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物理全册:15.1:“两种电荷”能力提升练习题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单选题1 . 如图所示,用带电棒接触原来不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张开,金属箱张开的原因是( )A分子间的斥力B同种电荷相斥C磁极间的斥力D大气压力作用2 . 导体容易导电是因为导体里A一定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电子B一定有大量可以自由移动的正电荷C一定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离子D有可以自由移动的电荷3 . 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错误的是( )A与丝绸摩擦过的塑料尺可以吸引碎纸屑,说明利用摩擦的方法可以使物体带电B搬两个铅块,使它们平整的面压在一起,较难分开,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玻璃筒内放一团浸过乙醚的棉花,迅速按下活塞时棉花会燃烧,说明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D把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一根悬挂,用另一根靠近,发现相互远离,说明同种电荷相互排斥4 . 如图所示,将塑料签字笔的笔尾在头发上摩擦几下后用细线挂起来,静止后,把带负电的橡胶棒靠近笔尾,观察到笔尾远离橡胶棒,则签字笔( )A带正电B带负电C不带电D摩擦时失去电子5 . 两个自由悬挂的带电轻质小球A、B,静止后如图所示,那么小球A一定带A正电荷B负电荷C与小球B不同的电荷D与小球B相同的电荷6 . 如图所示,用一段细铁丝做一个支架,作为转动轴,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没有戳穿)的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先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再把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吸管时,橡胶棒排斥吸管对这一现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摩擦起电创造了电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正电C与餐巾纸摩擦过的吸管带负电D与吸管摩擦过的餐巾纸带负电7 . 把一个轻质小球靠近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时,它们相互吸引,则这个小球( )A可能不带电B一定带负电C一定带正电D一定不带电8 . 下列现象中与摩擦起电无关的是( )A冬天脱毛衣时看到电火花B用梳子梳头发时头发会翘起来C化纤布料的衣服容易吸附灰尘D冬天摩擦双手可以使手变暖和9 . 下列物体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粉笔B橡皮擦C大地D塑料杯10 . 如图所示,小亮用一根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近从水龙头流出的细水流时,发现细水流偏向橡胶棒,不再竖直下流。这一现象说明( )A水流被风吹偏了B带上电荷的橡胶棒能吸引细水流C水带上了电荷,能吸引不带电橡胶棒D水流带有和橡胶棒相反的电荷11 . 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去靠近甲、乙两个轻小物体,结果甲被排斥,乙被吸引由此可以判定A甲带正电,乙带负电B甲带负电,乙带正电C甲带负电,乙不带电或带正电D甲带正电,乙不带电或带负电12 . 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刻度尺B物理书C铅笔芯D橡皮13 . 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热运动B固体的分子间没有斥力C分子间没有间隙D液体分子间没有引力14 . 如图所示,把一根中间戳有小孔的轻质饮料吸管放在转动轴上,吸管能在水平面内自由转动,用餐巾纸摩擦吸管使其带电。用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靠近吸管的一端,两者相互吸引。则A吸管带正电B吸管与玻璃棒带同种电荷C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得到电子D餐巾纸与吸管摩擦时,吸管上的部分正电荷转移到餐巾纸上15 . 下列物品中,通常情况下属于导体的是( )A陶瓷碗B塑料勺C玻璃杯D铁锅二、填空题16 . 