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_第1页
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_第2页
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_第3页
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_第4页
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11月月考物理试题(第二次月考)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的几种光现象,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树荫下的圆形光班B水中“折笔”C水中倒影D雨后彩虹2 . 青连铁路路基两旁各插有一排碗口粗细高约2m的铁棒,我们叫它热棒,如图所示热棒路基下还埋有5m深,整个棒体是中空的,里面灌有液氨,热棒的工作原理是:当路基温度上升时,液态氨受热发生,上升到热棒的上端,通过散热片将热量传导给空气,气态氨由此冷却就变成了液态氨,又沉入棒底这样热榜就相当于一个天然“制冷机”可以避免冻土解冻,请问文中处的物态变化名称是A汽化,液化B液化,汽化C升华,液化D升华,凝华3 . 如图所示的现象中,由光折射形成的是( )ABCD4 . 归纳推理是一种重要的科学思维方法下列归纳推理正确的是( )A如图:向右移动滑片,若通过R1的电流增加a安,则通过R2的电流也增加a安B如图:仍呈清晰的像,若物距增加b厘米,则像距也要增加b厘米C如图:加水液面升高,若小铁球受到的浮力增加c牛,则大铁球受到的浮力也增加c牛D如图:保持杠杆平衡,若左侧增加d个钩码,则右侧也要增加d个钩码5 . 如图所示,用自制针孔照相机观察烛焰,有以下四句说法错误的是A薄膜上出现的烛焰的像是倒立的.B薄膜上烛焰的像只可能是缩小或放大的.C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D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烛焰的像更明亮6 . 下列各组固体中具有一定熔点的一组是A冰、铁、铝B蜡、铝、玻璃C蜡、玻璃、沥青D冰、铁、沥青7 .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将蜡烛沿主光轴由距离透镜90cm移至120cm的过程中,发现无需移动光屏,烛焰在如图所示位置光屏上的像一直比较清晰。若他再将蜡烛移至距离透镜7cm处,移动光屏,则光屏上A没有像B成正立放大的虚像C成倒立放大的实像D成倒立缩小的实像8 . 用照相机拍摄照片时,若镜头在使用时不注意,上面会留有很多灰尘或有很多指纹,用这样的相机拍摄出来的照片与干净镜头拍出的照片相比较A照片会暗些,但还清晰B有变化,出现了灰尘或指纹的清晰像C有变化,出现了灰尘或指纹模糊不清的像D有变化,照片会变得模糊不清9 .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玻璃在200时开始熔化,到300时还没有熔化完,说明玻璃熔点太高B夏天吹电风扇感到凉快是因为电风扇降低了气温C用久的白炽灯内表面发黑,是因为钨蒸气先液化后凝固D夏天,我们看到雪糕冒“白气”是一种液化现象10 . 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与声打交道,如图有关声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用语言表达信息、情感、并进行交流,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B暖气管能把敲击声传遍楼内各处,说明固体能传播声音C声纳确定位置,说明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比电磁波的速度大D在公路两旁设置声音屏障,说明在传播过程中可以减弱噪声11 . 下列现象中,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在化妆镜中看到的“自己”B灯光下看到地上的“人影”C用凸透镜看到放大的“字”D透过水面看到水中的“鱼”12 . 关于生活中光现象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镜面反射遵守光的反射定律,而漫反射不遵守光的反射定律B当光从空气垂直射人水中时,传播方向不改变C太阳光发生色散是因为光发生了折射D近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发散作用,远视眼镜利用了镜片对光线的会聚作用13 . 如图所示的四种光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ABCD14 . 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A、B是两支相同的蜡烛,A是点燃的蜡烛,B是没有点燃的蜡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为了便于观察,实验最好在较明亮的环境中进行B蜡烛A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虚像C实验中应选取较薄的玻璃板,并竖直放置D实验中随着A蜡烛的燃烧,A蜡烛的像与B蜡烛仍然重合15 . 下列光路图中错误的是ABCD二、填空题16 . 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分解为七种色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_按电视机遥控器时发射出来的是_.五彩缤纷的电视画面是由红、_、蓝三原色混合而成的17 . 江苏卫视有一档节目蒙面唱将猜猜猜,歌手们都带着面具唱歌,但还能被细心的观众猜出是谁,这是利用了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或“音色”);其中有位女歌手在一期节目中用高音征服了全场观众和猜评团,这里所说的高音是指声音的_(选填“响度”、“音调” 或“音色”);。18 . 一辆旅游大巴正在开往贺州市区,车上的乘客看到公路旁的树木不断往后运动,此时乘客是以_为参照物的;汽车才不违反交通规则的前提下,从如图所示的标志牌处到达贺州市最快需要_h19 . 