因为水蒸气_。24 . 检查视力的时候,视力表放在被测者头部的上方,被测者识别对面墙上镜子里视力表的像,如图所示,视力表在镜中的像与被测者相距_,与不用平面镜的方法相比,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三、实验题25 . 小明同学用凸透镜、蜡烛、光屏和光具座等器材完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1)为了测出凸透镜的焦距,小明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用一个光屏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 直到光屏上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测出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10cm,则该透镜的焦距 为_ cm(2)小明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 能在光屏上得到像,请你指出其中一条可能的原因:_(3)重新调整后,将蜡烛放在图中的 A 位置上,光屏在 B 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 将光屏向_(填“左”或“右”)移动(4)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在 1-4 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_的实像此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有_第 6 次的像比第 5 次的_(填“大”或“小”)26 . 小明用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1)本实验还需用到另一种测量仪器是_;(2)组装实验装置时,放置石棉网的铁圈和悬挂温度计的铁夹,应当先调整固定_(选填“铁圈”或“铁夹”)的位置;(3)水沸腾前,小明观察到水中有少量气泡产生,如图_(选填“乙”或“丙“);(4)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同时大量的“白气”不断地从烧杯上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而形成的;(5)图丁是b、c两个小组分别绘制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这两个图像不同的原因可能是:_。(写出一种即可)27 . 如图所示,芬芬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时,将一块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块白色硬纸板垂直放置在平面镜上。(1)实验时让光贴着纸板入射是利用光的_(选填“镜面反射”“漫反射”)以便显示光路。(2)将纸板 B 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在 B 板上_(选填“能”或“不能”)在纸板上看到反射光。说明了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3)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发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_。(4)试验中,娟娟同学记录了测量的入射角和反射角,从表格中可以得出_。实验次数入射角反射角1202023030345454606028 . 某实验小组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时获得了下列数据,表格中表示的是光从空气分别射入水和玻璃时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小题1】通过分析实验数据,你肯定能得出一些规律,请写出一条:_【小题2】小组又通过实验研究光从水中射入空气中的现象,图中是根据实验现象画出的光路图,改变入射角的大小,他发现空气中的折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你猜想,当入射角增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的现象是_【小题3】如图所示的四幅图中,哪个图能真实反映光从空气进入水中的传播途径(填选项中的字母)ABCD29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聪明的小明利用生活中梳洗用的两块小镜子(该平面镜的前表面为反射面)也完成了实验,小明的实验步骤如下:(1)如图甲所示,将两块平面镜分开一定距离固定于不锈钢框架上,将铅笔A放在平面镜前,可以看见铅笔通过平面镜成上下两段不完整的_像(选填“虚”或“实”),此像虽然不完整,但比玻璃板成像要_;(2)小明用与铅笔A完全一样的铅笔B找到了铅笔A像的位置,他具体的操作是:_;(3)为了消除平面镜厚度对物距和像距测量的影响,小明用图乙的方法测出了物距和像距,图丙为图乙的简化图,图丙中_表示像距(选填“BD”或“BC”)。四、计算题30 . 某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驶向一座陡峭的高山,司机按了一声喇叭,经4s后听到回声,则这4s内:(1)声音传播的路程?(2)汽车行驶的距离?(3)司机听到回声时车距前面高山多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v声=340m/s)五、作图题31 . 如图所示,凸透镜主光轴与水面重合,即:上半部分在空气中,下半部分在水中,请作出通过凸透镜的入射光线,以及折射入水后的光线(方向大致符合物理规律即可)。(_)32 . 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