竖直向上抛出重为5牛的小球,若小球在运动中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始终为1牛,且总是跟运动方向相反,则小球在下降过程中所受合力的大小为_牛;重力势能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小球落入水中,所受浮力方向_。17 . 摩擦起电并不是创造了电荷,只是电荷从一个物体_到另一个物体,使正负电荷_18 . 将塑料绳的一端扎紧,尽可能将其撕成更多的细丝,用干燥的手从上向下捋几下,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这是因为塑料丝带了_电荷(选填“同种”或“异种”),这种使塑料丝带电的方法称为_19 . 如图所示,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验电器的金属球,则验电器的金属箔片带_电荷,金属杆中的电流方向是_(选填“金属球到金属箔”或“金属箔到金属球”)20 . 小萌用塑料梳子梳头时,发现头发会随梳子飘起来,头发与梳子相互吸引说明它们_选填“同种”或“异种” 电荷梳子是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 21 . 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带_电将该橡胶棒靠近带负电的泡沫塑料小球时,小球将会被_,因为 _。22 . 小明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悬挂着的泡沫小球,发现泡沫小球被吸引,则泡沫小球_带电(填一定或不一定);若泡沫小球被排斥,则泡沫小球一定带_电荷(填正或负)23 . 10秒内通过该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为6库,若这段时间内电流做功36焦,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安,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为_伏;当加在该导体两端电压降为0伏时,其阻值为_欧。24 . 如图所示,往墙上挂一个矩形画框时,在画框旁边悬挂了一个重锤线。只要画框的竖边与重锤静止时的重锤线平行,画框就挂正了。检查画框是否扶正,主要应用了重力的方向是_的原理。25 . 小华同学学习了电学知识后,发现盐水的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容易导电。她连接了如图(a)所示的电路,将 A、B 两个金属夹接触时,闭合电键灯泡发光。然后,她在装有适量水的烧杯中放入少量盐,并将 C、D 两个完全相同的石墨棒放置在烧杯中,如图(b)所示。小华把 A、B 两个金属夹分别夹在石墨棒上端时,发现小灯泡不发光,请你猜想:(1)灯泡不发光的原因是_(2)写出验证猜想是否正确的判断方法:_26 . 小雪将气球与头发摩擦后,相互靠近时出现了如图所示的吸引现象,说明摩擦后的气球带了_;摩擦后的头发彼此分开,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_。27 . 生活中有很多与“粘”相关的现象,教室风扇叶片很容易“粘”灰尘,这是因为风扇与空气摩擦而带电,从而具有了_的性质;两个铅块“粘”在一起能吊起重物是因为_。生活中也有很多与“散开”相关的现象,一滴墨水会在水中“散开”,这是_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不停的捋塑料细丝,塑料细丝会“散开”变得蓬松,这是因为塑料摩擦带电,而且_。28 . 如图所示,在干燥的头发上多次梳过的塑料梳子,能吸引一些碎纸屑,这种现象叫做_,塑料梳子是_(选填“导体”或“绝缘体”)。29 . 彩色电视机画面上丰富多彩的颜色是由红、_、蓝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电视机屏幕上容易“沾”上灰尘,是因为屏幕上_。三、实验题30 . 小明利用空易拉罐做了几个物理小实验:(1)如图甲所示,在易拉罐中注人少量的水,用酒精灯对易拉罐加热,待罐口出现白雾时,将罐口堵住,撤去酒精灯,让易拉罐冷却,观察到易拉罐变瘪了,这一现象说明了_的存在;(2)如图乙所示,用易拉罐制作一个简易针孔照相机:在易拉罐底部中央戳一个小孔,将易拉罐的顶部剪去后,蒙上一层半透明的塑料薄膜,用它观察窗外景物时,在塑料薄膜上能看到窗外的景物成倒立的_(选填“实像”或“虚像”),形成的原理是光的_;(3)如图丙所示,将两个易拉罐平行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为了能让两易拉罐间距离增大,可以吸管按图中箭头_(选填“A”或“B”)所示的方向用力吹气;(4)如图丁所示,用塑料薄膜擦过的塑料管靠近易拉罐,易拉罐_(选填“可能”或“不可能”)被吸引。四、简答题31 . 如题图所示的各图为课本上的一些实验插图:(1)图甲所示的实验现象说明分子_;(2)图乙所示的说明分子间_;(3)图丙所示的说明活塞对空气做功,空气_;(4)图丁所示的仪器名称是_, 它的工作原理是_32 . 在加油站常常看到这样一条醒目的标语“严禁用塑料桶装运汽油”,这是为什么?五、综合题33 . 请阅读无处不在的静电并回答下列各题。