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历史试题_第1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历史试题_第2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历史试题_第3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历史试题_第4页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历史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第四单元检测历史试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对下面图片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我国佛教盛行B我国善于吸收外来文化C我国建筑均为木结构D我国艺术的多样性2 . 淝水之战交战的双方是A西晋和北魏B北魏和前秦C西晋和前秦D东晋和前秦3 . 中国是礼仪之邦,提出学习汉族礼法,以孝治国、提倡尊老养老的风气的改革是A管仲改革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戊戌变法4 . 河南省文物局2009年12月27日对外公布,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如果你想了解曹操,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A三国B魏晋C东汉D西汉5 .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标志性事件是A司马炎自立为帝,国号为晋B曹丕在洛阳称帝,国号魏C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D孙权在建业称帝,吴国建立6 . 三国故事在中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在三国鼎立形成过程中发生过两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即官渡之战和赤壁之战。这两次战役与相关人物搭配正确的一组是官渡之战刘备赤壁之战曹操官渡之战袁绍赤壁之战孙权ABCD7 . 周杰伦唱到:“兰亭临帖,行书如行云流水,”兰亭序在我国古代史上享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它的作者是A柳公权B颜真卿C王羲之D苏轼8 . 晋惠帝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封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相互混战,史称( )。A七国之乱B宦官之乱C八王之乱D外戚之乱9 . 下图壁画是哪一石窟艺术成就A云冈石窟B龙门石窟C麦积山石窟D敦煌莫高窟10 . 与下图现象有关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200年B208年C316年D383年11 . 西晋统一后对全国的统治只维持了不到40年,最终西晋被哪个少数民族所灭( )A羯族B鲜卑族C匈奴族D氐族12 .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技术B江南统治者调整统治政策C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D南方的自然条件优越13 . 论从史出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列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历史现象不能论证“民族交融逐步加强”这一论点的是( )A胡床、胡凳等北方少数民族的坐具引入内地B北魏帝王出御图中帝王和大臣都穿汉服C南朝时南方政权更迭频繁D汉语逐渐成为北方的主要的通用语言14 . 祖冲之小行星是一颗以中国数学家祖冲之的名字命名的小行星。下列关于这位数学家的说法正确的是他是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最早提出了具有“极限”思维的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制定出大明历ABCD15 . 我国历史上“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三国”不包括A魏国B蜀国C吴国D前秦二、综合题16 . 艺术是政治、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让我们一起探寻石窟艺术中的政治与文化吧。【石窟自身的艺术】(1)观察下图,谈谈石窟艺术具有什么样的风格特点?【追寻文化的足迹】(2)图片中的石窟艺术反映的宗教起源于哪里?在什么时间通过哪一通道传入我国?【追寻王朝的发展】云冈石窟,开凿于北魏初期,现存洞窟有53个,大小佛像5.1万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3.7米,“雕饰奇伟,冠于一世”。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有洞窟和壁龛数千个,其中三分之一是北朝开凿的。古阳洞和宾阳中洞是北魏时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洞中刻的佛像面容庄严、肃穆,衣服较为宽松,衣纹飘动流畅,栩栩如生。(3)从材料中可以发现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都是哪一时期开凿的?这两地与这一王朝有何关系?这与历史上的哪一事件有关?(4)古阳洞和宾阳中洞中的佛像“面容庄严、肃穆,衣服较为宽松”,这与历史上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有关?【总结时期特点】(5)通过对石窟艺术的探究,对文化和政治的追寻,我们可以总结出这一历史时期有什么特点?1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三国鼎立形势图。材料二自董卓以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三国志诸葛亮传材料三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请回答:(1)请根据材料一的“三国鼎立形势图”,填写相应字母所代表的三国的名称。A;B;C。(2)材料二中提到“操遂能克绍”,这是指哪次战役?(3)材料三中这首词所描述的是历史上哪次著名的战役?这次战役对当时的局势有什么影响?(4)两次战役的共同特点是什么?这两战役中失败的一方在主观上有何共同原因?(5)除了以上两次战役外,还有哪些古代战役具有相同特点?试举出1例。18 .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王朝更替,种族迁徙,既频繁,又复杂。但江南得到开发。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表格中的相关问题。(1)问题一:图示中和处分别是什么政权(或王朝)?它们的都城都位于今天的哪座城市?(2)问题二:图示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对哪一地区的开发?该地区得到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至少写出两点)(3)该地区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