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新编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新编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新编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新编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新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春秋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一、选择题1 . 考古工作者从北京人遗址发掘了大量人工打制的石器和烧骨、灰烬,最厚的灰烬达6米之多。据此你能得出的结论是,北京人会制造、使用工具 能控制并长时间使用火 能饲养牲畜 会制作陶器ABCD2 .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和A房屋的出现B陶器的制作C采集和捕鱼D磨制石器的发展3 .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甲:发生于秦汉时期,其主要派别有儒道法墨等。乙:发生于春秋战国这一社会大变革时期,使学术思想空前活跃。丙: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思想解放潮流。A乙B丙C甲、乙D甲、丙4 . 考古发掘的遗址和实物是研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是( )A北京周口店遗址B云南省元谋人遗址C浙江省河姆渡遗址D陕西省半坡遗址5 . 据农业部研究统计,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为2.3亿亩,此后随着农区面积的拓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春秋战国时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的原因是( )A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B分封制的瓦解C战争的频繁D兴修水利6 . “华夏民族,非一族所成。太古以来,诸族错居,接触交通,各去小异而存大同,渐化合以成一族之形。”我们一般认为“华夏民族”的人文始祖是传说中的A盘古和女娲B元谋人和北京人C炎帝和黄帝D尧舜禹7 . 战国时期瓜分晋国的几家大夫有( )A楚B韩C赵D魏8 .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故事,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正确的是( )A齐桓公约法三章B项羽风声鹤唳C陈胜、吴广揭竿而起D刘邦破釜沉舟9 . 商鞅关于土地的变革法令最根本的是改变了土地的A管理权B使用权C经营权D所有权10 . 春秋时期,周王室地位下降,实际上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A诸侯B卿大夫C士D平民11 .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品种是A水稻、小麦、玉米B水稻、粟、蔬菜C水稻、玉米、花生D粟、小麦、蔬菜12 . 如果把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人、炎帝与黄帝、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B早期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D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13 . 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时代特征,对秦汉时期时代特征表述最恰当的是( )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B统一国家的建立C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D繁荣开放的社会14 . 从古猿到现代人,人类究竞越过了哪些关口,才渐渐蜕变成今天的外表和生活方式呢?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小课题学习,最终认识到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是A直立行走B制作工具C学会用火D定居生活15 . “王(周桓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朝觐周王)。秋,王以(带领)诸侯伐(讨伐)郑,郑伯御(抵御)之。”以上材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周桓王权力强大B诸侯争霸厉害C周王室衰微D郑伯已成为霸主16 . 春秋第一个霸主是 ( )A晋文公B齐桓公C楚庄王D越王勾践17 . 下列成语中反映的史实与楚庄王参与争霸有关的是( )A退避三舍B卧薪尝胆C问鼎中原D纸上谈兵18 . 诗经大雅板中有云“大邦维屏,大宗维翰”。刘宗绪将“大邦维屏”解释为:把经由而建立的诸侯国尊为周王室的屏障。根据刘宗绪的解释,文中空格处应为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19 . 秦朝是被哪支农民军推翻的A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军B项羽、刘邦领导的农民军C项羽领导的农民军D刘邦领导的农民军20 . 下列关于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的评价,正确的有( )诸侯争霸,战火连年,给社会带来种种灾难诸侯争霸加快了统一步伐在争霸过程中,许多国家都以改革加强了自身的力量在争霸过程中,华夏族和其他各族频繁接触,促进民族交融ABCD21 . 2016年4月9日,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在郑州新郑市隆重举行。“三月三,拜轩辕。”当日,中原大地一派生机,黄帝故里阳光明媚,旗幡招展,迎接来自世界各地的近万名炎黄子孙。我们拜祭黄帝是因为 ( )A炎帝、黄帝被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B他独自打败了蚩尤C他的部落是形成华夏民族的基础D他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22 . 黄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摇篮,该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成功的农作物是( )A粟B小麦C玉米D大豆23 .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论语。这是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的思想主张。A道家B法家C墨家D儒家24 . 俗话说:“洪水无情”,在我国远古时代,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造成了巨大灾难。此时,有一位英雄人物,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造福于民。你能说出他是谁吗?A黄帝B尧C禹D舜25 . 经过变法,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商鞅变法中直接损害贵族利益的措施是A确立县制B奖励军功C废井田制D鼓励耕织26 . 夏朝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另外有青铜酒器爵、盂(h)等。商朝青铜酒器以觚(g)爵、單(ji)为主,数量多少是区分贵族等级的标志。西周崇尚礼制,青铜器以礼器鼎、簋(gu)为主,这与前朝明显不同。周王朝还为礼器使用规格制定了制度,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如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等。这段材料反映的文明被称为A石器文明B农耕文明C青铜文明D商业文明27 . 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历史文物中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ABCD28 . 汶川地震中都江堰水利工程基本没有受到多大损伤。这项工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功效是A粮食运输B灌溉抗旱C围江造田D扩大耕地29 . 秦朝统一文字后,日常文书来往中,逐渐通用一种便于书写的字体是A大篆B小篆C隶书D楷书30 . 下图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结构图,这三幅中央集权制度结构图分别反映的朝代是A唐、元、明B秦、唐、元C秦、元、明D秦、唐、明二、综合题31 .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明。(工具说进步)(1)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使用的生产工具。这些生产工具分别采用什么方法制作的?(食物话变迁)(2)请分别举出以种植水稻和粟为主要农作物的原始居民。(3)稻种和粟种的大量出土,说明了什么?(住房见发展)材料: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周易(4)远古居民实现定居的原因有哪些?32 .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异彩纷呈。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百家争鸣、百花齐放。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孔子因报改革天下之宏愿,故政治活动之外更注意于教育,开中国史上民间自由讲学之第一声孔子是开始传播贵族学到民间来的第一个。钱穆国史大纲材料二 “欲天下之富而恶其贫,欲天下之治而恶其乱,当兼相爱,交互利,非相攻。(战争)春则废民耕稼树艺,秋则废民获敛百姓饥寒冻馁而死者,不可胜数。”材料三秦朝亡于严苛律法,汉初采用“休养生息、与民同乐、无为而治”出现“文景之治”,汉武帝采用董仲舒建议,加强思想统治。(1)结合材料一回答孔子的思想主张是什么?(2)根据材料二分析是诸子百家中哪一学派的思想?(3)根据材料三分析秦朝时采用哪一家的思想治国?(4)根据材料三说出汉初采用哪一学派的思想治国?董仲舒给汉武帝的建议是什么?三、辨析题33 . 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之力。巴马一中258班在七年级在新课改历史学习中,开展主题为“商鞅变法”的分组探究学习活动。2018届七年级的同学们,请你参与下列各组活动。材料商鞅变法规定: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以免除徭役,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去管理。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1)依据上述材料回答,假如你是生活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的一位农民,你是否支持商鞅变法?为什么?(2)根据上述材料指出,商鞅变法确立中央对地方管理的措施是什么?(3)请阅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