无处不在的静电在干燥的北方冬季,人们常常会碰到这种现象:晚上脱衣服睡觉时,黑暗中常听到噼啪的声响,而且伴有蓝光;见面握手时,手指刚一接触到对方,会突然感到指尖针刺般刺痛,令人大惊失色;早上起来梳头时,头发会经常“飘”起来,越理越乱,这就是发生在人体的静电现象。这些神奇的静电是怎样产生的呢?原来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分子是由原子构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内带正电的质子数与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数相等,所以对外表现出不带电的现象。但是电子环绕于原子核周围,一经外部因素影响即脱离轨道,离开原来的原子A而侵入其他的原子原子因减少电子而带有正电,B原子因增加电子而带负电,从而造成电子分布不平衡。这些外部因素包括各种能量如机械能、内能、化学能等。在日常生活中,任何两个不同材质的物体接触后就会发生电子的转移,若在分离的过程中电荷难以中和,电荷就会积累使物体带上静电。从一个物体上剥离一张塑料薄膜时就是一种典型的“接触分离”起电,在日常生活中脱衣服产生的静电也是“接触分离”起电。固体、液体甚至气体都会因接触分离而带上静电。各类物体都可能由于移动或摩擦而产生静电,所以说静电现象无处不在。静电的危害很多,它的第一种危害来源于带电体的相互作用。在飞机机体与空气、水气、灰尘等微粒摩擦时会使飞机带电,如果不采取措施,将会严重干扰飞机无线电设备的正常工作,使飞机变成聋子和瞎子;在印刷厂里,纸页之间的静电会使纸页粘合在一起,难以分开,给印刷带来麻烦;在制药厂里,由于静电吸引尘埃,会使药品达不到标准的纯度;在播放电视节目时,荧屏表面的静电容易吸附灰尘和油污,形成一层尘埃的薄膜,使图象的清晰程度和亮度降低;混纺衣服上常见而又不易拍掉的灰尘,也是静电捣的鬼。静电的第二种危害,是有可能因静电火花点燃某些易燃物体而发生爆炸。漆黑的夜晚,人们脱尼龙、毛料衣服时,会发出火花和“噼啪”的响声,而穿全棉衣服时就不易发生该现象;在手术台上,电火花会引起麻醉剂的爆炸,伤害医生和病人;在煤矿,则会引起瓦斯爆炸,导致工人死伤,矿井报废。然而,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对于静电这一隐蔽的捣蛋鬼,只要摸透了它的脾气,扬长避短,也能让它为人类服务。比如,静电印花、静电喷涂和静电除尘技术等,已在工业生产和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静电也开始在淡化海水,喷洒农药、人工降雨、低温冷冻等许多方面大显身手。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从能量转化的角度来看,摩擦起电是_能转化为电能。下列所列举的四种微粒中,其中尺度最大的应该是_A.分子电子原子质子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判断,下列事例中比较容易产生静电的是_A.穿全棉的衣服使用加湿器增加房间湿度使用尼龙围巾静电现象产生的原因是_A.质子发生了转移电子发生了转移原子核发生了转移34 . 请阅读古代对电的认识,回答问题古代对电的认识我国古代对电的认识,是从雷电及摩擦起电现象开始的。早在3000多年以前的殷商时期,甲骨文中就有了“雷”、“电”的形声字。西周初期,在青铜器上就已经出现加雨字偏旁的“电”字。淮南子坠形训认为:“阴阳相搏为雷,激扬为电”,明代刘基说得更为明确:“雷者,天气郁激而发也。阳气困于阴,必迫,迫极而迸,迸而声为雷,光为电”。我国古人还通过仔细观察,准确地记述了雷电对不同物质的作用。南齐书中有对雷击的详细记述:“雷震会稽山阴恒山保林寺,刹上四破,电火烧塔下佛面,而窗户不异也”。在我国,摩擦起电现象的记述颇丰。西晋张华记述了梳子、丝绸摩擦起电引起的放电发声现象:“今人梳头,脱著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请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络体系建设与经济性测算分析报告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网点布局优化与梯次利用技术突破分析
- 2025-2030动力电池回收利用商业模式与渠道建设
- 小学科学空气实验教学案例合集
- 小学美术创意教学方案与课件设计
- 软件外包服务协议范文
- 四年级数学(四则混合运算)计算题专项练习与答案
- 青少年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 文言文断句技巧与实战练习题
- 市场调研报告写作范文
- 小儿推拿进修总结汇报
- 2025公司应急预案演练计划(5篇)
- 医疗机构医院全员培训制度
- 2025仓库保管员试题及答案
- 生猪养殖场实施方案
- 矛盾纠纷化解培训课件
- 2025年成人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 DB11-T 2103.14-2025 社会单位和重点场所消防安全管理规范 第14部分:电动汽车充电站
- 病毒感染课件
- 涉案财物处置培训
- 等离子切割机使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