小明用爷爷的老花镜正对太阳,再把一张纸放在它的下面,移动眼镜,在纸上会呈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则老花镜是_(“凸”或“凹”)透镜,对光线具有_作用;小明发现老花镜可以使稍远处的窗户在光屏上成_(选填“正立“或“倒立”)、缩小的像;爷爷戴老花镜看书上的字,如果想让看到的字更大些,应将书_(“远离”或“靠近”)眼睛。20 . 美丽的城市广场中,有一个美妙的音乐喷泉在水池的底部射出的光柱会伴随着动听的音乐,将喷泉照射得绚丽多彩某一时刻,一束光柱从池底通过水面斜射向空气,在水面上发生了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若入射角为30,则反射角_;当入射光线远离水面时,折射光线将_水面21 . 一束光线与界面成30角从A物质射到B物质,反射光线恰好与折射光线垂直,则入射角为_,折射角为_22 . 在2019央视春晚歌舞节目我奋斗我幸福中,小明的妈妈没看屏幕,只听声音就知道是成龙在唱歌,这是根据声音的_进行判断的,在晚会现场歌声是通过_传到现场观众耳中的;汽车内装的倒车雷达系统是利用声音可传递_(选填“信息”或“能量”)来工作的。三、实验题23 . 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情景:(1)小明在实验中用透明的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目的是:_;用大小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的目的:_。(2)小明应该在蜡烛_(填“A”或“B”)这一侧观察像的位置。若在同一侧,通过玻璃板看到了同一根蜡烛的两个像,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同时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光的_形成的。(3)若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蜡烛B,也无法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原因可能是:_解决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小明以4cm/s的速度匀速将蜡烛A远离玻璃板,运动3s后,重新调整蜡烛B的位置使得与A的像完全重合。该过程中像与物的距离变化了_cm,像的大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4 . 小红和小兰分别探究了“水的凝固”和“水的沸腾”两个实验(1)探究“水凝固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如图甲所示,小红在试管中放入适量的水,并固定一支温度计,将其放入冰箱中,每隔4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绘制出了图乙所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可知,水的凝固点是_物质第16 min时的内能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第8min时的内能图象中,水凝固前和凝固后降温快慢不同,其原因是:_(2)小兰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并绘制出了图丁所示的图象由图象可知,当时的大气压_(选填“高干”、“低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小红认为CD段不是根据实验数据画出来的,因为水沸腾时温度_25 . 某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将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摆放如图甲所示,其中凸透镜焦距为10cm(1)实验时,首先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的中心在_(2)改变烛焰在透镜前的位置,移动光屏寻找最清晰的像,他用如图乙所示方法记录了每次成像时像与物的对应情况,其中透镜左侧数字1、2、3、4、5代表烛焰的不同位置,透镜右侧数字1、2、3代表对应位置的烛焰所成实像的位置、倒立、大小情况,分析记录发现:烛焰在1位置时经凸透镜成_、_的实像;成实像时,当物体逐渐靠近透镜时,像逐渐_透镜,所成像的大小逐渐_烛焰在5位置时的像应记录在图乙中透镜的_侧,这个像用光屏_(选填“能”或“不能”)承接(3)实验中,当他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透镜之间时,光屏上清晰的像变得模糊了,为了使光屏上再次出现清晰的像,他应将光屏_(选填“靠近”或“远离”)透镜26 . 在光现象的学习过程中,小明进行了如下实验:(1)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实验中,按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纸板上显示出了入射光AO和反射光OB的径迹,他想把光的径迹保留在纸板上以便研究,请你为他设计一个保留的方法:_。(2)当在图甲上出现反射光OB后,小明将一透明塑料硬板按照图乙方式放置,并以ON为轴旋转该塑料板,观察塑料硬板上能否出现反射光,他的设计意图是探究_。(3)小明让光沿BO方向入射,发现反射光沿OA方向射出,说明在反射现象中_。27 . 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观察水的沸腾”实验:(1)加热一段时间后,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此时烧瓶中水的温度为_;(2)水沸腾的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水的温度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水沸腾后,撤去酒精灯,发现水停止沸腾,此时用橡皮塞塞住烧瓶口并将其倒置,如图丙所示,结果发现水又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