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ppt_第1页
《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ppt_第2页
《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ppt_第3页
《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ppt_第4页
《 电气时代的来临》(北师大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课时编写:双辽三中张祖迁,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新课导入,每当我们打开电视机、打开电灯,使用电冰箱保存食物的时候,你是否会想电这个看不见,不能摸的东西,是谁发现的?它是如何成为人类的朋友,为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服务的?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以电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结合课文请你介绍一下人类对电的认识过程。,摩擦生电,雷电,电磁感应,电池的发明,发电机、电动机的发明,发电站的建立,电气化时代的到来,一、人类对电的认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1)有时人类对某种自然现象或规律的认识要经历一个漫长的过程,特别是在科学技术还不是很发达的情况下。但每一项科学技术的发现或发明都是在继承和发展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的,是一个承前启后、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2)科学研究对生产不仅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还有正确的指导作用。,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二、能源领域的巨变,人类从认识电到广泛使用电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而人类开始进入到电气时代则由发生在19世纪下半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启大门的。那么为什么在19世纪最后几十年时间里能够发生重大的科技革命和工业革命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当时世界上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制度的完善、政治的稳定带来了经济繁荣,从而使人们有条件潜心研究科学,使自然科学有了新突破。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自然科学的大发展,自然科学有了新的突破,这就为新的科技革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这些成果运用到工业生产中去,从而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与应用。,2.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定义及主要内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电力的广泛应用,3.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三、围绕“电”的发明,1.发明家爱迪生。,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发明家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爱迪生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家和企业家。他一生共获得1000多项专利,在电影技术、矿业、建筑、化工等方面也有不少著名的发明,是美国著名的“发明大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爱迪生发明的电影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从爱迪生的事迹中我们能学到什么精神?,天才不过是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贝尔,早期的电话,贝尔与助手华生试验电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电报发明家塞缪尔莫尔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2.电器的使用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从20世纪初开始,电成为西方国家生产和生活不可或缺的能源,电熨斗、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等家用电器相继进入家庭,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西方国家率先进入了电气化时代。那么我们国家的人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使用电器的呢?我国比西方国家在电气化方面落后了多少年?,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就是电力的广泛应用,电动生产资料和生活用具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迅速地改变着社会上生产与生活的面貌。由于使用电力,其他工业部门也快速发展起来,特别是钢铁行业的发展,使人类在材料领域告别了棉花时代,进入到钢铁时代。电气化和钢铁时代的到来标志着现代工业的崛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九年级|上册,下列当今社会生活里,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创造发明无关的是A打电话拜年B.乘公交车上班C用电脑办公D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